绿林网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读后感摘抄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读后感摘抄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是一本由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著作,20出版的2019-3-1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读后感(一):垃圾股上涨:是由于市场情绪导致的,也就是资金接力的结果。

选股逻辑:当看到垃圾股接连上涨就觉得选股逻辑不重要了,这就是错误的。

投资者要明白,这种上涨是由于市场情绪导致的,也就是资金接力的结果,并不是因为公司基本面。

当情绪退潮、资金退出时,股价自然也要大幅回落的,因为公司的基本面并不支持它目前的股价。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读后感(二):银行不良的研究技巧

银行不良的细微差别可造成估值相差甚远,银行修饰其不良,可以不使用财务造假,而是通过一些合法的调节手段让不良问题看起来没那么严重。

银行业一直被公认为比较难看懂的行业,多数人看不懂银行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看不懂银行的不良。

因为,表面上看很多银行报表的不良数据相差不大,比如,好的银行不良率1.3%,差的银行1.8%,但实际上市场给予的估值相差甚远。

其实,所有这些问题的本质归结为投资者看不懂或者不会看银行报表中的不良信息。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读后感(三):总喜欢高溢价并购?包括大股东套路/利益输送

总喜欢高溢价并购?包括大股东套路/利益输送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中,高溢价几乎都是采用了收益法而产生的。预测未来是影响收益法评估结果的关键因素,也正是预测为评估结果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交易主导方倾向于对标的资产的未来过于盲目乐观,乐观的预期带来了高处不胜寒的高业绩预期,漂亮的业绩承诺则支撑了对标的资产的高溢价。

尤其在构成关联交易的情况下,大股东也存在着更大的动机去高价购买关联资产。

也为自己撤退找好后路,高位减持成常态。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读后感(四):财务造假是 A 股的痼疾

新增10 多家ST公司,这些公司被 “戴帽” 的 “最主流” 原因是业绩爆雷,而爆雷的背后虽然不是 ST长生那样的产品造假,但却是财务造假。

“假” 为什么越来越多?

主要的一条就是违法成本低。造假者可以在市场轻松套取亿万钱财,如果被抓现行只是付出最高60 万元的罚款。相对于动辄几十个亿的虚增利润,这几十万更像是鼓励犯罪。

因此,上市公司对造假乐此不疲。

除了上市公司,一众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们也在 “加盟” 其中。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读后感(五):疫苗造假案,公司股价大跌,证券投资者损失惨重

疫苗造假案,公司股价大跌,证券投资者损失惨重,其估值也被多家基金调整为 0元。

投资者损失无法得到有效补偿。

长生生物存在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风险,从众多退市上市公司的股东构成看,中小投资者是上市公司退市的最终承担方,公司一旦退市,投资者利益保障成为一大问题。

长生生物一案就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2018年7月27日,证监会深夜出台退市新规,此次修改内容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新增 “上市公司存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将面临直接强制性退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