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芯想事成 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与突围》读后感100字

《芯想事成 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与突围》读后感100字

《芯想事成 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与突围》是一本由陈芳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0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芯想事成 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与突围》精选点评:

●平分偏低

●原来中国进口最大的不是石油,而是芯片,细思极恐。

●贸易战开打了,其实这本书的很多思路都有值得借鉴。

●把贸易战和芯片那些事 梳理的很清楚 值得阅读

●这本书真的很让人深思,要是每个人都心想事成那天想多了

●这本书真的题目挺好的,运用了成语,但是改了其中一个字,

●1、中国半导体产业从60年代开始与美国日本拉开差距,由于巴统政策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制裁、wg、政府投资不足;2、写到美日韩经验时,无一例外都提到了政府投资;3、中国半导体行业代表人物和企业家,无一例外都是海龟。科普读物,质量相当于百度百科大集成。

●祖国越来越强大,中国心势不可挡!中国芯的成长史

●是很喜欢的一本书吖,很有价值,非常的喜欢

●【2019第20本】 书的质量值1个星,三个月用新闻和采访稿拼凑出来的。再给一颗星给内容,芯片领域需要这样的扫盲书、基础书。

《芯想事成 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与突围》读后感(一):从“芯”出发

读完本书,才知道原来我们国家的芯片实力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只是有些领域比较弱罢了。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用的是申威芯片,北斗导航用的是龙芯,手机基带通信芯片华为海思(麒麟、鲲鹏),新兴领域AI芯片寒武纪。在这些成就背后,是我国科研工作者的辛勤汗水与智慧结晶,背后的故事同样令人感动。

但是,在庆幸已有技术的同时,还要认清现实,我国芯片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确实存在一定差距,某些领域甚至是3~5代的差距。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60~80年代错失了发展机会,是避不开的话题。

就目前我国芯片产品的应用来看,国防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已实现芯片全面国产化。但日常生活方面的应用还未实现国产芯片产业化,整个生态链由国外高科技企业牢牢把控。让人欣慰的是,华为异军突起,带给了国人希望与骄傲。

《芯想事成 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与突围》读后感(二):知道了中国芯片产业的举步维艰

知道了中国芯片产业的举步维艰,曾经滞后了20多年,现在在强国领先的基础上,再重新奋起直追确实是很难,到底是造船买船还是租船?真正变成一个芯片强国需要政府产业研究机构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就像曾经的日韩一样,不要吝惜大比资金的投入,以及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否则就会出现强者愈强,而中国在核心的芯片技术上受人控制,没有议价能力,没有竞争力的局面,中国能够做重工业,能够研究两弹一星火箭上天,却在精密仪器微观层面上发力较晚,没有早日大规模投入集成电路,而芯片产业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讲求产业链,生态环境的产业不仅需要基础建设,还需要应用在应用的基础上不断迭代,越做越好,如果能够坚持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就能够突破难关突破谷底,实现契机和增长,相信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奋,再加上耐力和合作一定能够获得后发的机会。这本书重点是在讲我国芯片的发展情况,以及世界芯片发展的情况,以及各国芯片发展的对比,了解了芯片产业在全球发展的概况,知道了芯片难技术环境生态的根本原因,也对世界芯片的发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读书的过程中心情不断由沉重,变得深思熟虑,思考最后也是沉重,但是却也有了希望,希望中国能够奋起直追吧,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支持国产,希望政府能够在政策上多支持芯片产业实现,真正的起飞。

《芯想事成 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与突围》读后感(三):我们存在的价值

2021年2月20日,看完《“芯”想事成: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和突围》。 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今年的阅读导向发生了变化,打算将更多的阅读精力放在实用性书籍上面,虽然半导体行业只涉及到我的投资规划,但总归是符合我的阅读方向的。 近期美国贸易战和对中兴、华为的制裁,充分表明了核心技术被人卡脖子是一件多么让人无奈的事情,也说明了科技强国的重要性,说明了大力发展科技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是多么的必要。目前来说,我国的半导体产业仍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在建国初期政治方面的不稳定性影响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整体经济建设的提升,更多的是把资本和精力投入到能快速产出成果的行业中去,对芯片研发行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依赖关键技术进口的惯性上很难摆脱。 但所幸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察觉到威胁,开始了明处或暗处的制约,我们也不断出现关键核心技术被人卡脖子的尴尬处境,但这正是对我们国家发展的警醒。目前来说,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心逐渐由重速度转变为重质量,国家在核心技术产业方面的研发投入也不断增大。科技强国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作为我们当代年轻人,存在的价值也正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而努力,社会才会给我们带来成正比的回报,国家发展的红利会造福每一个人。 以上。

《芯想事成 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与突围》读后感(四):《芯想事成》读后

《芯想事成》读后

从中兴事件开始说起,讲了中国贸易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此后,介绍了芯片产品是什么,分析了世界芯片产业、中国芯片产业以及中国芯片行业中的CPU行业。本书用记者有温度的文字,串起了一系列概念、事件、企业、趋势,可以作为研究芯片行业的入口。

从半导体行业投资研究的目的来说,本书介绍了很多宏观的知识、数据、产业链关系,虽然几近常识,但却是最根本的基本的,把握这些有助于把握电子行业研究的大方向。

中国生产了全球80%的手机和95%的电脑,但在芯片领域的占有率均接近0。2017年,中国进口3770亿块芯片,总计2601美元,超过原油的1623亿美元,而当年中国所有进口总额是19151亿美元。一台499美元的苹果平板电脑,富士康仅拿到11.2美元的代工费。

2018年,中兴被美国制裁,并非偶然,2012年就有了制裁,而背后是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国家战略驱使。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美国就发动并打赢了对日本的半导体之战,背后的原因也是因为日本产业升级影响到了美国的利益。这次的贸易摩擦,是科技战,贸易战,反映了美国全球化战略的调整,或许是一轮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大周期变化的起点。

发展芯片产业,难在哪里?一是高投入,截至2017年,大基金投入1387亿元,但也就相当于国际上两个大型芯片公司(比如,2016年,英特尔研发支出127亿美元,高通是50亿美元);二是缺生态,芯片是用出来的,需要下游产业链的支持;三是少人才,学校专业少,科技人员考核不重视,芯片研发人员收入不高。

《芯想事成 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与突围》读后感(五):网信产业突围总路径:核心技术突破+应用生态确立

总的来说,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和创新实践,中国在整个国际化信息领域的突围效果充分显现且形势依然严峻,与此同时更加呈现出长期化复杂化激烈化的趋势。想到以下几点:

一是中M“贸易战”“科技战”复杂化、激烈化趋势,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历史也是有经验的,因为这触及到了大国在关键领域的“核心领导地位”。当然,这一局势源自于中国综合国力以及科技实力在近年来的迅速攀升——从以发展的姿态在国际化中进取,到以引领的姿态在国际化中破局——这是当前中国面临的大形势。

二是中国能够在全球信息化产业链条中不断向上游迁移,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政策红利、运作资本和外部机遇;另一方面源自于自身在该领域下的长期努力和不断尝试。而且这一切都不能忽视人的存在,这是一代又一代不忘初心的科技工作者坚守的历史,是一批又一批企业家实业家拼搏的历史。

三是网信领域中的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国际合作不能回避。自主创新绝不是简单的“闭门造车”“闭关锁国”,要平衡自主与开放的关系。

四是产业链的重要性不亚于技术链的重要性,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后还将面临更为重要更为艰难的问题——生态。“强者愈强、赢者通吃”是生态的基本特征,然而实现突破的机会并不是没有:Wintel在个人计算机时代建立生态打败IBM垄断,苹果、安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建立生态打败Wintel,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是下一个极可能颠覆创新的场景生态,中国正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

五是经过实践,基于“自主芯片+开源操作系统”体系化开展研究的方向,是突破Wintel技术封锁和产业壁垒的最佳路径,即能保证技术衔接的可行性,又能保证用户生态的延续性。建立自主基础软硬件环境,进而拓展上层应用和用户场景,促进生态逐步完善,实现各层级能力的螺旋上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