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的读后感大全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的读后感大全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是一本由[法]纪尧姆·杜瓦尔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读后感(一):德国模式成功的解析

归纳成功的原因,我把它归纳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

一、供给方面

1 行业层面:行业联盟

2 企业内部:劳资共决

3 无通货膨胀:长久的竞争力

4 学徒制、社会流动性好

5 生态观:森林情结

6 秩序自由主义

7 没有房地产泡沫

8 企业并购:德国利用其在中东欧的腹地,通过企业并购,利用当地低劳动力成本帮助德国企业生产零件、组装产品,大幅度降低了德国产品的生产成本。

9 非常低的利率与欧元汇率

二、需求方面

1 区域均衡:一个密集而平衡的国家

2 移民:每个德国人都有一个美国叔叔

3 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三、未来趋势:生态转型和能源转型,欧洲经济才能长期脱离当前的危机局面。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读后感(二):法国人眼中的德国成功模式

反复阅读此书,试图用一些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它的内容,结果发现作者已经清晰地表述出他所要表达的思想。

当无论是法国人还是德国人都一致认为德国的经济腾飞是源于施罗德模式,是德国财政紧缩政策带来的的成功时,作者提出了相反的见解,即德国的经济之所以取得惊人的成功,其原因是植根于德国历史中的德国模式。

首先,作者通过对德国的社会、经济、历史、教育等进行了相应的描述,剖析了其他国家发生的问题为什么在德国没有发生,这不是由于领导人的原因,而是由于客观条件造成的。例如,德国为什么没有出现房地产泡沫,是由于老龄化造成的;为什么能够降低成本,是由于德国统一后将相应的生产外包转移到欧洲其他国家造成的。然后,作者分析了德国统一对德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赞叹德国人的能力和效率的同时,也认为德国统一给欧洲带来的危机和隐患。这种观点也是比较新颖的。

这本书贯穿了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通过事实与数据证明了一些事情,虽然德国总理并没有做更多的事情,甚至有些事情做得不完美,而德国的经济却依旧迅速腾飞。其主题思想就是德国的经济腾飞不是由于领导人的优劣,而是由于影响着德国经济发展的生态体系。

最后,作者不仅大胆地给法国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也给欧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指出绿色新政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路。书中字里行间,展现出了作者对法国改革、欧盟发展的一种迫切的责任感。

绿色新政对美国和德国都产生了巨大的意义,我们相信在中国也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细细思考我国政府当下正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简政放权、绿色产业、美丽中国,都透视出一种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这本书会对我们的政府及企业带来一些启发。

http://product.dangdang.com/24005770.html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读后感(三):书名是标题党,但内容很有借鉴反思性

原书名《德国制造:德国模式以外的神话》,现在的这个书名明显有商业化方面的考量。其实全书的核心部分就在第一部分,后面的问题只是围绕着这部分所阐述的由历史所形成的德国模式的特点来展开的。如果精力有限,其实只看第一部分都行了,因为关于德国模式的核心已经都阐释明了。

关于德国模式,这位法国企业家兼作家杜瓦尔的归纳既让我们在意料之中,同时也常常有意料之外处。比如说学徒制就是一个典型,这也是这几年备受吹捧的德国“工匠精神”的代表,几乎都被中国媒体捧上天了。然而书中的看法却很客观,当然一方面的确赞扬了这种制度所带来的职业精神和平等精神,以及它对德国工业的巨大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作者同样也指出了学徒制目前也正处于危机之中,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德国企业也越来越不愿意做这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因为这对企业的短期利益似乎并没有什么好处,并且也越来越无法提供他们的雇佣保证。

另外还有机器人可能的推广应用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很多传统学徒工作都有可能被替代。当然,相信总有一部分学徒工作可以存在,但是他们当中的很多无疑未来有可能消失,这样一来,所谓“工匠精神”将变得毫无意义了。如果要在机器人或自动化时代重新掌握相关工作,单纯的手工是无法应付新挑战的,应该更深入地学习工程技术,那就需要接受更高一级的大学教育了。可是传统的学徒培养制度却并不能满足这一的需求,而且也并不是可以轻易转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国传统的工人培养制度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就我所知,面临同样的挑战的,并不只有德国。瑞士的情况与德国很类似,也是工匠制度很发达的国度,教育体系也同样继承了德国的很多特点。但是同样的,瑞士的年轻人也越来越没有意愿进入学徒体系,而更愿意进入大学接受教育。但是工程师的教育与旧的人文大学的体制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因此相关转型任重而道远。

对于我们国家也是一样。目前我们的媒体还在大肆宣扬已经日益走向不确定性的所谓“工匠精神”,媒体经常夸张地报道一些东西:比如哪儿那儿的德国制造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还在运作。这些报道本身有一些就是夸大其辞。而更重要的是,这可能会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产生诸多误导,从而产生严重后果。

未来随着机器人和自动化的推广应用,我们越来越需要的可能并不是职业技工,而是真正的工程师。可是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入读职业教育体系的通常都是所谓的“差学生”,他们的数理化能力远远不够,指望他们能上升为工程师,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我担心,在目前极具误导性的“工匠精神”报道的误导下,把我国的工业人才培养引向一个歧途。届时,就像十几年前某些人对大学扩招的不切实际想象一样,过剩的大学生反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危机。也许到某一天,我们继大学生过剩之后,又出现职业技工的过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