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YC创业营: 硅谷顶级创业孵化器如何改变世界》读后感100字

《YC创业营: 硅谷顶级创业孵化器如何改变世界》读后感100字

《YC创业营: 硅谷顶级创业孵化器如何改变世界》是一本由兰德尔·斯特罗斯 (Randall Stross)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2.90,页数:2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YC创业营: 硅谷顶级创业孵化器如何改变世界》读后感(一):YC2011批量天使投资记录

这个YC创业营是一个硅谷的天使投资基金,每年两次批量投资创业公司。本书说的是2011年YC批量选择了64个创业团队,让他们集中到硅谷办公3个月,给他们创业指导,帮他们找A轮投资。

YC创始人偏爱25岁左右的创业者,这个年龄段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没有家庭负担,创业失败也损失不大。

书中提到了许多创业的团队。貌似YC只挑人,不挑项目。这些团队的项目大部分比较幼稚琐碎。全书大部分内容都是YC创始人指导这些小团队和他们的幼稚的项目。

他的创业团队的标配是美洲人+亚洲人。书中的创业团队成员中多次出现中文名字。

《YC创业营: 硅谷顶级创业孵化器如何改变世界》读后感(二):YC胜在哪里

《YC创业营》是一本描述YC整个运作流程,并阐述其投资理念的书,干货满满。如何定义大名鼎鼎的YC?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给他贴的标签是孵化器。然而,读完这本书后,我更愿意把他归为带有种子投资功能的创业学校。

如今,国内各种创业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喷涌而出,但很多仅仅是提供一个办公场地而已,少数会具备一些投资功能,但真正脱颖而出的却少之又少。

让我们看一看YC为什么会成功: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需要有一个核心人物,对YC来说这个人无疑就是保罗.格雷厄姆。他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自己的创业项目viaweb被雅虎以4500万美元收购。同时,他也是一个创业领域的布道者,他经常会在自己的博客上写关于创业的文章。在YC期间,他会主导项目筛选、创业辅导甚至指导创业者演讲。

其次,YC带有投资功能,尽管单笔投资金额很小,但想要获得投资并不容易,60+公司需要在2000+个申请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YC投资后往往会有更好的项目质量背书。

最后,YC设置了很科学的运作模式,每年分春秋两季选拔,入选项目只有3个月的开发时间,最后所有项目都要亮剑DEMO DAY。所以,项目的孵化期是有限的,创业者会更加专注、紧迫和心无旁骛。出乎我意料的是,YC并不会提供办公场地,而是仅围绕其Base所在独立租房办公,但每周二晚又会聚会交流,松散而又紧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美创业的idea虽然很多跟国内一样也不怎么靠谱,但初心却都很好,而且多数1号人物都是技术派出身。国内创业者则bp里经常会标好A轮B轮新三板,目的明显是不同的。所以,国内的很多创业企业主营就是烧钱和圈钱。

《YC创业营: 硅谷顶级创业孵化器如何改变世界》读后感(三):不在创业,就在去创业的路上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有意义的“创业”并不是商业目的的,而是像冯大辉这句话所体现的那样,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

YC创业营有着严格的筛选标准,从2000多报名的创业公司中,按照3%的比例逐个筛选出了63家公司,然后格拉厄姆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截了当的说,这63家公司当中,有一多半公司还是会死掉。在书中看到Ridejoy的商业模式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Uber,两家在美国难道没打起来嘛?网上稍稍搜索了一番,发现Ridejoy已经在2013年身亡(中文版的出版时间是2014,自己看完的时间是2015,而书中的故事则开始于2011年。看着这三四年的差距,已经不知道该感慨什么好)。

如此高的失败率,怪不得在《黑客与画家》当中,格拉厄姆将创业与买彩票相比,前者成功的概率比后者中大奖的概率还低。

其实,抛开商业性质的创业,将创业精神和创业方法应用于自己身工作与生活的话,绝对会受益匪浅。举例来说,精益创业,其实就是将软件开发的敏捷理论与目的性试错相结合,得到的实际效果就是公司业务可以小步快跑,也能更快得从市场、客户那里获得反馈。

再一个,自我监督和自我驱动。在校学习也好,为公司打工也好,与自己去创业很明显的一点不同就是,以前有人布置计划、监督进展、检查成功、规划方向,自己只管做就成,而创业之后却是事必躬亲,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还要做领队、队医、观众,甚至充当半个投资商。事情搞定是为自己搞定,在公司搞不定的时候有可以找主管帮忙,而在创业公司,即便是请教专家,也未必能搞定你所有问题,但自己还是要去解决。

第三个,处理那些暧昧的事情。“我并没有指定你拥抱的对象,你必须自己去找,而或许他正想要去拥抱别人,那么你可能有点进展或者别的小情绪。拥抱时的这种暧昧就和在YC里,你对自己公司的暧昧感觉是一样的。你必须要学会在困境中游刃有余地处理好这种暧昧,因为没有人能真的帮你做决定。”这道理,这场景,绝对不止会在创业过程中才会遇到。

第四个,要有霸气。

提高自己能力最好的方法,一个是于更聪明的人长时间相处,另一个便是去做一件大事,在大事中磨练自己。而创业,绝对是最适合的一件大事。整个人在一种全方位的压力中不断磨练、反省和提高,必然不在创业,就在去创业的路上。

《YC创业营: 硅谷顶级创业孵化器如何改变世界》读后感(四):创业的爆米花机

创业者的“圣殿”应该有两个,一处是纳斯达克的交易所,另一处是Y Combinator办公所在的山景城。前者是创业者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地,后者是大部分创业者初创阶段最想出发的起点。

Y Combinator为什么如此出名?如果仅仅是因为保罗·格雷厄姆,那这个理由未免太牵强。看看这个训练营出来的创业团队都有哪些明星:Dropbox、Airbnb、Codecademy……谁不想看着这些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亲手打造一款产品,走向成功?不仅仅是所谓的“屌丝逆袭”,还有许多传奇都从YC诞生。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我在一些创业者的微信群常常看到大家对于早期创业环境的探讨。提到YC,大部分人期待他们来中国。尽管国内的创业孵化器早已经遍地都是,知名如创新工场,已经孵化了许多还不错的项目。但这群国内的“极客”还是为YC的到来而兴奋。

试想一下,这批聪明人中许多人抛弃了国内百年高等学府,却不愿拒绝一个2005年才建立的孵化训练营,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更神奇的是,Y Combinator本身就是一个创业典型。

Y-combinator的成功创业投资案例

我从兰德尔·斯特罗斯的书《YC创业营》(THE LAUNCH PAD)中发现两个有意思的事实:

1.年龄无关紧要,但必须成熟;

2.大部分人都会失败,但要及时调整方向;

最近腾讯产品家举办了一系列和“90后创业者”有关的活动,人们惊呼90后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以年龄划分能力是一种常见的经验谬论。据我所了解,这些创业者都早已经是身经百战,从业经验丰富,最关键的是他们不怕失败。

我并非鼓吹创业这件事情,而是佩服这帮“勇士”。我相信保罗·格雷厄姆和我一样佩服他们,所以在当年的哈佛演讲中,他才会聊起这样一个事情:如何把创业的经验传授给更多人?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之后,才有了YC的存在。

看完《YC创业营》一书,我大概找到了答案:YC是一个放大器,好比爆米花机,丢进几颗玉米,进行加温加压,最后可以获得更好的爆米花。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能力范围是做成一件事情的关键因素。所谓的能力范围包括:你有多少资源,多少影响力,有多少人愿意帮你,有多少的渠道等。YC正是能力范围的一个放大器。

在YC,大部分团队都会经过一系列的面试最后获得机会。“12000美元置换4%的比例?”这种投资建议并不是固定的,但大部分团队都会接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能力范围,而根据能力范围做不同的投资交换,是很常见的场景。

在YC,对于能力不错但点子糟糕的团队,YC的导师则直接给出建议。不要担心点子的问题,大部分人创业都会面临失败,但硅谷原谅失败者。相比之下,国内出名的“创业逆袭”案例很多,但失败的产品更多。大部分创业者拿到了投资之后,并没有接受非常好的指导,甚至许多投资人并非是创业出身或者是互联网从业者,他们所能做的“放大器”无非就是钱,但众所周知,如何处理短板才是问题的关键。在眼下这个创业投资火热的机会窗口期,钱有可能并非最关键短板。

YC的另一大“放大”功能在于历届优秀的创业者(称之为毕业生)会回到YC帮忙指点,对于创业新人来说,不仅收获更多的资源,而且也寻找到了扩大能力范围的方法。

国内许多创业者是在摸爬滚打中成长,他们听信了孵化器的宣传,置换股份来换取免费的办公场地和孵化资源,但往往到最后他们离开的时候,似乎一无所获。相比之下,YC的成功和扬名大概源自于这种对比。

不过,YC模式在国内行不行得通又是另一回事。比如12000美元置换4%的股份,相当于是用7.4万人民币置换4%的股份,整个估值仅有不到200万,而200万对于一个5人的小团队来说,很有可能就是一年的花费。之所以YC可以这样做,是因为经过三个月的YC训练营打造,大部分有成长势头的产品都可以快速获得追加的投资;国内可能极少会出现这种情况——大部分时候,要求占有更高的股份,其他排他性的策略等。

如何在拿到下一笔钱之前活下来似乎成为国内大部分创业者重点关注的焦点。相比之下,参加YC训练营的年轻人们似乎更在意如何把想法变成现实,难怪YC特别喜欢年轻人。兰德尔·斯特罗斯在书中描述,25岁是最佳的创业年龄,因为没有各种压力。现在国内这一批1990年出生的年轻人正处于这个YC眼中的黄金期,但似乎世界依然是70后,80后的。

不过别担心,整个大环境总是在竞争中不断优化,而眼下重要的事情是你如何让自己的能力范围持续放大?孵化器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放大器效应?寻找这个爆米花机,不仅是你的事,也是所有孵化器需要思考的事情。

—————原文刊载于《IT经理世界》2014.9—————

《YC创业营: 硅谷顶级创业孵化器如何改变世界》读后感(五):读后感

* 项目筛选

*

* 10min面试

* 项目进展

*

* 在硅谷3个月,自己选择办公地址

* 汇报前一周为排练日(连续七天)

* 三个月后汇报

* 项目辅助

*

* 创始基金,估值后占6-7%股份(+额外投资)

* 每周二晚聚会

* 每周组织讲座,有reading课程(博客等形式)

* 内部交流平台,初创企业的Ivy League

* 所有导师共享,团队有问题自己找导师,F2F指导

* 原型日,每家创业公司向别人介绍正在研究的课题

* 项目要求

*

* 快速发布

* 出去见客户,了解客户( Always Be Closing),测试创业想法

* 克隆人军团(要有创业激情,可以从黑客网站寻找销售人员,能迅速为产品打开市场)

* Hacker马拉松(所有人约一个时间一起工作,互相交流,共享解决方案)

* 不断寻找新想法(有时候投资的是团队而不是项目,在必须时,项目可进行较大转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