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农民家史(上下)读后感锦集

农民家史(上下)读后感锦集

《农民家史(上下)》是一本由侯永禄著作,69.00元出版的2012-10图书,本书定价:120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农民家史(上下)》读后感(一):诞生过《史记》的土地上,诞生了中国五千年来第一部由农民侯永禄写的《农民家史》。》

《农民家史》是陕西合阳农民侯永禄“农民五部曲”中的第四部,章回体,共145回,94.7万字。读后心灵被深深地震撼,想不到在陕西关中这片诞生过《史记》的土地上,真的诞生了中国五千年来第一部由农民自己写的《农民家史》。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资料价值不可估量。

《农民家史(上下)》读后感(二):此书过于真实以至媒体曾怀疑其真实性。

《农民家史》从民间视点记录中国近当代史——五十年代“人民公社好,顿顿吃不饱”;六十年代“毛主席万岁,喝糊糊站队”;七十年代“党把我们做了实验品”;八十年代“听说学生闹事哩”;九十年代“卖西瓜比屎还贱”;新世纪“我反思之前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吗”。此书过于真实以至媒体曾怀疑其真实性。

《农民家史(上下)》读后感(三):《农民家史》特点之一是采用章回体

农民侯永禄采用章回体的形式撰写《农民家史》,这和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类似,具有鲜明的特色。《农民家史》分为145回,每回之前均有“回目”,用两句对偶押韵的文字标明题目,概括本回的主要内容。每一回叙述一两个较为完整的情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章回体形式的运用,使整个家史段落整齐,中心突出,叙事清楚,符合民众的欣赏习惯,更便于读者进行间歇性阅读。

《农民家史(上下)》读后感(四):来自民间的真实声音

一段135年的历史,一个普通农民和他的家庭走过的艰辛道路。大有时代变迁、小有地方风俗,家庭悲欢。从大历史到个人史,透过一个家庭、一个村庄阅读一个民族的命运,真实生动,充满细节,毫无矫饰。

《农民家史》以原生态的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载体。文中语言质朴无华,率性白描,不加修饰,自然清新,很少追求辞藻的华丽、文笔的优美,极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感人的生活情趣。然而,其中又不乏一些精当的词语运用、精妙的片段描写和精彩的人物刻画。

《农民家史(上下)》读后感(五):一部震撼人心的历史巨著

怀着巨大的感动读完了出自一位普通农民之手的《农民家史》,该书真不愧为一部震撼人心的历史巨著,在此向侯永禄老人表示崇高的敬意。自古以来,中国的历史都由那些御用文人来书写,里面又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农民家史》的可贵之处在于真实,解放前军阀混战、日寇入侵、蒋家王朝覆灭,新中国成立后的“浮夸风”、人民公社的“大锅饭”、的“饿死人”、的“打砸抢”、改革开放时的“责任田”等等,都有客观详细的记叙描写。想要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不妨读一读《农民家史》。

《农民家史》属章回体,分上下两册,145回,约95万字,是侯永禄倾注了一生精力的呕心沥血之作。该书从1869年侯风偕负责修建路井城墙写起,止笔于2004年12月24日,时间跨度长达135年。它以时间的推移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真实的记录作为写人叙事的原则,以章回体的结构作为谋篇布局的形式,以原生态的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载体,真实地记录了渭北高原上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走过的悲喜交加、苦乐相伴的风雨历程,形象地表现了一个封建、闭塞、落后的关中农村怎么样一步步走向文明、开放和繁荣,生动地折射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坎坷命运,精彩地呈现了中国现代史上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一页。该书的封底上有着这样一句话:“诞生过《史记》的土地上,诞生了中国五千年第一部《农民家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