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走进梦想小镇的读后感大全

走进梦想小镇的读后感大全

《走进梦想小镇》是一本由沈老板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进梦想小镇》读后感(一):万科的良渚文化村在我看来真的是一个梦想小镇

万科的良渚文化村在我看来真的是一个梦想小镇,它是一个很难得,肯放下商业目的,商业利益,将人性、人情、人文放在前,融入到房产环境中而将这梦想中的小镇化为现实。良渚文化村将文化一点一点的引入,将有故事的人变为村名,从而带动整个村的文化。

作者沈老板从点到面,从一个小小的话题切入,引用历史典故及名言不断进行延展,最后得出论证,切中主题。

《走进梦想小镇》读后感(二):一串温暖的小故事

身在万科,才有了看这本书的机缘和动力,尽管没有去过良渚,耳边早有了不少对那片地方赞许的声音,总在想如果我所在的城市有幸有一片这样的地方,恐怕会最先让父母住进去。

语言上简单朴实,每每捧起这本书,带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温暖,趁着上班的空闲把这边书看完了,我想良渚肯定还是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本书的目的亦不是讲述一个完美的世外桃源,而是一种生活理念的导入,梦想还未完成,努力还在继续。

《走进梦想小镇》读后感(三):小镇故事

书中以小故事的方式阐述了一个梦想居住的地方-良渚文化村这十几年的变迁,男主和这里的一草一木息息相关,如同自己的每一寸肌肤那样亲密!他爱这里生长的一切,五千年的良渚遗址也默默影响着这里的每一个人,村民为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园而自发创设了村民公约,使得小镇按我们理想的生活方式健康持续的发展!经过几任领导的前赴后继,在这里植下了他们的理想和汗水,不求回报拼尽全力去维护村民的各种利益,只因他(她)们对这里是真的热爱!每当回忆起那些年我们一起开拓的家园,不免让人泪流满面!这是个神奇而有魔力的地方,来了便不想离开…

《走进梦想小镇》读后感(四):小镇模式的入门书

良渚文化村,是整个房产行业的对小镇模式的试验田,也许是理想,也可能误打误撞成了对解决当下房产问题的一种摸索,在当时是一种超前的理念。

如今,城市发展到这般田地,国家开始在乡村土地上下功夫了,可以说,万科是对这种必然的趋势提前进行了应对尝试。

不说良渚文化村现在是不是还是当初那么理想化。这本书可以说是从开发管理者角度的行事志。

虽说里面很多东西写的浅尝辄止,但干货非常多。不仅比较客观的表述了小镇从初建——物业(运营)搭建——成熟社区的一整个运作过程,也写了很多管理者角度对问题发掘、解决、反馈的一系列背后思考。

建议房产开发、物业、甚至社区管理者都应该好好研究研究,尤其是真正想做小镇模式的开发商。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到现在,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从快速增长的粗放型经济转到平缓的精细化经济上了,以后人们消费不会再像以前只买商品,服务品质的一面将会越来越重要。

物业、运营,长点心吧。

《走进梦想小镇》读后感(五):又美,又自恋,又让人想念的……良渚啊!

1/杭州的盛夏,是只能呆在屋子里吹空调的,户外可以用太阳能来煎蛋啊,煎牛排啊,烤虾啊……所谓“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此处有苦笑脸)。我躲在家里,收到沈老板寄来的他的新书《走进梦想小镇》。忽然间又很想念良渚了。这一年间,我去良渚的次数屈指可数,可能因为之前的三年里,我几乎每天都去,就像每天都读一本书,某一个时候,我自以为把它读完了,读懂了,没什么可读了,还有淡淡的厌烦情绪,就把这本书“啪”地合上,插到书架上了。

2/其实要是把良渚比作一本书的话,景物描写那部分真是美极了,是永远也不会读厌的。

良渚的本意,大概就是一片美好的湿地,所以几千年前就有人类栖居。春天的时候,白鹭公园小溪边的水杉绿了,那绿就像从一个婴儿的梦里醒来的。各种植物都在生长,抽出它们各种狭长的,心形的,卵形的叶片,最早的一批春天的昆虫出生,翅膀都特别柔软。我带着孩子在草地上找昆虫,他一开始找不到,说昆虫在哪里呢?昆虫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认真的,持久地看,就会一只接一只地呈现出来,后来就会发现草地上有好多好多小昆虫啊……就好像天上有好多好多星星一样……

郡北是一座小山,有一种小乔木,开的花叫“四照花”,四片花瓣,洁净的白色, 它名字里的“照”字起得真好。是一种非常耐看的花,不像是恋人,像是知己。秋天时结很多小红果子,有点像山楂,有次我和乐天和书枝从山上往下走,还吃了好几颗,但平时并没有人去吃它们,蔌蔌落了一地。

然后还有河,河岸边有很专业的慢跑步道。河过的风景比较开阔,岸柳依依时,带一本书在河边看真是太好了,柳荫下的光线又明亮又温柔,我还记得我看完了一整本艾小柯的《流浪者的乡愁》,无端觉得自己坐在中华文明这几千年的泥地上吹着风,就是很好的啊:)。在河边漫步,往往从郡南开始,走到柳映坊秋荷坊那边的草地上,看到草地上有只巨大的兔子,就折返了——那只大兔子是一个国外艺术家的作品,沈老板给引进来的,我们都叫它“沈老板的兔子”:))。

3/在良渚最有时间胡乱逛荡,是还没开阅读者咖啡的时候吧。开了阅读者咖啡后,人反而被拘住了,任何占有都是束缚啊,——这是开这个小咖啡书店,给我的最深的教育。

阅读者在春漫里小广场的一个小角落,小得不得了,小到每次有朋友过来前我都要羞愧地先告知大家:“真的超小超小,过来不要失望啊。”而且也不大好意思多做宣传,有时有很远的客人开了很久的车过来喝个咖啡,我都特别忐忑,特别是茗禅不在,我做的手冲水平实在很一般的时候……

总有人把“开个小咖啡书店”当成梦想啊什么的,喜欢种花养猫晒太阳煮咖啡,过着日式电影的那种清清淡淡的理想生活。但首先这个事情是个麻烦的,它属于服务业,要操心的地方又细又多,按茗禅的说法,开咖啡馆就是个“修行”:),另外恬淡的生活其实根本满足不了我啊,我越是干服务业,越感觉适合我的还是文化教育业:))。但阅读者还是带来了很多东西,比如朋友,比如耐心,它是人生中的一个过渡时光——有一个我走到人生的岸边,不知道该怎么过去时,它就像一条小船,这条小船没把直接把我渡到一个目的地,但它带着我顺水漂流了一段时光,然后搁浅到了对岸。

一件事情要是做到七年,那这件事情本身就成功了,在刚开阅读者时,我希望自己能坚持到七年,但是第三年它就结束了,对我来说它是一个失败。但现在这个小店还在原来的地方,我原来的一个客人,开民宿的老宋,继续在这儿开着阅读者——招牌都没有换,里面的装修换了下,比原来好看多了。原来阅读者的老客人还在这里聚会,茗禅还在这里做每个周末的音乐活动,前些日子有天我回到店里,心里其实有点感伤,它已经不属于我啦。但它还在,这就够好了。

4/良渚确实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吸引人来到这里。文化村的村民,常常有一种奇妙的自豪感,来店来的客人们,交流的一个主题是“我们村多好呀”,真是有点自恋呐!:))这里风景优美,社区整洁,有学校,有食堂,有艺术中心,有教堂和佛寺……作为一个房地产项目,它提供了确实不止于“居住”与“配套”的东西,还有居民之间的审美观价值观上的互相认同。每次我开车穿过拥挤混乱的古墩路,到了良渚那个向右的大转弯后,真是画风突变,简直像忽然进入了一个美好未来。

这里特别适合茗禅这样的人,在“美”这件事情上有很高的修养和特别好的行动力,比如欣赏古典音乐啊,山水画啊,比如做手冲咖啡啊,开茶会啊,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的附庸风雅的人和很少的真正风雅的人,她是一个真正的后者。良渚文化村这个明净的环境,刚好可以让她安安静静做她喜欢做的事。

但任何一个过于合乎“理想”的地方,对于我来说都有一种不那么真实的感觉。虽然良渚文化村是个真真实实的存在,它的不真实来源于它是一块“飞地”,它美得像是一块精心呵护的实验田。归根到底,良渚文化村是个以中产为主的社区,在一个合适的尺度与密度里,在平均水准很高的建筑和居住者的合力下,它超出了平均水平,它就像一个学霸班……

但这么一个学霸班还是有它的重大意义的。沈老板就像是这个学霸班的班长吧!什么成绩都不能满足他,他还要更提高!:))

我很快地读完了他写的这本《走进理想小镇》,对我来说,这本书里有太多熟悉的场景,太多熟悉的人名,读起来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虽然我也发现了他的好多BUG,他居然把“茗禅”写成“鸣蝉”!他写了很多来访的建筑界的大咖们对这个地方的看法与评价,写了杭州房地产圈的一些江湖风云,写了村民公约,村民食堂,村民图书馆这些让良渚文化村超过了房地产项目的地方,写了一些很好玩的村民故事。我读的时候就想起阅读者的顾客和朋友们……一直懒着不去写写他们的故事,真是可惜啊。

5/在良渚博物馆(是的,我们村还有博物馆)里,有几只非常好看的玉鸟,透明,轻盈,几千年之后还像是能飞起来一样。我每次去博物馆,都去重看这几只小鸟。自由与栖息,大概是人永恒的追求。我总也还是要回良渚的,但我肯定不开咖啡馆了,我要到老宋的店里去,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客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