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服务设计与创新经典读后感有感

服务设计与创新经典读后感有感

《服务设计与创新》是一本由王国胜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服务设计与创新》读后感(一):只读4、5、6、7章就行了

这书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作者水平不高,只能说是作者不负责。

本来想给个三星,但鉴于作者写书的态度,还是两星吧。

很多章节的内容,感觉就是从作者论文里面抄下来的,讲设计发展、讲服务设计产生的环境……百拓,作为一本名叫《服务设计与创新》的书,你以为读者想看的就是历史背景吗?读者是要读你的论文吗?你这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吗?

所以我想说,书中有干货,而且我记了很多笔记。但干货内容其实也不够深入浅出,只是将市场上流行的服务设计说法做了翻译、整理和摘录,作者完全没有展开谈,就好像是讲课的课件,态度就是“我要是不讲,你就自己慢慢理解吧”。

综合以上: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想做好服务设计,态度很重要——决定了我们做多深,走多远。你不用心,我只能给两星。

《服务设计与创新》读后感(二):服务设计——走向设计的高层次

近年来,服务设计已经成为全球设计界、信息产业、服务业等最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服务设计已经不再停留在过往研究机构的文本中,其成果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到商业设计领域、公共政策领域等。回顾历史,早在1982年索斯泰克就第一次提出了服务设计的理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2000年伊始,逐渐有一些诸如Engine、IDEO等原先以产品设计为支点的著名设计公司均将服务设计作为企业的主导业务;2010年以后,随着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等以信息产品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依靠服务设计的创新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均把服务设计作为产品创新的核心起点,服务设计同时也被提高到设计战略管理层面,在公共服务领域将设计导入到公共政策,实现设计驱动城市的创新发展,同时全球设计教育界也开始重视服务设计的研究与教学。

这本书内容立足服务设计的意义、原则与方法,针对服务设计跨多学科的特点,详细介绍了服务设计的缘起,发展及具体的思维与应用方法,还有一些国内外的实践案例作以说明,实属国内服务设计领域里较为完整的一本专著。

推荐!版式设计的还不错,定价还便宜,值得一读!

《服务设计与创新》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全球经济已经从制造导向的工业时代走向服务导向的信息时代。GDP中服务业占比超过60%以上。

工业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产能过剩个人拥有的消费产品越来越多,导致人对于产品的占有开始逐渐转化为体验。也即是未必拥有某件产品,只是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它,然后再释放它。共享经济由此诞生。

工业时代的生产力主要表现为:技术+管理

这里举个小例子来说明:

当初福特发明汽车的时候,可以理解为他拥有了生产汽车的技术。

随后福特研发了一条能够更快生产汽车的流水线,实现了自动化,也就是管理。

因此我们可以把管理理解成规范+流程。

生产流水线建成后,福特汽车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之前生产一辆汽车需要18小时28分,之后却只需要1小时33分。

强悍吧,长此以往,必然产能过剩啊。

生产力的提升,让消费产生了变化:

《服务设计与创新》读后感(四):读第一章的观感

本来人生第一次想给个一星,但听说后面章节有不错的,暂且打到两星,且看且改。

说说目前的感想:

1. 仅第一章我自己注意到的就出现了两个用词错误(包括一处录入错误和一处使用不当) 2. 如果说错字算是一种常见错误,当我发现一处图片以替代文字显示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这本书是否克扣了校对人员的工钱(我在全书都没找到对应图片,因此大概率是本来应该放的图片因为版权等原因忘记换上,或应该删除但没有删除了)

消失的图片

3. 作为综述类的文章没有任何引用标注。出现“研究发现”后既没有注明是谁发现的也没有注明原文名称,我怎么知道这发现靠不靠谱?(或者是作者自己研究的?那研究内容呢?) 4. 没有实际意义的插图。根据本人经历,在这个许多出版物都在抠图片数量和质量以保证篇幅的时代,在一部学术著作里插入装饰类图片的意义不明。

无来源的装饰类插图

5. 来源不明的图片。难以置信,在大多数出版物都会注明图片来源和作者的时代,还会出现标注“来源谷歌”这种情况。要知道,即使标注了作者和来源的情况下,向作者征得同意也是基本的礼貌(而且应该也有相关法律规定);即使是征得了同意,使用不当也会侵犯作者的权益。再退一步,即使从让读者更好理解的角度出发,也应该至少说明一下这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拍的照片吧?在描述“后物质主义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时,加入一张气球小狗(不知道这样描述是否准确)的意义是什么,还占了如此大的页面比例,我百思不得其解。

来自谷歌的奇妙图片

最后,我强烈建议,作为一本综述类专著,面向的读者大多数是对该领域不甚了解但希望更加了解的人,而我读到的这本书里各种专有名词都直接堆积到一起,对历史进程的介绍充满了专有名词的堆砌,但没有任何名词的解释和前因后果的说明。如果期待读者自己下功夫去理解里面的内容,至少应该做一个索引,而整本书最后的参考文献居然只有十九条!我要怎么知道每一个“研究发现”具体来自哪篇文章或是哪本著作?且参考文献不仅没有分节,还没有任何排列规律。很大可能是在发表文章的时候标在文里,但出书时从原文中删除且没改参考文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