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醚碑斑驳(医学大神05)读后感锦集

醚碑斑驳(医学大神05)读后感锦集

《醚碑斑驳(医学大神05)》是一本由朱石生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醚碑斑驳(医学大神05)》精选点评:

●这本就是关于发现乙醚在医学上的麻醉功效的几个人的荒诞命运。其他的医学大神大多具有高尚的人品,这几位却沉迷于利益与声名,为此奔忙一生,走向荒诞结局。 “就手术来说,刀子和疼痛必然是一对无法分割的兄弟。作为外科医生,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现实。”医生的惯性思维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竟然需要一个无赖、诈骗犯来实现乙醚作为麻醉技术的宣传推广。在如今看来匪夷所思。 书中描写外科医生们头一次在患者安静的情况下做手术,场面十分震撼,又令人内心复杂且波涛汹涌。 看完全书,觉得“醚碑斑驳”这个书名,起得确实很好。

●外行人因为思维不受专业思维的局限反而能有所突破和发现。但是新发现的成熟化、标准化还是要靠专业人士结合大量的实践。莫顿人品真是渣!但是技术是无辜的。

●“或许,见证那场持续二十二年的纷扰之后,只有乙醚依旧保持着天使的容颜。”然而那被尊奉为人类福音的醚碑上,已是斑驳不堪。

●有些场合下教授与无赖并无分别

●和前四本着重讲医学本身的故事想比,这本讲乙醚麻醉发现推广史的书因为和利益扯上关系,趣味性更强。

●莫顿的人品实在是太糟糕了

●莫顿是一个极致的逐利者

●真够折腾的

●看到了人为利益之争的另一面。

●1525年,帕拉塞尔苏斯发现乙醚能让动物昏睡,288年后(1813年)法拉第发现乙醚能催眠和止痛,1842年郎用乙醚麻醉病人之后做腺瘤切除,获得成功。再到后来一直纠缠在一起的威尔士,杰克逊与莫顿。先不说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就单单是一点“从此不再有疼痛”来说,他们就是造福人类的人。乙醚没有发现能麻醉使用之前,难以想象手术的人经历怎样的疼痛,生生忍受着,疼死的有多少人。莫顿不可否认他品行上是特别糟糕,但他有人脉,他为了通过乙醚挣钱,无意中将这个福利带给社会,杰克逊虽然是理论基础扎实,但他并没有亲身尝试去做,他顶多也就是个指导的作用,就像文中那个人反驳他的一样,如果莫顿用乙醚麻醉人没有取得成功而是把人治死了,杰克逊还会急着强调是他指导莫顿要怎么做的吗?

《醚碑斑驳(医学大神05)》读后感(一):乙醚麻醉第一人之争

关于发现乙醚有麻醉效果第一人的荣誉,历史上一共有四个人站出来争夺:杰克逊、威尔士、莫顿和朗。

最早将乙醚用于拔牙或外科手术的应该是朗,但是迫于环境压力他一直没有写论文公布这一新发现。

而第一个公开做展示的是莫顿,但是莫顿的初衷不是想着造福患者,造福医学,而是想着借展示推广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使钱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口袋。所以在展示大获成功之后,莫顿对有效物质闭口不谈。莫顿实在算不上是一位高尚的人,他与《天花旧事:詹纳与牛痘接种》中的詹纳是截然相反的人,詹纳在发现接种牛痘可预防天花病毒,且不会造成儿童意外死亡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其免费推广,早推广一天,世界上就少一个儿童意外死亡;而莫顿想的是,乙醚麻醉有商机,自己注册专利,所有人要用这项技术都要向自己付钱。莫顿不在乎病人的疼痛,他在乎的只有金钱。

正是这样对比,才显得詹纳更加高尚。

威尔士和杰克逊都是莫顿的老师,威尔士比较单纯,杰克逊更加老谋深算。威尔士在得知氯仿也能麻醉后,独自研究氯仿,不成想氯仿具有成瘾性,最后深陷氯仿泥潭,丧失了心智。杰克逊追名逐利,弄巧成拙,在外人眼中从“波士顿的天才”沦落成利欲熏心的小人。威尔士和杰克逊都想获得名誉,最后却被心魔腐蚀,威尔士氯仿成瘾,杰克逊精神分裂。

四人中结果最好的是朗,他站出来说自己是使用乙醚麻醉最早的第一人不是为了金钱,也不是为了名誉,只是实事求是罢了。

《醚碑斑驳(医学大神05)》读后感(二):鲜活真实的人生境遇

出差南疆一周,为了避免少刷手机,带了两本医学大神系列和一本读库,结果手机还是没少刷,但几本书也都读完了,最好读的是在回程火车上看的《医学大神》05,讲述莫顿与乙醚麻醉的故事。

整本小书以几名麻醉发现者的人生经历穿插记叙,尤其是美国人威廉莫顿为主。我喜欢本书的人物们,原因是太生动鲜活了,并不都是圣人一样自律,勤奋,钻研,奉献,莫顿用作者的话概括“想给他人品找个闪光点很难”。他就是个屡次诈骗,偷盗,骗婚的浪子,阴差阳错之下,从合作者威尔士的牙科笑气止疼方式中受到启发,又征询了杰克逊的重要建议,在麻省综合医院幸运的成功首次实施乙醚麻醉,医生华伦进行无痛脂肪瘤切除手术。

乙醚麻醉无痛手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第一个真正发现的?这样的荣誉金灿灿闪光诱惑人心。莫顿希望申请专利获利;杰克逊不甘被利用,与其纠缠良久;威尔士后期发现被欺瞒也不平衡,哪怕不图名利,也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后期还有一位乡村医生朗考证在更早期已经使用乙醚麻醉切除腺瘤成功。就这样证明纷扰了22年,所有主人公都离开人世。

莫顿的利匈麻醉获得美国专利,但未能阻止乙醚麻醉技术传播,其余生都执着于向国会递交奖励申请和演讲筹款支持,结果被一次次驳回,最终玄奇的在一个巨热无比天气时突发脑溢血扎进池塘里死亡;威尔士多种途径力证自己才是麻醉技术的发明人,后研究氯仿替代乙醚时不幸出现成瘾症,影响大脑,竟然被牵扯到伤害妓女案件中入狱,羞惭难当,在狱中服用氯仿后切断股动脉自杀;杰克逊参与多年纷争,受莫顿墓碑文刺激,突然病倒,后精神崩溃,七年后在精神病医院去世;朗归宿最平静,进行完成一例接生后脑溢血死在产床上。

这是真正人生,每个人的命运轨迹会走向何方,不到终点,没有人知道。

《醚碑斑驳(医学大神05)》读后感(三):莫顿与乙醚麻醉

医学大神系列05 《醚碑斑驳——莫顿与乙醚麻醉》 这篇科普的部分不多,主要是麻醉药物(笑气、乙醚、氯仿)怎样被发现并广泛使用在牙科然后手术上。 第一个推动乙醚麻醉的莫顿原本个不折不扣的无赖,但是在他知道笑气被用于拔牙手术麻醉之后,为了能垄断挣大钱,开动脑子想一个新的类似的物质,竟然就机缘巧合地找到了乙醚,从此改写外科手术史。——科学的发展除了靠情怀,也被利益驱动。 在这段历史上相关的有四个人,涉及专利纷争,演了一出闹剧。威尔士率先在牙科使用笑气,但是运气不太好,没有被大众周知,因愤懑而一蹶不振;莫顿卑鄙无赖唯利是图,企图垄断失败最终没有实现发财梦;还有一个杰克逊,虽然很有才能却习惯性欺世盗名;只有最后一个郎,是最正直并有医者仁心——实际上他早莫顿几年就开始使用乙醚了,只不过思维不够开放,没有勇于推广。 在这段热热闹闹的历史上,最伟大的应该是大众了。首先是有人发明/发现笑气和乙醚,有热衷科普的人(使得笑气进入牙科医生视野),医生们不计私利的推广,还有“明辨是非的”学术机构……也许这也显示医学/科学渐渐进步到新阶段,最重要的因素已经不只是天才和个人英雄,而是科学土壤。 图3不难解释为什么美国崛起。

《醚碑斑驳(医学大神05)》读后感(四):美国骗子

看到莫顿出场,马上联想到《Catch Me If You Can》里Leonardo Di Caprio扮演的那个英俊的美国骗子。这是第一个来自美国的现代医学里程碑(我是从后往前读的),而且剧情相当狗血,或者也可以说相当有美国特点。那么,美国有什么特点呢?至少在某些影视剧里,包括美国好莱坞拍摄的影视剧里,表现出来的就是“唯利是图”。莫顿基本上可以用这个词来概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就是美国人的“冒险精神”,——对莫顿而言,一切有利可图的事都值得冒险,麻醉剂的发明(他认为是发明,而其他多数人只认为是发现)只是又一次失败的投资而已,和科学、道德关系都不大。即使不是他发现乙醚可作为麻醉剂,我相信也会有别人,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但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不学无术的美国骗子呢?在他之前好几年有个叫克劳福德.朗的美国乡村医生甚至已经在手术中尝试过了乙醚,威尔士也尝试过笑气,杰克逊也知道乙醚有麻醉效果,但朗没有去宣传推广,威尔士被羞辱后没有继续尝试,杰克逊则停留在理论上。只有莫顿没有这三个人的不足,而他用虚心求教或者说坑蒙拐骗掌握了乙醚的价值补上了他自己的不足。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在欧洲面前可能就是莫顿这个形象:无知、进取,而不讲武德。实际上,同时期的欧洲也在研究麻醉剂,他们的选择是氯仿,用于临床只比莫顿的乙醚晚一年,而且很快就摸索出了安全剂量。那为什么会是美国?也许和美国当年很多人把乙醚、笑气当作社交娱乐工具有关。比较之下,美国真是太年轻了。

后来这四个人居然都没有得善终:老实厚道好面子的威尔士33岁最早自杀,自杀原因至少有一半和尝试氯仿麻醉有关(但我没有看到氯仿成瘾的说法,有篇论文http://www.cadrj.com/fileup/PDF/20050608.pdf 里提到氯仿的精神依赖性和烟草相当,生理依赖性存疑);美国骗子莫顿一直都在争取他的专利权利而不得,49岁脑溢血而亡;尖酸刻薄的杰克逊一辈子都在争虚名,68岁因中风(很可能也是脑溢血)而至精神失常,死前7年均在疯人院度过;最坦然的朗也62岁死于脑溢血。

本书和其他《医学大神》相比,还有一些特殊之处:

1. 严格地说,这是一本讲牙医的书,牙医不算医生,不需要行医执照,——也许现代麻醉剂出自牙医而非医生也与此有关;

2. 麻醉剂当年可能根本不算是药物,用在人身上以及上手术台都没有经过什么严格的实验,——用药安全剂量也是临床使用后才逐步摸索出来的;

3. 莫顿也许是现代专职麻醉师的鼻祖,——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