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做麻糍通用作文

做麻糍通用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做麻糍通用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做麻糍通用作文篇一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一样年俗特产,我的家乡——诸暨也不例外。寒假里,我们就去看了诸暨的特产——麻糍,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那天,我们一家人走进了一家做“手工麻糍”的店。那里人山人海,来买麻糍的人络绎不绝。

“快看!麻糍开始做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于是,爸爸带着我,冲进拥挤的人群中,去看做麻糍。

只见面前有一个大木桶和大木锤,还有一个盆子,里面装满了水。我偷偷拎了一下大木槌。哇!好重啊!我费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也只能拿起来一点点。

几分钟后,一个拿着大铁锅的师傅迎面走了过来,他走到木桶跟前,把锅里的东西倒了出来。顿时,一股冲天的白气瞬间扩散了开来,像一条白龙,直冲云霄。待那热气散去,我才看清那热气底下的真面目:一坨面团!这大概就是用来做麻糍的吧。

大师傅把木槌拎了起来,双手持锤,放进面团里,拼命地旋转着木槌,不停地捣面团。面团越来越软。过了一会儿,大师傅举起了木槌,砸向面团,提起来,砸……在提锤子的那一瞬间,另一名工作人员还把手放进水里,然后迅速地将手放进面团里糊一下。锤了许多次后,面团变得又松又软。

大师傅们把处理好的面团铺到涂有黄豆粉的案板上,用手不停地揉搓,搓到铺满了整个案板。然后,一位工作人员将面饼切成小块,并涂上红糖,麻糍就可以吃了。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年俗和传统,我们应当尊重它们!

做麻糍通用作文篇二

今天,我、妈妈、小雨哥哥、黄亦璠……去敖思甜爷爷家做麻糍。

先是敖思甜爸爸用一个大大的还很重的大锤子敲糯米,我也试了一下。太重了!我才抬一点点就下去了。

再是黄亦璠妈妈她们把糯米揉成一个球体然后蘸上糖就好了。我也弄了几个然后我又把它们吃了。啊真好吃!还有一种包法:先把糯米揉成一张大饼皮然后里面包上糖再合上。

我们玩了一下:伸出一只手,再来一只手。我又跟沈骏毅、小雨哥哥玩了找石头的游戏。我们把小雨哥哥藏的石头全找到了,他们却一块都找不到我藏的石头。我还拿了几块漂亮的石头带回家。

我喜欢做麻糍,我下次再做麻糍。

做麻糍通用作文篇三

做麻糍

我们奉化老家有句俗话说:“清明麻糍立夏团”。清明节一到,家家户户都要做麻糍。麻糍是清明扫墓的主祭品。每年清明节爷爷奶奶都会等着我们回去,全家人一起做麻糍。

清明节那天早上,天一亮我就起床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做麻糍。勤劳的奶奶一早就上山把艾草采好了,她把艾草焯好和蒸熟的糯米搅拌在一起,然后倒进一个大大的石臼里。爸爸和爷爷一起捣,爸爸拿了个木杵用力搡,爷爷站在边上一边蘸水,一边翻,父子俩配合得可默契了。不一会儿,糯米和艾草就合二为一变成了一个大大的青团了。最后终于轮到我了!等爷爷把艾草团一块块地拧下来,我就把它搓圆、压扁,再撒上松花粉。一个里青外黄,散发着浓郁清香的麻糍就这样完成了!

做麻糍通用作文篇四

前几天,我和爸妈去丽水龙泉的外婆家玩,正好赶上他们做麻糍。

我们先把黄豆炒熟,磨成粉,再加上红糖拌在一起,拌均匀后放在一旁备用。一股香味飘过来,我忍不住用手指蘸了一下,放进嘴里,顿时一股香甜从舌尖散开,直沁肺腑。在我享受美味的时候,小舅公已经生好了炉灶,把泡了一个晚上的糯米放在炉灶上蒸了起来。

过了一个多小时,小舅公把糯米从锅里拿出来,放在一个石头钵里,然后用一个大木槌敲击起来,每敲一下,就绕着石钵走一步。我想这是为了让糯米受力均匀吧。我也试着敲了几下,可是木锤实在有点重,几下后我就累得气喘吁吁。

敲好以后,我们把糯米饭揉成一个个小球,小舅公又把小球摊平,把拌好的豆粉放进去或者干脆就蘸豆粉吃,那味道,香香的,甜甜的,黏黏的,真的是极品美味。

我跟妈妈说,下次我还要来做,最好再放点别的,比如芝麻、红豆,肯定也好吃。

做麻糍通用作文篇五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各个不同,也有着各个不同的俗意,但是在我们的老家那最常见的习俗便是打麻糍。

一到过年,就家家动手,热热闹闹地打起来。“年三十打麻糍”成为不成文的乡规,似乎不打麻糍就不像过年,乡里人家里有专打麻糍的石卯和粗大的麻糍棒槌。于是,奶奶便带着我一起去老家参加了打麻糍的队列。

刚一到那,外婆便把那在水中泡了足足两天的糯米拿了出来,在给它洗了个“冷水澡”之后,便又将它放入蒸笼里给它做了个“桑拿”后,它便已全新的面容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此时的糯米已经没有了之前那硬邦邦的样子了,那软耷耷的样子仿佛就是做过桑拿后的人舒服的样子,一粒粒糯米也因为吸收了水份而变得饱满,闻起来还有一阵淡淡的米香。之后便到最重要的步骤,也是做麻糍的高潮——打麻糍,先将全部的糯米都倒进石卯中,之后,便由两位强壮的青年来打麻糍,一个打一个翻,轮流交换,“砰,砰,砰”坚定有力的打米声传入了耳略,人们也随着打米声点燃了那颗对新年家人团聚的欣喜和激动。但你别看那青年这么有力气的样子就小看了这个环节,其实单单是那个麻糍棒槌就有好几十斤的重量呢!更别说糯米黏乎乎的,这无疑又是雪上加霜,难上加难,很快当敲的人累了的时候,便跟翻的人交换,使得不会那么劳累。渐渐的那一颗颗的糯米在麻糍棒槌的“关照”下渐渐又变了样子,很快一个纯白色的大面团便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如果不是亲眼见,我绝对不会相信,这竟是由众多颗糯米组合而成的。终于,到了最后的一个环节了,众多的妇女一齐围绕在面团前,轻轻扯出一小块来,放入自己所喜爱的料浆之后,再将小团对折,轻轻扯下,揉成一个圆球样而压成圆瓶形,麻糍的样子就做好了,而圆圆的样子就象征了那团团圆圆的俗意,在蒸笼底部撒上一层面粉,防止麻糍黏牢后,再将其蒸好,便分发给每一个妇女,她们便将其带回家中,一齐与家人分享新年团圆的喜悦欢乐气氛。

麻糍不仅香脆美味,使人留连忘返,而更无法让人忘记的便是与家人一起吃时团圆那温馨与美好。

作者:赵俊杰

指导老师:吴芳芳

做麻糍通用作文篇六

又是一年的冬至节。自从我在学校里学会了做麻糍,我就很想在家里表现一下,做给爸爸妈妈尝一尝。

我和妈妈洗了手,就开始做了。我把芝麻馅扒下来,揉成了大小不一的麻心团。妈妈在厨房里揉粉团。当我们弄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做汤圆了。

妈妈把揉好的米粉团搓成长条,再一段一段地摘下来,我先把它搓圆,拍扁了将麻心放上去,再把麻心搓进去,一个汤圆就完成了。不一会儿,托盘里站满了雪白的娃娃,像等待检阅的小士兵。

做好了汤圆,就准备将它们下锅了。一个个汤圆就像不愿洗澡的小娃娃,不情愿地排着队下了水。过了一会儿,我看到它们随着沸腾的水争先恐后地冒出头来。沸水的声音“咕噜咕噜”地好像是它们连声抗议:"我们已经洗好了,让我们出来吧!我们要烫死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它们捞出来。

洗完澡,小娃娃们还光溜着身子。妈妈将它们三三两两地放在一盘豆沙粉里,让它们在里边打滚。我用筷子滚铁环一样将它们滚来滚去。最终,它们变得一身金黄,还弥漫着浓浓的豆香味。我迫不及待地尝尝味道,嘴中一股豆香混着麻香味。“嗯,真是太香了,再来一个!”我叫爸爸妈妈也来吃,他们也都说很香,我听了感到特别高兴。我吃了一个又一个,今天的麻糍真是特别好吃,令人回味无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