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2022年味》的作文

《2022年味》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2022年味》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年味就是食香。”这句话一点没错。确实,孩子们过年期待的事情莫过于三项:假期,食物和压岁钱。而对于我来说,最纯正的年味永远是在舌尖上绽放的味蕾。

每到新年之前的倒计时,老一辈儿炮制的酥肉已经酥在我心里了。那些酥肉表面像均匀地镀了一层碎金,用手指按上去,一定会是酥碎的,捏在手里的感觉更是美妙!这样的小酥肉,再配上一些腊八蒜,或是刚出锅的肉丸子,那味道简直令人不可抗拒。当你把酥肉放在鼻子下,一股焦而清的香气夹杂在若有若无的松枝香气中扑面而来,让你本已激动不已的味蕾再次骚动不安起来,放一块儿在口中,外焦里嫩,酥脆可口,劲道鲜香……美味得让你欲罢不能,不得不说,酥肉激活了新年。

而刚刚提到的腊八蒜,更是年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腊八蒜是要比酥肉早一点腌制的,奶奶便在腊月初八那天打开雪藏了大半年的“腊八罐”——每年奶奶都用这个罐子。先是剥蒜,在奶奶轻巧手指的翻动下,一个个蒜瓣露出滑嫩的白胖的身子,再将它们收起,放入罐子中,腌蒜的配料也很简单,只是冰糖,陈醋,白醋和盐。等到腌好后,白嫩的蒜,已经穿上深绿色的外衣,咬一口在嘴里:微辣,淡酸,清甜,三味交加,萦绕在舌尖。仿佛是岁月和这“腊八罐”赋予了它独特的味道——文化的传承,浓浓的年味。

除此之外,还有年糕。糯米的,黄米的,样样俱全,蒸、炒、炸,个个味美。

另外,长辈们还喜欢买排骨、五花肉、海鲜等菜肴。奶奶爱吃五花肉,年年都要做。那红彤彤、油亮亮的肉块整齐地在盘中列队,再将汤汁儿浇上去,先炖后炒,这样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就可以上桌了。

也许是味觉的影响,我仿佛忘记了耳边从未间断的鞭炮声,门口新贴的对联。的确,在人们心中,尤其是孩子们心中,年味往往是食味,那样令人向往,垂涎,久久回味。

第二篇

我家的年,是从年三十早上的厨房开始。我还没有起床,厨房里就传来了妈妈的切菜声,时而紧凑,时而舒缓,有时由低到高,有时清脆响亮,叮叮当当,是菜刀碰撞砧板的声音,是盘碗紧张工作的声音。不一会儿,肉的鲜香已悄悄地飘出厨房钻进卧室,我忍不住跑去厨房,跟妈妈要一块肉来解馋,掀开锅盖,夹起热腾腾的肉,妈妈说“太烫,太烫!”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吃下去了,我偷偷笑着,在妈妈的唠叨声中,一溜烟儿地跑出了厨房……

年的味道,是早晨炖肉的味道。

茶几上彩色的果盘里摆满了各种食物,虽然平时每种都吃过,但是像这样所有干果零食大聚会,一年也就只有过年这一次吧。白的透亮的开心果咧着大嘴笑,巴旦木则像一颗颗小桃心一样,静静地向人们传递着祝福,圆滚滚的夏威夷果、桂圆、大枣,还有咖啡色的碧根果,都挺着它们的大肚子,炫耀着饱满的果实。刚洗切的水果,红的,黄的,紫的,绿的都穿着晶莹剔透的新衣,仿佛正在跟干果们微笑示意。我最喜欢五颜六色的糖果、巧克力,还有各种零食,但看这美丽多姿的包装就赏心悦目,再想想那诱人的滋味儿,真是垂涎欲滴啊!过年,就是我这个零食爱好者的幸运日啊。

年的味道,是糖果甜甜的味道。

除夕夜,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看着精彩的节目,伴随着断断续续、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大家欢声笑语,新年的倒计时的钟声一响,窗外的鞭炮声瞬间连成一片,此起彼伏,烟花满天,火光四射,照亮了窗户,温暖了人心。烟像雾气一样弥漫在空气中,还会从窗缝里挤进来浓浓的鞭炮味儿,代表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事业兴旺!

年的味道,是鞭炮的味道。今年响应国家号召,不再燃放鞭炮,但这味道,沉淀于记忆中,久久不绝……

年,是爸爸张贴在大门口红红火火的春联,是妈妈做的热腾腾的饺子,是一家人热火朝天的说说笑笑,是幸福的味道。

第三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可以说是中国最热闹的时候了,有着独特的韵味。

今天已经到了小年,过了今天,年的脚步会越来越紧促,离我们越来越近。

年的味道是香甜的。这几天,也就成了人们最忙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一下班就往家里买各种美味的食物,并且在晚上对家中进行大扫除。一个个忙的不可开交,好像但凡不干净的地方都要让它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帮母亲擦玻璃,父亲自己刷洗沙窗。我与母亲分工合作,我拿着抹布,仔细地擦着,生怕将2021年的灰尘有到2022年。窗户玻璃要双面擦,只差一面不擦,看上去和原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扶着母亲,母亲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去,将外面的灰尘也一并清除。我们家住四楼,虽说过程有些累甚至有些危险,但望着池中的脏水慢慢流去,干净明亮、焕然一新的玻璃呈现在眼前,好像所有的苦、所有累都是值得的,让人心里充满自豪与喜悦。劳动的滋味虽然有些艰辛,但结果永远要比心理上对劳动的误解要好得多,快乐得多,舒服的多,尤其是在过年前的大扫除,年味浓浓,散发出清香,让人尝到了甜头。

每年的这个时候,外面好生热闹,鞭炮声断断续续,唤醒了沉睡的世界。可是今年因为空气质量堪忧,因此,取消了这一惯例,虽然没有了往年的声响,但年味还是那样的浓,能在一个安静且干净的地球上过年,不也是一大美事吗?

晚上出门散步,街道上灯火通明,每棵树上都挂满了彩灯,闪闪发光,异常漂亮,照亮了整个街道,给寒冷的黑夜增添了节日的欢愉气息,驱走了空气中弥漫地寒冷的氛围,瞬间,温暖涌上心田。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门前的小树长大了一岁,我也长大了一岁,而父母却变老了一岁,时光易逝,但感情更浓,年味浓浓,爱意沉沉。

第四篇

年味是暖冬中的骄阳似火,是春运火车往来穿梭的鸣笛声,是爆竹礼花绽放的烟火气,是一家团圆欢乐、其乐融融的温馨美好。

年年复年年,岁岁求平安。充斥在那一个个熟悉的画面,一声声卖力的吆喝声中的,是那熟悉的而又历久弥新的年味。

又是一年春节时,春运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春晚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老人们晾干了腊肉、腊肠,等待游子们归来;在外地上学的孩子和外出打工的人们,有的已经回到家,有的正奔波在回家的路上: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年已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

大街小巷满眼都是年的味道,被喜庆的中国红所笼罩,被欢腾的喜乐氛围所围裹着。大红的灯笼四处可见,红得那样热烈,那样张扬。走过车水马龙的街道都会闻到浓浓的年味。耳边不时传来小商小贩的吆喝声“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好吃又好看的……”一听这吆喝声,周围的人都围过去,这个问价,那个尝味道,好不热闹!

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大人三十。那时候,春联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爬上了门口。晚上,几代人欢聚一堂,便也会不由自主地嗅到年味。此时,小院里飘满了浓浓的年味与爱的气息。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筷子一起一落,爱在口中融化,香气在口中氤氲,年味在口中漫步。这幅画面多么令人难忘——一家人忙忙碌碌了一整年,都在这一刻放松了下来。孩子们你追我赶,打打闹闹,大人们呢,只坐在椅子上看嬉闹的孩子,边谈论各自的事业或儿女们……

年,我们依旧在过;日子,依旧红火。路灯照亮了游子们归来的漫漫长路,天空也缀满了一颗颗思念的心。

新的桃符,旧的思念;新的一年,不变的真情。年味始终在我们心中……

第五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来临,代表着奔波劳累、辛苦漂泊在外的游子可以回到家中,可以借用春节这个“借口”回到自己的老家,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那些成年人终于可以做回一个小孩,贪恋着片刻的关爱与温暖。

一通电话,三言两语,却有那道不尽的思念。开上车,迫不及待地与家人相见。不一会儿,人到齐,开始切菜,兑馅儿,包饺子,无论是三世同堂还是四世同堂,都洋溢着欢乐与幸福;无论这一年遭禁了多少不公与难处,家人问起时到嘴边的只剩下“嗯,挺好的。”团团围坐包饺子,印象深刻的是姨姥们那娴熟的动作,那灵巧的双手,一滚一按,干净利落,饺子皮已擀好;接着递给我的四姨姥,四姨姥也是干净利落之人,不带片刻犹豫,已将馅儿放入饺子皮中,一捏一挤,圆滚滚的饺子已完成,一个接一个……另一边,锅里的水已沸腾,准备煮饺子。就这样,一家人默契地形成了一道完美的流水线,不一会儿,孤零零的桌子上已摆满了饺子,大人小孩儿都争先恐后地拿双筷子,夹一个,轻咬一口,饺子破皮,鲜浓的汤汁,滚烫滚烫地,烫到嘴里,更暖到心中。

一盘饺子,在春晚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的节目中光速见底。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筷子一不小心戳到了盘子底,嗯?原来饺子吃完了。大人们不得不费尽心思要小朋友们喝一碗饺子汤,俗话说:“原汤化原食。”喝碗饺子汤,才能使饺子更好地消化,吃完年夜饭便是一场不眠之战。

一夜未眠,鞭炮声和礼花的声响此起彼伏,守岁,守着春晚的倒计时,听着康辉、撒贝宁等优秀主持人给大家带来新一年的祝福。微信群,消息不停地发,红包一个接一个,小朋友们很高兴,开心快乐地收红包,可是妈妈总是拆除快乐的人,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不容分辩地说:“来,妈先帮你收着。”

春节来到,礼花满天,灯笼高挂。我爱那充满年味的老家,老家里有熟悉的人,熟悉的物,熟悉的环境,是可以让你放心交付一切的地方,这里没有不公,没有偏见,有的只是包容与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