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徐州美景的作文

关于徐州美景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徐州美景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2012徐州中考满分作文 又是一个新起点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不要因为一件事的终止而感到悲伤,因为终点就是起点,它将为你开拓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今天,我们告别了小学的快乐生活,在南开,踏上了新的追梦旅途......

每一个新的起点,都会是一次新的体验。在小学里,我们拥有了人生中第依次接触社会的体验:第一次捉迷藏、第一次被老师罚站、第一次忘带作业......在中学里,我们会拥有更多的体验,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第一次做化学实验、第一次做生物标本......这些第一次给我们带来的或喜或忧,或酸或甜,但都可以让我们增长见识、丰富生活、增添情趣......生命因第一次而精彩!

每一个新的起点上,都会有新的挑战,升小学里,我们面临的挑战仅限于学习方面,随着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我们所要面对的挑战也越多:成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交、为人处事方面......你可别为难,正是这些挑战,使得我们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成功或失败,但这些经验使得我们能更快地成长,更快地走向成熟!

每一个新的起点上,都有新的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都是青春的滋味,值得我们回味终生。

“人生永没有终点。”只有等到你瞑目的那一刻,才能说你走完了人生路,在此之前,新的第一次始终有,新的挑战依然在,新的感悟不断涌现......所有的一切,都要你自己去创造,你总在新的旅程中奔走。人生就像一杯浓浓的茶,需要你细细去品味,一个新字概括了它的全部,不同的时候能品出不同的味道,唯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背好茶,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第二篇

家乡徐州威名扬,位列九州史册详。

楚汉争雄九里山,东坡醉卧黄茅冈。

大美徐州我最爱,风云激荡千年长。

家乡徐州盛名扬,通衢五省最繁忙。

城市园林开新景,龙湖烟雨水苍茫。

大美徐州我最爱,鸿图再绘展辉煌。

第三篇

“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明天,我们一家要去徐州自驾游玩一天。主要带孩子去看看“徐州龟山汉墓”“汉兵马俑博物馆”“七山汉墓”等等。让孩子吸取点历史文化,增长见识。今晚我还特地上网查了关于这些的资料,到时好给孩子当当讲解员,让他能更深一步地去了解关于两汉文化.

今晚儿子很激动,早早地嚷嚷要上床睡觉,生怕明天起不来,把他拉下。临睡了还嘱咐我们‘明天我要是没醒,你们就把我抱到车上,千万要记住了’就这样才放心地勉强睡去。

儿子很喜欢到处去玩,我也很喜欢带他到处去逛。一来可以开阔眼界二来增长见识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三来增加我们一家人的感情 何乐而不为?

第四篇

我,生活在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彭城——徐州。这里人美、景美,食物也美,这里有许多美食,其中,我最喜欢吃地锅鸡。

地锅鸡是一档徐州传统美食,偌大的黑铁锅端上饭桌,里面焦黄的鸡肉浸在褐色的汤里,青椒、大蒜点缀其间,锅的周围贴着一圈煎得外焦里嫩的面饼,菜味入饼,饼香浸菜,香味隔着好远都能闻见,也使地锅鸡流传下来,至今为止发展成徐州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

地锅鸡不仅香气浓、样好看,味道也很特别。它不像辣子鸡,一辣到底;也不像糖醋里脊,酸酸甜甜,它初入口中时,味道烈,有点咸,但一咬鸡肉,就会发现它咸辣中带着丝丝甜味,就像花朵闻到了花蕊,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饼子也很好吃,吃饼时,先从露在汤外面的一头吃起,嚼着带着“锅巴”味的饼边,到中间时的饼就变得柔软,口感细腻,当吃到最下面时,味道突然一变,由于面饼长时间浸泡在甜、辣、咸的菜汤里,汤汁已经浸到了饼身里,甜辣可口,美味至极。通常,我吃地锅鸡时,喜欢用筷子把鸡肉一块一块剥下来,把饼子全部在菜汤里泡一泡,再用全身都是汤汁的面饼卷上嫩嫩的鸡肉,把鸡肉和饼子一起入口,那可真是人间美味啊!

这么好吃的美食,做法一定很难吧?其实很简单。在锅里倒进食用油烧热,放入切好的葱、姜、蒜、红辣椒,把切好的鸡肉块放入锅中,大火煸炒,再放入盐、酱油、糖等调料,然后加入清水,盖上锅盖,这个时候就开始做饼,把面饼贴在锅边,等鸡肉和饼都熟了以后,撒上一些白酒,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锅鸡就做好了。

地锅鸡,只是古彭城众多美食中的一样特色菜,想吃更多?那就来我的家乡——徐州吧!

第五篇

徐州游记

今天,读书吧组织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徐州,我早听说徐州有第三代楚王的陵墓,我激动得一夜没睡好。

终于到早晨了,我立刻从床上跳起来,飞快地吃完早饭,又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下,准备完毕,爸爸出去有事说:“下午四时十分打电话给我。”我把四面钟、闹钟、手机、挂钟都拿出来了,不停地看四个钟。连吃午饭也把钟放在面前。忽然,手机显示16时10分,我又看了挂钟,不错!16时10分,四面钟快一小时,是5时10分,我跳起来叫:“打电话!”妈妈立刻打了电话,爸爸风似的开车赶来,我上了车,妈妈放好行李。上了高速,我叫:“快!快!”

我们一路飞驰,路上,妈妈接到一位阿姨的电话,她叫我们直接去1818酒店吃晚饭。快到时,导航仪竟提醒:“一千一百一十八号酒店到了!”估计全城没有一个人这样叫的,导航仪把我们全家逗得大笑。

我们上了楼,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了晚饭。

第六篇

在绿意葱笼的云龙山北麓,有一个收藏古人智慧结晶、见证彭城历史变迁的宝库,这就是我要推荐给大家的好地方———徐州博物馆。

走进徐州博物馆大门,矗立在眼前的便是陈列主楼。穿过长桥,迈入大门,通过安检,来到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古彭千秋”展区。这里主要展出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陶器、石器、骨角、牙器、玉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猪形陶罐了。陶罐的外形是一只“萌萌哒”的小猪,肥嘟嘟的肚子,短小的四肢,上翘的小嘴,卷卷的细尾。那惟妙惟肖的模样,定能萌化你的心。

踏上大理石台阶,便来到二楼的“天工汉玉”展区。这里陈列着130余件汉代玉器精品,小至长仅盈寸的玉蝉,大到恢弘巨制的玉棺,每一件都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在这里,你一定会被“镇馆之宝”金缕玉衣所震撼。它由4248个玉片和1576克金丝编缀而成,一条条金丝闪闪发光,一枚枚玉片晶莹剔透,虽历经千年,却依然闪耀着绚丽的光辉,仿佛诉说着遥远的大汉王朝那段辉煌的历史。

再往上走,是三楼的“俑秀凝华”展区,210多种形态各异的历代陶俑在这里展示。在众多陶俑中,有一组西汉乐舞俑最为生动传神。双袖舞俑双臂上展,弯曲如拱桥状,长长的衣袖从空中飘下,体态成优美的S形;单袖舞俑左臂贴身垂放,右臂向上举起,长袖下垂,双腿前倾;身后的乐俑则席地而坐,或抚琴,或击磬,或吹奏。眼前恍若舞姿翩翩,耳边似有乐声悠扬,有谁能不为之倾倒呢?

陈列主楼里还有反映王公贵族、平民百姓生活点滴的“大汉气象”“汉家烟火”;再现古彭大地战争画面的“金戈铁马”;珍藏钱树岩爷爷、石西岩爷爷珍贵书画作品的“邓永清收藏书画”……倘若你来了,看了,体验了,相信会如我一般流连忘返,收获满满。

这就是我要推荐给大家的徐州博物馆,一个传承彭城文化、承载璀璨文明的好地方,一个可以触摸厚重历史、展望美好未来的好地方。

第七篇

徐州,徐州,我的家乡。

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洁净?

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美丽。

是创卫实现了我们多年的梦想。

如果你来到徐州你会看到:

湛蓝的天空中飘着片片白云,

碧绿的草地上开着朵朵鲜花;

如果你来到徐州你会看到:

宽阔的公路贯穿南北,

高大的楼房鳞次栉比;

如果你来到徐州你会看到:

一辆辆汽车来来往往,

一棵棵大树郁郁葱葱;

如果你来到徐州你会看到:

清晨的洒水车欢快歌唱,

马路旁的垃圾箱放哨站岗;

如果你来到徐州你会看到:

路边的地摊不见了踪影,

卖菜的小贩进了市场;

干净的笑容洋溢在行人脸上。

哦,徐州,徐州,我们的家园,

就让我们携起手来,

共同构建人间天堂。

第八篇

这个国庆假期,我去了福建泉州旅游。在游览了一天后,我们决定去品尝泉州的美食。“哇!这家店门口有好多人哪!”我往前凑近了一看,是一家名叫“斯丹姜母鸭”的店前,很多人在那排起了长队。

据我推断,这家人气这么旺,做姜母鸭的手艺肯定不赖,于是我们排到了队伍后面,点好菜后,我们就在站在旁边等一桌客人,等了一个小时后,他们终于吃完了。我们坐定了,姜母鸭也随之上来了,看起来色泽诱人,分量也足,够我们五个人享用啦。我迫不及待地挑了一块看着就好吃的鸭肉,放进了嘴里。哇!这味道太奇妙了,生姜把甜和咸融合得恰到好处,在嘴里回味无穷。不过光吃鸭肉可太油腻了,所以吃完这块鸭肉,我又吃了一大口蔬菜,用来解腻。就这样,你一块,我一块,一大盘姜母鸭很快就被我们消灭了!我们吃得大快朵颐!带着品尝美食后的满足感,我们步行到酒店。

我喜欢泉州,更喜欢这里的特色美食——姜母鸭!

第九篇

河水秋月两相和,江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柳江山水色,百里画廊一青螺。

借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古诗《望洞庭》来赞美一下我们美丽的柳州,抒发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时,对风情柳州的喜爱之情,你想知道在我们这首《望柳江》当中提到的一青螺是指什么吗?它可不是什么江中的小山,它可是我的最爱,也是许许多多柳州人的最爱,你猜到了吗?告诉你吧,它就是我们常常念念不忘的美味一绝--螺蛳,一提到它顿时让人垂涎欲滴,老板!来碗螺蛳!啊!好想有个螺蛳节呀!到时候,就可以……哈!哈!哈!

柳州螺蛳的美味与柳江的美景,一样迷人,一样悠久。柳州人长期以来就有爱唆螺蛳的习惯,清澈的江水,肥美的螺蛳,用香浓的茼骨汤加上黄嫩的酸笋水煮螺蛳,一定要放些干红辣椒哟!这样才够味,才够辣。起锅的时候再放些新鲜的蒜苗,那诱人的香味,迷人的色彩,怎么能不让人嘴馋呢!那鲜,那香,那脆,那辣,那爽怎么能不叫人回味无穷,老辈人常说:一碗螺蛳十二碗汤。这句话足以证明螺蛳美味的无穷魅力。聪明的柳州人光唆螺蛳觉得还意犹未尽,于是用螺蛳汤烫青菜--美其名曰“青龙过海”。用螺蛳汤煮干切粉--美其名曰“浪里白条”再后来干脆二合为一,再配些花生米、腐竹、木耳也就逐渐地形成了现在的柳州美食名吃--螺蛳粉啦!

无论是食指留香的螺蛳,还是辣味爽口的螺蛳粉,都是勤劳的柳州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在即将举办世界F1摩托艇大赛的同时,我建议举办第一界柳州国际螺蛳美食节,让国内外来宾即能体验F1的激情,又能饱览柳江的美景,还可以品尝到美味的柳州小吃--水煮香螺,让那诱人的螺香飘得更远,让更多的人了解柳州,爱上柳州。来吧!朋友,清澈的柳江,洁净的空气,迷人的美食,美丽的柳州欢迎您,精彩的柳州欢迎您!

第十篇

2月15日大年初四,太阳普照大地,天气晴朗,我们全家趁着假期来到了郑州美术馆。可当来到美术馆大门口时,只听耳旁人声鼎沸,门口排起了如龙一般长长的队伍。爸爸妈妈为了不让我和妹妹晒到太阳,就让我们到阴凉的地方玩耍,自己在炎热的太阳下排着队伍。时光匆匆地过去了,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了一会儿,我们成功地进入了美术馆。

“哇!好漂亮呀!”我惊叹到。只见一排排华丽的楼梯展现在我们面前,还有一个个造型各异的椅子,高高的大厅……美丽极了。“果然是艺术馆啊!”我说到。我们先进入了第一展厅,那里有从未见过的美丽画卷,一幅幅大型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每一幅画都叫人百看不厌,每一幅也都有自己丰富的含义,有的很有趣,有的很有寓意。妈妈最喜欢的一幅画是用无数照片拼出的雷锋叔叔的肖像画,是艺术家们的匠心之作。我们还参观了三楼七展厅,是我上过的社团——篆刻展。作品雕刻的都非常的精致漂亮,让人赏心悦目。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个上面雕刻成狮子图案的印章,刻出来的印章不仅精美还干净利索。

我们连续参观了好几个展厅,终于到达了网红打卡的画作面前,它的名字叫《左眼》。它是一幅象征着幸福团圆的画作,它的左眼里充满了人类的身影。看到这幅画,我仿佛看见了我们幸福的一家,每天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我们已经把美术馆的每一幅画都欣赏了一遍,可我依旧想再重新看一遍,仔细看看画家们的大作,看看画家们画出来的每一个细节。再想想它有什么元素,找找灵感,可以组成在我的画上。我自认为是有一些艺术细胞的,这样我可以找出差距,寻找一下我的画上缺了些什么,应该再添些什么让它变得更加的光彩夺目。

夜幕降临,美术馆要闭馆了,我们也只能恋恋不舍的离去,踏上了回家的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