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王阳明心学口诀》读后感摘抄

《王阳明心学口诀》读后感摘抄

《王阳明心学口诀》是一本由度阴山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阳明心学口诀》读后感(一):路需要自己走

坚定的独立思考,最大收获就是善良,心地善良就是立志,格物需要排除混杂的注意力,集中精力办大事啊。事上磨练,需要一个平台,知行合一教导我们要把想明白的去落地,关键是想明白,想不明白的话,仔细去想。

书薄字少不影响其价值,反而是最重要的东西全都体现了。

只有对自己要求严格,功夫扎实,才可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走到底。

手里面的牌,以为很好,打出去以后发现不是想象的那么好,不是不该打,是要学习总结和触底反弹。

心纯净,在工作上修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内心安宁,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你心里想什么,别人也会想什么,内心的善,才是真的善。

《王阳明心学口诀》读后感(二):一些书摘

在阅潮坐了一个多小时读完的一本书。

★“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所谓事上磨炼,就是在事情上磨去自己的各种私欲,比如好胜心、荣辱心、得失心,只有在事上磨炼,去除这些私欲,才能见到光明的自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如果离开了事物去做学问,反而会落空。人必须去事上磨炼,不是因为能拥有智慧,而是因为不会空虚,人必须和事建立紧密联系,人才算是人。工作即修行,生活即修行的就是这个意思。 ★“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人的面貌不同,性情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的心。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你厌恶的东西,别人也厌恶,大体如此。所以想要取得人心,就必须先光明自己的心,然后才能明白别人的心。格物,就是要先格自己,才能格明白别人。 ★脚在山脚时,心已在山腰,脚在山腰时,心已在山顶。心和脚不在一处,当然登不到山顶。即使登到山顶,也会累得气喘吁吁啊。这就是阳明心学:关注当下,身在心在。不要身在这里,心却飘去那里,不能身心合一,肯定心累身累。 ★你孝顺父母,是发自本心,不求父母回报。倘若孝顺父母还要求回报,这就不是良知了。忠诚领导,是发自本心,不求回报;如果忠诚他人,还抱着回报的念头,这就是动机不纯,非致良知也。

《王阳明心学口诀》读后感(三):“致良知”

篇幅不长,花了两个来小时读完。内容简单直白,没有废话。是作者从诸多心学著作中挑出了99句至理箴言,归纳成了六章:立志篇十四句,格物篇十四句,心即理篇十九句,知行合一篇十七句,事上磨练篇十七句,致良知篇十八句。并对这99句做了精辟的解读。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作者的一些解读还存在偏见来着。

比如这句“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格物篇26

作者是这样解释的“人的面貌不同,性情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的心。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你厌恶的东西,别人也厌恶,大体如此。所以想要取得人心,就必须先光明自己的心,然后才能明白别人的心。格物,就是先要格自己,才能格明白别人。”

看完这句我脑子里马上就开始反驳了“每个人的好恶能一样?这不扯呢,你喜欢旅游,我喜欢看书,他喜欢打游戏的,我喜欢的别人不可能喜欢,把话说的这么绝对,也不怕闪了舌头”。但是真的应了那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再次默默读了几十遍后,猛的一个机灵,发现自己把好恶理解的太狭隘了,人人的好恶确实是相同的,我又没求证过他们是不是喜欢/厌恶当下的自己?喜欢/厌恶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过“慢慢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这句话能火起来说明很多人确实是厌恶自己的行为的。比如在我的生活中,碰到别人指挥我怼我就会很厌恶,于是抱着你恶心我,那我也恶心恶心你的心态,去做同样的事情。时间长了开始厌恶自己的所做所为,发现慢慢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别人讨厌的那种人。

也有一些读过后是真真切切的醍醐灌顶。比如这句“见孺子之入井而恻隐,率性之道也,从而内交于其父母焉,要誉于乡党焉,则人心矣”——格物篇28。

作者的解读是“见到一个小孩在井边摇摇欲坠,本能的飞奔过去解救,这就是天理,解救的过程中想着如何得到实惠,如何得到别人的赞美,这就是人欲。古人讲人心难测,就是这个道理。但任何人都能测自己的心,测自己心的过程就是格物。人一旦满心的欲望,就会失了率性”。

小半年来我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脑海里都会冒出几个问题:要怎么洋洋洒洒的过完今天呢?为啥人家就能洋洋洒洒的过活?我想做到就这么费劲,我是比人家少了啥子吗?如果今天没看到这句,这几个问题在绕我小半年估计脑袋就炸了。其实并不是我比人家少了啥,相反,我是比人家多了些滔天的欲望,好胜心,得失心,等等。每天被这些控制着,自然过的小心拘谨,唯唯诺诺,扭扭捏捏,躲在一块冷冰冰的屏幕后面啪啪啪的敲键盘。

总的来说,通俗易懂,适合学习王阳明心学的各个阶段。对于初次接触心学的小白,读这本书的同时还可以结合着作者的另一册《知行合一王阳明》。里面诙谐幽默的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结合着故事读起来,也有些许的趣味性。对于已经接触了一段时间心学的小伙伴 ,可以结合着蔡仁厚先生的《王阳明哲学》一起读。可以更深一步的了解到阳明心学。

与君共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