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库2001》读后感锦集

《读库2001》读后感锦集

《读库2001》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2001》读后感(一):喜欢

这本有好多喜欢的文章。 《科学思维要点》多读,就不会被论坛挑货气死。很多人会以没有证据证明某个命题是假的,来论证某个命题就是真的。(你不仇视日本人,就是精日分子。) 《我家的四季》常州雪堰镇的故事,离老家比较近。作者的家乡话都看得懂。也让我回忆起很多已经遗忘的小时候的事情。例如找裁缝定做衣服。也有我永远继承下来,做给下一代的“蟹蝴蝶”。还有我妈的最爱,我不爱吃的团子。 两篇关于对撞机的故事,拓宽了不少知识面。最近在字母站关注清华,看到丘成桐的视频。没想到能在这两篇文章里了解到一些他的故事,有趣。 《永不做声的弦琴》何时何地做人的态度,为人处事有各种姿态,看看别人,内观自己。 《这两年的电影海报》肤浅的我从来只看明星,不懂艺术。文章给了新的视野。 《看不见的病毒战争》等朱老师下一个系列的人类和病,缓解这两年的生病焦虑。 《沛县律政江湖》刘邦项羽,古代的故事值得各种角度解读,常读常新。

《读库2001》读后感(二):盛宴已过 大成若缺

·《科学思维要点》

用逻辑研究科学

·《我家的四季》

那些热爱着生活的人,总是能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甚微。

·《盛宴已过 无人赴宴》

“这是人类世界中最靠近窗户的一群人,看窗外,漫漫长夜。”

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有一个统一大业:将物质与规律尽可能还原成最基本的存在。而人类有个梦想,只要统一了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转化规律,就会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伽利略统一运动静止,牛顿联合天地,敲开机械工业革命大门,麦克斯韦方程组以其优美统一了电、磁、光,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爱因斯坦端着办公室茶杯,用相对论统一低速和高速,再反手一个E=mc²引爆原子弹。

宣告物理盛宴开席,大宴宾客。

“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

高歌猛进的统一大业突然卡壳,狭义相论好说歹说,牛顿引力就是不听劝,爱因斯坦以一己之力,通过黎曼几何搞出广义相对论与之对抗。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量子力学山头上一堆大王,大步流星掀翻场子。杨振宁说我搞了一套数学框架理论,有望统一电磁力、弱力与强力,再去干引力。超弦理论更是席卷而来,在数学框架上,超弦有望统一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它认为世间万物都由一根振动的弦组成。从最小的基本粒子,到最大的宇宙天体,无论是黑洞的本质,还是宇宙的起源,都要匍匐在超弦脚下。但是为了满足数学自洽,人类付出的代价是颠覆我们的宇宙观,同时无法实验实践佐证,大型对撞机的失势,超弦几乎由“炫”到“玄”。

以数学的优美,在理论和实践之上架起空中楼阁。

“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哥德尔在数学领域中提出了不完备定理,证明“无矛盾”和“完备”是不能同时满足的,既完美又统一是不存在的。物理学家致力一生,追求从纷繁冗杂的现象总结成简洁优美的规律,但将万事万物还原成简单的基本规律,并不意味着从这些规律进发出重建宇宙的能力,不能依据少数粒子的性质简单外推出多粒子复杂集聚体的行为,相反在复杂体系的每一个层次会呈现全新的性质。世界有太多的对称,就不再有意外出现的可能,这将是何其稳定僵化,缺乏张力。

上帝决定你的信仰,那是神学;方程决定你的逻辑,那是数学;事实决定你的认知,才是科学。但万物之上的,是哲学?

所以,磕到了?(磕学 划掉)

·《永不做声的弦琴》

那些在大势所趋里选择并能够独善其身的人

·《这两年的电影海报》

2019年的电影,在平平无奇了仅仅两年之后反扑出了一股经典气息。

·《看不见的病毒战争》

对病毒和免疫系统的科普

·《沛县津政江湖》

战争和统一只是一个国家很小的部分,而如何管理和共存却需要更多更多的智慧。

“大秦帝国,一个能够做到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的帝国,无论看上起来多么光鲜威猛,早已注定只是一个空洞的躯壳。”

《读库2001》读后感(三):谈话的泥沼

科普作家汪诘在《读库2001》中的《科学思维要点》中谈到了十五条科学思维方式,其实这样的思维方式不止适用于我们学习科学,其中的一些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日常的谈话,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对话来说,避免陷入泥沼中也十分必要,在此摘录了一些笔记和自己的思考作记录。区分事实和观点

事实陈述:描述在客观世界中可被证实或证伪的东西。

观点陈述:描述观察事实时个人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

能够区分事实和观点,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讨论问 题非常有用,可以避免陷入各说各话,不在同一个频道的尴尬境地。比如两个人在交谈的时候,对于某个问题,用观点陈述并不能做到有效反驳。

例如,甲说:没有科学家有兴趣证明上帝是否存在。这是事实陈述。假如乙反驳说:我觉得你说的不对,科学家应该努力去寻找上帝。

这种反驳就是没有正确区分观点陈述和事实陈述的差异。乙的反驳不是一个有效的反驳,因为这实质上并不是一种反驳,而是在做观点陈述,而乙的观点陈述与甲的事实陈述并没有真正的矛盾。

针对性的反驳意见可以有两种:

第一种: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因为我知道某某科学家就在证明宇宙中是否存在上帝。

第二种:即便你说的是一个事实,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我希望这个事实发生改变。你认为呢?

这叫先确认事实,再探讨观点。

学会区分观点陈述和事实陈述,双方就能在同一个频道中谈话,讨论也可以愉快地进行下去。否则,谈话很可能陷入无意义的争执中。

信源:信息的最初来源。在日常口语中,信源一般指的是“消息的来源”。信息的最初源头,是指这个信息第一次被创造出来的地方。

看到这个我的第一反应的博物志的小亮,他经常在微博等平台打假,对各式各样的互联网视频中的生物视频进行科普解释,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溯源,比如一个视频可能来自非洲,那么他一定要去找到这个视频的真实传播源头,再去判断视频中的生物。

当然,我们的网友,也开始变得聪明了,很多人现在看到一个离谱的新闻也开始思考是否可靠了。信息第一次发表的地方可称为一手信源,也就是我们口语中说的第一手资料。其他所有转述这个消息的地方,可称为二手信源,也就是第二手资料。

《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这是我们常说的三人成虎,只有一手信源才是最真实准确的,所有的二手信源都有可能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准确的信息,例如转述错误、信息丢失、过度解读甚至断章取义等。小亮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对着互联网上纷繁的各种三人成虎的视频,的确很崩溃,如果我们的对话者和自己无法就信源达成一致,就是连确认事实也做不到,那怎么探讨观点呢?

信源等级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信息可靠程度的一种依据。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同媒体对于某件事情的报道出现了不同的偏差,抑或是各自有自己的角度,这让我想起小学课本里关于“画杨桃”的课文,杨桃还是那个杨桃,可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画出来不同的样子。

扯远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当我们无法亲身去眼见为实时,选择靠谱的信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里汪诘将我们能接触的各种信源分了大概七个等级,比如国际组织的书面材料属于一级信源。比如在健康医疗领域,一级信源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国家级机构(非山寨)发表的书面材料和各类教科书属于三级信源。

而这只是一个帮助我们快速鉴别信息可靠度的大致方法,不能拘泥,也不能钻牛角尖。就像美国的电视台也存在左右的问题,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信源已经在人为的角度上产生了偏差,因此在做决策的时候,需要交叉比对、互相印证。

世界上的所有分类、分级其实都是人为划定的界线,而真实世界往往是复杂的,是不需要迁就这些界线的,总是会存在跨界的情况。

统计眼光:看待社会现象时要考虑这个现象背后的频次、概率等各种数据。

第一是不要被自己的感觉所欺骗。人们很容易被自己的感觉所欺骗,这是因为人人都选择性遗忘的机制。尤其是当你先入为主地产生了某一个倾向性意见时,那么凡是你遇到符合自己预期的事情,就容易记住,不符合的就容易忘记。换个词就是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了这个感觉,我们的大脑就变得更懒更不愿意去思考了。

二是不要把特殊现象当普遍规律。要学会抓大放小,看到事物的普遍规律。我们在谈话的时候,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身边即世界,有时候年轻人会抱怨父母眼光短浅,都是靠着自己几十年和周围人的经验就认定了真理,而没有了解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其实我们或许也是这样。

生活中大多数现象都符合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中间最多,两头依次减少。正态分布表明,反常现象总是存在的,如果刻意要找,通常能找到。但这种反常情况,不能成为我们决策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谈话的时候,别人为了举反例,举出一个极端的例子,这个不算是我们说的事实依据。

除了避免陷入谈话的泥沼,这也提醒我们不要心存侥幸。我们的一生中,绝大多数的遭遇都是概率分布中的那些大概率事件,这本身就是一种确定的规律。

什么是因果关系,前一个事件的发生必然导致后 一个事件的发生,则前为因后为果;先后关系则是指两个事件在发生的时间上是一先一后。

先后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这一点很简单,但是容易被遗忘。而我们对因果关系必须符合先后关系的理解,作者举的一个例子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我们发现富人往往身材健硕,热爱运动。于是,有些人可能得出一个结论:要想富,先瘦身。这就是忘了因果关系必须符合先后关系。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其实是因为富起来了,才开始有时间和金钱去健身,才会有更强的健康意识。而不是反过来。有时候我们谈话的时候十分强调因果关系,而忽略了时间的前后性,这就是时间尺度上的不可逆性,一旦我们忽视了时间尺度上的重要先后性,就很容易把各种结论当作理所当然。

再谈相关性和因果性,因果性即因果关系,通俗地讲,前一个事件的发生必然导致后一个事件的发生,则前为因后为果。相关是指两个事件总是相生相伴,表面上有某种关联,但并不一定相互影响。这让我想起自己在做科研的过程中经常进行的相关性检验,更有甚者,相关性是假性相关,只有我们剔除了某个因素,才能拨云见日。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间一定会呈现出相关性,但反过来,有相关性的事件之间并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其实也是一个逻辑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伴生的相关关系所迷惑,逐渐地就形成了因果的论断,而想要认定有相关性的两个事件之间具有确定的因果关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往往需要通过非常严格的科学实验,才能最终确定。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谈话时不必过于武断,把话拍死了,也就是典型的非黑即白,一上来就拍死了,接下来还怎么找出其他存在的可能。作者认为,在生活中,我们想要找出某个事件的原因时,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那个相关性最明显的事件,你需要先找出所有与之相关的事件,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实验逐一排除或者验证。我们的谈话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结合上文中对于信源的判断,综合来看各种相关的事件,而不是单方面直接断定。

在这里,作者举了很多常见的逻辑错误。比如常见的把无知当证据——自己没看见或者不知道,就认为肯定是假的。

把偶然当必然——尽管一系列偶然的事件有可能导致一个不好的结果,但论证者会无视这种偶然性的概率,无限放大可能性,以最后导致的可怕后果为证据,来反对某个观点。

举例:某个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尿急,老师说,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那我的课还怎么上?类似这样的论证还常见于某些管理部门逃避自己的责任,无限放大偶然事件,以如果人人都怎样来踢皮球。父母想要反对你做某事,是不是就会举出身边的一个不好的例子?排除外界因素的一致性,你和他们口中的反例最大的不同就是你自己,至少性格等就存在差异,这样无限放大偶然事件,您说咱还怎么继续对话下去呢?

还有类似对人不对事——反驳某人的观点时,不关注观点的内容本身是否有理,而是转而指责这个人的人品。有人说应该保护知识产权,反驳的人就以“谁没用过盗版,你也一样”来反驳。

类比论证是把把观点的论证过程建立在比喻上,而逻辑推演是用形式逻辑的方式来论证某个观点。

在和他人谈话的时候,我可能会说,我举个例子啊,吧啦吧啦说一大堆,而这时候,对方可能会认为这个例子举得并不恰当,或者说这个类比并不完全相似,这时候,谈话就很有可能滑入这种对类比例子的争辩泥沼中,而偏离真正的主题。因为多数情况下,都类比是不恰当的类比。哪怕是最恰当的类比,也只是为了帮助理解,并不是有效的论证。

而逻辑推演就不同了,我们在数学课上学的“由公理推出定理”就是一个典型的逻辑推演过程,由A到B,并不是因为简单的二者看起来像这么简单而已,而是基于经证实的正确的A上通过可能的变换去论证B,也许逻辑推演有可能不够严密,存在漏洞,就像我们有时候为了一道证明题强行凑出来最终的结果,但并不会妨碍这种证明方法本身的可靠性,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严密地进行这一步骤,而不是强行论断某事(这样看来,数学课除了买菜和双十一凑满减,还是有点用的嘛)。

逻辑推演是值得推崇的论证方式,而类比是不可靠的论证方式。

规律是满足指定的条件时,某个事件必然会出现,这被称为客观规律。;而经验是个人通过主观感受获得的认知。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针对同一规律,不同的人可能总结出不同的经验。个人经验与客观规律之间往往有偏差。

比如,现代医学发现,感冒是自限性疾病,通常一周左右会痊愈,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但人们通过主观感受,会得出“洗热水澡好得快”“用被子捂汗好得快”“喝烫的姜茶好得快”等等经验。这些经验虽然很符合不同人的主观感受,但是它们不等于规律,现代医学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发现,这些经验并不具有普适性,所以它们不等于规律。

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认知世界,例如东方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西方的四元素学说,都属于典型的经验性理论,它们代表了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曾经帮助古人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毕竟没有揭示真正的自然规律。

所以说,咱妈说的也并不一定就是错的,经验有时候的确是有用的,只有摆脱对经验和个例的迷思,我们才能发现真正的客观规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