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读后感锦集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读后感锦集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是一本由周小宽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读后感(一):第一章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作“表征”,指信息记载或表达的方式。 一个孩子在不会说话、头脑里还没有词汇的时候,由于无法与自己对话,也无法对他人表达,不能思考和处理受到的创伤,难以稳定情绪和控制行为,这些都会对未来形成的性格产生影响。 在自我没有形成稳定的内核之前,在没能用觉察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他人和自己之前,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和大多数人一样,是父母赋予的,是社会文化背景赋予的,也是家族代际传承的价值观赋予的。 为什么你活得不开心?相比于在快乐中毫不设防跌入黑暗的那种可怕、失控的体验,还是一早就预知结局,甚至一直待在确定的结局之中,更有安全感、确定感和掌控感啊。 防御有很多种,而其中一种防御就是,让自己待在熟悉的感觉里,那样当不可避免的糟糕感觉来临时,你会觉得更容易接受。 经过这么久的自我成长,还是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同,无法完全离开过去的阴影和模式,活成一个新的自我。 不完美的你,也是值得被爱的。 荣格认为,人活着会经历一次或几次那种整个思想体系(价值观)的坍塌(转化),然后在这种“被迫的”坍塌(转化)之后,人再慢慢建立起新的思想世界。 容纳是一种健康而具有适应性的心理。对“坏”的容纳和理解,是一种对“坏”的免疫,而不是对“坏”的姑息,它能不让我们在被“坏”侵害后就被感染甚至被杀死。从一开始就去接触一些黑暗,才是一种保护。 你可以不对,这才是自由 自由,从来就不是指“做一件结果好的事情”,而是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你要活得自由,你就得面对,你自由的选择,不但可能导致不好(不符合标准)的现实结果,更难的是,你还得面对那些你在意的人对你的种种强烈的情绪。 这就是自由的代价——你可能会让你在意的人不满意。 你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你自己。但一个极度自卑、价值感低的人,却接受不了一点点的否定。你要学会在心里对自己进行肯定,并锻炼这种能力。 你的价值不取决于他人的评价。 你都不愿意了解我,又怎么谈得上爱我? 如果一段关系充满了功能、标签和要求,那怎么还能从中找到包容、接纳、理解和体谅这些爱的特质呢? 我们期待对方给我们提供物质上的安全感、精神上的安全感、生活上的照顾还有生育的配合,却没有或者不愿意去看到,对方其实也是一个和我们一样有缺陷、有局限、会陷入无力、会陷入矛盾纠结、会犯错的活生生的人。 最好的关系,就是彼此有沟通,沟通也有回应的关系。在回应当中,你能够看到自己和对方都在调整着步伐,逐渐向一个方向去努力。 你那么缺爱,为什么就是要不到爱呢? 如果你对你的伴侣通过设定规则去索爱,你的索爱,就不知不觉演变成了一种“道德绑架”。 PU(Paternity Uncertainty) 你的婚姻到底谁说了算?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完成和父母的分离,需要克服的障碍是内心的内疚和恐惧。 “离婚后,折磨我五年的病突然好了” 婚姻不是一种解决方法,婚姻是你们俩原生家庭模式的强迫重复,是你们潜意识中创伤的真切呈现。 受害者思维,会造就互相怨恨、终日指责对方的伴侣。 问题是:你指责他,他就会改变吗?你要求他,他就会做到吗? 婚姻不是恋爱,它是两个人以极近的距离构建家庭关系,在日复一日亲密的相处中,每个人连自己都不熟知的阴暗面和创伤点就会暴露无遗。 了解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婚姻却是一个在特定时间在某些动机的促成下做出的选择。 压抑愤怒,那不叫“处理情绪” 是因为我们在一个情境里被激活了内心深处的记忆,被激活了埋藏在潜意识里的创伤。 做别人的“情绪拯救者”,你累吗?做别人情绪的旁观者,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学习的一门功课。 你以为这是沟通?其实这是攻击。 我们都很厌恶被人下定义、贴标签。 如果你表达的是——我说的就是权威,而你说什么都不重要,你也不需要再说,除非你认同我说的。那么你要的不是沟通,而只是认同和服从。 别再掏空自己,别让大灵魂吃掉你的小灵魂。 一个人,如果没有看清和觉察自己本身的脆弱,没有看清自己转化负面能量的系统其实作用微弱,还在关系中不断掏空自己去为他人提供正面能量,却不进行自我滋养和补给的话,那么结果是危险的。 累积好的感觉、好的体验和正面能量,我们才会因为满足和平静而得到放松;我们才不会常常陷入焦虑、紧张、压力和绝望。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读后感(二):被讨厌冷眼旁观的我在用这双冷眼找寻真相——《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摘录

“如果你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那么你也就能允许关系中的他人表达一些不够好的真实,而你不会再因此焦虑恐惧,你能和这个真实的他人待在一起。 然后关系就长久了,因为彼此的真实度增加了,这个连接也就深刻了。 于是你也就不那么孤独了。” "理解别人为什么攻击,可以减轻攻击对你的伤害。这本身也是一种疗愈。" “你需要去表达你的立场,抒发你的情绪,让你的感受呈现出来,被人看见。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就是有这种偏执的想法。以攻击他人的方式保护我自己,我以为那是在爱自己,事实上并不是…" “其实生活中冲突总是不断的,并没有完全不存在冲突、完全和谐的人生。” "我们的有限, 在于我们不能什么都控制和改变; 而我们的无限, 在于我们永远都可以, 走在去理解和拥抱的路上。" “当你感到疲劳困难、难以为继的时候,如果没有别人来帮助你,那么你需要去做一些疼爱自己、关注自己、安抚自己的事情,这是一种自己为自己补充能量的方式。” "我们聊原生家庭,仅仅是为了了解,为了看见。理顺了那些一团乱麻、从未处理的各种情绪和各种故事,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我们才能把原生家庭无形的影响和控制变得越来越小,能够真正地在自己的世界里过好自己的生活。" "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接纳的前提是理解,是你愿意去看到真相而不是只会去分对错。" “当你小时候,看到母亲对父亲的不满和抱怨,于是你站到母亲这一边,试图做些什么以平息母亲的愤怒或者挽救父母的关系时… 在我们童年时,父母的日夜争吵是他们的悲哀,但亦是他们要自己负责的人生。 现在回头去看,我们也会发现,其实父母解决不了自己人生的很多问题以及内心自我的各种冲突,所以他们才会不快乐、不相爱,才会有那么多的互相伤害。 我们需要觉察这个部分,回归真相本身。” “我们不应该去承担,也承担不了他人的人生。这个他人,包括父母。” “自由的代价——你可能会让你在意的人不满意。” “尽管愤怒和怨恨会带来一些不和谐和伤害,但终归那也是一种表达。” “你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你做的事情中,而是体现在你这个存在里。” “真正拖垮婚姻,拖垮你人生的,不是别人,正是这种‘受害者思维’。……将过错都放在对方身上,强烈要求对方作出改变,比反省自我、改变自我要简单得多。这就是‘受害者思维’广泛地被大家应用于两性关系的原因。……作为受害者的恨意和愤怒不但攻击了对方,也伤了自己。……即便你扮演的是一个可以指责对方的受害者角色,但是你出演的仍旧是一个悲剧。……当你把婚姻中的另一半定格为一个坏人时,你就把自己定格为一个可怜的人。” “打破原生家庭循环最好的方法——去不断看见故事的真相。” “不断诉说的恨里面,也许有着浓浓的爱。” “我们用对别人的愤怒,掩盖对自己更为巨大的愤怒;我们用对别人无情的攻击,来代替那些对自己的强烈攻击。” “愤怒之火扑向距离我们最近的他人,最终也会烧到我们自己身上。” “情绪,很多时候,是被你的回忆和创伤勾起,而你的那么多愤怒、难过或者委屈,只是在重复着你的过往。……情绪不仅仅是当下的产物,也往往会叠加大量潜意识创伤中的动力。是潜意识的动力,在搅动着情绪。” “处理情绪,不是告诉自己要宽容,不是压抑愤怒,不表达、处理情绪,是搞清楚自己的情绪究竟来自哪里,它如此强烈是否在提示你什么。” “她的自我,在焦虑的、要控制一切的母亲面前,是被无视的,被剥夺的。” “如果你身边的某个人总是不快乐,是因为你吗?不是,是因为他自己的内心。” “在我们童年时,父母的日夜争吵是他们的悲哀,但亦是他们要自己负责的人生。” “听一个人的解释,不代表我们就要去赞同他,但如果连听都不敢听,是不是害怕自己一旦听到对方表达的想法,就难以守住自己所谓的正确立场呢?” “父母当然会吵架,哪对父母不吵架,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成为不吵架的父母。” “告诉自己,你的能量是有限的,满足不了别人无限的需求。” “哪怕是你什么都没有对别人直接表达,你去书写出来,你去向咨询师表达,都算是一种处理。” “你的相信或不相信,你的争取或放弃,你对于人生的选择,其实都在一点一滴地塑造着你孩子的人生。” “人不是活在道理中的,是活在我们对生活的体验之中的。” “大家清楚了界限、规则以及违规的后果,生活中的关系才能长久。” “因为我太希望自己是一个好妈妈,所以就需要一个好的孩子去证明。” “一个焦虑的母亲,她自己本身是匮乏的,她在焦虑的当下,没有能力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注,即使她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 “一个父亲如果一直待在儿子的世界里,和他有沟通和交流,那么儿子就会成长,融合这位父亲的样子(人格、思想体系等)。而父亲如果总是缺席,那么儿子的成长中融合进去的,可能就是母亲嘴里父亲的样子,或者是他自己想象中的父亲。” “他(父亲)不会对我说外面很可怕,相反他带着我以探索的姿态,去认识世界,他不会只是教我防范这个世界,而是让我站在他的身边,看他怎么征服这个世界。” “孩子可能因为父亲的缺席而变得怯懦、退缩、畏惧、过于谨慎和悲观。由此形成的对世界的认知也就停留在了某处。” “一方面希望得到很多被爱的证据来弥补对自己女性身份的不自信和怀疑,但另一方面,又因为早年父女关系的影响,在潜意识深处并不相信自己能够真的被一个男人很好地爱护。” “自卑的人常常是这样的, 先有了‘我不够好’ 这种潜意识里先入为主的判断, 然后再去搜集自己不如别人的证据。” “我们习惯把感受包装在事情里面。 总是谈事情, 不谈感受。” “你是不是被自己‘今天什么也没干’吓了一跳? 那就告诉自己,我明天也可以什么都不干。 生命全部都是自己的, 为什么不能拿一些时间来浪费呢?” “世界上没有妙法, 能够从痛苦中解脱的人, 无不是经历过很多痛苦。 也就是说,经历痛苦本身, 才是通往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道路。” “痛苦有时大于快乐,但是,我也想去看。” 以上, 摘录自周小宽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读后感(三):你有情绪困扰么?这本书能给你想要的答案!

01

一直以来,我有个苦恼,总是萦绕着我,我相信很多人也有跟我类似的情况:

当别人说你不好或者攻击你时,你不会反击,甚至还会顺着别人的思路去思考,这样的双重攻击就导致了你对自己的否定和差评。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我们公司销售部有一位销售员,她总是被领导批评,原因就是她谈客户总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客户说你这个产品这不好、那不好,她不会反驳,她会认可客户,结果客户一看,销售对这个产品都没有信心,自然就流失掉了。

其实她跟我一样,也是典型的不会反击,没有自我立场。

这样的痛苦就像一根绳子紧紧地困住了我,直到遇到了这本书《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它彷佛一道光,劈开了我的痛苦。

这本书的作者是当代心理咨询师周小宽,她用简单的文字将复杂的心理学原理讲的很通透,每个人都能看得懂。

其实每个心里层面的苦恼都能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进行溯源,当一个人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和原生家庭形成的固有认知在周而复始的痛苦中煎熬时,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痛苦的根源在哪。这本书就是将创伤和痛苦的根源在你面前进行剖析,让你了解你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你,就像作者在自序中写的那样:鼓起勇气,才能让光照进来。

02

看见自己过去从未看见的那些真实,重新构建自我认知的世界,这就是重生。

我相信每个困在内心痛苦中的人都想要体验这种重生的感觉。重生其实在我看来说的就是稳定的自我形成,只有形成稳定的自我,一个人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重生。

在自我没有形成稳定的内核之前,在没能用觉察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他人和自己之前,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和大多数人一样,是父母赋予的,是社会文化背景赋予的,也是家族代际传承的价值观赋予的。

在这样一种认知里,我们无法活出自己,我们被他人的信念和评判标准绑架,无法活的自由。

那么在已经形成的固有认知和周而复始的痛苦中,怎么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自由呢?

书中写了这样一句话:你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你做的事情中,而是体现在你这个存在里。这句话点开了我低价值感的痛穴,瞬间让我觉得内心舒爽了很多。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那么怎么提升自己的低价值感,让自己充分感受自己呢?

作者给了四条建议:

1、抓住一切机会在内心肯定自己。

2、宽容地对待你自己。把你对自己的苛责收起来,多一些鼓励。

3、你的价值不取决于他人的评价。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你认可的才是真实的。

4、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规则,不要被任何人的规则绑架。

这四条建议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每天践行,我想慢慢地内心就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自我。当自我有力量以后,我们才能活得坦荡和无所畏惧。

03

很多人囿于原生家庭的创伤,走进亲密关系中,痛苦不堪。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我的原生家庭重男轻女,而且家里孩子比较多,从小我就没有享受过太多的爱,回忆我的童年,我活的紧张而又痛苦。

走入到婚姻中,我迫切地希望得到爱,但是我发现我总也得不到我期待的爱。一直以来我非常痛苦。

这本书中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因为缺爱,所以无法去爱和接纳不够好的自我,所以格外需要别人的认同、肯定,需要被人重视和呵护的感觉,在这种“被爱”的感觉里,缺爱的自我才能得到滋养,才能相信自己是一种有价值的存在。

就是这样一种心里,让我在亲密关系中拼命地索爱,但是我的另一半其实也缺爱。两个缺爱的人被对方索爱,只能让两个人越走越远。

作者说婚姻不是一种解决方法,婚姻是你们俩原生家庭模式的强迫重复,是你们潜意识中创伤的真切呈现。非常认同这句话。

如果两个人内化的原生家庭的模式不能相互接纳、包容、理解,那只会越来越痛苦,所以让自己变得强大,拥有一个稳定的自我、清晰的边界感,再回过头来看婚姻,或许就会是另外一种感觉。

04

除了婚姻关系,这本书中还提到了情绪的处理,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情绪价值,这一点真的是走进婚姻中的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

所谓情绪价值其实指的就是令关系中的另一半心情愉悦、内心舒适,帮助另一半的情绪获得表达和处理的价值。

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关系里,不要承担太多别人的情绪,也不要太在意自己在别人世界里的影响,你没必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有一句话叫做:你的心决定了你的世界。

对一个事件所产生的情绪其实取决于我们对于该事件的认知。一个人此时此刻的心情和这个人的内心深度、认知水平和潜意识相关,而不是由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为决定性因素。

比如,今天我带孩子去体验了一节游泳课,回来我跟孩子爸爸商量希望让孩子学习游泳,但是得到的却是孩子爸爸的暴怒。按照以往,面对他失控的情绪,我肯定也会暴怒,今天没有,因为我明白孩子爸爸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创伤,那种没有钱带给他的不安全感一直伴随着他,即便他现在已经成家,这种感觉还在心底。

他害怕花钱,尤其是现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

我理解了他的情绪,也引导他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跟他深入沟通后,我们达成了一致:给孩子报班。

当你的认知提升以后,你会发现糟糕的情绪也不是洪水猛兽,你只需要看见它、了解它的成因,你就知道怎么就化解它了。

总而言之,读完这本书让我整个人变得更平和了。就像书里写的那样:不爽全世界的你,其实是不爽自己。

只有自己有能力去整合自己内心的冲突,去接纳那些不一致的部分,才能真正的成长。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才是让你关系和谐的根本。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才能让内心的冲突减弱能量,让自己更舒服,也让别人更舒服。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读后感(四):学会接纳自己,活出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看到这个问题后,你脑中可能会浮现出很多答案。仔细思考这些答案,你会发现,你的答案和别人对你的看法和评价有关。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他人。

也许以前没有注意过,可是随着我们对自己了解的增加,我们就会不由地思考,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评价,是全面且客观的吗?会不会误解我们?尤其是身边人的看法,更是深刻影响且塑造着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那我们怎样才能客观地认知自己,怎样才能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活出真实的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后,我们就会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如此,也没有关系。在《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一书中,心理咨询师周小宽就给我们分享了一些自我认知的方法,帮助我们重塑自我认知,活出自我。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这些方法,在《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一书中,周小宽给我们分享了许多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借由这些案例给我们分享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帮助我们理解和接纳自己。

要想重塑自我认知,首先需要我们重新认知自己的原生家庭,理解原生家庭是如何塑造我们的;其次需要我们重新认知自己的价值,学会提升自己的价值感;最后需要我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最开始对于自己的认知,是从哪里来的?仔细思考这个问题,你就会知道,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最早是来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小时候,父母会教我们生活常识,评价我们做事的对错,引导我们成为怎样的人。于是,我们一步步成为现在的自己。为了理解我们如何被原生家庭塑造,我们需要意识到以下三点:

第一,我们重新认知原生家庭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长大成人后的你,如何评价自己?你有没有把自己现在的不好,归咎为原生家庭的错?如果你这样做,可能是在推卸责任。我们之所以要重新认知自己的原生家庭,是为了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看看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对于自我的认知是如何被塑造的。这样做以后,你也许会发现,你对自己多了份了解,你也可以客观地看待你的原生家庭。最重要的是,你可以选择不再让原生家庭继续影响你现在的生活。

第二,我们要学会守住自己与父母的边界。我们不得不承认,父母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意识到,我们是我们,父母是父母,我们需要学会守住自己与父母的边界。尽管父母对我们有各种期望,希望我们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可是比起这些,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

第三,我们需要重新理解自由。为了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我们渴望自由。可什么是自由?在《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一书中,周小宽给我们分享了自由的含义:“自由,从来就不是指‘做一件结果好的事情’,而是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管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可是我们还得意识到,自由是有代价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承担代价,尤其是这个代价有可能是父母强烈的反对。

你也许还会问,我重新认知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又不能改变它,这样做,还有什么意义?其实,最大的意义不是改变什么,而是我们可以了解关于原生家庭的真相,知道自己如何成长的,也就更能理解自己,理解原生家庭,进而我们可以接纳不那么完美的自己。

当我们意识到,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后,为了反驳自己不是他们所说的样子,我们会向他人证明自己。其实,我们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自己就是自己,自己的存在本来就是有价值的。如果你觉得你价值感低,你可以学着慢慢提升自己的价值。为此,在《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一书中,周小宽给我们分享了提升自我价值的三个方法。

方法一,我们需要学会在内心肯定自己。当我们无法得到他人的肯定时,我们经常会自责。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必要自责。相反,我们要学着利用一切机会,在内心肯定自己。比如,朋友说你心眼小。事实上,这只是他个人的标准,并不能代表我们真实的样子。

方法二,我们需要学会宽容待己。对待他人,你是不是很宽容?可是当你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后,却一味地苛责自己。你这样对待自己,会不会过于严厉?我们需要宽容地对待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方法三,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不在于他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评价,但是这些评价并不能代表真实的我们。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不在意他人的评价,而是建立自己的评价规则,自己说了算。

如果我们可以做到不在意他人的评价,开始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自己,那我们就可以做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由自己说了算。虽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可是如果我们想重塑自我认知,这是必经的过程。

在重塑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你会意识到自己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尤其是在你看来那些“捣乱”的负面情绪。其实,负面情绪的出现,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其实也是我们认知自我的机会。当然,前提是我们不否认这些情绪。只有接纳了这些情绪,我们才能听懂情绪告诉我们的事情。

以愤怒情绪为例。当你意识到自己愤怒时,你是如何反应的?是逃避和否认,还是自责?这些做法都是在抗拒情绪。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会愤怒的自己,然后去分析愤怒的原因,看看是当下的事情引发了愤怒,还是当下的事情让我们想起了曾经发生的事?在我们接纳了自己的愤怒后,我们就会理解自己,也会看到自己表达愤怒的方式。这样才是理解自己的情绪。

其他情绪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我们看见自己的这些情绪,看到情绪背后的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借由情绪,来了解不为己知的一面。我们会意识到,没有人是完美的。虽然自己并不完美,但那就是自己。无论自己是好还是坏,我们都可以做到接纳自己,这样才是爱自己。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只要我做到以上那些,就可以重塑自我认知了吗?要知道,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帮你直接到达目的地。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开始启程。如果你不想继续通过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来认知自己,那么你就要开始用自己的标准来认识自己。

事实上,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过怎样的人生,最终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这就要求我们构建自我认知的系统,为自己负起责任来。当然,如果你还想知道,如何和伴侣相处,如何成为一个好父母,你可以看看《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书中的建议。

最重要的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可以理解和接纳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愿我们都能活出自我,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读后感(五):自由与勇敢,从自我接纳开始

这本书的内容和它的标题一样,理性、克制、中立。这不是一本安慰受伤心灵的“心灵鸡汤”,也不是鼓吹一夜之间改变的玄学。这是一本心理读物。其中的观点,虽然涉及了很多争议性的个人话题,但谈论的都是比较“正”的,值得参考。但这也意味着,光靠书中的理论,是很难有改变的,甚至读到有些话,内心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真正的勇士,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如果活在对生活的完美幻想里,而热爱生活,我认为那不算热爱,顶多算本能。生活终究是复杂的,人性是复杂的,幻想迟早有一天会破灭。而破灭的那一天,正是自身的力量彻底坍塌,甚至走向毁灭的时候,愤怒和绝望会加倍反噬。还不如一开始就接纳现实,一步一个脚印,提升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走向变得更好的道路。

如果童年长期经历被否认、被忽视,人们很容易有这样的误区,那就是不被爱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或许这种思维可以激励我们变得更上进。那是因为,童年的父母虽然会批评和打压我们,但是他们内心深处还是爱我们的、希望我们进步的,小时候的价值观很单一,就是要读好书,所以他们“打压”的方向是希望我们更努力上进,虽然方式极端了些,但结果是好的。一旦我们步入社会,情况就不一样了。

首先,那些打压我们的人并不是真的为我们好,也许就是单纯看不上和不在乎,或是为了控制和剥削我们,才设立了那些标准。一旦我们还在坚持来自童年时形成的“不被认可就是没有价值”这样的设定,对我们的成长没有丝毫好处。即便是为我们好的父母,在我们成年以后,他们的智慧、眼界,也未必能能做出对我们有利的决定。最了解我们的依旧是自己,自己为自己做主,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抛开父母强加给我们的价值观,其他人的更是如此。

其次,成年人的世界,价值观不像小时候那样单一,坚持一个“好好读书”就完了。成年人要评价的事物很多,很杂,也很深入。这时候,评价自身的权利更不能一味地交给他人。我们在基本正确的大前提下去发展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弄懂什么是自己需要的,比迎合他人更重要。

知道问题的根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纠正这种错误的认知。我们就是自己而已。不需要去适应他人的标准。就像他人也没必要适应自己的标准一样。每个人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权利,和被爱、被尊重的权利。能接纳彼此的人待在一起,互惠互利,不能接纳的就分道扬镳,仅此而已。如果你真的希望有所成就,就要抛开以他人的评判为枷锁的思维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在做自己的事情上。毕竟,总是左顾右盼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如果他人无法给予你支持,那就自己相信自己。

“坚持自我”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很多人之所以出现各种困惑,行动时不坚定,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自我,那么在面对命运的变化无常,和他人的各种诉求、纠葛之中,就会陷入无助的局面,长期这样,很难做出好的事业,也很难经营好家庭。因为任何艰难的事,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决心去面对,去坚持,如果总是像墙头草一样飘来飘去,那么时间都浪费在内耗上了。

“为他人而活”的人一般会分化成两个极端,一个是像松子那样,不断毁掉自己,另一个是像《廊桥遗梦》的女主那样,突然“醒悟”,然后不经意间伤害身边亲近的人。女主的女儿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年轻时出轨的事实,一时间无法接受。其实,与其说出轨,不如说女主在和摄影师相处的短暂的时间里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我”,她不是某人的妻子,也不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不是为了给他们准备早餐、洗衣扫地而存在,她可以在桥边自由漫步,可以畅谈自己年轻时的理想,和那些神秘的探险经历,这都是她年轻时向往却没能体验到的生活。摄影师“看见”了她,也让她感慨,多年的婚姻生活,潜藏在她内心那个被压抑的自我。或许,当初她想清楚结婚对于她的意义,她在结婚前有过足够的自我探索的经历,或许当那个摄影师出现的时候,她不会轻易地心动,而是置之一笑。她热爱她的生活,也无需在送走他时泪流满面,因为她时发自内心地享受当一个母亲的快乐。又或许她当初就不会嫁给丈夫,也就避免了这场悲剧。

很多罪犯心安理得地做坏事,是因为他们默认自己“没有选择”,但其实他们是有的。“没有选择”只不过是他们逃避责任的一个借口。

“为自己而活”看似自私,实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如果一个人无法独立思考,也就不能真正为他人带来幸福。

我们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个选择或许能让他人满意,又或许不能,这不重要,因为决定一切的标杆是我们自身,而不在于他人。因为我的选择是自由的,所以我为自己的决定承担一切责任和风险。自由,伴随而来的是担当。

时下有个很流行的词,叫做“松弛感”。的确,我们都喜欢性格大方、随性的人;不喜欢太紧张、扭扭捏捏的人。但是松弛感并不意味着放任自由。松弛感的底层逻辑,是他们不会被毫无来头的焦虑所捆绑,没有活在一种莫名的恐惧里。这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种难得的气质。

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会那么不自然?这也可以用早年经历所形成的自我认知来解释。往往是因为他们有过于严苛,并且喜怒无常的父母。设想一下,一个小朋友,正在自得其乐地玩着玩具,突然父母走进房间,大声呵斥,让他去写作业或者做家务。小孩的内心就会慢慢形成一种潜意识,“放松是可耻的,休息是可耻的,只有干活才是唯一对的事情,甚至连快乐都是可耻的,我不能让自己太快乐,一旦我快乐了就会有人不满意。”于是他不会放松自己,甚至该学习的时候都很难集中注意力,因为被压抑的、玩乐的正常需求被父母否定了。并且他也预设好了,“只要自己一放松就会有坏事发生”,所以还不如让自己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状态让他感到“熟悉又安全”。听上去有点可怜,对吧?但这就是我的个人经历。所以读这本书时,我突然感受到一种释怀,原来我并不是一个人。但同时我也知道,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很难很难。

爱很难是完美的,因为爱的主体——人,就是不完美的。也许,我们期待有人的出现,能弥补我们从小内心缺失的部分。但是,可能对方也有自己的创伤,和内心缺失的部分。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误区,觉得给自己买很贵的东西,胡吃海塞,放纵享乐,就是爱自己的表现。其实,这些事并不能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快乐体验。真正的爱,是接纳。

如果我们想更好地爱自己,就要抛开过去的经历所形成的心理定势,重新审视自己,自己给予自己爱的能量。

我们经常讲,爱人先爱己。其实,这里的爱自己,不是自私自利,是接纳真实的自己。如果一个人能看见真实的自己,也就知道自己真正适合什么样的人,能给出什么样的爱。不会把自己内心的冲突,延伸到外界和他人。既不需要向外界索取自己缺失的部分,也不需要在他人的标准中寻求认同,这样,人回归自主的个体,关系才原原本本地回归“爱”本身。

关于什么是“对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一个好的伴侣,最重要的特质不是外貌、金钱、社会地位,而是相处起来舒服,而相处舒服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我可以在他面前做自己。我们可以有分歧,有矛盾,但是,我们会为彼此提出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有一方喋喋不休,另一方直接逃避。而是彼此会为对方预留一个空间,我们可以畅谈对彼此的期待、需求,一起寻求解决的方案。这样,每一次的分歧,都会使得感情更进一步。相反,如果我们为了维持段关系,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压抑自己的需求,那这段关系不是拿来滋养我们的,而是消耗我们。被压抑和需求,只会加倍反噬到对方身上,或者成为压垮自己内心的重担。

这篇书评写得很艰难,但我还是要写。与其说书评,不如说是“读后感”。读的时候我确实感受到了力量和觉悟,如果不记录下来,其中吸收到的观点估计很快会被遗忘。大道至简,知易行难。潜意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模式,即使看了很多书,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但还是很难战胜它。所以我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有做到接纳自己吗?我是否是在过去的阴影下限制了自己?我是否陷入了过去父母对我的伤害的模式?我是否让内在的自我攻击,扼杀了自己的生命力和前进的动力?如果换一种方式对待自己,会不会更好?这样的思考使我泪流满面。我发现我没有必要让过去自己遭受的伤害一次次在自己的内心上演。我希望随性、自由、勇敢地活着。并且我相信,生活不应该被偶然的挫折而黯然失色,即使迈出第一步很难,但最终一定会带领我走向更美好的终点。成长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痛苦。我会跨越这层痛苦,和真实的自己和解,不惜孤独,也要坚定走自己的道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