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难忘的冬至作文

难忘的冬至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难忘的冬至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难忘的冬至作文篇1

今天,妈妈一下班,就带着我去了菜市场。到了市场,妈妈买了很多肉,我奇怪地问:“妈妈,买这么多肉,我们吃得完吗?”妈妈神秘地对我说:“你猜猜,今天是什么日子?”原来,今天是冬至呀!

一回到家,我和妈妈就开始动手包饺子。妈妈先把肉剁碎,再从冰箱里拿出提前买好的饺子皮,又倒了一碗水,准备工作就大功告成了。接下来,只见妈妈把一张饺子皮摊在手心上,另一只手用筷子挑起一坨肉陷放到饺子皮中央,再在手指上沾了点水,最后轻轻一捏,一个胖嘟嘟的饺子就完成了。该我了,我照着妈妈的样子做起来,在饺子皮中央放上一坨大大的肉馅,没想到捏出来的饺子却破了个大洞,肉馅都漏出来了,只得赶紧用另一张饺子皮才勉强包住这个饺子。妈妈在一旁看着我笑。我不甘心,这一次我吸取教训,肉包少了一点,果真饺子没有再“破肚皮”了。就这样,我一鼓作气包了十几个饺子,饺子的样子也越来越美观。

包完之后,妈妈烧好开水,把饺子都下锅煮了。我围着灶台焦急地转来转去,想第一时间吃到自己包的饺子。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之后,饺子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咬了一口,香软弹牙,香喷喷的肉汁充溢口腔,真是回味无穷!

这个冬至,我第一次体验了包饺子,自己动手的乐趣远比直接品味来得有趣又难忘。夜晚,我伴着唇齿间淡淡的香甜进入了梦乡……

难忘的冬至作文篇2

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冬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祭祖等。而我要说的是我做汤圆的事。

记得前年冬至,我看见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做汤圆,就心血来潮。我想做汤圆,妈妈看出我的心思,说:“想来试试吧!”我点点头,走了过去,准备大显身手。

妈妈和奶奶因为做过很多次,所以这对她们来说小菜一碟。我本以为做汤圆很容易,可做起来很难:我那出一点面团,放在手心,我搓、我磨,汤圆在我手心转动。我感觉差不多了,我把手抬起来,这汤圆圆不圆的,像个鬼,妈妈和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手把手教我,我左耳听,右耳出,总是做不好。最后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一个比刚才好一点点的汤圆,可我还是觉得它不像汤圆,凭着感觉继续做,可汤圆好像不情愿待在我的“五指山”下,越搓它越破。这汤圆老是给我唱反调。我就不信治不了它。它一破,我就补。这样一来,汤圆变得跟碟子一样大了。这时老妹经过厨房,看到了这个汤圆,捂着肚子大笑:“这哪是汤圆,这简直就是飞碟,哈哈······”老妹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等一下整个人都笑倒在地上了。我看都不看,仍继续做我的汤圆。哎!瞧,别人做的都出锅了,而我的“四不像”还在手里呢!

啊!冬至,这个传统的节日,让我感受到家庭的和谐,也明白了做事样样都有门道,要摸着规律,才能做好事情。这真是一个让我难忘的冬至啊!

难忘的冬至作文篇3

“冬至到,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今天我们要在作文班里吃饺子,我好期待哦!

这节课我早早就来了,一进到班里,就看见大家带的东西五花八门,有的带了碗,有的带了盘子、勺子......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大肉馅儿、韭菜鸡蛋馅儿,还带来了许多饺子皮呢!

开始包饺子了,为了这节课,我昨天可是足足练了一天呢!我信心满满,先把饺子皮儿拿一片儿,放在手里面,然后用小勺子从肉馅儿里挖出一块儿来,放在面上,再把面皮的中间对着捏一下,不好,肉馅被挤出来了,我赶紧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皮铺开用小勺子把馅儿往里面弄弄,再把边儿小心翼翼地捏紧,这次还好,里面的馅儿乖乖地没出来,我的第一个饺子终于完成了。可是这个饺子好扁啊,活脱脱像一个打了败仗趴在地上的士兵,哎,算了算了,再怎么丑也是我的“杰作”呀!

这时老师拿着一块饺子皮为我们示范,教我们正确包饺子的方法,我按老师的方法包了几个,果然好看了许多。橙子老师发话要我们开动脑筋,包一个独一无二的奇特饺子,奇特饺子?我想了想,就拿了两片儿饺子皮,把中间填上馅儿,再把两片饺子皮对折,捏成了一个双皮饺子。嘿嘿,这个饺子又大又扁,好难看了,哈哈,重在创新嘛!

再看看同学们包的饺子,有三角形,有四边形,还有蝴蝶形......真是千奇百怪啊!

老师让我们把包好的饺子,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盘子里,然后倒到锅里煮饺子。饺子煮好了,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也赶紧咬了一大口,哇,大肉馅儿的,真香啊,还是自己动手包的饺子吃着香。

我们一边吃饺子,一边听橙子老师讲冬至吃饺子的来历。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医圣叫张仲景,他在回老家南阳时,看见老百姓们一个个面色肌瘦,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张仲景发明了一种娇耳汤让他们喝,在他死之后,老百姓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冬至的时候都会包饺子吃。

这个冬至我过得很有意思,非常开心。

难忘的冬至作文篇4

“冬至到,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今年的冬至我期待已久,因为我们要在橙子作文班里度过。

今天来作文班我带的东西与往常迥然不同,平时我只带一支笔,今天我还带了吃饺子用的碗、盘子、勺子,教室里处处洋溢着快乐。

开始包饺子了,橙子老师给我们每组发了一些饺子皮和馅儿,先让我们每人包一个饺子。我挖了一小勺馅儿放到皮儿里,把它的一半和另一半对折,在边上捏了花边。饺子终于做好了,可是我捏的饺子太难看了,就像一个蓬着头发的糟老头,看起来没有一点力气。我把饺子放到盘子里,用失望的眼神看着它,唉,它怎么长得这么丑!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饺子的正确包法。我按老师讲的,先把手指弯成一个坑,把饺子皮放上去,再挖一小勺馅儿放到坑里,然后把它压实,把它的一半对折,然后在边上捏上几个花边,饺子看起来个头大了,可花边还是不好看。哎!我顿时失去了往日的信心,再包几个也都不过如此。

正在我失望之时,老师竟然让我们自由发挥,包出自己的创意饺子,老师的这句话让我兴奋起来,我的想象力可不比别人差。我做了“包子”、“丸子”,还做了一个又扁又大的饺子……饺子在我们手里成了会吃的工艺品。

我们在教室里等待了片刻,(⊙o⊙)哇!我垂涎已久的饺子终于煮成了。老师给我们每个人盛了饺子,整个教室充满了饺子的香味。

我们快活地吃着饺子,听老师讲了冬至吃饺子的来历:东汉时,医圣张仲景看到老百姓耳朵都冻伤了,于是就在冬至这天,煮了一锅饺子让百姓吃,老百姓们吃过饺子以后,冻伤的耳朵就好了……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啊!

今天可真开心,我们过了一个有意义的、难忘的冬至!

难忘的冬至作文篇5

“冬至不端饺子碗,耳朵冻了没人管”,今天,我们要在橙子作文班里包饺子,我的心里非常开心。

为了包饺子,我特意从家里带来了碗、筷子和勺子,教室里摆放好了香喷喷的饺子馅和一个个叠放整齐的饺子皮,同学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兴奋地交流着怎样才能包出好看的饺子。

终于开始包饺子了,我们分了小组,把小手洗净,老师给我们分了饺子皮和饺子馅儿,先让我们自己动手包一个。我拿起一个饺子皮,又用勺子挖了一点儿馅儿填到里面,然后把饺子皮对折,两边捏紧,哇,我的第一个饺子包好了。

我赶紧把包好的饺子拿给老师看,老师笑着说:“你包的饺子不错,就是太小了,肚子扁扁的,像一个没有吃过饭的小猪一样,你应该往里面多填一点儿馅儿”。我按照老师说的方法,把手指并紧,手指弯曲呈勺子的形状,饺子皮放在中间的三个手指里,把饺子馅儿往里面填满,用力压实,然后对折饺子皮,边缘捏紧,这样一个胖胖的饺子就包好了。老师看到了,夸我是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

不大一会儿,我就包了许多饺子,老师说:“厨房里的水已经烧开了,把我们的饺子都端进去,下到锅里吧!”老师教我们怎样下饺子,只见老师轻轻地拿起两个饺子,离锅近一点儿,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千万不能离得太远,不然热水会溅到手上呢!我们按照老师的方法,把一个个饺子轻轻地放进锅里,饺子刚开始沉在锅底,一会就浮上来了,一个个紧紧地挨着,像一条条鱼儿在游泳。我拿起勺子推了几下,盖上盖子,水沸腾了还要不停地推饺子,老师说这样防止饺子粘在一起。

大概有5.6分钟左右,饺子的香味儿飘了出来,我的口水也快流出来了。又过了两三分钟,饺子成熟了,老师给我们每个人的碗里舀了几个饺子,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好香呀!好像有一股玫瑰花的香味,又咬了一口,满嘴流油,真好吃,自己动手包的饺子吃着就是香。

我们边吃饺子,边听老师给讲冬至吃饺子的来历:汉朝时,医圣张仲景在冬天看见许多老百姓的耳朵都冻烂了,他就把羊肉剁碎,用面把羊肉包成耳朵的样子让老百姓吃。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冬至都要包饺子!

这一节课我真的好开心,因为我们吃到了香喷喷的饺子,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包饺子。

难忘的冬至作文篇6

冬至是中华人民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包饺子,有的是做冬至圆。今夜是冬至夜。叁九严寒,外面寒气彻骨。我家里却温暖如春,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吃了汤圆大一岁”。今晚要吃汤圆了,这是冬至的传统习俗,而且妈妈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汤圆。我们高兴得在大厅里欢呼雀跃。

只见妈妈先打来几勺白花花的汤圆粉,接着加了些温水与汤圆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汤圆和成了一团。我用手一捏,觉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软滑有弹性。我们照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揪些小面团,先把小面团搓成一长条,接着把长条分成寸长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两手轻轻揉搓,一个小圆子的汤圆就诞生了。

水开了,我们把一个个洁白的小圆子放进锅里,一个个汤圆像爱睡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水又开了,汤圆像一个个打着哈欠、调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来。妈妈连忙把火力关小,个个汤圆在锅里不断地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汤圆皮软了,熟了。

在冬至,天气变得更冷,而人们的心却会走得更近。心与心的温暖,让整个冬季从冬至开始温馨。所以,我喜欢冬至。每一年的冬至都是如此,每一年的冬至都相同快乐。在冬至,我们收获得很多,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一份等待,等待春天的到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