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开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说选》读后感锦集

《开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说选》读后感锦集

《开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说选》是一本由老舍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说选》精选点评:

●熟悉的味道,读来舒服。

●19087 腰封上写着"他笔下的中国人,都在今天活着呢!"讽刺又真实,让人笑,让人哭,让人摇头也让人叫好,大部分文章都非常好看,小木头人我则没看懂。

●没学张爱玲跑路,是多么可惜

●竟读出了无奈

●真好看,妙趣横生,活灵活现。《不成问题的问题》原来是这儿原著啊~

●爱情自古时候就是好出轨的事。—《热包子》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人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一点都不过时,几十年了,人性都没有变。发现简介写的特别高度概括!《开市大吉》《兔》《抱孙》《不是问题的问题》

●老舍先生的小说真是太到位了,特别是《抱孙》简直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描述了医闹还有婆媳的故事。

●写得真好哇,不过老舍的短篇看多了有点腻,还是最喜欢中长篇。

《开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说选》读后感(一):中文写到这个份上,技巧已经不重要了

这本书过年期间看到,想要图个吉利。其实书名是第一篇短篇小说的名字,是一篇开医院的讽刺小说,其实并没有契合到现实中过年气氛。

读下来只觉得好,真好,特别好,却说不出具体哪好。每一篇,每一句,每一个词,都那么妥帖平整,让人可以一直一直翻下去。老舍的文章,就算是默读,脑子里也会有念出声的儿化音。中文能写到这种程度,称得上是语言大师了。而且这本书的编排也很有意思,大致按照某种脉络,将珍珠一样的短篇串联在一起,能够看出某个主题,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作品。类似的如正阳门外、牛天赐传、老舍自传、以及一些未完成的手稿,几十年里作者是如何去写作组织同一个主题,中间甚至可能有相同的遣词造句,而立意与故事的铺陈是如何变得更加复杂而成熟。这种用心的编排极大的便利了读者“读”老舍,而且果麦的图书装帧排版一直都很棒,纸质摸起来也很舒服,如果同一本书有不同的出版商我会优先选择果麦的出品,质量稳定。

其中有一篇「不成问题的问题」,范伟主演了同名的电影,还拿了最佳男演员。电影拍得比较古典,小说比电影更生动幽默一点。

《开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说选》读后感(二):每一个优秀的长篇作家,都是令人喷饭的杰出段子手

看完这本短篇小说合集,让我切实感受到,不管时代如何变幻,历史从来都是如此的相似。天下很多奇怪的事情,其实早就发生过,一直到现在,也还在发生。优秀的作家,总是能挖掘出日常小事内在的真实和荒诞,让读者深思。而对我而言不同的是,我是否已经读过或看过,或者是否依然还记得其实更重要。套用一句话,我们唯一能从历史中学习到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来不从历史中学习教训。

开篇的《开市大吉》,完全就是当下莆田系医院的翻版。《马裤先生》中的这类人,现在继续游荡在高铁和动车车厢,被各种媒体无数次曝光。《兔》中的小陈和黑汉之间的冲突纠纷,对照前段时间的青春偶像和经纪人公司,到现在的网红和MCN公司,何其相似。《老字号》中经营方式的改变,也是当下许多传统行业业主必须面对的困境。由《断魂枪》联想到现今,由于时代发展导致逐渐消失很多手工业行当,也是正经历着同样的历程。《铁牛和病鸭》,现代职场中这种领导与职员的关系,未必就比那时就进步了多少。《有声电影》中的观影团,和我们当下到此一游逛博物馆、艺术馆、名山大川、美食打卡的很多人,没什么区别。《吃莲花的》,狠狠讽刺了一把“叶公好龙”式的人,附庸风雅,也算是时人的一种常见病吧。

阳光之下,从来就没有什么新鲜事。

最后,我还要感谢编辑的精心选材成集。

《开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说选》读后感(三):文艺界尽职的小卒,睡在这里

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今年毕业论文做的是有关老舍的论题,今年两本之前被人们忽略却极其重要的老舍先生的作品以新的模样面世。

为了这些交集,也该说点儿什么……

老舍自小的北平遭遇和“旗人”身份,影响着他在创作之初就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民族国家的关切。他不是“文学工具论”者,也并非推崇“文以载道”,就是有感而作,是真实表达。“知识分子有社会责任感,有为国家牺牲自己的观念,是老舍那代人的共同点,而这个往往和作家自己写作上的追求构成矛盾。”(钱理群)老舍一直都有很强烈的爱国情绪,从其早期作品《猫城记》就能看出。这是埋藏在他生命里的信念,他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委屈自己,改变创作理念,这种拥护是发自内心的。同时,老舍也一直从平民的角度看待问题,包括他生活中的朋友什么圈子的都有,并非都是知识分子。他对新中国充满着希望,因此愿意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去表达这份拥戴,《龙须沟》便是最好的例证。再加之,1949年后老舍担任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市文联主席等一系列国家要职,又被冠以“人民艺术家”称号,处于这些身份中的他是没有选择创作方向的自由的,必须要符合那个位置所自带的要求。可以说,是老舍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外界赋予的压力使之不得不公开说些话,做些事。

但他内心一直是矛盾与分裂的。

说到底,“老舍的人格是站得住的,要不,他也不会去跳太平湖”(季羡林)。

新世纪以来,“老舍现象”研究成为老舍研究的热点,主要是从“老舍之死”切入来重新审视他在1949年后的道路选择问题。有研究者这样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老舍已经放弃了,但他有个最后的底线,就是安身立命的东西得守住。最终选择死,就是因为他觉得连最后这点要守的东西都守不住了。私以为,这些东西就是老舍内心的“自由”,是最初对文学独立的坚持,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他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追求,直至无能为力。 老舍的现实关怀并非完全放弃了个人思想的自由,恰是如此,他一生都在坚守创作底线与配合政治写作之间艰难地度量着。

现代文学里的很多作家,其文字都是经典且永恒的。所以你看,在21世纪遇到社会问题时,人们还总不忘了鲁迅。老舍的作品也具有这样的属性,那些人物、那些环境、那些表象背后的人性与琐碎我们也正身处其中。读读老舍先生的短篇,便大抵能明白那些哈哈大笑背后的悲感了。

1966年8月24日,老舍多骄傲。

《开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说选》读后感(四):笔下的人,更是现实的人

“他笔下的中国人,都在今天活着呢!”

这是本书腰封上的一句话,个人认为也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18个中短篇故事的现实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写作的时代。

老舍笔下的人,虽然写的多是北京的市民生活,但不是从抽象的认识和理论的阶层代表出发,而是以底层生活的实际体验塑造出丰富和多样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身上有被环境所逼迫的苟且偷生,有被改革浪潮冲击的妥协和不知所措,也有人性本身的贪婪和丑陋。《开市大吉》里开医院行骗的一群江湖骗子,借着洋汽车才引来了军官和富老太,偏“特别显着骄傲”;《报孙》里无知迷信的王老太太害死了儿媳和孙子,却要状告医院;《马裤先生》里吵吵嚷嚷的马裤先生,分明扰民无矩,却偏显得高人一等;《善人》里花着家里的钱却叫嚷着独立女性的慕女士,吃洋饭,说洋文,沾着文明人的光,却到处显现地主阶级的嘴脸,工于心计却又想显露慈善......老舍笔下的人物,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人物,多不过市民阶层的小人物。初读觉得甚是荒诞,但细细品来,却终究有点不是滋味。

人啊,最怕的不是完全的消极,而是“凑合的活着”。我们最恨的也不是恶人,而是好歹活着。18个故事中人的行为在历史潮流的冲击下,显得尤为可笑和荒诞,但是却又都像祥子一样,极端的个人的自由主义。在他们看来,“世界不过是个大游戏场,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都须穿着高跟鞋去看热闹。”在他们的认知中,不管体制和环境如何变化,我只是想“和和平平的做件大事!”他们的故事里,有一点庄严的悲剧。

而这,也是老舍留下的一点点悲悯、宽容和善良。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处,何况不是大奸大恶之人。《毛毛虫》里毛毛虫收了一个文化人做妾,但观念的差异导致女方必须装死才能引起男人的注意,可悲;《热包子》里明明妻子出轨,男人却“又愿意听实话,又不愿意相信实话,要相信又愿反抗。”最后还要强颜欢笑去买热包子,可怜;《兔》里被黑势力和资本控制着的戏子,被捧起来,也被摔死,可怜可悲......

当然除此之外,老舍还是给我们留了点微光。《铁牛和病鸭》的实业家“铁牛”、《一封家信》里爱国的先生,《小木头人》里的小木头人。先生用一种近乎已经不真实、童话般的程度(尤其是《小木头人》里),留下来他的希冀。

只是可惜,先生笔下的人,还是存在于如今的社会之中。他们构成了市民社会的基本元素,虽然社会已有希望,但是个人的奋斗之路却依旧艰难。小人物的故事,依旧在不断上演、谢幕、重复。

《开市大吉:老舍短篇小说选》读后感(五):记几个深有感触的短篇

前半段的几个短篇,如《开市大吉》《抱孙》《有声电影》《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大呼过瘾。

后半段,少了几分幽默,多了几分清醒,更显深刻,颇有感触,略作记录。

《兔》

内敛腼腆的年轻人小陈,爱看戏,也爱学唱几句,无意中踏入票友圈。开始只是业余耍耍。小陈聪明,学东西快,惹人注目。年轻人不知江湖之深,不慎被恶人盯上,窜弄他下了海,没料到竟一步一步陷入了无底深渊。

小陈的贵人——黑脸汉——早有预谋的要吃定他,且是要养肥了再宰,黑脸汉“就好像老鸨子跟着妓女那么寸步不离”,永远是捧着小陈,不但唱戏功夫上给以指导,且排戏、行头、首饰、职业捧场、报刊宣传全方位无微不至的照顾,目的自然是给小陈一个虚幻的希望——看起来能在这条道上出人头地。无论戏唱得好坏,黑脸汉一律的捧,少不经事的小陈没法不觉得自己技艺高明,心气儿被架弄得越来越高,总觉得要成角儿。

黑脸汉不但是捧,还要拴死了小陈,他刻意制造了小陈是“兔”的谣言,无形中背上污点,这让小陈不敢挣脱黑脸汉的“庇护”。

“谁不知道唱戏能挣钱呢,可是事儿并不那么简单容易。”

黑脸汉凭小陈巴结上了总区长,落下了一大笔钱。而小陈,为“艺术”,欠下了巨债,搭上了妹妹,深陷泥潭,再无出路。黑脸汉达到目的,吐鸡骨头一般得抛弃了小陈,猎取下一个目标去了。

离开了供养的小陈,就像一具被吸干了的僵尸,没了魂魄。他没法面对卖不上座儿的现实,金钱被人骗去,功夫没落下,还染上了大烟,只能自我安慰:“这里的人不懂戏!”

认不清自身的能力,心比天高,在环环相扣的利诱牵引下,彻底迷失在迷魂阵里,这是小陈的悲哀。这时候他有没有忆起老师傅曾经的告诫,“这不过是个玩意,可别误了正事!”

《老字号》

三合祥,老字号的绸缎庄,面对市场新文化大潮的冲击,是坚守老规矩还是顺从新办法,犹豫着,摇摆着。前者保的是字号,后者得的是利益,前者靠的是一个生意人的尊严与体面,后者是金钱至上文化下无限的投机和取悦讨好。

做生意难,一味坚守未必是好的生意经,顺应潮流、灵活变通方是生存之道。三合祥的生意一天比一天衰微,难道买卖必定得不按着规矩做才行吗?世道是无情的,不讲道理的。三合祥终究是没落了,钱掌柜的苦心支撑仿佛是老字号最后的一声哀鸣。

《断魂枪》

“玩意地道”,这是在本部集子里第二次出现。上次是下海的票友小陈,这次是沙子龙的大伙计王三胜,庙会上一番花拳绣腿的作秀,没有收到预期反应,便责怪大家不懂。到底是真没人懂还是玩意不够地道呢?

神枪沙子龙真功夫在身,却甘做隐士,是因他看得透世道,免了像三合祥老掌柜那番挣扎。世道变了,再快的枪也不及火枪。“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人前何必认真,只是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坚守。

《不成问题的问题》

经典中的经典!故事从尤大兴出场后变得深刻起来。

丁务源没本事,但懂人情,圆滑,世故,谄媚,精于权术。只要拉好了关系,一切问题都不成问题,该做的事就可以敷衍,就可以糊弄,这是丁务源做事的核心宗旨。

尤大兴有本事,但不懂人情,正直乃至固执,为了做正确的事,哪怕自我牺牲,甘于成为殉道者。

然而,向上的路是极难走的。虚假和伪善是常态,真相和光明才显得那样不易,那样珍贵。

《一封家信》

贪虚荣、爱面子、浅薄、利己、算计组成范太太的价值观。她的范先生,是一个工作上有真本事,为人守本分,做事从不昧良心的,忠厚踏实的好人。

可这样朴实的人也抵不过虚荣心的腐蚀。报效国家于危难,供养家里精致的太太,是他的世界观里作为一个男人最大的体面。为体面,辛劳奔波,省吃俭用,咽下妻子无理的怨言,苦心维持着家庭的和平。想想自己有如此拿得出手的高雅太太,所有辛苦都在所不辞了。女人和国家占据着他的世界的中心,自我被挤压得没了空间。范先生成了这个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却只在花钱时才被记起的,一台机器。

“失去平衡的必将跌倒”,最终,一个普通的、畸形的家庭,破碎了。

老舍笔下有幽默,有嘲弄,有讥讽,有清醒,有叹息,有唏嘘。下笔那么得凝练,那么得有神。回味悠长,玩意地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