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奢侈贫穷读后感摘抄

奢侈贫穷读后感摘抄

《奢侈贫穷》是一本由[日]森茉莉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奢侈贫穷》读后感(一):越缺少什么,就越炫耀什么

以前我妈妈总是对我说:“女孩子不是要富养,是要有教养。”当时我对这话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对我们家不富裕的借口。直到看了这本书,认识到了魔利,我才知道原来内心富足的女孩子真的可以这么幸福。

书里的最后一篇•真奢侈,是整本书我最感同身受的一部分。

“生长在富裕家庭里的孩子央讨着再吃一份冰淇淋,第二份照样吃得盘底朝天,但坐在他旁边的穷人家孩子,却故意佯装阔气地留下一匙没吃完。”

看完这段我简直惊呆了,这说的不就是我本人吗?!人们说:“越缺少什么,就越炫耀什么”。我小时候真的是这样,明明没什么零花钱,却还要骗父母说要买辅导书,然后用这钱来买很贵的奶茶,只为在同学面前假装和奶茶店姐姐很熟。 后来长大了,书读得多了,也就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愚蠢。“所谓的奢侈,不是指拥有高价的物品,而是拥有奢侈的精神”。谢谢这本书教给我的。

《奢侈贫穷》读后感(二):奢侈着贫穷的

我们一辈子过得奢侈或贫穷无足为奇,但一个人活在此两者之间则堪称奇。 而能奢侈着的贫穷更堪奇中之奇。 没有人生的大起大伏,或没有理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一个人不可能调和这两个极端。 在随笔集《奢侈与贪穷》中便很好地调和二者,展现了一个晚境贫穷的老太太不入流俗的高雅,以及早年富裕家境熏染下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她没有必要撒谎地真实,展露她几十年人生路的领悟,以她敏锐的感知触角试探这个世界的友好与否。她以没必要趋同流俗的姿态,关起门来做自己,打开门来便看见世界。 作为活在上上个世纪的人,作者幼年身处一战二战的世界环境及至中年又历经日本对华侵略战败。读过此书的读者一定知道作者也是受生计所迫写下许多文字,仿佛是天意成就了这样的作品。 在几近赤贫的生活里,她写下的《奢侈贫穷》。人总是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才逼着做到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这篇文章中,魔利将自己破陋斗室的窄小空间,降下天使下凡般的光彩,让华丽的芬芳萦绕其间。 不管这华丽的气息是来自掉下煤灰的天花板、蒙上旧竭色的墙壁,或是被茶汤浸染成茶褐色的榻榻米,那些充满穷酸气的俗物,在作者文字的魔力下,全然呈现出颜色鲜艳丰富,造型凸显美学的华贵来。 作者与现实保持着适当的距离,用她身体里的不竭的审美力量加以改造,使其焕发根生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魅力。这就是即使她不善家务,一样将家里打理得一尘不染的原因。 也是她将平淡而乏善可陈的生活过得艺术而多姿多彩的原因。她虽手无缚鸡之力,但自认心地秀美、举止娴雅,遇到需要提购物篮的场合,也会为求风度而不曾露出稍狰狞的神貌来。读此不禁令人忍俊不惊。 但切莫以为魔利(书中的“我”)是忒做作的一个女子。她是自然而真实的,那种骨子里的教养让她既使生活环境已换也没法改变。及至于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伸手挖鼻的普通妇人举动,魔利即使单独一人在私室里也做不出来等等,则可说明。 虽然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但也有令它黯淡的时刻,那就是她对身体状况担惊受怕的时候。独居的人的心境,由此可见一斑。 《奢侈贫穷》造了一个如梦似幻的色彩搭建起来的华丽世界,在那里没有贫穷,一切都是美的。毕竟,如果贪穷选择了一个人,而这个人却能成为奢侈着贫穷的人,绝对是一种真功夫。

《奢侈贫穷》读后感(三):一种思绪的碰撞,时常藏在稀疏平常的事情中

“奢侈”与“贫穷”原本是两个对立的阶层,拥有着无法跨越的轨迹,在纵横交错之间,日本传奇作家森茉莉却将两者巧妙地糅合了。

《奢侈贫穷》这个书名,其实是晚年潦倒的森茉莉的精神胜利宣言:“我虽然穷,但精神上是贵族。”有心有灵,陋室生活也能不乏情调、不失品位。即使落魄,也不妨碍她宠爱自己:“能让我愿意亲自起身动手的,只有烹煮自己喜欢吃的料理,把穿戴在身上的衣物清洗干净、装扮成自以为漂亮的时尚,在窝身的房室里布置上精挑细选来的东西,还有为了快乐的联翩浮想而出门逛一逛、瞧一瞧……花费超过一千元就是奢侈,也就失去幻想和创作的快乐了。

奢侈,未必是金钱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精神富足的人,任何年纪都会保留着童心童趣。尤其是女人,任何年纪都无妨保有一点少女心!

韩剧《现在正在分手中》播出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时时刻刻都在为“分手”做好准备,剧中存在一位金钱上极为富有,却在精神上贫困的人,她就是黄致淑,虽然身为富家千金,但是在感情上一直都极为卑微,渴望爱,却又无法抓住爱情,直到遇到了石道勋,她才开始真正的认识自我,并在河英恩、田美珠等人的离别中,开始对生活、友情和爱情有了不一样的见解,从此摆脱了精神上的贫穷。

黄致淑的那一段经历,是对精神贫穷的叩问,更向所有人彰显一种泣歌,无论金钱有多富有,精神匮乏都会陷入悲惨的境地。

而在《奢侈贫穷》一书中,却描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那就是也许在金钱上贫穷,但若能在精神上成为富足且奢侈之人,那么苦中作乐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人生总会有无数的选择,奢侈是人为的贫穷,是精神层面的宣告,正如书中魔利对生活的细微的感知,点点滴滴中都是一种思想的境界。

贫穷和奢侈的巧妙融合,会升华出和碰撞出奇异的思维火花,而这一切时常会藏在稀疏平常的事情之中,故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领悟。

《奢侈贫穷》读后感(四):精神上是贵族

“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穷人不单是缺钱,你给他钱他也富不起来,他的主要问题是陷到了一种穷活法里去了。”王小波在他的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中“有关贫穷”一文中这样讨论过贫穷。其实环视当下,“贫穷”一词似乎不能仅理解为经济层面,我们也看到有些人虽然经济上不富足,但诚实的品质让他在诱惑面前终于自我,有些人虽然经济上不富足,但勤劳的品质让他从未懈怠的对待过一天的生活,有些人虽然经济上不富足,但精神上的他拥有丰富的灵魂,让他从不畏惧他人的眼光和非议。

而有的人万贯家财,更可悲的是,内心“贫穷”至极,仅能用金钱去满足最低级的欲望,得到虚假的填满,仅剩金钱而空无一物。为此“我虽然穷,但精神上是贵族”,是一种心法,也如王小波说“贫穷的生活也有丰富的细节,令人神往”。“精神上的贵族”是一种可以传播的精神,是一种可以传递下去的智慧。一个人精神内在的富足,可以弥补经济的匮乏,而这也决定着是否幸福,世事纷繁五花马千金裘,内心富足的人,内心永远在美好的一档盘旋,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见,不在乎有多少人误解了他,,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万年少女”、“穿凉鞋的恶魔主义者”、“耽美小说鼻祖”、日本女作家森茉莉所著以短文集《奢侈贫穷》一书,趣谈私人生活,传递她“精神上是贵族”的生活。当然,我也不能免俗地去介绍,她是日本19世纪初明治维新之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同时期的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齐名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三大文豪的森鸥外之女。在书中主角“魔利”便是作者森茉莉自己,我们结合实际生活能想象到,曾在幼年生活在富足家庭备受宠爱的她,是有过“富足的奢侈”体验的,但世事难料,成年之后的她似乎经历了更多难以接受的现实,到了晚年清贫度日。

全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像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又像是传递她所思的散文,正像是你就坐在茉莉老太太面前,她在向你抱怨当下的生活,诉说曾经的过往,曾经的《黑猫朱丽叶的自白》《独一无二的魔利》《文坛绅士们与魔利》等十二篇故事,俏皮的文笔让我难以想象出她的内心究竟有多么的丰富,天真无邪充满“富足”的内心。她的晚年是一种得益于童年的所见所识丰富的积累,是曾有过的高度所能带来的“反哺”式的回馈,她虽在晚年,但能找回如青春少女般的精神生活,即便是被外人看来格格不入,被人误解、被世俗带去偏见,她又如顽石般扎根内心的高度精神世界。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晚年的她虽然靠文学创作能满足生计,但是她曾有过那样养尊处优生活的体验,她依旧保持着一种“富足”的状态,即便是收入微薄,但是依旧要慢慢攒钱去满足吃生鱼片、吃高级罐头、吃进口巧克力等,比如她在购买巧克力的时候,内心充满了克制,买一颗回家后能满足体验即可,因为她知道,买多少回家都会一次性无节制的吃完。她的经济指标上“贫困”着,但她绝不会成为穷酸之人,即便是生活在简陋的居室,她也能想象自己在美好的地方。这让我想到罗曼罗兰所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而书中的种种,我想茉莉文章中的这些这才是最“奢侈”的。

《奢侈贫穷》读后感(五):万年少女奢而不贫的梦幻生活!

“我把自己屋里的穷酸气彻底放逐出去,再用奢侈和华丽的唯美梦境里闪闪发光的七色彩虹,装点每个角落”

写出这样绮丽、性感文字的森茉莉,她的人生也曾宛若彩虹般绚丽!她是传说中的“耽美文学第一人”,日本小说家、散文家。更炫的是,她是日本三大文豪之一森鸥外的掌上明珠。

作为作家二代,她从小生活优裕,她是坐在父亲的膝盖长大的公主,除过亲自吃饭,所有一切事都有女佣代劳,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16岁岁嫁给法国文学学者,随夫一起欧洲游学。19岁父亲去世,24岁离婚,27岁再嫁再离婚。

良好的血统,很好的教养,这位出生就在罗马的公主,曾经幸福到云端,随着父亲的去世,她的世界塌方一半,因为不善于家庭生活,两次婚姻尽毁。丢下2个儿子离开夫家,跟着弟媳生活几年后,终于决定不再拖累家人自寻生活。

这样,50岁的落难公主开始独居生活,在她仅有的六铺席的斗室里,为了生活得以维系,她真正开始写作。

《奢侈贫穷》是森茉莉的趣谈私人生活的短文集,收录了12篇有趣的文章,在文章中她化身为魔利,以自言自语的方式,释放她少女与魔幻的生命底色。

她是色彩控,对于色彩的喜爱与敏感,简直到了魔幻的地步,仅仅从她的文字,就能窥见她色彩斑斓的生命本体:浅绿色的微雾玻璃、嫩绿的粗茎、浓红、泛黄的粉红、牛奶的甜白淡绯、柠檬黄等五彩斑斓的花瓣;朦胧的橄榄绿、微浊而浓淡有质的黄色、浅灰蓝与柔和的砖红色......绚丽,是她的生命本色,即使生活曾经一度贫瘠到无以为继,对于奢侈与华丽所依然喜欢得紧。

她是细节控。生活窘迫、手无缚鸡之力,却遗传了父母亲的细节控,小小的房间,摆设与装饰都是细心筛选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的,鲜花、玻璃壶、白色陶瓷、好看的书架、大红地毯、橄榄绿、柔黄色的盖被、编织挂壁、奇妙奢华的金属台灯、西式盘子、红茶杯、各种美丽色彩的果酱罐......精致,是她奢侈美梦的追求。

她是甜食控。巧克力、砂糖、蛋糕,少女心,丝毫没有违和感。

特立独行,是她的性格,对于现实中的人她总是淡然的,她无法融入尘世,写作、幻想,是她的全部,在她少女的梦幻小屋,她自成一格,写出了一系列的少女与恶魔的纯美小说。

她的生活极度贫穷,她的精神极度丰饶。

万年少女,一生都在追逐美,活在自己营造的美丽世界。

生命因她的存在而多了一种美轮美奂的形态,

女孩,请你一定读一读森茉莉,这样你灰白的生活,旋即亮起一道绚丽的彩虹,很治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