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以爱国为话题的600字作文

以爱国为话题的600字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以爱国为话题的600字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党是崇高的,党是神圣的!

她犹如一盏明灯,给黑暗的中国带来了光明与希望,带领中国人民从此走向富强。

她犹如一座大山,让我们倚靠,给我们带来安全,让我们永不退缩。

她肩负起反帝国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解放人民,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

从一九二年七月一日那天起,党前进的道路上就布满荆棘。从南昌起义到万里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烽火岁月中困难丛生,阻挡重重,谈何容易。但我们的党,她在逆境中成长,带领我们在血雨腥风中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党培育出来的人物更为伟大,赵一曼、黄继光、邱少云……

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多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事迹!

“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这就是赵一曼同志坚定地在审讯室里对日本宪兵的抗争!她的信念是多么坚定!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赵一曼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把竹签和铁签扎入她的指甲缝内,她顽强地承受着“十指连心”的酷刑。日军又把烧红的烙铁烫灼她的身躯,她依然屹立不倒!三六年六月三十日,她二次被捕,日军再次使用电刑,她又是一言不发。接下去,日军一次又一次地用电审讯,那难以名状的疼痛一次又一次地要她承受。她又是奋力地吐出三个字“不知道”。当我知道她还有一个年幼的儿子时,我彻底呆住了。这需要何等意志!我无法想象!

在皮肉与心灵共同的灸痛下,她把自己献给了党。巾国英雄——赵一曼深深在刻画在每一名党员的心头。这就是党的优秀儿女!

第二篇

伴随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我们行着少先队礼,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尽管每周如此,我对国旗的认识依然是粗浅的。但一次在上学路上发生的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我对它的认识。那件事至今铭刻在我心中,让我终身难忘!

一天早晨,我要到学校去背诵26课《一面五星红旗》。虽然我在家里读了十几遍,但是依然理不清课文的思路,在车上结结巴巴地背给妈妈听,还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那位留学生宁愿被饿死,也不愿意用五星红旗去换一块面包?当时他已经遍体鳞伤、饥寒交迫,一块面包对他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如果用自己祖国的国旗换了面包,那就是卖国!”妈妈极其严肃地说。“有这么严重吗?”我反问道。看着我更加困惑的小脸,妈妈接着说:“五星红旗是我国的象征,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国旗”……这样吧,我读两遍,边读边讲,你仔细听。“我靠着妈妈,专心致志地聆听,害怕漏掉一个字,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妈妈声情并茂地朗读着,仿佛她就是那位留学生,把对五星红旗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沉浸在浓浓的爱国情怀中,脑子也开窍了,终于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后来就流畅地背完了。

那次上学路上,妈妈不但帮助我背诵了课文,还生动地给我上了一堂国旗课。那位留学生宁可饿死,也不做有损我们国家尊严的故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催我奋进。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从小做起,为中华崛起而勤奋读书,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让鲜艳的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

第三篇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歌颂着爱国的情怀,有文天祥舍弃生命在地牢中的留取丹心照汗青,龚自珍离职后牵挂而作的化作春泥更护花。近来,更有钱学森等人舍弃美好年华,隐姓埋名研发国之重器,更有85岁的钟南山院士舍弃安全奔赴武汉,救治患者。对于他们来说:爱国无小事,爱国皆小事。

一月,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武汉大面积爆发,跳动的数字牵动着人们的心。经研究,新型冠状病毒可经过唾液等传播,因此专家们呼吁人民减少外出,取消团圆聚餐等活动,呆在家中。春节将至,每年最显现节日气氛的年夜饭陷入了每个家庭的话题,有人说这是传统,情亲不能淡漠,有人说疫情严重,应该保障自身安全。在我看来,爱国无小事,爱国皆小事。

抗击疫情的爱国心,没有山海的隔绝,没有地域的界限。对于中华儿女来说,不管人在哪里、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祖国需要,爱国之心就不会缺席。吃团圆饭是中国传统春节的活动。在众多海外游子,众多工作者心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在国家面前这都是小事!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对生命负责是我们的基本,我们对自己负责。现在的分离不代表情亲的淡漠,而是为了以后更好相聚。特殊时期需要特殊的举措,亲情的维护不在于朝夕之间,在于日常的每一通电话每一条短信,在于和父母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在于来日方长。在五月之时,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还不能被控制,中国将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定位疫区,国家经济,世界地位都会大幅度下降,控制疫情,刻不容缓。舍小家保大家,以一片赤子之情、用看得见的行动,为祖国抗击疫情加油鼓劲!。

日新月异,科技发展迅速,微信面对面视频,通话,链接了天南海北的人,实现了人民在一起的愿望。新的一年,不妨打破传统的“束缚”,让传统与科技结合,开启新的一年新的团圆饭吃法,新的拜年方法。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通过这次疫情,更能让人们体会到情亲美好。相关部门对于相关聚餐人员进行善意的劝解,才能更好的控制疫情。

爱国无小事,爱国皆小事,从小事做起,映拳拳赤子心!现在的分离是为了以后更亲密的团聚和拥抱。

第四篇

我不由得放低了自己的声音。

看着旁边的同学,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耳边回荡着慷慨激昂的国歌,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这就是初一年第一次升国旗时的场景。大家都还陌生,有人想唱国歌,却因为羞涩,渐渐不唱了;有人只是跟着一些人小声哼着,根本不敢大声,或许自己的声音不好听,不敢吧。而我,开始大声地唱着,逐渐也小声了,因为我发觉的声音太过明显,既不是雄壮有力,也不是饱含激情,而是“霸气乱漏”,甚至由于激动,有些跑调。

于是队伍开始安静下来,静静看着国旗缓缓上升。此时,我想到了六年级的一场讲座。

一个闷热的夏天,一位著名的演讲家到我们学校进行讲座。当他让技术人员播放国歌时,全场有几位家长立刻起身。我有霎那间的迟疑。我也想站起来,但没有,因为旁边的人都坐着,都蠢蠢欲动着。那时的我们都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太小心翼翼,以至于心里对国歌的感应只在小小的胸腔中有力有序的震动着。这时大家逐渐起身,演讲家说,他为那几位家长的做法感到自豪,是一位中国人应有的行为与榜样。他还说,他在国外,若听到国歌响起,一定会放下手头的事,站起来。

现在的我同那时一样,想骄傲地唱着国歌,因为自己的缺陷,陌生的环境,奇怪的氛围,我住口。

一晃三年过去,我们成了一家人,即使出丑也认为是家丑。大家可以在升国旗时一起整齐地唱国歌。声音虽不大,但再不会有初一年时那样尴尬的场面了。我也无畏自己的“三音国歌”显得十分突出了。而旁边的六年级的声音一个班比一个班洪亮,初一年却是轻声细语的。多么熟悉的场面啊,我暗想。记忆中的六年级也是会比赛唱国歌的年级,每周一的升旗我们都使出吃奶的劲儿唱着,吼着。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会生成一种幸福的感觉。它可以那么厚重,也可以那么轻巧。像一种精神压在心头,又像一阵暖风拂过。

现在我终于明白,那是一种存在于骨子中的自豪感。我或许不常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从我懂事起就在我心里了。以前,可以因为这种朦胧的情感,说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的豪言壮语,现在依然有这样的想法,不过小一些,化为做好一个标志,一个榜样的心愿。至少让身边的人认可自己,不为我们的精神丢脸。

爱国可以在一个人的心里升华,亦可以在一个人的心中凝华,凝成点滴小事。

爱国,从唱国歌开始。于是,在百人的齐唱中,我不由得提高了自己的声音。

第五篇

人生的喜怒哀乐尽是情。“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是为友情;“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是为亲情;“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是为爱国情。爱国为我难舍之情。

幼时无知,故问之于父,曰:“何为爱国?又何至?”答曰:“爱国乃以国置之于首。于汝而言,爱国是强学、爱学,如此便可。“又问:“如此简单,有何不易?”家父笑而答曰:“看似之易,实则不易。学习非一日之功,乃需坚持,汝力独缺之。学而得识,识理才可爱国也。”因年幼而不得意。

长至十余岁,又问家父:“何以做得爱国?”父答曰:“做之善事,传之百里,是以召之众人得以爱国。”“为何非学也?”“因汝长矣,而非孩童,是意之,汝应为人做之。如,助之老者、护之幼者、扶之残者,此于汝为之爱国。”“长而何为?”“长则助之以国,为兵或为治,复以国置之首。为兵则助之国防,为治则助之国威。以国为家,爱之护之如同爱家护家,学以先烈,前赴后继、不惧牺牲。为之,则以做得爱国。”我的以知,且谨记父之教海。

爱国,幼时而学,少时而行,长时而助之。

第六篇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我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每当升旗的时候,听着庄严的国歌声奏响,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都会无比激动,我为我是一名炎黄子孙而骄傲。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的人民,我们生长在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爱国呢?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粮食是爱国;老师用智慧教给我们知识是爱国;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维护交通安全是爱国;爸爸妈妈用劳动换来家庭的和谐稳定也是爱国。

有的同学说:“我们这么小,怎样才是爱国呢?”其实,爱国不一定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你把自己的红领巾洗得干干净净,自豪的戴在脖子上,看着他迎风飘扬的时候,这是爱国。当你瞻仰着旗杆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庄严地向它致敬的时候,这是爱国。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这是爱国。当你不乱扔垃圾,参加环保活动,保护好环境卫生的时候,这是爱国。只要心中装着祖国,永远想着为祖国做贡献,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小事都是有意义的。

我爱我的祖国!爸爸妈妈告诉我,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

第七篇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爱国精神伴随着我们成长,不仅是珍贵的个人品质,更是新时代长城最坚实稳固的根基。

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说过:“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一座不垮的大厦,必然会有坚硬的栋梁支撑;一个面临危难的国家,也必定会有救国之英雄涌现。

已到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抗疫济世尽显国士无双。与此同时,奋战在前线的中国医者尽显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的人性光辉,写着名字的医用白大褂就是他们灵魂深处对祖国最真挚的告白。“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在明知风险极大的情况下,请战书上仍然摁满了不曾犹豫的红手印,一个个逆行背影都秉承着赤诚之心,同舟共济、风雪逆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白衣战士。这些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般充满朝气与光明。

祖国与我们,就像树木枝干与树叶花朵的关系,我们依偎着她、点缀着她,为她呈现生机勃勃的绿意,替她散播诱人的芬芳。我们不但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建设者,也是祖国危难之际恪守忠义的忠臣良将。不论身处何时何地,我们心中始终有一把不灭的火炬,将这份爱国精神永远旺盛地传承下去。

爱国精神是源源不竭的动力,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负重前行。董万瑞将军身处抗洪一线,与战士共作战、同大堤共存亡,他的坚守诠释了爱国精神,鼓舞了无数抗洪官兵,振奋了民心。无论何时,爱国精神都是中华民族最有力的推动剂,拥有爱国精神,就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动力,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傲立于世的法宝。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我们虽不能奔赴一线,但也绝不能轻视自己对时代的作用。只要我们能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能用双手托举起自身的光亮,为中国的火炬再增添火光。

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在时代潮流中搏风击浪,无须彷徨,以时代为背景,我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以“不坠青云之志”奋发向前,等待我们的将是繁花与诗。

第八篇

那天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十分令人愤懑、担忧的事件——南京一位年仅11岁的小男孩竟然虐猫。他用力拉着玻璃门,强行把上锁的门打开一条缝,吸引猫来,然后关门夹猫,后来又一把类似小刀的东西一直戳小猫,还划猫的眼睛和脸。随后,当把猫勾引出门之后,还去扔鞋子砸猫咪的头,猫咪惊慌失措,连忙逃走,不知所踪。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但是受到的惊吓、伤害可想而知。

看完这个视频,说实话我是极度震惊的。曾经虐猫事件的主角都是成年人,这次竟然变成了一位11岁的小孩。他没成年,甚至是14岁都没满。所以事件发生以后,店家很快报了警,但是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只能当事人协商。孩子没有道歉,家长的态度也十分的无所谓,就好像这样虐待小动物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我不禁有些胆寒。

一个本应该纯真活泼,热爱身边事物的孩子,更何况猫还是这么的可爱,他竟然可以下此毒手,那他必定耳濡墨染过暴力的场景,所以他也会觉得这样对弱小事物实施暴力是正确的。

小学生认知里面讲到,当父母没有对孩子这种不确的行为进行及时干预,就会对他的行为进行强化。小时候是虐猫,长大以后是不是就要虐人了?是不是就要去杀人了?小的时候不告诉他是非对错,将来就会黑白不分。

此外孩子既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做错事就必须承担后果,受到惩罚。父母的存在是教育和引导,而不是包庇,子不教父之过。你能护他一时,能护他一辈子?

现在小孩子作案犯法的事件层出不穷,很多时候他们并非无知,而是知道自己的行为不会受到什么严厉的裁决。很多时候是知法犯法。我们的法律应该保护的是受害者的权益,而非是那些施加者的。是个人就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无关年龄,年龄大小不是理由。就像那为视频主说,“他是11岁的小孩,我还是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被欺负的也是才四个月的猫。”

没有谁比谁更高贵,在生命面前,众生平等。

尊老爱幼,那是针对慈祥的老人,懂事的小孩,这种畜生,以后出来玩也是危害社会,必须严惩!

千万别让坏人变老了,坏人的孩子长大了。

第九篇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虽然是由被翻译成中文的,在此过程中难免变得晦涩难懂了许多,或许从某种角度而言较低了可读性,但是仍然震撼心灵,毕竟是一本优秀的书籍。关于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问题,而在这里,帕克.帕尔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对于课堂教师和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代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这本书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着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学勇气》震撼我的还有它对恐惧文化的诠释。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只不过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柔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叹过后,很多人会选择再战,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逃避,丧失斗志,从此消沉。

《教学勇气》这本书就像陈年酿酒,是越读越香醇。这也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书,能带领教育者们,对教学生涯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我并不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是在带着完成读书任务的情况下开始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的。慢慢地,我被书里的30位优秀师教师的教育理念吸引着,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非洲的巴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回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这个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必须将犯错误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真面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的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不也是这样吗?对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毕竟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导致他们的心智发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只不过存在问题的表现不同而已。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有了问题或是犯了错误,作为教师该怎么办?

可以简单的训诉,可以粗暴的批评,甚至可以来点体罚……可是效果呢?巴姆巴族人的做法实实在在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就是“鼓励”是教育人的最好方法。

用赞美的方法“教训”人,其实并不比训斥的效果差,只不过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的不少教师缺少这种思维方式,就觉得训斥来的干脆,从而运用的“得心应手”;而要将“训斥”改为“赞美”,有时只要改变以下思维方式即可。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带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艺术:赞美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既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又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运用这一教育艺术,希望它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这段时间阅读了《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这些建议给所有的新、老教师及时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该得到的帮助和培训:为“教”和“学”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指导;为新教师提供各种实用的教学技巧;促进新教师和教师指导者之间更多的探讨和互动;为老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和案例;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师提供了素材。这些建议和一些观点,对于当前的数学教育者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帮助。数学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毕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又有多少教师真正思考过,数学教学,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我想,数学教学内容首先要精简和目的明确。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就会显得既精又简。

教学过程要简化。数学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有些教师的课堂设计使许多原来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有些教师为了"作秀",特意设计一些障碍与陷阱,搞到学生大半天摸不着头脑,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应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过程简洁明了,轻重得当,没有那种费尽心机联系生活只为理解某一概念的做法,收获甚好。

使用教学媒体要适当。起初,多媒体的使用很流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实践证明,过多使用多媒体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还会削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和利用。多媒体课件不是万能的。我们还是要以常规媒体为主,多媒体为补。有些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到了没有多媒体就上不好课的思想,这是不合乎教育教学规范的。关键时候可以用。其实只要我们吃透教材,把握好学生,课堂教学照样可以很成功。

总之,我读了《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使自己在教学中更成熟。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初看《和教师的谈话》这本书,觉得它很枯燥,没兴趣没什么耐心去看。但是为了写读书心得,于是耐着性子认真地看了一遍,没想到还有些收获和启发。

作者首先回想了“教师”这个词,毫无疑问,在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当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诸多学者对此作过精辟的的论述。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作者还认为,在教育工作中的缺点之一,就在于教师虽然不否认自己有着教育学生的任务,但是常常把它们看成次要的任务。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一、作者只是认为教育工作没有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我认为教师有是正常人,也是凡胎肉体,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去。二、我个人认为教师就是应当在教学时间内上好自己的课,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不是一天到晚忙着干这个想着干那个,因为论文以及其他活动影响自己,特别是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三、我觉得每个教师都渴望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而不是一味培养自己比较眷顾、看重的人,如果长久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取心。

那么,到底教什么?如何教?教师在学生面前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如何去爱学生?如何用正确的爱去教育学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为恐惧不敢跟父母倾诉苦恼,日积月累,孩子们缺乏诚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觉得,教书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孩子终身发展来说,总是有益的。而通过多途径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事情了。

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天,我们都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玩耍,他们的世界应该有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欢快的笑声。“学生的很多命运,其实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所以,只要记牢这句话,你一定会努力的。

作为一名老师,面对这样有独特生命的“精灵”,我们不必去美化他们,但是又不能回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是要宽容豁达,善待他们。而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用阳光的笑容对待阳光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充满阳光。”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有人给师生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电路变压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

在这个电路变压器的关系中,老师处在更主动的位置上,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手上。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在学生面前,他们是知识的权威。但是今天,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和信息来源的扩大,使他们思维敏捷、充满活力,有些教师在电脑操作、畅销书阅读等方面会落在一些学生的后面。老师要乐于向学生学习。老师应该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师生之间有时是以“能”会友的关系。现在的学生涉猎广泛,学习速度远远超过教师,作为老师就应该谦虚地向学生学习。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相反,如果教师不肯放下架子,不加强学习,不主动与学生交流、交心,甚至还把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的做法当作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那就不仅不会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还会彻底破坏师生关系。

无论高段学生还是低段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

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的价值取向定位在“研究型”和“专家型”层面上,也就是说,现在的教师不是以前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就去上课的情况了。其基本素质要求就是:

1.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新的知识经济条件下,课程教材的综合化、开放化,多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因此,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而准备。

2.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创一种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视野开阔,个性鲜明。同时,从自身全部的教学实践和言论中,可以感觉到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

3.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把学生当作一种“知识源”,并在教学活动多给学生一点赏识、表扬、肯定和信任,才能同学生一起,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4.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人们常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一个教师德之昭昭,其业也昭昭。一些教师能让学生记住一辈子,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高尚的人格。

5.教师要有可贵的创新精神。首先观念上应创新,变“少数学生撑门面”为面向全体发展,变“单向培养”为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知识传播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对教材知识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第十篇

不知不觉我已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过我们的老师有不少,但要说最受大家喜爱的莫过于我们的数学老师---王清华。王老师娇小玲珑,衣着时尚,做事干练,见到我们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如果你认为她很好对付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平时虽然对我们和颜悦色,但在学习态度和纪律方面却要求特别严格,所以我对她是既爱又怕。王老师很幽默,上课会时不时地跟我们讲些小笑话,常常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连瞌睡都被赶跑了,因此我们班的数学成绩一直都很不错。

王老师不仅深受我们小孩的喜爱,同时也深受我们家长的爱戴,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家长检查小孩的作业并签字,但王老师不仅不要求而且还禁止,她说如果家长检查后发现作业有错则势必会要求孩子改掉,这样她就不能通过作业了解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你说这样既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又让家长减负的事,家长们怎能不喜爱?反正我的妈妈是非常支持王老师的这种教学理念的!

我们班有四十多人,但王老师对我们从来都不是“一视同仁”的,这让我和班上的同学对老师的这种做法有点不满。记得有次考试,我考得不是很好,但有两个比我考的差的同学却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奖励,我觉得老师这样不公平。后来我把这件事讲给妈妈听,妈妈反问我那老师没有说为什么会这样吗?我说老师说他们这次考试有不小的进步,所以表扬了他,老师希望他们继续努力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绩。妈妈说老师这样做没有错啊,有些同学可能这次没有你们考得好,但是对于他本人来说已经很难得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成绩也可能稍有不同,所以老师对你们的要求当然也是不一样,否则对于成绩稍差一点的同学也是一样要求的话,那可能短时间内他是没有办法做到老师要求的那样,那他有可能会放弃努力了,所以老师只能鼓励他,期望他能一天一点进步,这样他才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比他成绩好的同学呀!听了妈妈说的话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们的王老师,一个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的老师,跟世上所有的老师一样认真、负责、敬业,但又稍有不同,她就是我长大后想成为的样子。

最后衷心地祝老师:教师节快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