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的读后感大全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的读后感大全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是一本由许晖著作,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裸脊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精选点评:

●“娓娓道来”的口吻总像是有意放低姿态给孩子在讲课,其实不必这么追求通俗化。内容足够精彩,选题不错,装帧印刷非常好。

●讲解了日常用词的前世今生 已经一些贬义词当年竟然是美好具有深意的词语。

●其实很枯燥,还有浮世绘乱入

●很多我们会用,但不太知其所以然的词语。读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如此”。最特别是看完“惨绿青年”,明白《亲爱玛嘉烈》唱的感觉了。

●大部分解释太牵强 大部分配图根本无关 作者许晖是谁?

●讲解本身不错,配的那些图完全败笔

●很多文化被我们遗忘甚至抛弃了。适合放在案头随便翻一翻。

●广西师大出版社标签的书,神一样的存在!但是有点看不下去,告诉我结果就好了,论证过程看着累!

●八拜之交 分庭抗礼 无它乎?有意思 抽丝剥茧 词语中隐藏有趣的风俗史 读文赏画犹如曲径通幽的美学散步 语文没学好 未掌握书中的很多典故出处

●读多了有点麻木。关子卖多了有点烦。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读后感(一):内容还行但文笔一般

应该说,这100个词的追根溯源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并不是每个词都经得起学术上的推敲,甚至还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当然也可能是我没读懂),但毕竟也是引用了很多典籍,不从学术上探讨,仅做休闲的话,看一看还是挺好玩的。 不过作者的文笔着实有点差,千篇一律的用词看着太腻了。比如“为什么xxx代表某个意思呢?原来xxxxx”,几乎在每个词里都有这个句式,甚至有的还不止一遍,看到崩溃。 还有多到崩溃的是在说一个词古今意思变化特别大,今人已经不了解词的本义于是用成了另一个意思的时候,经常会“为之一叹”再加个感叹号。虽然有时候我也会觉得怎么大家用这个词都用错了呢,没上过语文课吗,但是词语的演变就是这样,作为一个研究词语的人,作者对这种现象应该习以为常才对啊,哪至于时不时感叹一番,倒好像世风日下的样子。看着很不舒服。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读后感(二):从词语掌故看古代风俗

时移世易。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风俗,有些遗留,有些消失,也有些发生了改变。

假设现在遇到朋友,对方打招呼,说:“无它乎?”我们大概莫名其妙。“无它”也写作“无他”,现代汉语意为“没有别的”。可是,在古代汉语里,比如《说文解字》,常把“它”作为“蛇”的本字,从甲骨文里更可以看出蛇的形体。所以,在古代,“无它”即“无蛇”。“没有蛇吧?”,战战兢兢的问好,因为“上世居处草野,虫蛇为患,人恒苦之”,无它,希望不要遇到恶蛇,相当于后来“别来无恙”的用法。

这段词语掌故出自《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这是一本有趣的小书。作者许晖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古代风俗在什么方面留下最多痕迹呢?就在字词里。语言就是“活化石”啊,只要有心观察,一路走一路挑拣,寻章摘句、详加对比,就能依稀看见过去的风景。许晖长期研究通俗历史文化,另著有《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古人原来是这样说话的》等作品。许晖的写作风格平易浅显,娓娓道来,很适合这类小品文的体裁。

100个汉语词汇,分作礼仪·人际、衣食·住行、生死·鬼神、庙堂·江湖、男·女、博物这七大类。资料的来源繁杂,有《说文解字》、《尔雅》等训诂学辞书,也有《礼记》、《汉书》等四书五经或历史典籍,还有诗词歌赋、笔记传说、野史稗闻或戏剧杂项,等等。作者不做专深精研,只以零星言谈、以轻侃淡语引人,有点“夜航船”式的闲情,书也做得佳美,裸脊,可卧床,随翻随读,时而发些“啊啊,是这样吗”的喟叹。

原来,“千金”本来是比喻男孩子;“在下”竟然是裹脚布;“愁眉”是女子美丽的眉妆;“秀眉”是形容老年男性的长眉;“屋漏”不是说屋子漏雨,“西北隅谓之屋漏”,因此对于杜甫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有了另一番解释;现在人们换工作爱说“跳槽”,这词儿本意其实是用在妓女和恩客之间的,好吧,有些时候,工作大概也像卖身;“画地为牢”原来是形容刑律宽松的,在民风淳朴的时候,画地为狱、刻木为吏,皋陶就是这样治理国家的……

这样的小考据,向来是中国文人擅长的游戏。追溯前昔,如颜注郑笺,或志异小说,或段成式、洪容斋式的随笔,或金圣叹、袁枚式的随话,乃至民国喻血轮、张爱玲或如“补白大王”郑逸梅的隙语,大抵都可归入一类。我藏着一套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的“问吧”系列,共十六本,谈及“露马脚”、“公主”等名词由来,与本书有很多重合,或也有差异,比如许晖说“楷模”这两棵树都是存在的,而《问吧5》记载“模树”可能是古人假想出来歌颂周公的。这类逸闻有些感觉像段子,古人的记载也很随意,可信可不信,谈资而已。

本书一大优点,在于插画。插画与文稿关系不算紧密,也就图个闲趣。每文配一图,大幅甚至跨页,印刷清晰美观,予人以观赏的愉悦。很多采自中国古代印刷品或绘画,让我惊讶的是,日本浮世绘画家喜多川歌麿、歌川国芳、葛饰北斋等都有多幅画作收录。浮世绘是人间世的百科全书,隔海一衣,他们的画里也有钟馗燕青,也有闺阁女儿,也有胜日寻芳,也有骊歌送别,就像旅日作家李长声曾说的:“有人来日本寻觅唐朝遗风,那就喝清酒吧。”这样一想,多少时日就过了,真是恍然啊。

每个词语都连接着古老的、被遗忘的记忆,它们为什么会发生奇怪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变化呢?许晖没有挖掘根源,只是参诸杂学,梳理线索,将现象呈现。每个具体词汇固然有各自的路径,归根结底,无非就是悄然的演化。汉语的本质是一种遗民的语言,同时也是移民的语言,在时间上,在空间上,语言在人群里流荡,既保存传统的残骸,也经受新潮的冲击,如同所有的文化和所有的风俗,风从四面来,相互交汇,也吹向远方,吹向各处。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读后感(三):很多常用词汇都有着有趣的故事,了解这些故事,讲给身边人听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约定俗成的词汇,我们在使用它们的时候得心应手,拿来就用。而听到这些词汇的人也能够明白我们所表达的含义。 但这些词汇本来的含义真的是我们现在所代表的意义吗?它们从古到今的具体演变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对于它们深入了解,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认知。

由自由作家许晖撰写的这一本《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就把我们带到这些词汇的深层次背景之中,带我们回到这些词汇形成的古代社会,带我们走进一个又一个故事之中,认识这些词汇的来源和它们的整个演变史。

我们现在用的很多词汇,其实已经和古代的意义完全不同。提到“千金”,我们都知道是在形容女孩子,但这一称呼直到元朝才真正开始代表女孩子,而且还是贵族人家的女孩子,也比现在所使用的意义范围要窄的多。在这之前呢?《史记》中的“千金”,就是一千斤黄金;而且“千金”用用来作为对人的称谓,最早也是指男孩子,是对于南朝谢庄的儿子谢朏的称呼。

其他的这种发生根本变化的词汇还有很多。比如“雅量”最早是形容酒量大;比如“滑稽”最早是一种流酒器;比如“跳槽”竟然是青楼用语;比如“漫画”是一种鸟的名字。

当然也有很多词汇现在依然还是曾经的含义,但这些词汇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它们具体的内涵也已经在演变过程中丢失了。比如“露马脚”,为什么是“马”脚呢?而不是别的动物呢?通常的解释“露马脚”,竟然是露出了朱元璋老婆马氏的那双大脚,这也许会让人感觉啼笑皆非了。

再比如“张冠李戴”,为什么是张是李呢?而这就是武则天时期的一个故事。这是讽刺武则天最宠爱的面首张宗昌、张易之两兄弟在唐朝李氏王朝中所占据的位置,“张公吃酒李公醉”就成了张冠李戴最早的出处。

中华语言博大精深,很多已经约定俗成的词汇其实都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故事。来读一下这一本《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从这100个词汇的真实含义走进我们传统文化之中,了解这些词汇真正的含义,也许再碰到它们的时候,就能给身边的人讲讲它们的故事呢。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读后感(四):100个汉语词汇的历史渊源和家世演变---《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

正如本书封面所介绍的:100个词,词中有史;100幅画,画中有词。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有趣书,带你重返语文的历史现场;这是一册可博古通今的赏画集,纸上美术馆饱览风物人情。 这本有趣的书就是许晖的《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100个常用词汇入手,追根溯源,挖出很多出其不意,趣味丛生的小故事。让我们在会心一笑,恍然大悟的轻松心情里,增长新知识。我们可以从这些日常词汇的变迁中,知悉隐含着的真实生活细节,也可以在历史严肃的面孔下,发现许多已被人遗忘的趣味风俗。 总之,就是在轻松又有趣的氛围中涨知识。 本书从六个方面阐述了100个日常词语的历史演变故事,讲述生动有趣。比如: 一. 礼仪•人称 1.“尸位素餐“的“尸”可不是我们以为的“尸体”。在古代,“尸”是非常重要的祭祀礼仪。它的本意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 有人把“素餐”误解为素食,也是不对的。“素餐”的正确解释是“无功而食”。 汉代人把“尸位”和“素餐”两个词组合成“尸位素餐”一词,用来表示居位食禄而不尽职的意思。 2.“千金“本来是比喻男孩子。古人用“金”称呼货币。千金就引申为贵重的意思。比如“千金之子“即指富贵人家的子孙,最早是指男孩子,不是女孩子。直到元代,”千金“才和”小姐“组合在一起,用来敬称富贵人家的女孩子了。 二. 衣食•住行 1. “灯红酒绿“中的酒真的是绿的。经考证,在酒的蒸馏技法发明之前,所谓“绿蚁新醅“的酒,的确是绿色的呢! 2. “康庄大道“为什么比喻美好的前途? 古人讲究无一字无来历,可真不是随便说的。“康“是通达五方的道路,因为交通便利,道路两旁的百姓做生意就方便,家里通常都很富有。于是这种生活就被称为”小康“,“康”是丰足安乐的意思。 而康庄大道的来历和道路的称谓有关。古人对道路有详细的命名,从一达至九达各有寓意,其中“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康庄大道“取其中的”五达“和”六达“,统一形容四通八达的道路。 以上寓意综合起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康庄大道“会用来比喻美好前途啦! 三. 生死•鬼神 1. “丰碑“原来是下葬的工具。”碑“最早的用途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用来观日影以辨时刻;二是立于宫庙大门之内,用来拴祭祀用的牲口;三是用来下棺。”丰碑“本来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只不过经历朝代变迁,礼乐崩坏,人们渐渐忘记了前人的葬礼规格,把丰碑慢慢演变成了纪功颂德的高大石碑罢了。 2. “孟婆“原来是风神,和”孟婆汤“没有一丁点儿的关系,而且孟婆也根本不姓孟。”孟“在古代不是姓,只是表示排行老大而已。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孟婆汤,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奈何桥上风大让人们想到风神了呢? 四. 庙堂•江湖 1. “哄堂大笑“的由来是唐代御史台一项有趣的制度。御史台是监察机构,杂端是其中权力最大的人。每次御史台众人聚餐,吃完之后,讨论公事。如果杂端因某事失笑,则众人必须一起笑,这种情况下就都免于处罚。由此而来”哄堂“一词。 2. “感冒“其实是官场用语。感冒一词来源于宋代,是值班的官员有事请假的由头。最早是”害肚历(就是肚子不舒服)“,后至南宋被陈告鹄别出心裁改为”感风簿“。到了清代,这一借口正式演变为”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辞。清代官员之所以这么改,是因为”冒“有透出的意思,”感冒“即指”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终于全面爆发了,所以必须请假回家休息。 五. 男•女 1. “乱点鸳鸯“在古代可是地地道道的褒义词,是指做好事。”乱点“在古代是交错配合之意,是指有针对性地配合。可惜时至今日,人们只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乱“,把一个好好的词儿,生生变成了贬意词。 2. “惨绿少年“形容的可是风度翩翩的男子。 ”惨绿“原指七品官服的颜色,”惨绿少年“一词的出处是指一位地位低微,只能穿七品官服的少年,后来却大有前途。所以用”惨绿少年“引申形容风度翩翩的男子。 六. 博•物 1. “漫画“原来是一种鸟的名字。早代宋代就有文字记载,有种鸟名”漫画“,是因为这种鸟”以嘴画水求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这种鸟为”鹈鸪“。至于后来这个词竟然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画风,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呢! 2. “吝啬“和“乱点鸳鸯”一样,也是一个被后人冤枉,完全违反了它的本意的词。最早“吝啬”是个完完全全的褒义词,是对大地母亲的赞美!《周易》中说“吝啬”是大地的美德之一,即保养大地上的一切生物,不使一切生物因为转移而死去。 只是后来这个词的本义渐渐失去,移用到了人的身上,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 怎么样,看了上面随手摘抄的几个例子,是不是会有出乎意料的惊喜?!很多我们看似耳熟能详的词汇,它们表达的意思,由古至今竟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已经远远不是我们字面看到的表相,深意竟然也和古人的初衷截然相反,真是太有趣了! 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汉语的演变也源远流长。《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的作者许晖,以举重若轻的笔法,写我们生活里耳熟能详的100个汉语词汇,让我们在轻松起步的阅读中,不经意间就走向了历史的深度。更别说书中还配有相应精美的插图,形意结合,让我们更好地领略中华民族的语言之美!

《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读后感(五):100个汉语词汇的历史渊源和家世演变---《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

正如本书封面所介绍的:100个词,词中有史;100幅画,画中有词。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有趣书,带你重返语文的历史现场;这是一册可博古通今的赏画集,纸上美术馆饱览风物人情。 这本有趣的书就是许晖的《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100个常用词汇入手,追根溯源,挖出很多出其不意,趣味丛生的小故事。让我们在会心一笑,恍然大悟的轻松心情里,增长新知识。我们可以从这些日常词汇的变迁中,知悉隐含着的真实生活细节,也可以在历史严肃的面孔下,发现许多已被人遗忘的趣味风俗。 总之,就是在轻松又有趣的氛围中涨知识。 本书从六个方面阐述了100个日常词语的历史演变故事,讲述生动有趣。比如: 一. 礼仪•人称 1.“尸位素餐“的“尸”可不是我们以为的“尸体”。在古代,“尸”是非常重要的祭祀礼仪。它的本意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 有人把“素餐”误解为素食,也是不对的。“素餐”的正确解释是“无功而食”。 汉代人把“尸位”和“素餐”两个词组合成“尸位素餐”一词,用来表示居位食禄而不尽职的意思。 2.“千金“本来是比喻男孩子。古人用“金”称呼货币。千金就引申为贵重的意思。比如“千金之子“即指富贵人家的子孙,最早是指男孩子,不是女孩子。直到元代,”千金“才和”小姐“组合在一起,用来敬称富贵人家的女孩子了。 二. 衣食•住行 1. “灯红酒绿“中的酒真的是绿的。经考证,在酒的蒸馏技法发明之前,所谓“绿蚁新醅“的酒,的确是绿色的呢! 2. “康庄大道“为什么比喻美好的前途? 古人讲究无一字无来历,可真不是随便说的。“康“是通达五方的道路,因为交通便利,道路两旁的百姓做生意就方便,家里通常都很富有。于是这种生活就被称为”小康“,“康”是丰足安乐的意思。 而康庄大道的来历和道路的称谓有关。古人对道路有详细的命名,从一达至九达各有寓意,其中“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康庄大道“取其中的”五达“和”六达“,统一形容四通八达的道路。 以上寓意综合起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康庄大道“会用来比喻美好前途啦! 三. 生死•鬼神 1. “丰碑“原来是下葬的工具。”碑“最早的用途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用来观日影以辨时刻;二是立于宫庙大门之内,用来拴祭祀用的牲口;三是用来下棺。”丰碑“本来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只不过经历朝代变迁,礼乐崩坏,人们渐渐忘记了前人的葬礼规格,把丰碑慢慢演变成了纪功颂德的高大石碑罢了。 2. “孟婆“原来是风神,和”孟婆汤“没有一丁点儿的关系,而且孟婆也根本不姓孟。”孟“在古代不是姓,只是表示排行老大而已。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孟婆汤,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奈何桥上风大让人们想到风神了呢? 四. 庙堂•江湖 1. “哄堂大笑“的由来是唐代御史台一项有趣的制度。御史台是监察机构,杂端是其中权力最大的人。每次御史台众人聚餐,吃完之后,讨论公事。如果杂端因某事失笑,则众人必须一起笑,这种情况下就都免于处罚。由此而来”哄堂“一词。 2. “感冒“其实是官场用语。感冒一词来源于宋代,是值班的官员有事请假的由头。最早是”害肚历(就是肚子不舒服)“,后至南宋被陈告鹄别出心裁改为”感风簿“。到了清代,这一借口正式演变为”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辞。清代官员之所以这么改,是因为”冒“有透出的意思,”感冒“即指”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终于全面爆发了,所以必须请假回家休息。 五. 男•女 1. “乱点鸳鸯“在古代可是地地道道的褒义词,是指做好事。”乱点“在古代是交错配合之意,是指有针对性地配合。可惜时至今日,人们只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乱“,把一个好好的词儿,生生变成了贬意词。 2. “惨绿少年“形容的可是风度翩翩的男子。 ”惨绿“原指七品官服的颜色,”惨绿少年“一词的出处是指一位地位低微,只能穿七品官服的少年,后来却大有前途。所以用”惨绿少年“引申形容风度翩翩的男子。 六. 博•物 1. “漫画“原来是一种鸟的名字。早代宋代就有文字记载,有种鸟名”漫画“,是因为这种鸟”以嘴画水求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这种鸟为”鹈鸪“。至于后来这个词竟然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画风,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呢! 2. “吝啬“和“乱点鸳鸯”一样,也是一个被后人冤枉,完全违反了它的本意的词。最早“吝啬”是个完完全全的褒义词,是对大地母亲的赞美!《周易》中说“吝啬”是大地的美德之一,即保养大地上的一切生物,不使一切生物因为转移而死去。 只是后来这个词的本义渐渐失去,移用到了人的身上,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 怎么样,看了上面随手摘抄的几个例子,是不是会有出乎意料的惊喜?!很多我们看似耳熟能详的词汇,它们表达的意思,由古至今竟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已经远远不是我们字面看到的表相,深意竟然也和古人的初衷截然相反,真是太有趣了! 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汉语的演变也源远流长。《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的作者许晖,以举重若轻的笔法,写我们生活里耳熟能详的100个汉语词汇,让我们在轻松起步的阅读中,不经意间就走向了历史的深度。更别说书中还配有相应精美的插图,形意结合,让我们更好地领略中华民族的语言之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