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诗想家》读后感1000字

《诗想家》读后感1000字

《诗想家》是一本由错河著作,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3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诗想家》读后感(一):错河

错河的《诗想家》在剖析了诗歌理念的同时,也描诉了他的生命经验和精神努力。他的成长过程会给对生活迷失方向或坠入深渊的人带来很大的启示和鼓舞。错河的《诗想家》在剖析了诗歌理念的同时,也描诉了他的生命经验和精神努力。他的成长过程会给对生活迷失方向或坠入深渊的人带来很大的启示和鼓舞。错河的《诗想家》在剖析了诗歌理念的同时,也描诉了他的生命经验和精神努力。他的成长过程会给对生活迷失方向或坠入深渊的人带来很大的启示和鼓舞。错河的《诗想家》在剖析了诗歌理念的同时,也描诉了他的生命经验和精神努力。他的成长过程会给对生活迷失方向或坠入深渊的人带来很大的启示和鼓舞。

《诗想家》读后感(二):星星啊星星

花了很长时间,反复阅读了两遍,一点一点地琢磨。问了自己很多问题,大概是与师兄比较熟悉的关系,每逢问题时,还可以展开讨论,相互佐证,思想的交流十分顺畅而快活。

这是一本可以在深夜之中给我启发的书,像黑夜中的星星,为愿意思考的人闪亮。

具体内容大家都可以自行翻阅,相信不会后悔。此书浑然一体,思考非常原始而本位,是难得的佳作。

我更加佩服师兄在长夜漫漫中一个人的孤独的思考。

诗性即神性。但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创作诗歌的书,任何对艺术或创作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读读这本书。它像一把手术刀,理性剖析众多我们曾以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创作背后的东西,对普通人而言,很有启发意义。

《诗想家》读后感(三):一部很不错的诗歌和诗人的启蒙书

一部很不错的诗歌和诗人的启蒙书。书中几乎所有观点我都赞成,只是这些观点虽然可能是作者自己千辛万苦悟出来的,但其实并没有多少新意,歌德早就说过类似的话:“支撑起一部作品的,最终是作者的人格。没有人格的伟大,就没有作品的伟大。”

这也显见多读书的重要性,否则一些前人早就说得通透了的道理,我们还要自己绕很大的弯,去重新探索一遍,这无异于叫你去造一座桥梁,你还得自己先去演绎出一整套静力学。

但不管怎么说,作者的这番真诚而执着的思考还是令人感动。

此外,书中对诗歌晦涩风格的批评甚得我心。思想和语言要明澈;诗要有可读性,不能孤芳自赏……我个人认为,这种批评不仅适用于当下的诗歌,还可以远溯晦涩风格的鼻祖,马拉美、瓦莱里、里尔克等所谓的大诗人。

《诗想家》读后感(四):《打开诗想家,打开神性》

诗想家这部诗论,由作者近30年的诗歌探索传记和诗歌理论组成。

传记部分,作者虽然才华横溢,但自以为是在别人眼中。他非常坦诚的告诉了大家,面对新诗,自己也是懵懂的。整个叙事就是围绕自己如何在生活的磨难中,不断启发和启蒙自己,以此来获得一点点微弱的进步。但作者的执着帮了他,使他把生活和诗歌彻底融合起来,因此才达到一步步的节点的飞跃。

理论部分,则也具有相当多的纪实成分,作者努力想还原自己建立自己文艺理论,并由此展开,形成艺术社会学和艺术哲学的过程。始终使循序渐进的过程。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出诗歌的丛林,来到真正的阳光地带。

最后,叙事和理论汇合。作者把曾经让自己历经磨难的根源,也就是哲学思考的放弃,由此产生的一些列多米诺效应,终于逆转,让诗歌和思想,诗歌和情感最终汇合,从而实现了命运的巨大转折。而此时我们也随着作者看到了阳光普照的世界。

这部史诗级的著作,全文的结构就是一个宏大的语境场,当我们深陷其中的时候,读者必然会被卷席进来,不得不去思考,不得不去判断,才能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找到最后的陆地和家园。看似非常跌宕,但作者早就为我们铺好了所有的道路。最后必然是顺理成章的皆大欢喜。

抛却文艺理论不说,作者在该写作方向上,一直走到了世界的尽头,而他看到的,就是诗性的真谛,那就是一种通过诗歌不断创造世界,从而让人自己确认了自己自由自在自主而唯美的存在感,因此在此基础上,对人的神性得以最好的确认。这已经是诗的终极,与哲学平等的站在了人类的最高处。这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开阔而高远的艺术哲学。因此,我们终于知道了萦绕人类全部历史的诗歌,到底是因为什么成为了人类最后的栖居灵魂的所在:那就是人是作为完全自我驾驭,自我超越,与自然最好贴合的一块高尚的高地,可以供人最终躲过那世俗泛滥成灾的洪水。

最后,作者落脚在艺术社会学上,自足性的分类,让艺术得以变得简明,而列举式的秃头理论、双椅理论、灌溉理论等精辟的对社会消费层面的分析,终于打破了我们最后的一丝对诗歌与诗性的怀疑。

也因此,作者的最后的明亮的大结局,不是强拉硬拽,不是苦中作乐,而是真正的一种人类的解放和释放。

所以,无须再去说那些更精致的细节。这部书,就以上所总结,足以让人痴痴如醉。

而我必须说:打开这部诗想家,就打开了封禁在我们内心太古老的神性。

《诗想家》读后感(五):让过去更加清澈,让未来更加宽阔 ——错河《诗想家》的普世救赎

“2013年,是我们这一级北大入学20周年纪念。我曾经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没有颜面参加同学的聚会,现在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之一。虽然经济上仍然捉襟见肘,但是,我用一首一首的作品,证明了我在毕业后,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这让我意识到自己有了足够的尊严。”2015年,错河的第一本诗集《对岸》正式出版,北大校友会、诗歌研究院等机构合力在北大校庆117周年的时候,办了一个隆重的发布会。多位校领导、北大几乎所有的成名诗歌届人士都应邀出席。错河为现代文语言的艺术性奠基的理想终于被北大人所知悉和认同,他终于回归到主流人群。

2018年5月26日下午,我静静地阅读错河《诗想家》,从5月9日收到错河顺丰快递的那个下午,整整过去了半个月。341页是错河的自传也是整部书的尾声部分《诗想家》的“对岸”,错河历经地狱的苦渡,终于像一尾飞翔的鱼儿,到达他可以为之荣耀的彼岸。我对于文字很敏感,所有文字看上一遍,第二遍只要扫一眼,就感觉是好友一样的熟悉,“对岸”部分,应该是在序言或者博客里读到过,再读,我依旧动情,此时的我已经泣不成声,哭得一塌糊涂,剩下的书页我是用朗读的方式读完的,任凭泪水迷蒙双眼,任凭喉咙哽住而后嘶哑……和他比,我的经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磨难,人的一生该经历怎样的劫难,才能够大彻大悟,才能以豁达的姿态原谅所有不能被原谅的罪恶,错河做到了!而错河要告诉我们的是:希望更多人可以不经历劫难,而获得飞跃。善良,是一个人最不能磨灭的品质,我们拥有它,就拥有了真正的幸福!

和错河的相识源于网络,那是2015年的4月,我的诗歌创作已经过了2011末——2012年的萌动期,2013——2014年的狂热期,这个时期的创作已经趋于平静和理性。有一天,错河来我的新浪博客评论,力量老师是一位部队资深编辑,经常来鼓励我并指导我,一直记得他说“诗歌的语言应该越精炼越好”,在错河的评论后面,力量评论:错河可以为师。从此,我便深以为是。我经常悄悄地去他的博客阅读,他的博客里古体较多,诗歌多为4句,虽是古体却是新韵,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因为诗歌,我们逐渐熟识起来,他总会不定期的会回复我的评论,会到我博客里里进行点评鼓励,于是我们以诗兄妹相称,三年来,他给予了太多的鼓励,这些鼓励对于一个还算有些语言天分但学识浅薄的我实在太重要了,非常喜爱他一首首童话一般的现代诗歌,简单,轻灵,纯真。我成了他博客的常客,我的现代诗写作,也因此潜移默化地受了一定的影响。

在后来谈及他对我的影响时,错河告诉我:“因为是博客的留言,我没法系统的跟你讲明我的观点。我这部书五年前就已经完稿,但出版一直非常难,所有出版社都拒绝。所以,只能只言片语的给你一些我的提示做参考;我这部书其实在强调,诗歌并不是来去如风的难以捉摸,只是简单的手法,再加上深入的思考,诗其实很简单。”

5月8日,我空闲之余,又去错河的博客,看了他即将出版是新书《诗想家》的一些评论和部分内容,依旧做了评论。错河回复说要我的地址,送我一本,希望对我有所启发。仅仅过了一天,5月9日下午,便收到了他顺丰快递的书,我深深地感动于这一份真诚!

喜欢这部书里的譬喻,形象贴切,喜欢它轻灵的语言风格,整本书无论是自传还是诗论,感觉就是用诗歌的语言在表达。错河说,这就是他想努力要告诉大家的意象手法的作用,让线性的逻辑变成立体的、系统的、同步的平台,力图让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全部理性地解构。本书的自传和诗论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又可以独立成书,在这里,对于错河的个人生活史,我不再加以阐述。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想家》的诗歌理论语境,完成一次通透的诗歌巡游,并期待我的解读给更多的朋友借鉴意义,那么,这将是我的荣幸。

一、 破解语境的高手

错河认为,金庸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刻画一个完整的世界,这需要先形成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语境,来构筑一个整体、实存的世界。而支撑语境形成的,主要是义境、情境和语感三者。他们又通过加载、化合、共振这三个共同的作用而形成。

“燃柴一夜暖,修屋避万寒。文以将心构,天下居其间。”错河用这首诗,形象地阐述了义境构筑的重要性,义境就是“避寒屋”的主体结构,我们通过哲学性逻辑和叙事逻辑促成义境,获得思想和心理的支撑,让读者陷入到作者构筑的语境中。

但是,仅仅有骨架还是不够的,语境最后形成的重要砝码则是情境。这里的情境有着丰富的内容,它脱离了文字本身的局限,是一个自洽的系统,是指通过语言的方式,把连贯的情感表达出来,再进一步演化成为情境,使得作品有血有肉。

而作品的形象也很重要,如果说义境和情境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作品的骨架和血肉,那么,语感就是作品的漂亮外衣,阅读者直接感受和作者的语言习惯进行互动,形成了语感。

错河想告诉读者,义境是作品的主旋律,情境渲染了气氛,语感则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那么,义境、情境和语感作为语境的三要素,它们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最终复合成语境的呢?

错河紧接着给出了回答:加载、化合、共振是语境形成的三种机制。

想要每个元素更丰富,包含尽量多的内容,应该从“单字加载”开始,而不是从词语,甚至是从别人的句子开始加载,这样“才能最大化地把要表达的内容吸纳进来,而阅读者也能最大化的把这些内容在意识里释放。”另外,加载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规划性加载”,充分考虑作品的整体架构和方向,有选择地选取恰当写作材料,达成作品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内容。

“文字本身就有人类共同理性赋予的化合能力,才促成了一个语言承载世界。”而这种立体、全方位的化合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逻辑,这里的逻辑不仅指哲学逻辑和叙事逻辑,还指人们约定俗成的逻辑。

当作品传达到读者端,好的作品会产生的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共振效应,“文字所加载的、连同文字所省略的以及文字化合的内容重新再现出来。”共振效应包含两个机制:一是通过显性的公共理性平台产生的对作者一端已经表达的所有信息的复原(可以理解为我们平常说的共鸣);二是这种公共意识调动读者的自身个性化的体验,也就是隐性意识,添附到阅读过程中。这种共振也包含了作者与读者的有效互动,使得读者进入到作者构筑的作品世界(语境)中替代作者,实现读者和作者之间彻底的共振。

而作品语境的最终形成依赖于作者心中首先要有一个真实而完整的世界,然后运用纯熟的表达技巧依托语言把这个世界表现出来,这样才会让读者最终感知和并有所获得,作品才有了真正的生命力。

二、诗歌丛林的穿越者

错河认为,诗歌也可以像金庸的小说那样,创造一个主观的世界,从而形成语境。他试图单纯地通过诗歌的写作手法(诗歌的要素)出发,找出生成诗歌语境的临界点“角色替代效应”,找到促使其发生的各个重要因素。

他从诗歌的省略、跳跃、节奏以及角色意识和线索这些因素进行了一次穿越丛林般的探索。

诗歌的省略不同于其他文体之处就在于,幅度不仅要大,而且要极其合理。留下来的内容与诗歌的骨架刚好切合,最终作品是完善而完美的。诗歌的省略不仅是段落内容的省略,还要从字、词、句子,再到段落,都精心加以省略。省略使得诗歌实现了跳跃,当然还可以用多种角度和立场的变换实现诗歌的跳跃,诗歌便立体起来。当然,这种省略和跳跃必须在一定的尺度内,使得作品有合理的节奏,不仅表现全部要表达的内容,而且充分发挥语言自身的理解规则,产生小说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其次诗歌创作中角色意识很重要。错河告诉读者:作者在诗歌背后的说话立场,与人称有关系,但不等同于人称。作者以作品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世界,运用不同的人称表达,所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所以,作者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说话立场,而在“他”或者是“它”的立场上,把公共理性的因素加载到作品中,让作品的容量进一步扩张。“此时读者的视野进一步升级,不仅加载自己的意识,还可能加载了对任何人的共同的推测。而没有了‘你’‘我’这样的界定,也让作者的态度更为开放,即作者和读者同时站在了作品之外,同时成了作品的观众,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作品本身,那么就产生了‘我们’的协商和内容,进一步起到容量扩张的作用。”为了能够最终实现“角色替代”,错河认为,应该把作品内部和外部作者本身的角色加以淡化,还有注意作品内部角色的多重性(这种角色的多重性要把握一定的尺度,或者手法上要纯熟有些。)多重的立场,可以给诗歌一个跳跃的自然理由,从而形成一个连贯而立体的脉络。这样,丰富了情节,构成了基本剧情,具有了戏剧效果,更易于把读者植入到作品的系统中,植入到作品的语境中。与此同时运用加载、化合、共振机制形成作品的语境完成角色的替代,使得读者和作者共同承担起作品的整个语境世界的责任。错河强调:凡是艺术都需要个性,诗歌也不例外,但艺术个性的前提是不违反公共理性的原则,不阻碍与公共理性的衔接,注意角色替代的这种普适性,才能使得一部作品能够完成角色替代,读者完全进入到作品的语境中忘我徜徉。由此可知,角色替代完全可以由理性驾驭。

另外,在义境、情境、和语感缔造语境的过程中,有一条比较明确的线索,诗歌的整体性才得以发挥。诗歌的线索比起小说等文体的线索更为宽泛、自由。可以是时间、空间、视点、情绪、角色等等。这不等同于逻辑(哲学性逻辑和叙事逻辑等)的范围,是一种文化和惯性的原则,可以称之为逻辑效应。这种逻辑效应可以“让读者的意识和潜意识形成共振,从而使义境、情境和语感化合,产生替代,让作者和读者同时达到了一种共同体会到的艺术境界。”

错河通过一系列的探索,还试图告诉读者,诗歌是最自由的表达,诗歌的形式应该为内容和目的服务,不要刻意为诗。“诗歌本身就在于解放的精神本身,拓展人的心灵生存空间,用更多的方式来理解、创造和阅读世界,本身就在于用创新的方法达到最终的真善美的希求”。诗歌应该把世界用最简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达到最大的共识,因此诗歌的注解应该少之又少为好。只有形成最普遍的理解,才能成为经典的作品。

三、意象,让诗歌振翅高飞

众所周知,意象是古体诗歌呈现诗意的依托,对于新诗而言,寻求好的意象,把作者抽象的逻辑转化为形象的思维系统,让情感具有发力点,使得文义形象化和立体化、系统化,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内容的普适性,那么读者很容易进入作品的语境中。形象表达本身,使角色替代变得可行,可以理性地实现。错河终于找到了实现读者和作者之间共振效应的主要途径,让语境生成的临界点“角色替代效应”发生的一个根本性的内质因素——意象。他认为,形象化的表达是诗歌未来的核心。

错河认为,意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发延伸。意象不是

单纯的物的形象化,而是指向一个多物的系统存在。通过意象,作者可以建立一个立体而动态的物的系统。意象建立了一个共态的立体系统,读者就很容易产生共鸣,“诗歌作为人类最顶层的表达方式之一,需要诗人拿出内心最柔软而又最开放的话语态度,来面对他的读者,把最复杂的思想(已经没有太多的空间来传达情感内容)转化为意象来表达,让诗歌变为成人之间的童话,充分体现作者对读者的真诚呵护。此时,作者和读者是用平等的心态在交流。”“诗歌真正成为文化的核心。”

意象的作用是神奇的,它可以让作品发酵,最终成为醇香的美酒。同时,意象又是一种破译,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从更多的角度、用更多的方法破译世界,让它总能重新组合出惊喜,呈现不同的精彩并且展示出被我们作为终极追求的真善美的意义。”可见诗歌写作中的意象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运用意象,错河给出了答案:除了比喻、象征的手法之外,还有可以是对比、统计、压缩、延展、转换等等。

意象是如何的获得的呢?很多人往往是依靠灵感,而灵感的获得犹如守株待兔,错河寻求到了更多获得意象的方法,检索意象就是从大自然众多的兔子中,选出最好的几只来,让诗歌的表达得心应手。除了检索之外,还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通过作者的导演获得更为精确的意象,当然这需要作者对诗歌表达的内容非常清楚才可以达成。这样,有了准确的意象,再加上一些写作的技巧,诗歌作品就呈现出质的飞升。

仅仅从以上意象的获得而言,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诗歌的创作是理性而可控的,诗人可以通过诗歌缔造一个自己的语境世界,这样,诗歌应该是终点(作者-作品-语境)而不是工具(作者-作品-读者),作为终点的诗歌需要作者对传递和表达的片段进行整合,对其进行深入的梳理和加工,形成独立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然后再精益求精地通过三要素和三机制来进行刻画,使得作品呈现立体化而不是扁平化。这也是整本书中错河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

四、让思想飞翔,是诗歌传递的自由。

“诗歌作品只有具备充分的,根本性的思想内涵,才有实质的余地去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内容有最真实的架构,才能争取到足够的空间和回旋余地。”“义境永远是诗歌最核心的框架。作者的思想够不够透彻,决定了作品风格是不是足够通透。而每一首作品,作者对整个主题有没有透彻的体会决定了这首作品本身是不是足够清澈。"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性,艺术的核心则是诗性,诗性是所有艺术形式追求的最高境界。错河认为,诗歌的本质也就是诗性是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观念或者缔造一种新的意识立场,在此基础上实现美的目的和意义,通过重新组合现实世界,来确认个人主动而唯美的存在。

“诗歌可以用自己的方法,突破角色替代的临界点,带领读者进入语境世界。这种方法,主要依靠的是创造性理解世界所产生的反转效应。诗歌具有摆脱惯性的非常规方式,这种非惯性的理解建立在公共理性的基础上,因而可以一步步说服读者,将读者逐渐地抽离现实世界。然后,作者理性地创立一个新的原点,读者立足这个新的原点,世界的公共理性得以重新整合,呈现出迥异但合理的新面貌。最终读者彻底进入了这个全新的语境,并且对现实的世界有了反转性的理解。”这样,“诗歌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实现了最终的角色替代效应。”“只要作者在公共理性的基础上一步步实现对现实的颠覆和剥离后,又用公共理性普适性地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一切合情合理,就能轻易引导读者进入新的语境世界,并且在那里获得更广阔的天地来驻足。然后,情感就会自然而自发地进入视野,并且如阳光一样照亮读者的的世界。”“真正能让诗歌超越小说的情节冲突优势的,恰恰是这种本质的创造性所带来的更为激烈的反转效果。让临界点在作品不断加温下轻易出现,读者从浑浊的泥水中被蒸发出来,抛却所有泥尘,最终飞上天空变成洁白轻盈的云朵,和作者一起纵览整个新的天下。”

错河认为:诗人之所以会孜孜不倦笔耕不辍,是因为创作本身能给他带来诸如:实现表达欲望、情感的释放、破解、驾驭、与读者交流、确认自我主动存在等一系列快感。错和说,诗歌是一次飞翔。飞翔是一个系统,创作期待(即创作的动力)则是飞翔前的触地奔跑和发力地的起点。创作期待贯穿着创作者的整个生活,让创作者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这种期待的实现,是诗歌创作者快感和意义的来源。而创作的期待,又很大程度激发了作者灵感的闪现,他因为灵感(创作的综合快感)而振奋,因而获得了更多的理性快慰的内容。

凡是写作的人都知道,灵感具有偶然性,而灵感的产生又依赖于作者的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性格以及知识的积累的惯性,使得创作成为一种可能。和惯性相对的则是反惯性的灵性。让自己的视野和方向立体而开放的人,他们身在惯性之中,却能够意识到习惯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非惯性的东西,他们“具有轻灵的、不被束缚的、积重可返的、超越的、敏锐的气质。” “有了惯性和灵性,灵感就不再是机缘问题了,决定灵感产生的主导因素,变成了创作者本身。”“灵性引发灵感,产生创作的意识和冲动,带来了瞬间的力量,同时驾驭作者平时的积累和惯性,两者加载和汇集,成为作品力量的主要来源,最终汇流到作者的内心。”如果把诗歌作为终点,支撑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的长期碰撞后,灵感的火花自然闪现。一个好的诗人,其创作主要基于灵性,并不过度依赖灵感,但是在他的创作里,灵感和灵性一定有着良性的循环。

在错河的理论里,主题比灵感更为重要,这可以成为衡量一个诗人是否成熟的标志。“头脑中闪现一个好的主题,内心就可以以此为核心组织一个丰满而鲜活的世界,这个世界就会在心中运转起来,任何灵感和奇迹都会自然而然地在期间生发和生长。而诗人因此而热血澎湃地驾驭文字,完成对纸上的世界的一次伟大的征服和统治。”“有了主题,写作就变成了一个理性的、可以驾驭的过程,不再是偶然的和靠天吃饭。”“灵性的诗人期待主题,迟钝的诗人等待灵感。”

诗性即神性,这是很多人都认同的一个观点。在错河的字典里,诗性是对世界的无限整合、无限缔造、无限自主的唯美存在。诗性让世界不再虚无,它是对一个完整而诗意世界的完美把控。诗歌的使命是拯救世界,缔造美好的世界。作为一个诗人,应该把真善美作为唯一缔造和整合的方向,否则,诗性就会走向反面,堕入万劫不复的魔性。

正如错河传达给我们的一样:只要确认自己的灵性、诗性,世界总会唯美而无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诗人会因此获得真正的心灵的解放和自由,不断地超越自己,让灵性、诗性呈现的唯美世界闪光,让读者在作品的语境中获得畅游的自由。让思想飞翔,是诗歌传递的自由。

其实,在2011年,我宁可写散文,不愿写诗歌。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办法去驾驭它。我是被一优秀的批诗人老师们连拖带拽,拉到了诗歌的路上。读完这部著作,我终于从懵懂迷茫到豁然开朗,错河用诗歌的理想完成了他自我的救赎,同时又用这部著作拯救了无数个像我一样在诗歌路上探索的人们。我更加热爱诗歌,因为诗人可以不断地缔造、创造出新的世界,可以确认自己自由、主动、唯美地存在。说错河是一位诗想家,当之无愧。

错河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和总结,让自己的“过去永远清澈,未来永远开阔”。而我自己也会像他一样,在自己诗歌创作的路上勇敢探索,不断前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我的每一首作品也会越来越真诚,让过去更加清澈,让未来更加宽阔,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我想,错河的这部著作,一定能发挥出超乎我们每个人所想象的普世价值!

错河是幸福的,他有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有那么爱他的妹妹,有那么优秀的朋友不离不弃,有那么多惜才的师兄师姐帮忙,还有像我一样爱着他的读者和诗友……祝福错河能早日寻到心仪的姑娘,早日把她娶回家……我想说,他的生命经历炼狱般的锻造,一定会更加顽强,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照亮这诗意的人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