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儿时的中秋作文600

儿时的中秋作文600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儿时的中秋作文600,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一日,奶奶提着一个绿袋子回家了。

“丫丫,快来看。”她向我招着手,于是我跑了过去。

“这是什么?”

“磨石,给你的。”

我十分好奇,往袋子里瞧了瞧,有长有短,长什么样的都有,但却都是乳白色的。我于是拿着这一袋的磨石去了隔壁的姐姐家。

我们一起拿着这袋磨石在门前的空地上画画,画了好多,我们正在“建设”一座城市,一条条“马路”,一辆辆“汽车”,一栋栋“房子”……占满了姐姐家门前的空地,甚至画到了别人家。车水马龙,可以跟真实的城市相媲美。

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磨石,于是我们便一起在空地上画着,写着。过着现在,写着梦想,画着未来。

我们越来越喜欢磨石这种石头,它可以在地上画,也可以在地上磨,每次无聊时我们都会,拿谁家的磨石出来,做在矮矮的石梯上在那磨着,不管是身上,脸上有多脏,但一直都会在那磨,知道磨累了,或者磨到足够量时,才肯停止。磨下来的粉都会与水混合,放在碗里,不知道为什么总泡不成我们想要的“牛奶”。一翻折腾后,便带着满脸的白粉,和一裤子的灰尘回家了。留下的只有那倒着的碗,和正在蒸发的所谓的“牛奶”。

人又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姐姐搬走了,而我也从下村搬到了上村,一切都散了。每当我到下村看奶奶时,感受到的只有安静罢了。关于磨石的回忆,似乎就像昨日的欢笑回荡在耳边。眼前不时出现我和姐姐幼小的身影在移动,那稚嫩的声音,穿透的心灵……

现在,我已经找不到磨石,或者是已经几乎看不见磨石了。人散了,石没了。石头说:“美好的时光结束了!”于是它带着我的童年走了。心里只剩那残留的幻影……

第二篇

卷席而来的秋潮将酷暑的炎热挥之而去,转眼间,大自然飞逝的时针已经转入金秋。秋,虽然没有春那样绿意盎然,没有夏那样枝繁叶茂,也没有冬那样冰冻三尺。但它却拥有落叶的祝福和丰收的喜悦。

春,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是因为它生机勃勃,绿水青山;夏,有苏轼的“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那是因为它枝繁叶茂,荷花盛开;冬,有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那是因为它大雪纷飞、冠气冲天;而秋天,含蓄又奔放,所以让人不禁衷心赞美。

秋的白云,如同峰峦叠嶂的群山,稳稳地扎根于地下;秋的喜悦,如同草原上剽悍的骏马,飞驰起来挥动长长的鬃毛;秋的丰收,如同苏特街的夜市,繁华而热闹。秋的丰收,使千万亩肥沃的土地,像五彩斑斓的海洋一般涌动着。秋风吹过,成熟的高粱穗,把大地染得鲜红;秋雨点点,黄澄澄的大豆,如耀眼的金子一般潮水般涌来;秋阳照耀,雪白的棉花瓣,有如激起的洁白浪花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不断触及着金色的海洋;金色的落叶和鲜血般的枫叶,铺砌了一条条不规则的道路,像大手般伸向远方。

如果说将四季比喻成人的一生,那么春就是顽皮的孩童,夏就是强壮青年,秋是打拼的中年人,而冬天就是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四季,有如五颜六色的染料,有起伏,有生命。而人生,也同样是一桶染料,有失败,有成功,有软弱,有刚强。功成名就的人宛如一年四季的太阳,而昏庸无能的人,只能是四季中再微小不过的菜芽。起点同样,终点不样,只有不断地升华自己,才能够同秋天一样绚丽多彩。

秋天,有绵绵的秋雨,有弥漫的秋雾,有深浓的秋意,有飘香的秋兰,有如火的枫林,有习习的秋风。让我们赞美金秋,赞美这位善良的“中年人”吧!

第三篇

飞往南方的大雁,

在月光中留恋。

幸福,那么甜腻,

那么粘,

如晶莹的雪花,

印进心田;

如飘舞的花瓣,

随风飞……

看着,轻灵的蝴蝶,

融入山涧。

飘逸的落叶,

风舞翩翩……

时光飞转,

儿时的记忆,

永驻人间……

第四篇

儿时的我们就像一个个跃跃欲试的雏鹰,而玩具就是那片无边无际的蔚8蓝,迫不及待地把我们拥入怀抱。还记得儿时的玩具总是伴随着欢笑,一个个精美的玩具,轻轻地躺在那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之中,随他摆动。一阵阵悦耳的欢笑,随之传来,在空气中放肆的扩散,让人忍不住心情也随之愉快起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在这无尽的天空中,畅意翱翔,天真的笑容在脑海中荡漾,永久铭记,这美好的时光。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玩的玩具就是遥控汽车了。每每当看到玩具专柜中的遥控汽车,我都会不觉停下前进的脚步,痴痴地望着那些漂亮的小汽车。可抬头一望身边的父母。也只能根着他们的脚步继续前进,然后时不时地装做不在意的样子,望望越来越小汽车,直到只剩下一点点黑色的小点点才彻底的收回了不舍的目光。

后来我们到大伯家玩儿。他们家里有个小小的遥控汽车。当时在得到了长辈的许可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遥捏汽车仔细端详起来:它的表面被红色的油漆涂的闪闪发亮,黑色的玻璃窗遮住了车内的风景,车门假的。开着开车碰之下四个家是的,车轮最光滑的地板上凝火扭动。语言酷炫的小汽车出现在眼前。阳光温柔的抚摸着它光滑的外表。鲜红的车身最是反车出出道白色的光线。

我手握遥控器却不知如何下手,于是便把每个按钮都按上了一遍,却没有任何反应,一盘小外甥看不下去了,于是一把夺过遥控器从抽屉里拿出了两个电池,他抬起头小时候高高的举着对着小汽车努努嘴:“呢,你忘了加电池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说什么,把小汽车拿在手里给它翻了身,黑色的底部暴露在眼前。找到了电池的安身之处后,我二话不说便嘛,她装进了奥草内鲜味上戏线的求教了一番之后,我总算能自己驾驭它了。

开始的时候由于我还不太熟练。只能操纵着他在客厅里横冲直撞。要么就是倒得多了,要吗就是进得猛了。以致于他在我的操作下殃及了许多“无辜”,磕磕碰碰成了家常便饭。这下即便它再坚硬,也难免留下了些痕迹。

可随着我的动作越来越熟练,技术越来越纯熟,小汽车的运行也不像方才那般“野蛮”了。手中的按钮不停的被打击着:前进,掉头,前进,转弯后退……色彩艳丽的小汽车在光滑的地板上灵活的扭动,毕竟它需要躲避,不计其数的障碍物,与突如其来的入侵者。入侵者当然是我和小外甥制造出来的。我在操控遥控汽车,而小外甥总是时不时的将一个个障碍物放在它面前,令我措不及防。

小外甥还教会了我如何漂移。首先要全速直线前进,到了一定速度时,猛地按下后键和你漂移的方向就ok了!

“前进,后退,转弯;前进,后退,转弯……”一偏偏天真的欢笑,在空中静静回荡。

第五篇

儿时的梦,是太阳出来时的温暖,蓝天白云下的向往,母亲怀里的依偎,时光中的觉悟。

于是,每当太阳露出它第一缕阳光时,我都会用精心制作的小瓶,将阳光收起,不容它逃走,它给我的温暖,让我错以为那就是我想要的太阳,更不允许别人观看,将满满的温暖,牢牢握住,不放开,直到温度散去之时才将小瓶放回原处。那是儿时的温暖和快乐。

蓝天携白云一同与阳光在天空之出现,我虽不知道它们相隔多远,但我深信它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因为它们总是同时在白天出现。我喜欢蓝天的宽阔和颜色,喜欢白云的洁白和形状,更喜欢它们放荡无畏的感觉。偶尔,也会幻想,我在云端行走,蓝天中遨游,在阳光下甜甜的酣睡。那是我的向往,不变的梦想。

那时的我以为母亲是万能的。因为母亲会陪我玩,饿了为我做香甜可口的饭菜,为我做我喜欢的布娃娃,还为我讲故事,我喜欢,躺在母亲的身边,听她为我讲,有关天空的故事,边听边陶醉着,并且想象着情节中的娓娓动人画面,我开心的大笑着,看着母亲,母亲则也会莞尔一笑。

那时的温暖与向往在时光中成长。转眼间,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孩子,回望那已逝去的童年,我终于明白,阳光和蓝天白云,都是遥不可及的美。所以我知道阳光不仅可以给人温暖,还可以给人信心与鼓励,给人以新的希望。难过时将头仰起看蓝天,泪水就不会在眼中流下、心情就不会再压抑。而母亲,是永远的城堡,永远的陪伴,永远的幸福。她是我永远的依靠永远的不离不弃,永远的爱。

儿时的梦,时光中觉悟,儿时的梦,人生的梦。

第六篇

鲁迅的儿时乐园是“百草园”,我的儿时乐园则是我家的小杂院。记忆虽然朦胧,但也是有无限乐趣和欢乐的。

刮过几天春风,院子男墙外面的墙根处雪就化了,弯下腰仔细看,就能看见小草从地里钻出头来,小小的,尖尖的,嫩嫩的,竟然有的是红色的,春风中微微地晃动着,就好像淘气的孩子兴奋的看看这,看看那。院旁的两棵梧桐树还是光秃秃的,灰不拉几的,指望它在春天里为人们增加了一抹新绿那是痴心妄想,梧桐树在春天要过去的时候才能长出叶子,并且速度吓人,仿佛一夜之间它就长够大了。燕子是最先得到信息的,早早的飞了回来,筑好新巢了,它们就飞落在电线杆上休闲,电线在风中一摇,他们就像音符似的在“五线谱”上跳动。

酷热的夏天里,蛐蛐和蝈蝈在草丛里跳着唱着,妈妈种在院墙外的花竞相绽放,那一朵朵馒头花在阳光下更红了,到了晚上夜来香随着阵阵晚风开始了她的生活,还有一些我叫不上来名字的小野花,也很美丽,开的也热热闹闹的。但我最喜欢的却是牵牛花,那一朵朵小花张着大喇叭,仿佛在跟小虫说悄悄话呢!

秋天来了,秋风像一个画家把院后的田野抹上一层金色,站在后院墙上一望,那真是一派丰收景象,爸爸妈妈开始忙碌了,可是喜气洋洋,脸上透着红光。我和小伙伴们则在田间玩耍:捉迷藏,玩游戏,捉蟋蟀……玩的不亦乐乎。

冬天乐趣更多,雪给世界套上一件银装。你看那雪花纷纷扬扬,自然会想到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这是一种何等的美妙体验!我们在雪地里:打滚,疯跑,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卧倒爬起根本不必担心会把衣服弄脏,总之,整个冬天都令我兴奋。

这就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家的小杂院。

第七篇

“您的快递,请签收!”快递员爽朗的声音传入我耳旁。我寻思着自己并没有上网购物,疑惑着,拾起剪刀打开那纸箱。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静静躺在黑白相间报纸上的,硕大滚圆的柿子。原来是故乡的柿子。

于是,以前那一个个青涩的、拳头大的小柿子,从儿时的故乡记忆中滚出来。

说起故乡,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夏天了。不如春天有生机,也不如秋天的醉人,更不如冬天的萧瑟—夏天有自己的乐子。夏日的炎热和泉水的清凉交织在一起;树上的蝉鸣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交错在一起;夏日雷雨后的泥土味儿和被太阳晒的香香的被子味儿交叉在一起……它是蹦蹦跳跳的娃娃;是慢悠悠摇着蒲扇,白背心黑裤衩的大爷;是撒过花露水的凉席;是风扇;是小卖部的甜丝丝的老冰棍儿……

老冰棍儿是童年时盛夏的必备。小时候的我,上午一定要屁颠儿屁颠儿的跑去小卖部买上一两根老冰棍,再去姥姥姥爷的小院儿里。抄起一本小人书,就往院子里那一棵魁梧的柿树旁边儿的凳子一坐,把小人书往桌子上一摊,悠然自得。亦或中午给柿子树旁潺潺流的清澈河水上拨掌的几只鸭子撒把面包块,逗逗趴在脚边的狐狸犬,下午再给柿树浇浇水。柿树很不大,但是那褐色枝干却是十分结实的,油亮的深绿色厚叶遮着炎炎烈日,从缝隙里钻出丝缕金色阳光打在树根上,书页上。抬手遮阳,抬头看到的便是个个和攥起的拳头一般大的未成熟青色柿子和淡黄色的一朵朵花骨朵,甚是可爱。站在凳子上掐下来一朵,柔软细腻,戴着淡淡的花香。听着树上的蝉“知了,知了”,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多么舒适阿。

有一次睡醒,迷迷糊糊看到个和我年龄相仿姑娘,在墙头悠悠地踮着脚,伸长胳膊,尝试着碰到那一个个青柿子—估计是想趁我睡觉偷摘青柿子吧!—我愤愤的想到,却又莫名的有股说不明的窃喜——那应该是股青涩调皮的孩子气。她低头,看见我竟然醒了,她先是一惊,险些打个趔趄。她从篱笆上跳下来,在对面小院儿和我大眼瞪小眼。我急不可耐地开口道:“你可知道那柿子树是我们家照料的?”她飞快瞟了我一眼,撅撅嘴,竟厚脸皮问:“那秋天能吃吗?”“那是当然!”我带着一丝得意,不假思索回答道……记不清我俩怎么就滚到一起玩了,只记得我和我故乡的这第一个朋友,在柿子树下、在篱笆旁、在泥地里,在胡闹、争执、傻乐中,俩“愣头青”渐渐地爬滚成了浑圆的大姑娘来……

回过神来,把柿子用清水洗净,轻轻剥开皮,鲜嫩水灵的果肉映入眼帘。启齿轻咬一口,甘甜蔓延在嘴里,却意识到最甜的柿子只存在于小时候的回忆间。因为学业,因为早已习惯了忙碌的生活节奏,与当时玩伴早已许多年未见面,老家也不曾回几次,更别说给柿子树浇水了。在这车水马龙的城市里,青涩的孩子们逐渐失去了以前的天真烂漫和稚气,变软,磨平棱角,开始适应新的世界,学习新的事物。但儿时那几根冰棍儿和小人书,却总能带来无比清凉的回味。

那是夏天和童年独有的烂漫与清新。

第八篇

爷爷奶奶的菜园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是我儿时的乐园。

菜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小野花、小昆虫,然而我最情有独钟的是草莓。它滚圆的个头,活像粉红的小爱心,色泽鲜艳,跟抹了一层油似的,十分惹人喜爱。“小爱心”上还密密麻麻地镶嵌着白色的小芝麻,看上去就十分诱人。我不禁凑近一闻,一股甜丝丝的香气钻入了鼻腔,沁人心脾。摘上一颗,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轻轻咬,汁水流了出来,酸溜溜,甜津津的,十分可口。

除了味觉上的享受,菜园里的小野花,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视觉上的“惊喜”,如同精心筹备好的一场盛大演出。

你看,婆婆纳缠绕在田埂边,顶着一朵朵浅蓝色的小花,那模样像极了穿着浅蓝布衫的小娃娃,清纯可爱,又像蓝色的小蝴蝶扑扇着翅膀,神气活现的。水毛茛也不甘示弱地绽放着金黄色的小花,都迎着风儿翩翩起舞。这些小精灵使我的乐园充满了生机。如果说,爷爷奶奶的菜园是幅美丽的画卷,那么,这些小野花不正是镶嵌在画卷四周精致的边框吗?

最有趣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挖荠菜。我们左手挎篮,右手拿着小铁锹,兵分几路,开始“寻宝”。顿时,菜园里热闹非凡。大家有的说荠菜的叶子像放大了的雪花,有的说它的叶子好嫩好绿啊,有的说荠菜营养丰富,做馄饨馅儿可好吃啦……我轻轻地用铁锹拨开荠菜,小心翼翼地将荠菜一棵棵铲起,拍拍荠菜根部的泥土。不一会儿工夫,翠绿翠绿的荠菜就挤满了菜篮,成就感油然而生。耳畔,回荡着阵阵欢声笑语。田埂边,爷爷奶奶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深深的皱纹也都展开了。

爷爷奶奶的菜园是我的乐园,一年四季变化无穷,五彩缤纷。那里有我多姿多彩的童年,有我美好的回忆……

第九篇

风把儿时的记忆吹醒,那条掏蜂窝、捉鸟雀、拾贝石的沟里,已无往日的痕迹。代之而来的是,炸开、修起的通村公路,遮住了渐行渐远的童伴的影子。曾经合伙偷摘海红果的果树,老态龙钟,几个稀疏的、干瘪的果子,挂在枝头上,无人问津。

风把儿时的记忆吹醒,那条沙漠黄龙上,柠条满满,云团般的羊群在其中转悠,好似昨天的、流着鼻涕的孩子们在捉迷藏、滑坡梯、打雪仗。偶尔听到羊叫声,又把记忆带到那个纯真年代,大家偷吃煮熟的小羊羔料,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谁说了就要遭到大家的打骂。

风把儿时的记忆吹醒,儿时的老人下世、青年老去、少年变老。耳畔响起“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儿时的童伴,各奔他乡。与留守的老者,相互问好,话说沧桑,感叹岁月。我讲一些城里的新事,他们讲一些村里的故事,十分投机,津津有味。

风把儿时的记忆吹醒,那条通向吃水泉子的老路,不复存在。每家房边有一个水窑,享受着天雨的赏赐。但我还是忍不住看一下那条担水路,忆及那位下雨天刨路、淘泉子的路老汉。路老汉走进了我的诗意深处,从未在我的脑海里消失。母亲的吃水把我同路老汉紧紧绑在一起,一想到母亲就想到路老汉,他是村里的平凡英雄,折射着价值的光芒。

风把儿时的记忆吹醒,原来的老路、小道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水泥道路,车可以开到门前地头。这是扶贫路、小康路、幸福路。尽管村里人少了许多,但一股暖意从心底升腾。稀疏的红联,映红了老人和孩子的脸,袅袅的炊烟,把乡愁卷入天空,向四处弥漫。

风把儿时的记忆吹醒,村口那棵柳树,迎风摇曳,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变迁。一个小山沟有如此大的变化,一个大国家肯定会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儿时记忆珍藏着精神的富有,与新时代融汇成一幅浩瀚夺目的画卷,飞入我的心底,泛起缕缕甜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