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和北京的故事作文

我和北京的故事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希望以下这些我和北京的故事作文,能对您有帮助。

第一篇

古城北京故事多多,镶嵌四合院的高楼大厦之间,便是我美妙的记忆长河,每次追寻,总有一丝酸甜萦绕心田。

我的爷爷是个和蔼慈祥的老北京人,一团白花花的胡子,一副精致小巧的眼镜,稳稳地搭在他那根微低的鼻梁上。头发与鬓角全白了,但这都遮不住他那双无比透亮的双眼,让每个见到他的孩子都觉得无比亲切。他常常抱着三四岁的我讲西游、话水浒,说这北京城的奇趣妙闻。

我的爷爷有个拿手绝活,便是冰糖葫芦。冰糖葫芦是由山楂、冰糖等制成的老北京小吃,红红的山楂配上熬过后金黄的冰糖,那味道可叫一个绝。小时候的我最好这一口,天天吵着爷爷给我做。盼呀盼,等呀等,终于熬到了冬天,爷爷拿出一块小石板,和我一起用抹布擦干净,拎出早已备好的山楂、山药、冰糖、竹签,放上一口小锅,倒入冰糖,小火慢炖起来。此时调皮的我便在一旁玩这玩那,一会儿把汤勺弄掉,一会儿又把竹签弄断。爷爷便举起一根竹签,开玩笑似的打了打我的屁股,我马上就跑了出去,嘴里还嚷着:“爷爷欺负我!

哈哈……欺负我!”

可等到冰糖一熟,我哪还记着捣乱。闻着冰糖醇厚的甜香就飞奔到了厨房里,抱着爷爷的腿喊饿。爷爷笑嘻嘻地把我拽开,把盛有冰糖的小锅端到石板上,然后拿起竹签与山楂,飞快地串了起来。那手比变泥人的泥人张还快,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转眼间便串出了五六串。紧接着,爷爷举起一串山楂,往小锅里轻捷地一蘸,然后迅速往石板上一拍,只听啪的一声,爷爷又提起了竹签,定睛一看,一个个山楂均匀地分布着薄薄的金黄的冰糖。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我立刻馋了,伸手便给夺了过来,一口下去,冰糖的脆甜与山楂的酸甜交融在一起。“谢谢爷爷”,我兴奋地说,嘴里还含着一大块糖葫芦。爷爷冲我和蔼地笑了笑,手上仍旧没有停下。

转眼已过了好几年了,我常常坐在书桌旁,幻想着和爷爷再做一次冰糖葫芦,可是我们的故事已经无法延续,爷爷已经不在了。

第二篇

北京,一个亲切的字眼;北京,多么熟悉的名词;北京,记录和陪伴我十二个春秋,与它发生了太多故事的城……

周末中午的阳光照进房间,洒了我半床,任由它温暖着我的脚丫。今天,难得有半日闲,我倚靠在床头呆呆地看着书桌上的照片。里面的我拿着刚吹好的糖人儿,笑眯眯地看向镜头……渐渐地,眼前变得模糊起来……

我来到了庙会。人们摩肩接踵,来来往往,望向大门,写着“北京庙会”几个大红字。一只大手抓住我,顺势被拉近了人群里。大大小小的柱子上都缠满了红绸、黄绸,地上、墙上、铺面里都贴满了喜庆的海报,大人小孩都五颜六色,面露八颗牙齿的笑着说着,一时间合不拢嘴,欢庆的音乐声、小摊的叫卖声、远处的汽车鸣笛声……声声入耳,此起彼伏,爸爸也哼着小调,继续拉着我往前走去。

突然,一股淡淡的、腻腻的、金黄色的焦糖味飘入鼻腔,我一路沿着气味嗅过去,远远看见一个高挂的条幅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糖人常”,下面一群小朋友大朋友围着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我快走两步,也找了一个空档钻了进去。

只见老人家用一根筷子在加热的锅里挑起一缕麦芽糖,麻利的拿起剪刀剪下一块适合大小的,先捏了一个窝窝,再沾上点白粉末,合拢口儿,用嘴一吹,麦芽糖在他的手里就变成了空心圆球,趁着热,他又用小镊子抽拉出基本样子,用小梳子和竹刀将细节修理好,三下两下一个活灵活现的大公鸡糖人就完成了。我也掏了10元钱选了个小狗样式。交钱时,我仔细打量了老爷爷,双手布满了老茧,我猜这应该是糖稀太烫和经常使用工具造成的吧,他军大衣的袖口虽然补了又补,但依旧很干净,脸上的皱纹很深,但面容和蔼慈祥,寒风中依旧微笑面对我们……在他递给我糖人时,我却在老人眼里看到了一种喜爱和莫名的留恋,“年岁大喽,做一个少一个喽,唉……”我分明听清了他喃喃的小声念叨,“老爷爷您为什么叹气呀”,他似乎明白了我的疑问,站起来伸伸筋骨,操着老北京人的那口儿化音说道:“吹糖人儿,会这门儿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喽,我今儿个78了,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给你们吹糖人儿?”说罢,他摸了摸我的头,“去玩儿吧”,我转身离开了这个摊位,看看糖人再回头看看老人家,忽然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儿子,吃饭了!饭后还有焦糖爆米花呦。”我回到了我的床上,在金色的海洋里遨游着、回味着……

回味着我和北京的故事,回味着老爷爷的感慨……是啊,糖人、剪纸等这些民间的艺术形式,我们应该传承,让他们受到保护,这是我们人类的智慧与宝藏!北京,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无论九曲十八弯的皇城根胡同,还是象征皇权的故宫、园林,处处彰显着属于你独特的韵味。

第三篇

一条幽深的胡同里,一间古朴的小屋中,以为老人正在熟练地用剪刀“咔擦、咔擦”地为顾客理发。随着剪刀的起落,片片落发从理发布滑落到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

这是一间名为“阿元”的理发店,坐落在大学校园旁边一个偏僻的胡同里。理发的师傅是位老北京,就是在这样一家不起眼的理发店里,我体味到了浓浓的“京味儿”。

理发店的门是日久失色的木门,上面挂着一块已经发白但很干净的布帘子,布帘子上歪歪斜斜地印着“理发”两个字。屋里简单朴素、干净整洁,不像市面上的美发沙龙或造型屋,每天打着花里胡哨的灯光,做各种“高端”的护理。虽然条件似乎先进了不少,可也遗失了某些珍贵而古老的记忆。

由于喜欢长发,我已经很久没有光顾“阿元”理发店了。这个周末我又来这里,是因为长发实在是不好打理。我穿过楼下的花园,一路向南,再次走进那条熟悉的胡同。透过玻璃窗,看见老师傅正在里面忙活着。还好,理发的人并不是很多,平日里总是要排长长的队伍的。顾客多是附近的街坊邻居,偶尔也会有一些大学生来。

忽然记起了第一次来这里理发的情景,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小,并不是很了解所谓的北京味儿。现在才发现这种文化正在渐渐地消逝。一位身着对襟大褂、年事已高的老奶奶和颜悦色地招呼我进屋:“吃了吗您呐?”“您坐好嘞……”于是我便坐在皮椅上等着。不一会儿,里屋的门帘掀开了,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他穿着蓝布大衣,大方脸,小眼睛,乍一看面目似乎有些“狰狞”。他的腿脚也不大方便,双手小指还留着长长的指甲。我心里直犯嘀咕:这么一个手脚不利索的人,能把头发理好吗?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含含糊糊地说了句:“您请好吧!”只见他拿起大梳子,细细地梳顺了我的头发,然后用喷壶喷湿,接着用木夹一层层夹住,又用剪子一层层修剪,动作麻利老练,却又不失严谨,似乎是在打磨一件艺术品,连一丝的瑕疵都不肯留下。从里面出来,我还真有点像《城南旧事》里的小英子呢。

时隔几年,再次走进“阿元”理发店,我发现那位理发师傅耳朵上带上了助听器。原来他不仅腿脚不方便,耳朵也不灵了。怪不得有人跟他说话,他却没什么反应,只是偶尔咕哝几个字。听周围的邻居说,他已经在这里给人家理了一辈子发了,虽说身有残疾,可做事却一丝不苟,遇上生活困难的老人,还会免费理发,大伙儿都很喜欢他。

在如今这样现代化的大都市里,我惊叹于这样的老北京人,他们带着传统手艺,隐匿于北京城的各个角落,远离喧嚣,用自己的一技之长,默默地为他人服务,把自己的手艺和故事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

第四篇

曾经,“墩儿——”的喊声从北城飘到了南城,“葫芦儿——”的叫卖声从南城又荡回了北城。每当我听到这叫卖声时,思绪又被拉回了三年前的那个元宵节。

那是三年前的元宵节,我和妈妈去圆明园赶庙会,一走进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排排各式各样的小吃,有台湾蚵仔煎、日本秋刀鱼、绍兴臭豆腐、北京糖葫芦……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冰糖葫芦了,只见尺把长的竹签被削的黄中泛青,十个火红的“小太阳”顺次挂在上面,散发着灿烂的金光。那些山楂妹脸上还点着米粒大的豆斑,在冰糖的涂抹下显出几分俏丽,让人忍不住想去舔舔它们。我三步并两步地冲了过去,赶紧买了一个山楂白芝麻的,大口吃了起来。这时。旁边一个外国小男孩,用英语和卖糖葫芦的老爷爷说:“Pleasegivemeasugargoard。”老爷爷愣了愣,随即从上面拿了一个最大的糖葫芦,递给了小男孩。小男孩的爸爸连忙从兜里拿出了几张纸币,有100元的、有50元的还有10元的,让他自己拿,老人用手比划了一个8,然后准备去拿那张10元的。这时,旁边的一个小青年大叫:“拿最大的!”那个外国男人好像听明白了青年的话,把那张100元递给了老人后,准备转身离开。老人一把拉住了他,递回了100元,拿出了10元,又找回了2元,外国男子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点头,四周掌声雷鸣,那个起哄的年轻人羞红了脸。我不解地问老爷爷:“您为什么不拿最大的呀?反正老外也不知道不少钱。”老爷爷笑着说:“小伙子,做生意要以诚信为本,童叟无欺,这就是咱老北京爷们儿的本质……”

这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每当我看到冰糖葫芦时,都会想起那位老爷爷,他的正直、朴实、诚信和善良,就像晶莹的红山楂,那是地道的中国情,浓浓的北京味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