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读后感100字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是一本由英国DK公司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80,页数: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读后感(一):精密的人体

几年前,先生开始玩单反。买相机只是开始,镜头才是各种坑:各个焦段的定焦头,不同焦段的变焦头。偶尔我用他的长镜头当望远镜看远处,却发现那么贵的镜头视野却很小,我需要用裸眼找到大致的范围后,再通过镜头搜索。天知道把人类的视力能力拆分成单反镜头会有多少个,要花多少钱。自从他开始玩单反,我日益感觉人类的眼睛真是奇妙:视野范围大、对焦范围广,而我对人体通过漫长进化后具备的各种精密结构也日渐敬畏。而我也希望孩子们能有这份敬畏,尊重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

所以,拿到本书,中英对照的前言就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台功能强大的机器,它的结构错综复杂,以至于再娴熟的工程师也无法设计得这么灵活。”

全书从基本的人体架构讲起,给孩子们一个对人体的大概认识。这些基础知识包括从DNA到表型,从细胞到组织器官,给出人体12个大的系统,并告诉孩子们,正是这12个系统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构成了这部超级机器——我们的身体!

接着,编者从身体构造(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皮肤系统)、控制中心(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与血液(循环系统)、肺与呼吸(呼吸系统)、遭受攻击(免疫系统、淋巴系统)、能量供应(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命循环(生殖系统)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人体的各种基本功能。可以说内容涉及我们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睡的方方面面。

本书的插图也很有特点。Illustrator欧文·吉尔德斯利夫,他的作品一般都是手工制作再拍摄。本书的插图也沿用了他一贯的风格,这次他用的是剪纸来勾画各种人体结构,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层次,然后各种颜色的剪纸叠加组合。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变得简单明了,读图变得简单,很符合孩子的审美心理学。而为了对应“机器”(英文名字是My Amazing Body Machine,machine即机器),书里图标都是用的齿轮形状代替,“机器感”十足~~~

本书的内容不算深入,语言比较浅显,属于入门级的科普读物,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建立一个对人体的大概印象,帮助孩子们快速认识自己的身体。学龄儿童自己阅读完全没有问题,再小的宝宝本来就需要父母帮着读。如果孩子们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再深入研究各个部分。而对孩子科普的本来意义不就是引领兴趣吗?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读后感(二):做人体科普,这本书是认真的 ——读《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

据说,古希腊德尔菲神殿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将这句话奉为“神谕”,是最高智慧的象征,而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则将其视为人生信条。且不论从哲学的高度有多少人能够回答“认识自己”这一问题,仅从生物学、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呢?

你知道心脏是怎么工作的吗?你知道人体有多少块骨骼吗?你知道大脑是如何高速运转吗?你知道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吗?……仔细想想,恐怕大部分人都只停留在大概知道、又不完全知道的朦胧认知水平吧。成人尚且如此,遑论儿童了。

在国外,英国DK公司就专门为儿童编写了一本关于人体的科普读本——《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以下简称《DK儿童人体百科》)。权威细致的专业知识、直观形象的缤纷插图、生动有趣的类比解说,全面地展现了人体这台精密机器的各种奥秘。读完这本书,你不得不感叹:做人体科普,《DK儿童人体百科》是认真的!

英国DK公司编写《DK儿童人体百科》的顾问是英国皇家工程院荣誉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命科学系教授罗伯特•温斯顿,他很擅长将学术研究与科普相结合,创造性地传播科学思想。虽然是儿童科普书,但是此书的细致程度丝毫不亚于生命科学专业的水准。

仅以众所周知的细胞为例。读过初中生物的人,也许都还记得曾经背诵过人体细胞的构造:细胞核、细胞质、液泡。读到高中生物,人体细胞的构成中好像又多了几个专有名词(功能已不甚明了):溶酶体、线粒体。《DK儿童人体百科》则更进一步地告诉你,除了以上构成要素,人体细胞中还有内质网(一种管状结构,帮助合成身体所必需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对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并将其送到所需的部位)、微丝和微管(一种管和囊构成的网状结构,可穿过细胞运送原料)。

这样一来,原本给人印象是简单低级的人体细胞瞬间就变得复杂高级起来。为什么儿童科普要如此巨细靡遗?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树立起正确的认知吧!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小到细胞都十分精细且重要。所以我们要认识身体,爱护身体。

作为儿童科普,如何让儿童读懂它、爱上它才是一本书的价值所在。《DK儿童人体百科》中五彩缤纷的插图就足以俘获孩子们的心。

实物图片直观地展现了人体器官的真实面貌,剪纸风格的插画则令人惊叹人体的对称之美、连接之妙。整体的图片让孩子从宏观上把握人体各大系统的位置和运行原理,微观的图片则打开了肉眼世界之外的神奇认知之门。

相比起文字,图片更容易让孩子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理解和牢记。我把《DK儿童人体百科》一拿回家,家中3岁的小朋友就立马翻起来,虽然只字不识,看到图片的时候却格外兴趣盎然。我指着几幅放大后的微观图片问她:这个是红细胞,像什么呢?——甜甜圈!这个是脂肪,像什么呢?——鸡蛋黄!这个是神经,像什么呢?——蜘蛛网!你别说,还真像!关键是,下次再反过来问她这个是什么,准保答得出!

其实,前面提到图片的时候已经展现出了《DK儿童人体百科》生动有趣的一面。深入浅出的文字配上相得益彰的图片,能够让孩子轻轻松松理解专业知识。

比如,在介绍消化系统的运行原理的时候,书中插了一幅搅拌机搅拌食物的图片,并配上一段文字:食物搅拌器利用锋利的刀片把食物切成微小的碎片,并使其成为糊状的流质。人体的牙齿、舌头和胃对食物也做着类似的事情,使其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通过图文并茂的类比解说,就很好地把人体消化功能诠释到位了。此外,书中还有很多纯文字的类比解说,将原本不好懂的知识转换为人人都能理解的知识,并且充满趣味。比如,胎儿长成香蕉的长度和重量需要花费21周!——天呐,怀胎五个多月才有香蕉那么大,真是不容易啊!再比如,人体的血管有100000千米长,可以环绕地球两周!——说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也不为过嘛!

写了这么多,只想说《DK儿童人体百科》刷新了我对人体的认知。关键是,这原本是写给儿童的科普书呀!作为成年人来读这本书丝毫不觉得低智,足见国外科普水平之高、意识之强了。认识自己的身体是爱护身体、保持健康的前提,如果现在依然懵懵懂懂,就该努力补课啦!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读后感(三):一本书带你认识自己——读《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世界的探索。而人体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他又蕴藏着怎样的奥秘呢?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这不仅是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更是我们生而为人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前提和基础。这本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的《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我们开启一场不可思议的人体之旅,一起去探索人体的奥秘。这不仅是一堂自然生命知识的讲堂,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场有创意的头脑风暴。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作一台功能强大的机器,那么这台功能强大的机器又有哪些“零件”组成,它们又是如何通力合作,完成人体庞大而复杂的功能的呢?《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一书从人体的基础生命单元——细胞开始,把孩子们带入到奇妙的人体旅行中来。作为一本专门写给儿童的人体百科,编者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先从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感知的到的皮肤、指甲、头发入手,再从孩子们通过触摸可以感知到的硬硬的骨头到神秘的大脑神经网络,从永不停歇的血液到再自然不过的呼吸,人体如何抵抗病菌的大规模入侵,食物怎样在肠胃中百转千回,再到生命的循环繁衍,由浅入深的为孩子们讲述人体及人体器官的知识。作为一本科普书,它的信息量巨大,涵盖了包括生理学、解剖学、细胞学在内的各方面的人体知识,内容丰富,非常适合儿童阅读、了解人体的相关知识,同时也适合成年人阅读,它对于我们了解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读懂体检报告都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作为科普书,它的讲述手法通俗易懂。在介绍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过程中,大量运用画图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等的说明方法,把枯燥难懂的生理知识讲解的生动形象,且具有极强的代入感。例如在讲解细胞的团结协作时,把看不见的细胞之间的关系,通过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团队”、“车间”来讲解,孩子们就能较容易地理解这些抽象的人体组织和器官。在讲解“血液组成”时,“一滴针尖大小的血液含有250万个红细胞”通过数字以及红细胞与针尖大小的血液的比较,孩子们可以感知红细胞的体积。而在介绍白细胞时,把人体数十亿的白细胞比作一支保护着身体免受病菌侵害的秘密部队,尤其是“巨噬细胞”这只最大的白细胞的作战计划,拟人化的动作描述,生动的把读者带入到那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无声的战斗中去,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作为一本科普书,《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不仅做到了图文并茂、生动细致、严谨权威,更重要的是它在宣传科普知识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少年儿童的人文关怀。“基因还具有赋予我们多种外貌特征的独特组合,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天生一对” 的双胞胎,也是“独立的个体,生活经历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他们会发展出独属于自己的性格特征。”这不仅便于读者了解基因密码,了解DNA ,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独一无二,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与独特性。“在你读这句话时,已经有超过2000个死细胞从你身上脱落了!”这不仅有助于孩子们理解细胞的新陈代谢,也让孩子们认识到时间的流逝、生命的宝贵。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可是,你知道吗?“人体有1000千米长的血管,可以环绕地球两周。”原来,渺小与伟大都是相对而言的。

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将带领我们全方位认识自己,从而更好的开启认识世界的奇妙旅程。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读后感(四):想认识人体?你需要的书在这里!

认识人体,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理学》、《细胞学》、《解剖学》……医学类书籍常常给人留下艰涩难懂的印象,更不要提给孩子讲解人体知识,自己都看不懂。

可我的孩子就是想知道这方面的信息怎么办?总是围着我问大脑是什么样的?血液是干什么用?大脑是怎么控制人体的?……被这些问题问倒了吗?没关系,《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来帮你。

DK的书,都是大部头

这本书看封面就知道,不是针对低龄幼儿的。更适合已经上了幼儿园,能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词汇的小朋友。具有科学性,但又不失趣味。英国DK的书,永远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在儿童科普领域,DK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我们来看看目录:

讲述的内容丰富、全面

你会看到它将书分成人体架构、身体构造、控制中心、心脏与血液、肺与呼吸、遭受攻击、能量供应、泌尿系统、生命循环这几块,还包括术语表和索引。真是很认真做的一部科普书了,有点教材的样子,却又没教材那么生硬、刻板。

为了验证我的说法,我们接着往下看。

人体架构这章的大标题

它的表述是“人体这台机器由数以亿计微小却极具生命力的零部件构成,它们被称作细胞。它们团结协作完成……”,语言是比较活泼的,适合学龄儿童阅读,也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这种比喻的方法多次在书里出现,对降低阅读难度很有帮助。

细胞的构造

我这张图有点小,大家可以点击放大来看。如果学过初中生物就知道,细胞里分为线粒体、高尔基体、液泡等等,这些术语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图非常漂亮呀,而且很直观,一眼就能看懂细胞里到底有什么。同时你可能注意到了,我们课本上的画法比这个更接近于细胞本来的模样,但是这张图上有点拟人化了。

截了一小块内容

DK的书有意思就在于,它会把一些科普性的内容用很趣味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这张图上的这句,“在你读这句话时,已经有超过2000个死细胞从你身上脱落了!”读起来通俗易懂,又用夸张的数字让我们明白这个科普知识。

骨头内部结构

这张图非常非常形象,一看就能明白松质骨的内部结构,并且这种结构还被用在建筑中。小朋友看到这张图,不仅能认识这种结构,而且还能了解到原来科学家们创造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是来源于自然的,自然而然地,我们可以引申讲一些关于科学家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灵感。

骨骼生长

再看这张骨骼生长图,虽然我们知道人体不再长高是因为骨骺线闭合,但是从来没有人把不同年龄的骨骼拍给我们看过。我自己在看的时候都忍不住感慨,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么丰富呀。甚至这一页还画了骨折以后骨骼是如何再生长的,形象到像动画片。想给DK竖大拇指,他们就像《疯狂动物城》的创作人员那样,试图把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科学,变得生动而有趣。

一张大图+一张细节图

这里我把细节图拍了出来,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方式来形容关节。像画面包一样在画关节结构,但你别说,还真是很形象了。这张图让我想起孩子看的绘本,我们在长大的时候,往往也失去了童心,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失去了怎么样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去告诉他们知识。

这张图里可以看到,是对头骨的解释~把头骨比喻成头盔。把大脑比喻成蘑菇,这些比喻都恰如其分,我自己看的时候经常会拍腿叫起来,我怎么没想到呢?可以这样给孩子做比喻啊!所以DK公司的人员厉害就厉害在这里,你要给出一个比方,首先你对这块内容要很熟悉,在熟悉的基础上,你又十分了解某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知道用什么样的比喻是他们能够理解,能够听懂,并且会被吸引继续看下去的。

分裂成长

生命起航

我女儿现在还在看《小威向前冲》,这是适合她这种低幼儿童的认知书,但是如果要说对生命诞生的完整过程描述,比不上DK的这本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你看书中把精子如何进入身体,详细地描绘了出来。这张图甚至把分裂情况也画进了图里,多久分裂一次,怎么分裂都画得清清楚楚。

DK可以算是儿童科普界的翘楚,但是DK的书更适合4-10岁之间的学龄儿童,它的科普方式是真实+有趣,真实是因为它把科学还原出来,有趣是它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也采用了一些更适合儿童的表达方式。如果你想给孩子买一本科普书,不妨从DK的这本《人体的奥秘》开始。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读后感(五):一本专为儿童设计的人体器官说明书

科尼赛克Agera RS

据报道:2017年11月,科尼赛克Agera RS在内华达州公路,跑出了平均时速447km/h,被誉为目前地表最强跑车。这么酷炫的车,我真想开一开,感受一下风驰电掣的速度啊~

不过,我看完《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发现:其实我也不用太羡慕能驾驶这辆超跑的车手。因为我自己也能“跑”出类似的速度。不过这个速度不是我跑步跑出来的,而是神经系统的神经脉冲跑出来的。

神经脉冲是什么呢?是神经细胞产生的微弱的电信号。神经脉冲也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这些神经脉冲“跑出来”的最好成绩就接近400km/h,真是快赶上世界顶级跑车了。

我们真该为人体的神奇功能感到自豪啊!

人体的神奇之处还不止于此。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从《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开始。

假如你觉得已经对自己的身体自己了如指掌,不妨尝试回答一下,下面几个问题,测试一下对身体的了解程度。

如果你能顺溜地回答完所有问题,请受我一拜!你简直太令人敬佩了!说来惭愧,可能很多人,包括我囧,身为人类几十年了,但这些关于自己的问题,还真是很难全都答出来。

如果回答不上来,也不要紧。这些问题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 都能一一解答。

问题和书中内容的对应关系,可以看下图。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目录

当我们全面了解人体功能之后,你会发现:人体简直就是一台设计精良,运行准确的机器。每个器官都为人体正常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各个器官的运行,配合地恰到好处。

只不过除了学过医学和生物的人来说,大多数人对人体器官的功能都是一知半解。而如果哪天你见到一个小朋友也能对心脏的功能侃侃而谈,也别觉得奇怪,说不定因为他、她读过《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这本书。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是一本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讲解不同人体器官功能的、并配图进行解说的科普书籍。

其实,看书名就能发现,《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这本书,是一本儿童科普书。

接下来,我们就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为了便于儿童理解人体功能, 做了哪些特别设计。

1.字体明显大于成人书籍

儿童刚出生,视力不佳。儿童的视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通常人们认为的:小孩比成人视力好,其实是错误的观点。

穆尔菲尔兹眼科医院的 Romesh Angunawela医生,制作了婴儿视力发展图(点击可以看到动图婴儿视力发展过程动图)从图片中我们能看到:人的视力是从模糊到清晰的,而非通常认为的人一生下,来视力最好。

婴儿视力发展截图

所以,面对儿童的读物,如果出现文字,需要用更大的字体印刷。这样儿童看起来才能毫不费力。当然,大字体也有利于儿童保护视力。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的字体就明显大于一般的成人书籍。下图中,《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最小号字体,比成人书《大自然的社交网络》,还稍稍大一些,以及黑一些。

字体:《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VS《大自然的社交网络》

2.配图形象、立体

我查了查国外网站对《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的介绍发现,都建议5岁以上的儿童阅读这本书。我认为,这个年龄建议,也适合我国儿童。(理由稍后再说)

那么,5岁以上的儿童,思维有什么特点呢?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来说,5岁以上的儿童在12岁之前,思维都具有具体性,不具有抽象性。

通俗来说就是:儿童能对摆在眼前的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思维,但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很难进行思维加工。或者说听不懂抽象内容。

因为眼能看到,手能摸到的纸是具体的;想象中的纸是抽象的。

因为小美认为:嘴甜就是嘴巴和糖一样甜。这种具体的甜味能理解。但是用甜形容语言让人听了高兴,这种用具体词语形容语言表达,这种抽象的用法,小美不能理解。

儿童这种思维特点,决定了:儿童读物的内容如果不易理解,需要有具体案例、图片等具体内容进行解说,否则他们不容易看懂。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的配图就起到了解说难懂内容的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配图如何解说脊梁骨的作用:

脊梁骨骨骼介绍

配图中,把不同部分的脊梁骨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能让儿童一目了然地看到脊梁骨由五个部分组成,而且每个部分骨骼的功能不同。

除此之外,《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对心脏跳动过程、呼吸过程、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食物的消化过程,都用了类似的不同颜色配图进行解说。

心脏跳动过程、呼吸过程、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食物的消化过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配图的制作。

如果你仔细观察配图,会发现:配图看上去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

纸模的立体配图

我仔细看了看《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插画师的介绍,找到了答案—— 曾经入围了当代摄影最重要的奖项之一Aimia/Ago的插画师欧文·吉尔德斯利夫,一般是先手工制作内容,再进行拍摄。

所以,我们看到的书中的配图,很多都是先用纸做出来,再拍成照片,做成图片的!

你可能会问,费这个劲有什么用呢?

有用啊!

我们人体器官可不是平面的,是立体的,而且是有层次的啊。

看看下面这两幅图片就能感觉出来。

书中的配图能看出来,骨骼之间的前、中、后的结构关系;

而另外一张图,只能看出来骨骼的大致形状。

这种神似人体结构的真实层次感,就是纸模型带来的,也是普通插图无法替代的。

纸模图片VS平面图

3.举例贴近生活

刚才提到5岁以上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决定了给他们看的书需要用具体解读。除了图片之外,《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解读内容的另一方式是:举例贴近儿童生活。

比如:

踢球;打喷嚏、打呵欠、打嗝;两个浴缸;柠檬、香蕉,这些动作、事物都是儿童熟悉的。这些专门贴近生活的解读方式,更容易儿童理解书中内容。

可能你会有疑问,这些贴近幼儿的设计有没有弱化内容的科学性呢?

别担心,完全没有。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是由有着44年历史的英国Dorling Kindersley出版社。这个出版社专门出版非虚构类的配图书籍和音像制品。书名中的DK,就是这个出版社的简称。

而且《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还有一位医学专家:罗伯特·温斯顿作为顾问,为书中内容把关。

罗伯特·温斯顿真的是太厉害了。

1964年毕业于伦敦皇家医学院的罗伯特·温斯顿,现在是英国医学科学院的院士,是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英国皇家内外科医学会、英国皇家生物学学会的荣誉院士。而这些只是他众多院士头衔的一部分。

罗伯特·温斯顿已经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了超过300篇科学论文,但他的贡献不只限于专业学术领域。他还致力于用通俗的语言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和思想。罗伯特·温斯顿还是英国BBC多部电视系列节目的主讲人。

《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大到文字表达,小到配图,都严谨科学。

比如:

人体解剖图上一般用蓝色代表的静脉,红色代表动脉。你仔细看这两根血管:

讲到舌头能尝到的味道时,提到:辣不是味觉,而是舌头上痛觉感受器产生的痛觉。

这个理论我在《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中看到过,而这本书是心理学本科学生用的课本。

既然书中内容这么不一般,可能你想问,《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这么好的一本书,适合多大年龄的孩子呢?

我个人认为:至少是5岁以上。

理由如下:

人体器官尽管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但人并不是生下来就能识别自己身体各个部位。

一个人,只有形成自我意识之后,人才能认识自己的身体。

怎么才能知道孩子能不能认识自己的身体呢?

可以做个小游戏:“找鼻子”。

具体做法是:

家长假装把孩子鼻子揪掉了,问:你的鼻子在我手里呢,你摸摸,是不是鼻子没了?

如果孩子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点头说:鼻子是没有了。

行了,这说明孩子还没有建立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这时候你给他讲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估计不太容易理解。

当孩子摸了摸鼻子说:我鼻子还在脸上呢。这才说明孩子能正确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了。

这个知道自己鼻子还长在脸上的年龄,其实因人而异。但考虑到《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这本书讲解的人体器官,很多都是人体内的器官,而不是鼻子这种,能看到的人体外部器官。

所以,需要儿童思维发展到,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思考的阶段。一般来说,5岁左右的孩子能达到这种水平。即使如此,孩子阅读时,家长最好也跟着一起读,既能帮孩子解读,自己也能补充知识。

此外,这本书还可以当做初中生甚至高中生,学习生物的课外参考书。《DK儿童人体百科:人体的奥秘》读起来可是比生物课本容易理解的多了。

那没孩子的成年人看这本书,是不是太小儿科呢?

一点也不,我看这本书就纯粹为了科普自己。这就像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里提到的,遇到难理解的书,不妨从简易版本开始阅读。

成年人想了解人体器官的功能,也不妨从这本给儿童看的书开始。因为这本童书的内容真的是一点也不简单啊。

PS:书里还附赠了一张汇集了书中精华内容的、有我半人高的海报。。。

参考资料:

https://www.thesun.ie/living/457241/from-black-and-white-fuzzy-vision-at-birth-to-full-colour-focus-by-12-months-incredible-gif-reveals-first-year-of-sigh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oduction_car_speed_record

http://auto.sohu.com/20171106/n521578935.shtml

另外:伦敦皇家医学院现已成为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医学院的一部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