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明完人王阳明》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明完人王阳明》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明完人王阳明》是一本由何书彬著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一):珍惜那些从媒体转型出来的作家

与我同龄的人,大抵都三十七,很多是新概念的参与者,包括皮囊的作者崇达。2005年,当年明月来厦门我接待时,因为古文功底,震撼了大学刚毕业的我。几年前从老大姐口中听说书彬,古文功底相当了得,一直想认识。后来数次机缘巧合,一起朗诵、参加活动等,才发现他竟与我同龄,仰慕之余,不免对他的书仅是目录就足以震撼我的所学,一直期盼着新订的书早日寄来。

一起参加活动多了,就会交流创作心得,竟也因此生出了我的长篇小说《风从台湾来》,书彬早期的报道也给我很深的启发。从记者到作家,我们用很长时间去积累,去创作,不得不说,很多创作更是基于客观的考究,进行再创作,更客观地展示一个国家的表情和万千人物的心情。写实是文学创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支力量是国人之幸。近期一篇文章关于调查记者的流失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调查记者游离在道德与法律的底线,戴着镣铐跳舞,生存大不易,媒体人也是人,需要在这个时代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文学创作成了一个重要的发声管道。珍惜那些从媒体转型出来的作家!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二):从狂人到完人,梦想永不熄灭

最早听说王阳明,是那句著名的腰牌“一生伏首拜阳明”。一个日本海军大将,被誉为日本军神的东乡平八郎,对王阳明如此推崇,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一个父亲口中的“狂人”,怎样蜕变成后世口中的“完人”,读过《大明完人王阳明》,终于解开了多年来心中的疑惑。 引经据典的论述,通俗易懂的语言,会心一笑的故事,信手拈来的分析,让人读来朗朗上口,意犹未尽。 王阳明的一生都是传奇,少年叛逆成大器,格物致知创心学,一介书生能用兵。从钱塘江假死逃脱杀手,到低谷时期龙场悟道,再到奇兵平定朱宸濠叛乱。 王阳明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终成不朽。 在全书的开头,作者引用了少年狂人王阳明的问题:“何谓第一等事?” 这一问题,令许多成年人汗颜,无论古今。 在文章的末尾,王阳明用自己传奇的一生,回答了这一问题。 正如作者何树彬书中所言:多数人都是在茫茫然读书,茫茫然行事,甚至根本不曾读书。 我们并非要做完人,但追求梦想之心,永世不灭。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三):怎样理解“心学”的“心”?

之前在悟空问答的一则回答:

先发两幅常见的图片。

图片一:

图片二:

阳明先生说:“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

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焦循释:“良知者,良心之谓也。”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回答特别简单。

那么,再看一下阳明先生曾经怎么说。

他说:“言益详,道益晦;析理益精,学益支离无本……世之学者,章绘句琢以夸俗,诡心色取,相饰以伪。”

他说:“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楜涂。”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四):心学:易简之教

也是之前在悟空问答的一则回答:

心学,可以称作一种行动的哲学。

心学的两大特点:1,立志;2,力行

关于立志,可以参考阳明先生在悟道之后,所写的《教条示龙场诸生》,即龙岗书院学规。

该学规,尤可注意者,即为第一条“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关于力行,阳明先生前期所讲的“知行合一”,自然是极其强调力行;他后期所讲的“致良知”,当然也不例外。

比如,他这样说:“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楜涂。”

至于如何学习,且举一个例子。

一个《传习录》中的实例: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有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今人“感悟”经典,动辄讲得天花乱坠,还把经典讲得玄之又玄。

不客气地说,只所以如此,原因也不复杂,有些喜欢这样讲的,实则为骗子;还有一些喜欢这样讲的,只是为了显示学术地位。

《论语》载:“巧言令色,鲜矣仁。”

那么,阳明先生当年是怎么说的?

他说:“圣人教人,只怕人不简易,他说的皆是简易之规。以今人好博之心观之,却似圣人教人差了。”

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非若后世广记博诵古人之言词,以为好古,而汲汲然惟以求功名利达之具于外者也。”

《大明完人王阳明》读后感(五):一段书摘

1520年6月,王阳明对门人陈九川示以“致良知”之教。

《传习录》载:“庚辰往虔州,再见先生,问:‘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先生曰:‘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曰:‘请问如何?’曰:‘只是致知。’曰:‘如何致?’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缺。’”

虔州,即赣州。这是王阳明第一次将“致良知”作为学之头脑,并加以说明。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大学》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就是说,“格物”是为学根本。明代,受宋儒影响,人皆以“格物”为“即物而穷其理”,比如在面对皇帝时,就应“格君心之非”。在王阳明看来,这样去“格物”缺乏头脑,因此,他提出以“致良知”为学之头脑。但是这么一来,一直在诵读宋儒著作,而且又受科举考试官方读本影响的时人就不免感到迷惑了。

正因为如此,后来,王阳明在给门人薛侃的信中这样写道:“在虔时终日论此,同志中尚多未彻。”

为了激发弟子,当陈九川等人都在身边时,王阳明突然说道:“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然后,扭头盯着王于中,对他说:“尔胸中原是圣人。”

王于中正专心听讲呢,吓了一跳,赶紧说不敢当。

王阳明说:“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王于中又赶紧说:“不敢。”

王阳明说:“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不得。”

王于中笑受。

王阳明又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

需要注意的是,王阳明此处举了一个盗贼当然也有良知的例子,而他举这个例子可以说是因时因地。赣州为他之前平定强寇之地,当时他将所有愿意接受招抚的“盗贼”都称作“新民”,并划拨土地、分发耕具,让他们安居乐业。原因在于,在他眼中没有“刁民”,只有天灾人祸逼出的“盗贼”。对于“盗贼”四起的局面,他没有推脱说这都是前任官员造就的恶果。之前,在宸濠之乱中,那个被传闻认为要配合宁王夹攻吉安的叶芳,即是王阳明招抚的一名“盗贼”头目。王阳明坚信他不会叛乱,随后,果如王阳明所料,不仅传闻为虚假消息,而且叶芳还前来加入了王阳明征伐叛军的部队。

人人都有自新之心,若非受迫或受惑,谁人自甘沉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