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以我读经典为话题的作文

以我读经典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以我读经典为话题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我的妈妈是一位小学老师,高高的个子,长长的黑发,有着一副很多女人追求的好身材。妈妈可辛苦了,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忙着做家务,给我检查作业。妈妈可严格了,哪怕是一点点小错误都会遭到她的批评。

学校近段时间正在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她一有空就陪我一起阅读。妈妈告诉我,《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三字组成一句,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学着古人读书的姿态,摇头晃脑地唱读着。哈哈,我感觉读三字经可真好玩,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清楚,和我们平时读的课文可大不相同。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的高人之处吧。我不但学会了读三字经,而且妈妈还给我讲解了每一句话的意思。真没想到这小小的三字经还蕴含着这么多学问和道理,我真佩服古代文学家的伟大。例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它的意思是说古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为选择邻居而搬家。有一天孟母在在织布时,孟子逃学回家。她便生气地把织布机上的杼折断了,断了杼,织布就无法继续。孟母以此来教育儿子读书学习亦同此理,不可中断,不然就前功尽弃了。妈妈叫我平时要多和班上表现优秀的同学交往,多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来弥补我自己的不足之处。谈到坚持学,呵呵,妈妈可又唠叨起来,什么我又贪玩啦,上课又不认真啦……哎呀,处处点中我的要害。她可真是一位“孟母”。又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意思是指: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在冬天给父亲暖被褥。孝顺父母是儿女应该做到的。当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后,我心里还真有点内疚。平时只知道向父母伸手要钱买零食,还嫌父母做的饭菜不好吃,可孝顺父母的事我却做得太少了,以至于自己都想不起来了,看来我真应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

在学习这本经典之后,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妈妈就是我践行这本经典的监督者,在她的教导之下,我一定能成为将来的孟子,黄香……

第二篇

踏入小学时,我就开始接触《朝读经典》,它已经陪伴我走过了三个春秋冬夏,通过诵读一首首经典诗文,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领悟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读“九州山河”,我跟随作者一起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感受祖国渊博的文化;读“宽容”,我在感悟古人宽厚的德行的同时也启迪了自我;读“诚信”,一个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同时也教导我感知诚信的重要性。

《论语》中写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是想告诉我们人如果失去了诚信或不讲信用,就什么事都做不成;袁采写下了“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的诗句,也对诚信作出了明确的定义。

我觉得诚信是当代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质,犯了错误能够勇敢承认是诚信,不撒谎、不欺骗家长和老师是诚信,答应的事情说到做到是诚信……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还有太多关于诚信的经典诗句,都在一一诉说着诚信的重要性。父母和老师也总是在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以诚待人”是我们从小就要继承和发扬的美德。

有了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有了诚信,才能立足于天地,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诚信少年!

第三篇

以前,我是一个贪玩、懒惰的孩子。真的可以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来形容。

除了做功课以外,玩游戏、看电视占去了我大部分的时间。每次妈妈叫我做事,我都假装没听见,心里极不情愿。最近两年,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活动,老师也经常强调学习国学经典。从文中学习古人的传统美德。《三字经》里的: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意思是告诉我们:汉代的朱买臣一边挑柴,一边看书;隋朝的李密帮别人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读书。

他们虽然身心劳累,却在逆境中苦心学习,最终成就了不凡。而我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时代,却把大把的时间白白浪费了。让我明白了长大后的成功与从小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读过经典国学,我决定“痛改前非”。我会主动地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学着做一些之前不会做的。

我会在妈妈指定的时间内关掉电视,结束游戏。多用点时间复习功课。只有刻苦学习,进步才会越来越大,学习上的难题才离你越来越远,成功才会与你相遇。让我们大家都一起来多读经典吧!

东莞市凤岗镇雁田小学四(二)班贺羽婕同学刘淑元老师邮箱:

第四篇

说到经典,我认为非《红楼梦》莫属。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记得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二年级的时候。那时,我虽是在妈妈的陪读下读完整部经典的,但已经被其中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所吸引。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黛玉葬花,至今那场景仍然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桃花树下满地落花,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篮,手中拿着花帚。她把花都扫了,放到花冢拿土埋上,那是多么美的一幅画面!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可以看出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

今天,我再次阅读《红楼梦》,觉得葬花并不只是一幅美的画面,里面有着黛玉极度的悲伤。她失去了父母,又体弱多病,只能投奔贾家。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但按照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女,总有一点寄人篱下的滋味,加上她性格的悲观,以及婚姻悲剧,让她见到花就好像看到自己,最后以花来喻自己,把花和自己埋葬在泥土里,以求心灵的洁净。我还是有些似懂非懂的感觉,就去问教初中语文的姐姐,姐姐告诉我:黛玉葬花不仅仅是她悲愤的一种宣泄,更是她对世事的一个无声的控诉和反抗。啊,原来黛玉葬花还有这层意思!

我觉得,在阅读中,我不仅阅读着他们的故事,也在品读着他们的人生,了解着那年那时的一段历史。好书不厌百回读,名著不厌百回品,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反复地品读经典,以求真正读懂、读透名著。

第五篇

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能够影响一代人,并不被人们遗忘,能够代代相传并影响触动着每一份人的伟大著作,中华经典就像中华。文明从未断流,自古千年以来。影响了无数人的成长路程,所以让我们诵读经典,丰富我们的人生,为了我们的人生去领航。

谈起中国经典,人们总是会想起四大名著,我也就想起了自己阅读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这本经典,来谈谈阅读经典对我的影响,每当谈起西游记时里面一心向善的唐僧,斩妖除魔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和非常勤快的沙僧便会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中,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并非是这些人物,而是这一路上这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路上的过程。

最初接触西游记并非是在书中了解,而是小时候观看的翻拍版电视剧里面的情节难免会在脑海里定下固定的印象,但之后拿起真正的经典阅读后才发现其中的,一同在书中更能品味出每个人在内心的世界每个情节的情感表达。

西游记中一路上经历才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从悟空蹦出石头的那一刻起,一切都是经历磨难,一切都不能轻易得到,觉得七十二变需要不断的练习,学得火眼金睛,得受到炼丹炉的折磨,被唐僧从五指山下救出后,必须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在我们全网成功的路途中也是这样,所有的一切都要给历经磨难,这一路的磨难之中,你虽然会承受痛苦,但你得到的也会更多更完美,更有意义。

所以每当我在成长路上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西天取经的,一路惊险一路困难,想起经历过这些,才能真正的体会,取得真经的修成正果。

此外在西游记中我看到的也不仅仅只有丑陋的妖魔鬼怪和暴力的棒打妖怪,我看到的是更多的每个人内心的温柔,每个情节都充满着温情,即使是妖怪也有,只要兄弟之情,亲子之情甚至是爱情,所以西游记也让我懂得了换个角度看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美好。

经典影响了我的成长,让我理解了,不经历风雨哪能看见彩虹的真理,你让我学会了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学会啦换个角度看世界,因此我们应该诵读经典并从中吸取营养,丰富我们的人生,经典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就是提高我们内心品质的途径之一,不求每个人读多少书,但是知识是学无止境的。只有让知识充满在自己脑海中,才能更好的走完一生,而不是碌碌无为的过了这一生。

第六篇

坎耶里说:“书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的传下去。”书已经渗透到了整个社会里,没有书就不可能有整个庞大的社会,因为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依靠书流传到现在由我们来传承的。一本书也是一位有灵性的朋友,能给你带来许多温暖,正如高尔基所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真挚的朋友。”。我也和多数人一样,与书有着不解之缘。

说起读书,这里也还有一个故事。以前,我和书还势不两立,一提到看书我就头疼,有几次想看看书,但一想到密密麻麻的黑字,我就望而却步了。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又想读书了,我会回答:“这是爸爸的功劳。”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有一句谚语不懂,就去请教爸爸,结果爸爸只淡淡的说了一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没办法,我只好向天敌——书投降了,拿起一本《谚语大全》,不一会儿,我就被书给俘虏了,开始了我的书海之旅。

有一次,我向同学借到了一本《水浒传》,放学就进了卧室,拿起《水浒传》就开始看,对于缺少精神粮食的我,就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啊!我正投入到书里,全然不觉时间的流动,直到妈妈使用“狮吼功”对我连吼三声,这才把我的思绪从布满硝烟的战场上拉回来,我刚一分神,又听到了妈妈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吃饭啦!”话音未落,妈妈便出现在卧室门口,把我连拉带拽地拖进餐厅里,我立马开溜,边走边说:“正和张清打呢,我先看完后再说。”妈妈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坐下吃饭。我又投入到战鼓擂明的战场上去,当看到没羽箭张清飞石打伤四员大将时,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又看到吴用劝降张清时,我才长舒了一口气。但不久我又被妈妈的喊声打断了思路,显然这次她用了祖传秘法“魔音灌耳”功。妈妈来到我的卧室,对我说:“儿子,快吃饭,要不饭菜都凉了。”我头也不抬说:“你们先吃吧,我稍后就来。”妈妈生气的说:“我们吃过了,就你一个了,快些,赶快来吃饭。”我含含糊糊的答应了一声,又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过来,怒不可遏的说:“王晓林!你再不吃饭就不给你买书了。”我抬起头,惊讶地对妈妈说:“我不是已经吃过了吗?”妈妈没好气的说:“你吃过晚饭了,太阳就从南边落了。”我不解的问:“你不是说吃过了吗?”妈妈露出愠色,大声说:“那是说我们吃过了,你也太投入了吧!”我学《水浒传》里的一个片段说:“母亲有令,孩儿不敢不从,速速去也。”妈妈也扑哧一声笑了,一场风波也过去了。在我这个小书虫的身上还发生过许多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想知道,那就找到我,我会给你慢慢道来。

最后,我想用刘向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第七篇

在今天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学校举办了中小学诵读经典展示活动现场会。薛城区的个个校长老师都来了!哇!那个景象叫一个壮观,太酷了!

这么多的领导和我们共同作在同一个操场上,让我感到自豪,还有,20多个班级表演的情景剧,只有我们班的选上了!我们班演的是《赠汪伦》。这节目实在太精彩了,让我觉得这就是当时的真实景象。当然,其他班级表演节目也不错,但是,我始终认为我们班是最好的!

第八篇

身在中国,心在中国,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中国,这个熟悉的名字,早已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中国的一切,当然,包括那份经典,那部历史,我也无比地崇敬和喜爱。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时候,爷爷总喜欢教我念唐诗,我也乐此不彼地学着,总觉得这个东西读起来很好玩,《咏鹅》就是我第一次接触的诗,再大些,“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一首首唐诗,一直伴随着我。等上了小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诗,我已能背诵地朗朗上口了,到现在,我仍是那么喜爱唐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等诗是多么优美,多么传神啊。

我有时也会问:我为什么喜欢唐诗呢?可能是因为这是我最先接触的经典?现在我觉得唐诗比宋词元曲更押韵,更能让我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更能体现文言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唐朝诗人中,我最喜欢杜甫,是因为他是现实主义诗人,很真实,很准确,而不像浪漫主义,总是夸张地表现理想。我喜欢杜甫的诗的语言,沉郁顿挫;我喜欢杜甫的诗的风格,淡雅真挚;我喜欢杜甫的诗的内容,寓意深远。

杜甫的诗,首首是精华,句句是精髓所在,杜甫的诗,大多表达的都是忧国忧民的情感,“三吏”“三别”就是他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地写出了民间疾苦,在乱世之中飘零的孤独,所以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眷怀家人,忧国伤民,念家悲己的人。

虽然杜甫仕途不顺,被皇帝贬諦,在战乱流离中生活,但是杜甫也是一个有远大抱负,雄心壮志的人,这都表现在我最喜欢的他的一首诗《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透露了作者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敢于攀登人生顶峰,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和一种乐观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应该学习杜甫的精神,也要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在成长的道路上要调整好心态纵使结果不那么完美,但拥有过、努力过就足够了。

唐诗教给我很多,这仿佛是那一位位诗人跨时代想要跟我们说的话;唐诗,是中国的经典,我们有义务继承它们,把伟人的话传递给中华的子子孙孙,这就是一个梦想,一个中国梦。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文化,这些经典,都是国家的精髓所在。我崇敬和喜爱中华经典,因为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我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跟随着时代在奔跑,我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在无数炎黄子孙的心中传递、在血液中流淌……

第九篇

文学作品读后感700字 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读《手斧男孩》有感

《手斧男孩》一书是世界文坛大师、美国著名作家盖瑞·伯森的经典巨作。

“1把手斧,1个13岁少年,夺命丛林惊险生存54天,换做是你,能做到吗?” 这是《手斧男孩》书开头的一句强烈的反问句。的确,如果我们任何一个人突然被丢到了荒无人烟的丛林中,是不可能生存那么多天的,但坚强的布莱恩·罗伯逊,这个十三岁小男孩可以。

《手斧男孩》一书讲述了一个名叫布莱恩·罗伯逊的小男孩,因为他父母离婚了,他天天在悲伤中度过。法官说,只有暑假,他才能和爸爸一起生活。在被允许使用“探亲权”的第一个夏天,他乘坐塞斯纳406丛林机去加拿大探望爸爸,可是途中飞行员心脏病突发而死,布莱恩极为运气地把飞机“降落”到了湖里,他在运气的帮助下,仅凭一把手斧,生火、打猎、造屋,凭着他惊人的毅力和超强的智慧独自一人走过了两个月的风风雨雨,他并没有依靠任何人,这两个月的时光,就如同一次超常时间的魔鬼训练,把他所有自立生活潜能都激发出来,布莱恩·罗伯逊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少年。

我读了这本书,不禁思考:布莱恩为什么能活下来呢?因为他有过人的勇气,临危不乱,充满信心。但如果我们遇到这种事情又会怎么样?会不会只是哭闹着喊救命,而在无人的困境中,哭闹屁用不顶。又如果野兽来了,又该怎么办?是否任凭它们靠近?而最可怕的没有食物,又该如何生存下去?又冷又饿又没有火,又该怎么办?这么多的问题,摆在我们这些吃肯德基、麦当劳长大的少年面前,能顺利解决问题并独立生存下来吗?

我们过惯了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自己不能独立生活。如果突然有一天我们碰上了这种事,自己面对恐惧、饥饿、危险,我们可能两天也活不了。而布莱恩十三岁就自己在森林里生活了五十四天!这真是一个奇迹!我们要学习布莱恩,学会独立生存,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在身处困境的情况下用智慧利用合适的工具去创造奇迹,就像布莱恩的手斧可以将他化险为夷。所以,当我们身处困境时,也需冷静思考,勇敢迎接,而不是选择逃避, 因为即使没有手斧,但还拥有勇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