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以做梦为话题700字作文(精选10篇)

以做梦为话题700字作文(精选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以做梦为话题700字作文(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最初吸引我的是这个名字——《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我带着十分的兴趣,读完全书,不禁感叹这是一位小细致、大智慧的班主任。

郑英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做得风声水起,1978年出生的她曾连续七年担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她先后成为了《班主任》和《班主任之友》的封面人物。

郑英是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上做得有滋味的呢?透过她的书,就可以找到答案。“在细微处用心。”正如郑老师所说。优秀教师第一条是“记住学生的名字”。每个孩子的名字就是一首歌,一段情,一个故事,因为它寄托着父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郑英老师将班中的孩子的名字串连成文,使孩子的名字顿时有了生明,更显示出在集体中的价值,增添了同学间的亲密感。郑老师还提出我们可以在记住孩子的名字时为孩子取昵称,在课间谈话时都能用到,甚至可以带进课堂。这是老师走进了学生心灵的第一步,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是教师赢在起跑线上迈出的坚实一步。多么细心而又有智慧的老师啊!极其简单的细心,却有着不简单的内涵,从中透射出人文关怀。

郑英老师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很少用指责、训斥、也很少唠唠叨叨、不着边际。更多的时候她用简短富有寓意的小故事或者小案例来打动孩子们,留给孩子们的是思考和沉静,更是收获感悟。

在细微处用心,着眼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将班主任工作变得生活化,生活是顺其自然,充满着神奇的。她讲到,用你对生活的态度去对待你的学生,你会发现另一片场景。学生也许会不尽人意,就像生活,但你努力多少,就会回报多少。

我们也许要的不是回报,但那种酸甜苦辣之后满满成长的喜悦,这将是一种过程中最幸福的事。

第二篇

“有些地方用你的双脚无法到达,那不妨用你的心灵去试探试探。”15岁的约翰戈达德满怀雄心壮志写下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此用心灵当引渡者,完成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共计109个。是什么在鼓舞他不断向自己发出挑战,是什么让他如此无畏?是心灵的抵达。

如果你的心灵都无法到达,那身体更无可能而言。约翰这是做到了先让心灵抵达,才完成了如此多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正如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而言“只要你一直想,世界上所有事情你都能做到。”以心为形,用心灵去试探目标,以心灵为人生框架,你在框架里添砖加瓦,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框顶回想过去的点滴,你会发现你的心灵有多远,你就能迈多大的步子。

古人云:“取其上者得其中,去取其中者得其下。”你只有向心灵的目标看齐,你才会有动力。前进,哪怕你拼尽全力无法与目标并肩,但你会在追逐心灵的目标时看见这世界的五彩斑斓,收获这一路以来盛开的鲜花,闻尽这遍地芬芳的红色玫瑰。在追逐心灵的高度时,你流下的汗和泪都是它们向你这位勇者发出的致敬,你在追逐心灵的高度时,你以无畏的姿态迎接全新的自己,这一路一定万分值得。

跟随心灵去闯荡。让心灵先抵达,去试探自己的目标极限,心灵是探路者,是引索者,是指路灯,关键你还要怀着一腔热血跟随心灵去闯荡,沿着心灵的召唤无畏前行。约翰在写下127个目标时,他有着的不仅仅是雄怀壮志,更是一双早已准备迈步前进的双脚。他做到了心灵和身体同时启航。他做到了以心灵为船帆,在迷路时靠船帆偏向航行,他做到了以心灵为引索,在丢失方向时靠引索找回位置,他做到了以心灵为哨塔,在惶惶黑夜中也能明确自己的方位。

以心为形,以梦为马。以心灵为高度,定下自己的目标。跟随心灵去闯荡,看尽着汹涌江湖里的一派祥和。以梦想为马匹,你驰骋,你奔驰,你沸腾。你拥有着一匹不被外界所扰的马匹。这就是心灵所指的高度,这就是心灵的壮大,这就是你无畏的理由。心灵是你坚韧不拔的后盾,你的心灵有多坚定,在追逐目标时你就能走多远。

让心灵先抵达目的地,让它在哪儿扎根,你用目标作肥料水源,不辞辛劳慷慨灌溉,总有一天你会在目的地看见成株大树拔地而起,闻尽遍地芬芳。

第三篇

腊月25我和奶奶坐着火车回山西老家,准备过年,在火车上,我都已经迫不及待的回去过年了,还想着和表哥表姐一起玩耍,给长辈们拜年,而且要取得很多很多的红包,晚上还要放许多漂亮的烟花,好好的过把瘾,真的好想马上回去过年呢!

可是没过几天电视收音机,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报道,肺炎疫情宣传防控措施提醒人们减少外出,不要聚餐聚餐,个人防护,看到这些报道以后,我的心凉了半截,我的游戏,我的烟花,我的红包已经彻底泡汤了,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这个无聊的春节假期时,我在北大附小的微信公众号中看到了关于抗击疫情的倡议书的倡议书,是我下定决心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

于是我在空闲的时间里给我的亲戚朋友们逐个打了电话,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自我卫生,我告诉亲戚朋友们要多多开窗通风,少出门,出门要戴口罩,回来要勤洗手,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我和奶奶也打扫房间卫生,把屋内的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最后又把家里消了毒,我们才放心下来,与此同时,我们也做好自我防护,出门佩戴口罩出来,再第一时间洗手洗脸,就像长一书中说的那样,时时处处注意个人防护。

看到武汉地区医疗物资短缺,网上出现了大量的求助信息,于是我从自己的压岁钱中拿出了200元,捐给了武汉的红十字会,虽然这些钱微不足道,杯水车薪,但是这一代表灾区人民的一份爱心。

由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这个鼠年春节注定不平凡,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团结起来,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第四篇

最近,看完了浙江省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的名班主任郑英的《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一书。这本书讲的多是初中学生的管理经验,但对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的我启发也颇多。

首先,班级管理要从细微处着手。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也是一个大家庭。班级管理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名字,在多数人看来是多么普通,多么不起眼的一种代号,可在郑老师的眼里,却成了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从姓名中找到了教育契机,通过作诗、猜谜、编题、命名、专刊、桌签、暖色等形式,让学生感觉自己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得到了老师的重视,从而也使老师在用心对待学生姓名的同时,也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细节,如果没有教师的用心采撷,也不能成为教育的“维C ”。另外,在与学生的对话,如何奖励与惩罚学生,怎样与科任教师合作,与家长合作等班主任司空见惯的日常工作中,郑老师也能从具体的事例反思、总结并逐步形成一种教育的艺术。通过众多的案例,我们发现郑老师在与学生对话时表现出的学识与智慧,这需要老师胸藏千秋腹有底蕴,如果没有这些隐性的丰富来支撑,又怎能有那显性的精炼。对照自己,便有了迫切想要充电的愿望。

在奖励学生的时候,我们多比较随意或依靠习惯,奖励两个本子、笔之类的,或发张小奖状了事;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声色俱厉地呵斥一番,甚至罚抄、罚站等粗暴地处理,而不去考虑这样的奖惩是否能起到相应的作用。郑老师在这方面发掘出了新活有趣、驱动内在、真情感人、得体适度的奖励艺术和依“法”施罚、语言责罚、引导担责、心灵责罚的惩戒艺术,让奖励平中见奇,使惩戒令人信服,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与家长合作时,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多管齐下,形成立体。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有很多,除了我们常用的家访、电话联系、家长会等以外,我最感兴趣的是“联系本”的形式。通过联系本,教师、家长、学生之间随时进行无声的交流,十分便捷。每一种交流方式,郑老师都能从细节考虑,在家校之间构筑一架畅通的桥梁,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教育合力。

其次,敢于创新,不走寻常路。

除了以上的日常班级管理外,郑老师还善于创新,她和同学们一起为班级设计的“狄德罗睡袍”——班徽,换一种方式制定的班规,因势利导整顿的仪表,公平有效的卫生安排等方面,独辟蹊径,开启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为我们展示了诸多班级管理的妙招,也让我们分享了过程的甘甜与幸福。

令我最受启发的有两个地方,第一是“收作业讲究技术含量”。每天早上,当我踏进教室门口时,总有一种无力感:教室里要么乱糟糟的,大家都在串马灯似的交各种作业,边交边大声说话,不是组长喊“交作业了!”就是组员叫“组长,作业本!”要么就是低着头在书包里翻来翻去找本子,还有的干脆站着看着大家发呆。本来应是书声琅琅的晨读,却变得像茶馆似的。不说吧,这大好的时光浪费,太可惜了;说吧,大家都似乎有事干——交家庭作业啊!每每这时,我就在想,这种现象必须得改变了。可是除了苦口婆心地进行“一日之计在于晨”的说服教育外,始终没找到或者应该说根本没有认真思考如何找出根源所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因此,这种现象已存在较长一段时间了。看了郑英老师如何阻止这一“破窗现象”的论述后,为她采取的解决办法而由衷地佩服,也为自己遇到问题,只知叹息而不求“解”的懒散惭愧和自责。

另一个就是关于“班队课怎样上才有效”。说实话,我的班队课,正如郑老师所说,已走形变样,甚至沦为摆设。随着国家对德育工作及班主任管理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班会课应成为常态化,让它真正发挥作用。如何上好班队课,郑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趟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凡事预则立”,让班会主题提前亮相,每月四周,主题分为四大版块:生日、节日、爱国、机动,同时制定德育日历,将每月主题统筹安排,然后从“目标的唯实、环节的节约、活动的自然、立意的本真”等几个方面具体设计班会课。告诉我们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好班会课,也为我们即将开展的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研究指引了方向。

第三,善于总结与反思,从熟悉的地方看风景。

这也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感受最深的地方,其实郑老师的这本书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只是从平时经历或看到过的教育案例中,立足于班主任的常规工作,通过具体的教育言行承载厚重的师爱,反复思考、总结,将实践与思考对接,给我们展示了有滋有味的管理过程。

面对繁琐的班主任工作,我们常常疲于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处理一件又一件事情,都很少能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好好地思考,还常常感叹“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真的如此吗?郑老师回答得好:不是!是我们失去了一颗善感的心,故而对周围的事物熟视无睹。如果我们能培养起对教育细节的敏感性,就能即使面对家长里短、常规琐事,也能怡然自得。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遭遇一个个问题和困难,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个个契机呢?只有我们有心,那些所谓的问题也许根本不是问题,所谓的困难也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熟悉的地方不缺风景,缺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郑英老师就有着这样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善感的心。她看到了其他教育者未曾留意的风景,感受到其他班主任未曾体会过的幸福。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希望能“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执着如一地守望着这片教育的农田,浇灌出丰硕甘美的果实!

第五篇

根鸟读后感作文500字 以梦为马 一路向前

--读《根鸟》有感

近来,我读完了曹文轩的一本书,名叫《根鸟》,读完之后我百感交集,各种心情充斥在心里头,久久不散。

《根鸟》讲述了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生活在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村庄。在他独自一人第一次打猎时,一只神秘的白鹰带来一个同样神秘的信息。晚上,他频频梦见了信上的信息,让他踏上了寻找的道路。经过重重挫折之后,在快要绝望时到达了目的地。

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正是风华正茂之时,却因一张神秘纸条和几场梦踏上了危险重重的冒险之路:荒原、草原、大山、村落、峡谷、小路……每一处都十分危险却又奇异而玄幻。根鸟成长在现实与梦幻之间,我被他在恍惚、摇摆、清醒、执着、痛苦、快乐中一路向前、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染了,我被他的这种精神给震撼了。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尽管人生道困难重重,我们也要坚持不懈、充满梦想,在绝望中也不放弃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顶峰!

曾经,有一名小学生,他有一个梦想:跑步超过全世界。可他却跑的比较慢,不过他却并不灰心,在别人在玩时,不断练习跑步。最终,他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这个人就是博尔特。

我们要有目标、有梦想,要以梦为马,一路向前,不放弃、不松懈,只要付出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第六篇

以做比较生命

任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十分宝贵,甚至比黄金还宝贵。我们要珍惜生命,绝不让他白白流失,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我老家一个人就是这样在他不到一岁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使她成了前所未有的聋哑人。她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看不见明媚的阳光,但她用心灵感受春光,她始终没有放弃。即使再大的病魔骚扰着她,都无所谓。她还冒着生命的危险,艰难地为我们这些晚辈写下了一篇篇动人的文章,如果换成是我们,能像她一样坚强不屈吗?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珍惜生命。

一次,一个学生,因为觉得考试的成绩不理想,活在这世上已经一分不值了,但宝贵的生命怎么能跟黄金比呢? 这朵半开的花儿,他怎么去世的人一样珍惜生命呢?就让他枯萎了,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劝说绝望的让他们珍惜生命。

第七篇

记得最初对郑英老师印象深刻的是她的那个自喻――“教育农人”,在教育的一方田地上辛勤耕耘,执着前行,给“作物”一个和谐的生长环境,用心享受教育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自己的教育生活成为一座稻香袅袅、小虫啾啾的农夫乐园。这是一种做教师,尤其是做班主任的小确幸。

而时今,郑英老师更把它的班主任点点滴滴生活汇成经验,把班主任的智慧集聚于《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这本书中,用自己的细致到位和大家分享着。

起初读着这本书的时候,就带着十分的兴趣。当看完郑老师的自序,不禁感叹这是一位小细致、大智慧的班主任。

一、“名字”一个不起眼的细节的精致处理

刚接班的时候可能给班主任最大的挑战就是在短时期记下那么多同学的名字,尤其是要再接任其他班级任课老师的班主任,更有更大的挑战。很多时候,我们会进行提前的家访,却会因为叫不出那些有生僻字学生的名字而使得气氛尴尬。正如郑老师所给的建议:名字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平等。同时也提出了几个十分有效的做法: 1 、讲述故事。让孩子讲讲自己名字的特殊由来和寓意,这样能特别容易记住。 2 、串联成文。有心的班主任也可以把和孩子们发生的事情用班级学生的名字串联起来,写成文章,不仅具有一种纪念价值,更融入了对孩子们的爱。 3 、引导表现。这种方法我最喜欢了。告诉孩子老师最容易记住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学生,看看哪些同学最容易让老师记住他们。在这样的鼓励之下,孩子们势必会抢着表现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也让老师在记住孩子们名字的同时收获一片孩子们的爱心和责任心。 4 、游戏记忆。不防开堂有趣的班队课, 6 人一小组,站成圈。“我是 xx 后面的 xx 。”或者是为自己设计一张个人名片的 ppt ,让老师和同学都能非常容易的记住。当然郑老师还例举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作诗、猜谜、编题、命名、专利、桌签、暖色、虚构等等,我在阅读她的书籍时特别想试一试,原来简单的一个不起眼的细节的精致处理竟能发挥如此大的效应。

二、“语言”大智慧的展示

郑英老师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很少用指责、训斥、也很少唠唠叨叨、不着边际,更不会来嘲笑讥讽。更多的时候她是用简短富有寓意的小故事或者小案例来打动孩子们的,留给孩子们的是思考和沉静,更是收获感悟。比如哟个孩子课堂上表现欲很强,发言很积极,每次老师提问刚一说出,就抢着举手,若是老师没叫道,他就很不高兴。郑老师问他你知道吗?田间里留到最后的玉米往往是最好的。这个孩子很疑惑:为什么?“因为他们要被用来做种子。”是呀,因为要被做种子所以留在最后,最精彩的答案亦是如此。郑老师运用了简单的小故事“留到最后的才是最好的玉米”让孩子体会到的是一个大道理。在体会感悟之后,诶孩子会更加投入到做那最后的玉米中去的。

有时候,就是那灵机一闪,某一句话,某一点提醒了当局的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把握班主任的全局工作,从细微处着手,将班主任工作生活化,用生活的方式来解决这个大家庭里的所有故事,相信谁都会不愿离开,谁都会学着体谅,学着和谐,如此,都会有滋有味!

第八篇

昨天,妈妈看我有点感冒,就给我了几包板蓝根冲剂。今天一大早,我没穿外套就在看书,“阿嚏,阿嚏”喷嚏一个接着一个。妈妈让我赶紧起床,去医院看病。

我刚吃完饭,妈妈就拿出病历本和一叠钱,让我自己去医院,说是要学会看病。这时外面正飘着丝丝细雨,还夹着一些冬日的寒冷气息。不用说,我肯定是不愿意去。可是妈妈下定了决心,我是非去不可的。为了拖延时间,我便学着课文让妈妈口授路线图。没想到妈妈这样说:“社区医院很近的,不用什么路线图。到了那里,就一个全科医生。你把自己的症状跟他说清楚,让他给配点药就可以了。”妈妈三言两语就说完了,让我很是失望。我只好极不情愿地揣上病历本和钱出门了。刚走到楼下,耳边便传来妈妈的叫声:“走快点。把帽子戴上。”我只好加快脚步,一溜小跑来到社区医院。

我轻轻推开门,门把手下的一串风铃悦耳的响了起来。一位老医生把我领到一张桌前。我按照妈妈的吩咐,把自己的症状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医生。面对医生的询问,我也老老实实地回答着,生怕妈妈此刻正在背后监视着我。问了两三个问题,看了一下喉咙,医生就给我配药去了。付钱时,我听到一个护士说:“这个小孩自己来的?真能干!”我心里好不得意,一路哼着小调回家了。

我学会看病了!这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真高兴!

第九篇

以做人为话题的作文(中英对照)

Person's life is like a flower all year round, yes it will wind Tu Yan Meihua, keeping oneself clean; is the lotus will mud, but not dyed; it is lily friendship will live forever with your friends ...... and I hope that a plum.

A person's appearanc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whole person's mind, soul is the true beauty of the United States, only the soul of beauty professionals will be a great personality. Xiongyao such as our class, she is a relatively fat girl, but the appeara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stature is the fat of the points, but mind the United States, I believe her soul is definitely the most slender. In fact, sometimes quite beautiful that she does! white skin, high nose, and then ever more like a beauty. said She is the reincarnation of indefinite Concubine Yang does! Who says pretty girls are the scrag, Yang Yuhuan Take for instance, she fat Yeah, but she still was considered beautiful 呀!

Mo and not for doing good, MO badly on minor occasions. Every moment to do this, will become great, the only way that world is full of purity, so that the soul of each one can dance lightly . a great character is not one or two days can be there, bit by bit from the life of the little things. as time goes by will to the dirty dirty things as well a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ime, will feel Good fun, good easy soul fluttering feeling.

Students, there is no great character, there is no great man, not even a great artist, great actors. A man to have a great personality.

人的一生就像一年四季的花,是梅花就会迎风吐艳,洁身自好;是荷花就会出污泥而不染;是百合花就会与你的朋友友谊长存......而我则希望是那一朵梅花.

一个人的外表并不代表整个人的心灵,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只有心灵美的人才会有伟大的人格.比如我们班的熊瑶,她是个比较胖的女孩,不过,外表美,身形是胖了点,不过心灵美,我相信她的心灵肯定是最苗条的.其实,有时还觉得她挺漂亮的呢!雪白的皮肤,高高的鼻梁,越看越像个美女.说不定她还是杨贵妃转世呢!谁说漂亮的女孩都是瘦子,就拿杨贵妃来说吧,她也很胖呀,可是她依然被人们认为是美女呀!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时时刻刻做到这一点,才会变得伟大,才会让世界充满了纯洁,让每一个灵魂都能轻快地跳起舞来.伟大的品格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有的,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日子久了就会对肮脏的人以及肮脏的事特别敏感,这时,就会觉得好快乐,好轻松,灵魂在飞舞的感觉.

同学们,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做人要有伟大的人格.

第十篇

在这个假期,我读了郑英老师的《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这本书。说实话,选择这本书来读,是它的书名吸引了我,因为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把班主任做得这么有滋味的。坦率地说,小学班主任是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一个群体。既有学科教学的任务,还有繁重的班级管理事务和各种活动。不知道从什么时刻开始,上班有时变成了一件纠结的事情。在一段筋疲力尽的时段,它会变得恐怖,折磨人的心智。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总有间歇性的情绪在阻碍自己班主任的工作,解决的方式只能是:谁都会如此,熬一熬就过去了。但当频率不断重复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工作瓶颈在出现,只是我能做什么呢?当生活变得无滋味,摧毁的将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而这是多么可怕。在这样状态下读了郑英老师这本《班主任,可以做的这么有滋味》。原本以为只是单纯的说教,不想满书生动的故事,案例让人不自觉都通读了一遍,顿时发现,原来班主任工作真的可以做的这么有滋味。

书中叙述的故事真如书名这般,有滋有味。下面是我节选书中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班队课,她和那个差班的学生探讨自信心的问题。她说:“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本来是很正常的交流,这时候有一个很天真的孩子举手发问了,她心里就在暗自转了一百个圈,估计要问什么意想不到的问题了。果然,那孩子问:“ 那我们学习不好,不是金子,是沙子,是不是就没有前途了?” 谁知,郑老师这个人,思维快得不是一点点,她直接接到,沙子也可以用来盖楼房啊,再好一些的话,你可以钻进贝壳,成为珍珠,不也是在发光吗?“ 这时,又有一个孩子问:” 那假如我们连沙子都不是,是烂泥咧?“ 这时候,郑老师发现,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严重不足,就问了他们一个问题:” 你们知道刘春霖是谁吗?“ 孩子们摇头。她又问:” 那你们知道崇绮是谁吗?“ 孩子们又摇头。她说到:” 他们都是清朝的状元。“ 紧接着,她又问:” 那你们知道王维是谁嘛?“ 孩子们高喊:” 知道!“ 她接着说:” 那你们知道杜甫又是谁吗?“ 孩子们又兴奋地高喊:” 知道。“” 他们都是在考试中落第的人。所以,成绩好不代表一定的成功。反之亦然,成绩不好,不一定代表你一无是处。哪怕是烂泥,只要你肯花苦功夫,肯经受烈火的炙烤,你一样可以成为一件名贵的瓷器,流芳百世。“ 郑老师就是这样去鼓励孩子的。在细微处用心,着眼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将班主任工作变得生活化,而生活不是战场,没有冷漠的硝烟,没有无谓的牺牲,没有一开始就决定好的结果。生活是顺其自然,充满着神奇的。她讲到,用你对生活的态度去对待你的学生,你会发现另一片场景。学生也许会不尽人意,就像生活,但你努力多少,就会回报多少。我们也许要的不是回报,但那种酸甜苦辣之后满满成长的喜悦,这将是一种过程中最幸福的事。作为班主任体味的就是这样一种有着涅槃的成长幸福,你和学生一起,不会孤独。这给我很大的启示。工作中的烦与累,往往很多时候是自己添加进去的。

用讥讽的语言来代替所谓的”黑色幽默“,效果究竟有多好?很多时候我们将学生看成是阶级里的另外一部分,他们的不良习惯和错误,会用放大镜放大很多倍之后呈现出来,若干次之后,即便是再有耐心的老师也会烦躁而生气,结果只能是两者都受伤,这样的一个心结横构在师生之间,不改变方式,只能越行越远。然而,作为班主任的疑问又会接而来之,换种温柔的,于学生而言,效果却无法立竿见影,或者失去威信,在学生眼里只是一只”纸老虎“?这样想的老师肯定不在少数,这里郑老师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简单而有效的道理故事。不多言,却能在无形中给学生很多空间去理解和体会。在今天做教师,不再是简单的孤独的教学,与学生更加有效的交流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唯有交流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他们看到世界的另一面,带着好奇,带着激情的心,走近。有时候语言就是酿一滴神奇的蜜,学生会闻香而来。

当交流变得不再是障碍,学生可以懂得你的想法,班主任的工作将不再只剩下烦躁,更多的是彼此间建立的信任,师生之间的对立面也将瓦然崩解,站在一条线的我们,还有什么不能解决呢?看到这里我不禁也问自己,都在自己人氛围下的工作,还会没有滋味吗?有时候,就是那灵机一闪,某一句话,某一点提醒了当局的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把握班主任的全局工作,从细微处着手,将班主任工作生活化,用生活的方式来解决这个大家庭里的所有故事,相信谁都会不愿离开,谁都会学着体谅,学着和谐,如此,都会有滋有味!如果,更多的班主任有滋味了,相信更多的学生自然也就过得更加有滋味了。面对班主任工作,是”太烦恼“还是”有滋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自身。所以让我们班主任工作有滋有味起来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