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读后感1000字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读后感1000字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是一本由温儒敏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读后感(一):之一:部编版教材特点

下面再从七个方面提一些具体建议,希望能结合实际,去落实和试验。 (一)这套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隐在体系”,落实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 使用过程中应当特别关注教材中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分布,有一部分体现在单元导语中,更多是体现在课文、习题和补白等设计中。老师们安排设计教案,虽然也可以随文学习,但还是要有整体的考虑和安排,有潜在的体系。 (二)课型的区分更加明晰。精读课是举例子,给方法。略读课就是让学生使用精读课给出的方法,更加自主地阅读,教师不必精讲。新编教材的一个突出的改进,就是干脆把“精读”改名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自读”课文设置导读或者旁批,引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三)部编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扣得很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以往教学都较少关注,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 (四)部编教材特别强调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制。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选书:人教社近期出版有《语文素养读本》,从小学到高中,每学年2册,和教材有所呼应,大家可以参考选择 (五)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和教学效果。 (六)写作课的编写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又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同时还非常注意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七)综合性学习减少课时,提高效果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读后感(二):语文教师必读书目

温儒敏老先生作为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他的书不能不读吧。

这本书是他2015年前几年关于语文教育的访谈、评论、讲演稿的合集,也可能正因为是合集所以篇与篇之间的观点、语句重复率比较高(所以减一星)。文章都不长,断断续续就读完了。书里分了七个部分:课标与课改、教材编写、高考语文、语文教学、研修文化(即教师研修)、大学本义、文学生活。因为自己读这本书时是带着很强的目的性的,因此只读了和自己强相关的第一、二、四、五辑。第一、二、四辑阐述了他对语文课改的看法和部编版教材编排的思路,读完后能从宏观上大概知道现在的语文教材是怎么编的、我要怎么教这本教材、我的课大概要怎么上。但最喜欢的还是第五辑关于语文教师职业成长和职业倦怠的一些看法,摘一些出来:

推荐一读。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读后感(三):语文教育中的阅读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费尔巴哈

国人的语文教育是基础,是根本。在中国传统里色彩里,紫色被称为尊贵的颜色。这本有着淡紫色封皮、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品的《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是温儒敏教授的作品,从封面就告诉着我们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本书为温教授近几年关于语文教育研究的论说合集。说是论说合集,是因为温教授自称大都是为报刊上的访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作。

温儒敏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教育家。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既然是三集,那么前面还有《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一二集,可见温教授论语文教育所引发大众对语文界的关注的热度之高,引发大家对语文教育的思考和探究,同样也说明语文教育的根本性和重要性。

本书共分七辑,分别从:课标与课改、教材编写、高考语文、语文教学、研修文化、大学本义和文学生活,合计六十四篇文。

从博士生学习至访问学者,从教授至出版社总编辑,从系主任到研究会会长,温教授算得上是中文史学家,自从任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以来,这算是真正的介入基础教育。不过温教授一直说自己介入基础教育是“敲边鼓”,却没想到这一敲,就敲了这么多下,越敲越放不下。

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温教授除自身教学经验,还通过切身主编新课程,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许多独特的见解。特别是针对于小学分级如何选择课外读物,如何进行泛读精读等等,这些话题,无论是语文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家长,或是学生本人,都让人感到有兴趣。从其中某些建议与有着改革的趋向的分析,更让我们了解新课标编写的理念,更深一层了解新课标的走向。

在应试的条件下,语文并不被大众所重视,通过作者对于一线老师的研修文化等等的讲解,让我们这些编外人了解一线语文教学的不易。既要完成计划内的,还想要掌握计划外的,如何去平衡这些,怎么样去做等等,也都值得思考,也让我们知道语文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

温教授在文中给出的建议,都是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特别是主张阅读,将培养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多读课外书,鼓励孩子们多收吸,以及将如何快速阅读逐渐带入,阅读量提升,词汇积累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切身去做的建议,也让使用教材的师生及家长感兴趣。

在之前的全民阅读调查中显示,我们人均读书4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低阅读量,导到低词汇,低输出。高考作文也可以算是一个检验语文教学的方法,明显高考作文中就能看出来,套用统一思路的,统一化的文章。只有从小抓起阅读,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从中,思维得到训练,受到情感教育,受到艺术熏陶。当阅读量达到一定量,思维也就扩开,既能满足应试的需要,又不限于应试。通过阅过提高效率,让阅读带动学习,更加愉快地学习。

黑格尔曾说,实践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在此书出版后,温教授说过,是因为他书中所指出来的具体工作贴近现实,不只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也给人文学术研究带来活力,更让学者,获得充实感。

温教授说:我打心里感谢众多一线的老师。正是由于不断地改革旧问题,一线老师不断地实践新课标,才能发现新问题,再一点一点不断地前行中改进。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读后感(四):平心静气说语文

浅评《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

从就学到参加工作,我从语文课和语文素养中受益匪浅,对语文教育有着一种天然的好感与亲切,也偶尔关注着语文教育方面的新闻和动向。然而,近些年来,我却发现似乎越来越看不懂语文教育了。在媒体的报道中,在众声喧哗中,对语文教材的批评、对语文教育的吐槽、对高考作文的戏谑,似乎成了一种社会文化流行状态。

语文课本怎么了?语文教育怎么了?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关心,我翻开了《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希望从文学史家、教育家的见解中寻踪觅迹。

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语文教育研究论述集,作者从近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众多文章和成果中,选取了相关篇章,编撰为“课标与课改”、“教材编写”、“高考语文”、“语文教学”、“研修文化”、“大学本义”、“文学生活”等七个方面,可以说涵盖了语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虽说不上大而全,也足以自成体系,让读者了解作者在语文教育研究方面的观点见解、心得感悟以及呼吁和革新。

“语言文字是最精美的艺术”,而语文教育则是培养这一“艺术”的温床和土壤。前不久,微软开发的聊天机器人Tay,和人类聊天不到24小时,就被“教坏了”。这则新闻引发了各界的热烈讨论和深刻反思,强大的人工智能以其意外的沦陷,再次证明了语言的力量。语文和语文教育能长久的引起关注,造成众声喧哗的局面,也必然有其现实的意义。

在所有关于语文教育的众声喧哗中,我们不能仅从媒体的报道中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更应该静下心来,看看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专家教授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准确全面的认识当前的语文教育。比如在《如何看待语文教育水平的低下?》一文中,作者指出“语文教育水平的底下,是这些年媒体非常关注的问题,几乎每隔三两个月,就会有一次关于语文教育的热炒,这在其他学科是少见的。”在长期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温儒敏教授为当下的语文教育鸣不平:“'语文教育水平低下'并不是新问题,近百年来一直吵着低下,几乎从未有过对语文教育水平满意的时候。”正视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引起关注,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是一味的热炒批评,则容易造成矫枉过正,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作者的许多论述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地分析问题,力求做到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本书还有具体的“方法论”,对教师的教学、家长的辅导、学生的学习都有帮助。比如“语文教学”板块中,作者以自己多年的研究实践,鲜明地提出语文教育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共性要求,比如《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让学生多读“闲书”》;还有很好的问题建议,《语文课要“消肿”“减肥”》建议:“要上干净洗练的语文课,着眼语文,着力语文,直奔语文教学的核心”;《处处扣着写作来阅读是很累的》提出:“文艺腔”是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一大弊病,教师应当远离这个东西。而在“高考语文”中,则更为高考语文的教学、复习应考指出了方向。

同样需要平心静气地对待的还有语文的外延,作者专门安排了“大学本义”、“文学生活”两辑来说明语文外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有志于深入研究语文教育、喜爱语文的人来说,也是极好的精神食粮。

原创书评,转载使用请豆邮联系。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读后感(五):给新课标语文教育的4个建议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要承担来自各方的压力。批评和解构其实相对容易,怎样克服其中不足、建构一种较完美的体制,却是难上加难。

语文当弘扬传统文化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要承担来自各方的压力。批评和解构其实相对容易,怎样克服其中不足、建构一种较完美的体制,却是难上加难。

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温儒敏着重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倡导一线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训练”。在课标定稿的6个变化中,笔者注意到温儒敏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格外关注。这是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方面的一个要求,也是今后语文教学应当注意的一个方向,这不仅在教材内容上有所侧重,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时也必须有所调整。参考书中《关于背诵篇目及课外读物的建议》,可以给广大师生不少实用的指导性建议。

作为课改的领导者和直接参与者,温儒敏评价,“对语文课改的成效恐怕不能高估,但毫无疑问,课改的方向要肯定,对课改要坚持和补台,再难也不能走回头路。”课改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要摸清底细了解问题。温儒敏结合《语文课程改革调研报告》,探讨了农村师资力量、应试导向的评价机制等五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笔者认为,这体现了基层教育现状与高层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双向反馈,一切政策制定都应当基于调查,有广泛、全面、真实的调查,才可能有科学合理的政策。而“新政”是否管用,需要在基层实践中反复检验和修正。理论和现实,从来都是相互依存。

课堂之外也有语文

语文教材众口难调,向来是舆论纷纭聚焦之地。《语文教科书编写(修订)的十二个问题》或许可以解答部分的疑惑。笔者细读“十二个”,总体感觉它兼顾了常识要求、发展要求和人文培养要求,也尽力兼顾了全国广大范围的教育水平差异。问题当然是有的,不可能尽善尽美。比如,目前的有些文章入选主要是因为思想性,而在文学性稍显不足。

温儒敏对民国时期的国文教科书有所研究。当前社会上流行“民国教科书”热,民国教材胜在人文性,胜在美学的大众普及,但缺点也很明显,如结构松散、内容驳杂,说明它不适宜当今大范围的教育需求。如能作为课外阅读,更加合适。至于民间的“自编教材热”,同样是一种小范围、小群体的尝试,很难真正推广实施。温儒敏在《关于中小学语文新教材的修改意见》中提炼出了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亦可作为参考。

如何选录鲁迅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编著过程中的难题,每次调整都会引发社会和大众的关注。温儒敏就此谈了不少,归结为最重要的一点,即“选录鲁迅作品应考虑适切性”。以笔者的理解,并非说鲁迅的作品已经不适合当今现实,而是因为鲁迅作品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且作品本身很有深度,所以很难在短时间的教学中完成对其作品的解读。从前受教材所选作品的影响,鲁迅给笔者的印象一直是怒目金刚,如今笔者渐渐读出了他的诙谐幽默、他的柔肠百结、他的慈父情怀。陈丹青曾经痛惜鲁迅“被弄成一个纪念碑”,说鲁迅是被政治劫持的,他在历史的荒原“被单独抬举,同时,被彻底隔离”。课堂之外,或许我们更能找到一个真实的鲁迅。

高考语文如何考?

书中《高考改革的四种措施与设想》、《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等文章可以说是研读语文高考的权威指导,对语文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很实用。比如,如何提高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命题如何设立适当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怎样的题更能考察学生素质和能力,各种题型如何搭配,等等。在命题方向上,温儒敏强调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同时更注意逻辑思辨能力和阅读面的考查,这也和课标所要求的“能力培养”相挂钩。

作文是考查语文综合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温儒敏认为,“应增加高考语文总分和作文分值”。高考作文要怎么写?温儒敏说了“八要八不要”。这八点都是实在话。比如,作文押题很流行,然而千万不要喜出望外地直接把准备好的作文往上套,判卷老师看见面目相似的文章会非常厌烦。比如,好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是流畅真切,不要动不动就是名言警句,更不要那种华丽空洞的文艺腔。还比如,考场作文要注意审题,切忌剑走偏锋,不要过分追求个性化表达。

针对2013年、2014年、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温儒敏还分别撰写了长文一一评述。他望闻问切,开出了一系列良方,既有提纲挈领的总结性语句,也有针对典型的作文题目的剖析。个别省市往年高考作文命题欠妥当,温儒敏的批评性建议中透露的也是今后作文命题的目标整改。总的来讲,“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随着材料作文比重的日趋增加,作文也逐渐向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现实需要发展,可见读书不应当读死书,平时就应多贴近生活,关心社会。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人文教育。温儒敏首先是一个文学史家、其次才是一个教育家。他谈语文教育,自始至终贯彻着人文性,带我们走进一个开满鲜花的语文世界。

温儒敏说:“教师太忙,要有块精神自留地。”这块自留地,要用书本来灌溉,要用经典来滋养。教师如一股清泉,才能流进学生心中。对于教师本人,“在状态中”,还能帮助抵制职业性疲倦。的确,在笔者看来,且不论读书对国家底蕴、民族性格的塑造,没有什么能比读书更能让一个人静心、充实。当然,灌溉精神自留地的可以是书本,也可以是音乐、园艺、旅行、艺术,关键是要保留一颗温润的心,书本相比而言是其中受众最广、最便利的方式。

作为一个文学史家,温儒敏强调文学史写作和文学研究都要“接地气”,把国民的“文学生活”纳入研究的视野。《互联网对阅读思维的改变》和《传媒时代儿童文学生态危机》等文章,就探讨了互联网对中小学阅读趋向的挑战。笔者认为,互联网对阅读思维的改变不尽然都是坏处,就像历史上印刷术的出现曾经推动了整个欧洲自由思潮的兴起,互联网所特有的开放性和信息量,同样是打开视野,让思想更活跃、更具有生命力的途径。温儒敏强调教育者应当恰当引导,让学生在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世界中学会辨析过滤有效信息,同时又要培养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不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这是教育价值观的灵魂,更是中国大学应当回归的本义。

PS:原创书评,转载请先联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