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延边民族风情的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延边民族风情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中国的版图上有56个少数民族,而每个民族的特色都是与众不同且别具特色。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维吾尔族。因为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维吾尔族目前有800多万人口,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苗族,位居于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前五名。

维吾尔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例如家喻户晓的“新疆舞”,那婀娜的舞姿使人着迷,还有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等,这些都是闻名中外的。还有维吾尔族位于我们“三山夹两盆”的新疆,新疆盛产葡萄,且新疆的葡萄汁多味甜,使葡萄成为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水果。

维吾尔族的人很喜欢跳舞,所以他们的舞蹈也分好几种,最常见的就是: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而伴舞的乐器,当然也不下数十种。

以上关于维吾尔族的介绍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可是有一样可能很少会提起,那就是维吾尔的民族医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维吾尔族的人不单只舞跳得精美绝伦,并且医术也是如此高明。

虽然维吾尔族的文化传统远远不止这些,但仅仅是这些也足以让人不禁感叹:中国56个民族,果真与众不同、别具特色啊!

第二篇

我的家乡在南宁市郊武鸣县,那是一个以壮族居多、民风古朴的民族。每年的三月三日,壮族男女老少都要带着糯米、糕饼、粽子和山兰米酒,从四面八方赶来娘母洞前纪念祖先,以对歌和舞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壮族劳动人民都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个吉祥盛日。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壮家的盛大节日。

今年的“三月三”歌圩安排在武鸣县城东大草坪举行。我们全家一大早就从南宁出发了。真没想到,沿着武鸣县兴武大道,一直往武鸣县委的方向已经人山人海。场面可真热闹。迎面走来的全是参加歌圩活动的人,我们随着拥挤人流往前移动。突然,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歌声。我环顾四周,才发现大草坪周围的树荫下,已经站满了一帮帮男女青年歌手。女青年一手拿着绣球,一手打着花伞;男青年三五成群的站在一旁,时而窃窃私语,时而高声对唱。男女青年一唱一答,歌声婉转动听,博得观众阵阵的喝彩声。妈妈告诉我,如果在对歌中哪位女青年,看中其中一位男青年,就把绣球抛给他。绣球一旦抛出,就代表着女青年已经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托付给男青年了。

“哟,喂,咦……”嘹亮的山歌;“咚咚,咚咚,咚咚……”厚重的鼓点;“啪啪,啪啪,啪啪……”清脆的竹杠声汇成一片,太热闹了。“嘭嘭、啪啪,啪啪、嘭嘭……”鼓点合着竹杠敲击的声音一响起来。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和爸爸赶过去。在武鸣县城东60米大道上,竹杠阵一路摆开,千余名身着五颜六色民族服饰的男男女女,随着音乐声跳起了竹竿舞,哇塞!人竹杠阵,太壮观!我和妈妈情不自禁加入到欢乐的人群中跳了起来。爸爸立刻掏出照相机拍下了这一盛况。

接着我们还观赏了场面紧张激烈的抢花炮比赛。只见红色的花炮还未落地,数十名男子冲上前去,抢夺花炮。很快,花炮落地处队员们叠起了“罗汉阵”。裁判只好吹哨把队员们分开来。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花炮究竟落在了谁手里?比赛紧张有趣的进行着……

第三篇

二零一一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晚上表哥来到了我家,准备一起去延边游,二十七日早晨一起去往珲春,沿途风光非常秀丽,近处是树,在往远看安,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地,最远处是山,到服务区休息是,我们嬉戏、打闹、游戏。下午,到达了珲春,珲春是一座三国交界的小城市,相邻俄罗斯、朝鲜,在行人中时不时有一些俄罗斯人,就连房子也是有一点异国风情的,珲春还有与俄罗斯、朝鲜交往的口岸,有很多俄罗斯和朝鲜货,在珲春玩了一天后便开车去了东甸。

东甸是延边乡下的一个小村庄,附件还有北大村、南大村等一些小村庄。原生态的小河两岸有许多柳树和好多不知名的小树,绿树成荫,很凉爽,乘着树荫、趟着河水,在炎热的夏天也感觉不到热,很惬意。小河里有各种形状的河卵石,有五角的、有正方的、有圆圆的,也有长方的……我还下河洗澡了呢。河里还有小鱼小虾。河边还有鸭子和鹅,要和我们争着洗澡,我捉到了好几条鱼,鸭子们可不乐意了,扑通一声跳下了水,好像在说:“要和我比赛捉鱼?你还差的远呢!”我和表哥还玩起了水中大战,“哈哈,被我偷袭了吧!”说着我又做了个鬼脸,“哎呀!”表哥猛泼了好几次水,我们可高兴了,东甸的美好真像是一幅最美的田园风景画呀!

东甸爷爷开着拖拉机,领着我们去水库收地笼,“突突突”终于到了水库附近了,我穿着沙滩鞋,水库是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湖,四周全是大石块和一些烂泥,我往下爬,终于下来了,我往湖里一踏,“吱”就陷了下去,我赶紧把脚拿上来,“扑”又踩在一个水坑里了,我拿着地笼的绳,使劲的拉,哇!好多鱼呀!还有小虾,甚至还有小蛤蟆!我连忙解开绳子,倒入鱼桶里。现在,开始拾蛤蜊了,每个人都在找,“咚”蛤蜊落地了,就在小马弟弟旁边,小马刚伸手,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捡走了蛤蜊,在东甸村我们玩了三天二夜,便动身去往下一站—敦化。

第四篇

在一个风清气爽的夜晚,我和妈妈来到广州大剧院歌剧厅,观看绚丽民族风——建行广东省分行2013新春客户答谢晚会。

我们在这里倾听了美妙的歌声,观看了优美的舞蹈。其中我最喜欢李琼老师唱的山歌《山路十八弯》,她唱的高音我要降低8度。李琼老师说:“唱山歌要用心。”的确是啊。她的歌声犹如百灵鸟般,辗转高亢,动听极了。还有一位藏族女歌唱家泽仁央金,她也有着动听的天籁之音。全场最搞笑的是,李琼老师唱完后,大家还想听,用最热烈的掌声挽留她。虽然她事先没有准备,但还是留下来清唱了一首《青藏高原》,全场观众随声附和,场面很壮观。

乐团表演最出彩的就是五色风乐团了。“五色风”一名取意乐团中五种不同的民族民间乐器:藏族的笛、萧,维吾尔族的艾捷克,蒙古族的马头琴,壮族的唢呐和满族的琵琶。他们把少数民族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理念相结合,果真很动听。

每个节目都很精彩,都各有各的风格。虽然表演结束了,但美妙的音乐还流动在耳边。

第五篇

爸爸妈妈带我去菲律宾玩,我们就住在海边民宿里,一出门就是沙滩、大海、椰子树。

晚上吃完了烧烤,玩了一会儿沙子,我们就上床睡觉了。我躺在床上睡,可就是感觉怪怪的、痒痒的、刺刺的,怎么也睡不着觉。我忍不住地起身,下了床,想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结果,我发现床上全是沙子。

我索性伸出手,把床上的沙子拍下来。床上干净了,我以为这样就可以安心睡觉了。可当我刚躺下来没几分钟,耳边又响起了海涛的声音。我无奈地翻了个身,希望能睡着,可耳朵里响起的“哗——哗——”让我我无法安静。我担心它们涌上来,冲毁房屋,甚至可能还会有台风……

就这样,我失眠了好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眼睛也渐渐地疲倦了,我开始打哈欠,大海的声音也在我耳边退出来,不知不觉中,我就进入了梦乡……

第六篇

观花节:藏语叫“若木鸟”,是观山的意思,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举行,一般是以各村寨为主,一起下帐房游耍,每次的活动,少则三四天,多则十来天。过观花节期间,人们向前来参加游玩的客人敬献哈达,并热情地迎进帐房,盛情款待。到了夜晚,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队首领手中的串铃伴奏下,围着篝火,踏着优美的舞步,唱着民歌、载歌载舞,以至通宵达旦。

赠送哈达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礼节,“哈达”之意是:“神的光辉、萦绕的祥云,神灵的化身,它表示与神同在,幸福无边,吉祥如意”。

向对方馈赠哈达时,必须由双手捧献,接方也必须用双手领受。切忌用一只手相送或受礼。不论年龄与职位,一般是在较重要或特殊的交往中互赠哈达,常见是下辈敬献给师长,而师长不回赠;德高望重的活怫或师长,受礼后,又把哈达回赠给献者,这时上身要向前倾.能使回赠的哈达,用双手举过头挂在脖子上,以表示感谢。所领受的哈达,人们都要珍藏起来,或挂在屋内较高、洁静的地方。

第七篇

苗族是什么颜色?红色?紫色?蓝色?我想,最贴切的莫过于——银色!

我最常去的三亚,就有苗族聚集地,我曾去过那里。走进大门,几个身戴银饰的姑娘就撞入我的眼帘。哟!她们身上全是白晃晃的银饰!这些银饰将阳光反射,姑娘们似乎在熠熠生辉。哇,苗族到底有多少种银饰啊?

越往里走,姑娘们的银饰就越华丽,尤其是头上的帽子:帽子非常大,上面嵌着用银做的花,花看起来很薄,不堪一击,实际非常坚固,而且这些花的做工很精细,仿佛能看见花瓣中的脉络。他们脖子上戴的项圈也丝毫不逊色于帽子,圈上雕刻着龙凤,还挂着“元宝””、“鲤鱼”等象征着吉祥的小铃铛,中间还挂着一个笑眯眯的小佛祖,附带一个能锁住福气的大银锁。耳钉同样也很抢眼,几条长长的流苏垂在肩上,把苗族姑娘本身就很俊俏的脸,衬托得更加美丽动人。小玩意儿虽然山,但是精美程度绝对不输给大物件——有精致的银戒指,有挂着铃铛的手镯,还有裙子上点缀的小银片……这简直就是银色的世界、银色的海洋,仿佛银色就是为苗族而生的!

从一位讲解员口中了解到,他们的银饰以大为美,以重为美。可是很重的银饰,戴在身上合适吗?我随机向了一位苗族姑娘,她用普通话回答我说:“你别看帽子这么大,但是这些花啊、角啊都做得很薄,项圈的挂饰都是中空的,各种小东西也就一点点,也不会很重。从重到脚一共……大概两千克左右吧……”“两千克啊!这么重!”我惊叫起来。苗族姑娘摇摇头,笑着解释:“没有啦!这可是我们苗族的文化瑰宝,两千克也不为过。”我这才明白,这银色,就是苗族人生活的大部分啊!

好一个银色的苗族,这少数民族服饰中的一杂奇葩!这五十六种颜色,编织成了璀璨的华夏文明,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第八篇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灵魂。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到年终时,郡守派邮督来县巡视,县吏对陶渊明说按官场礼节要整衣齐冠,束紧衣带,以下属礼参见。陶渊明本来随意惯了,诸事不拘常礼,更何况胸有高情逸志。于是仰天长叹摇摇头双袖一甩:“岂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即日辞官归隐,不再出仕。他的这声长叹叹出了气节与尊严,叹出了一个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陶渊明。于是这声叹被历史所承载,被千古所传唱,成为历史的感叹!他毅然归隐展现的是华厦儿女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南宋著名思想家,爱国诗人陈亮,曾六次上书朝廷,批评时政,提出富国强兵,抗金统一的主张,遭受打击迫害三次被诬入狱,但他始终不屈,最后在一首咏梅中唱出:“欲报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豪壮情怀。民族英雄于谦,保卫京城立汗马功劳,却受昏君奸臣所诬,蒙冤被害。他临难不惧,铁骨铮铮在《石灰吟》一诗中吟出:“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迈气概。这一唱一吟,唱出了民族气节,吟出了热血男儿的满腔热忱,展现了民族灵魂的气魄。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霍元甲是我国近代武学宗师,是精武会的创始人奠基者。他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与外国人比武,展示了中华武术的精华,为国人在世界武术界争了光,同时不断壮大精武会馆,发扬中华武学传统美德,破除中华武术界传统陋习,授独门绝技,广收门徒……在最后一次比武中不幸遭日本人所害。在毒已攻心的情况下毅然拒绝抢救,断然决定带毒上阵比武。在自强不息的武学精神的支持下用最后一口气,最后一招感动世界,感动国人,获得冠军,同时与世长眠。他不愧是中华儿女,不愧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永远记得他,中华武学永远照耀着他。是他令中华武学得以宏扬,是他以中国武德征服世界,是他用最后一口气,一股热血,让所有外国人得以信服,让所有中国人得以抬头挺胸。是他的一生演绎出:“一生轻似叶,所重全名节”的民族精神,与大义凛然的豪壮之气。

自强不息,当以是中华儿女必须继承与发扬的民族灵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