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情人》读后感

《情人》读后感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情人》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情人》读后感篇1

有一天,转述往事,我不知能否写出“在湄公河上,西贡的落日…声浪打在百叶窗上…潮水拍来,又远去…”

《情人》,无望的爱。

“渡河,渡河,到灯塔去…”

站在阳台上,穿着睡衣,这个春节阳光很好。是清晨,眯着眼看杂志。公鸡打鸣,远山灰绿,温暖的早春,乡下,北半球…无所事事的几日,无聊像风一般穿过空阔的院子。

很多个日子就这般过去。在这个星球上无数无聊的脸,没有意义的呐喊与声音。

只有往事是鲜活的。“那年,在湄公河上…”

走在夜间下晚自习的人流里,一直在等,有草木香气的春天和夏天,夹着书,一直在追随的影子。

黑暗的太阳,昏黄柔亮的月光。月光,仁慈的月光…

“再也没有顾忌了,如今,他们都已去世,不用再有顾忌了,在这本书里…”杜拉斯说。

德国作家的《ThedeathinVenise》

附:重温小说《情人》有感,模仿杜拉斯的笔调,文章三百字,除自己外恐无人能知其隐意。能感受到其情绪基调即可:

用了一个下午看了杜拉斯的《情人》,看的不是很明白,或者说对里面的场景感到有点转换不过来。也许,我真的还没适应国外的文学,或者说,还没入门。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到《挪威的森林》再到这个自传性质的小说,等等这些外国名著,我始终都没搞清楚这些小说的主题,他们要表达的感情到底是什么。

以前是不看小说的,因为每次都只看几页,就没信心看下去了,就像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借来看,没看几页,就看不下去了,过段时间又觉得还是应该看完的,再借来,还是不能“一气呵成”,借来还去,折腾了几个轮回才勉强看完!

我想这跟一个人的经历有关吧,一直以来我的经历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家里,这样的日子没有太多的起伏,平淡的激不起一点涟漪,所以小说里的场景不能给我以想象的空间,更别提引起我的共鸣了···

我是一只被自己囚禁的鸟,不知道要怎么飞,才是最好的,所以一直安于沿

着那条斜坡一路滑下,而现在,想飞却又不敢了,因为惯性?太懒惰?

“沉默”如果能找到出口,我愿就此沉沦,矛盾就在于我明白,唯一的出路却是:提起勇气,承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终于明白我的痛苦,有一个不安分的灵魂,却生活在一个过于单调的环境里。

《情人》读后感篇2

《情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8月1日),译者王道乾。本书讲述了: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记者和电影艺术家。本书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小说中自始至终涌动的情感力量甚至超越了高超的写作技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这部小说是一本震动过巴黎的书,一本震动过世界的书。是属于玛格丽特.杜拉斯缠绵悱恻的书.

故事开篇:"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在风尘的岁月长河里,杜拉斯回眸自己年轻时的恋情,无限的沧桑尽在其中。往事在七十年在时光隧道里,既清晰又朦胧,那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爱,一场孤独绝望的爱,一场令人痴迷、令人心醉的爱,那是一个少女的初恋。

这并非杜拉斯所写的《情人》,而是杜拉斯晚年的小情人所写的回忆杜拉斯的。他们的年龄相差很远,但爱却很深很浓。

杨·安德烈亚——杜拉斯生命中最后的也是陪伴她最久的的一个年轻情人。

晚年的杜拉斯酗酒很厉害,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是杨让她远离了酒精的侵袭,恢复写作的能力。据说,杜拉斯去世后,杨也随之悄然失踪,仿佛一根飘逝的苇草,与杜拉斯演绎完一场堪称“经典”的爱情之后,他的生命的热度也随之消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