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

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篇1

妈妈买了一本新相册,

上面有我和爸爸、妈妈幸福的照片。

外公外婆给了我一本新相册,

上面有我和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全家福。

同学送我一本新相册,

上面有我与同学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我也有一本新相册,

上面有许多等待我去填满的希望。

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让我们去好好地珍惜,

好好地记忆……

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篇2

看见妈妈做了一张相册视频。我就让妈妈教我做。可是第一次没教成,因为电脑出了毛病。

然后,妈妈又教了我一次。我先上传了一张。然后给它选取图片的效果。又给它配上了文字。然后接着上传。一共上传了12张。我又给它配上了音乐《菊花台》。妈妈想告诉我在哪里添加音乐。我说不用。我自己研究吧。我就自己找。过了一会儿,我做完了。让妈妈来看,而且妈妈说我做的非常好。

我妈妈已经做了好长时间了,可我是第一次做,都比妈妈做的最好的要好,我也很有成就感的。

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篇3

记忆的月光宝盒中有一段红丝带,它象征着童年的“沙琪玛树”,记录着天真烂漫,蕴藏着外公外婆甜蜜的爱。

三岁的记忆仿佛发生在昨天,我还触手可及。那时,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总在工作日将我送往外公外婆家。那时外公外婆的爱仿佛是我对陌生世界的解药。很快,我忘却了爸爸妈妈不在身旁的失落。在没有电脑、手机、微信的岁月里,除了吃喝睡大觉,与外公外婆一起种“沙琪玛”树大概是我那时最美好的游戏。

游戏的起源源于我对沙琪玛的喜爱。一天,我端着装满沙琪玛的盘子站在盆栽的小树旁若有所思时,外婆走了过来问:“好孩子,怎么不吃啊?”我指着花盆咿咿呀呀道:“想吃……把它种成大树就可以吃更多了!”天真烂漫的话语在外婆眼里却别出心裁,外婆抚摸着我的头,轻声细语到:“真好,我的乖孙女懂得了要耕耘才会收获,那我来教你。”她将我手中的盘子拿过去,一边盯着我依依不舍的眼神微微一笑,一边将盘中的沙琪玛碾碎后放入我的小手心。“好像雪花啊!”我拍手大笑起来,小心翼翼地撮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外婆刮了一下我的鼻子,嗔怪道:“小馋猫!”然后,握着我的小手,手把手地教我将沙琪玛碎一点一点放进花盆的土壤里,用小铁铲将浮土盖上拍实。种完沙琪玛后,她把我抱起来:“走,我们睡午觉去,醒来沙琪玛就长大了!”我拍手叫好,而这也成了她一次次说服我去睡午觉的美好借口。

一觉醒来,我冲到阳台,望见那绿树上挂着一个一个用红丝带系着的、金灿灿的沙琪玛,像风铃一样随风摇摆,我开心地笑了指着小树对屋内的外婆外公大喊:“快看啊,沙琪玛!”

去年暑假回到老家,外婆给了我一束红丝带,我好奇地望着她,外婆问道:“还记得这些红丝带吗?”见我摇摇头,外婆笑眯眯地说:“还记得你小时候最爱吃的沙琪玛吗?每次你吵着要种,为了逗你开心我手把手地教你种,你外公趁你午睡时,用这些红丝带把一个个沙琪玛挂在树上。可惜,那棵树前几年枯死了,我们想树迟早会死,沙琪玛会过期变质,只有将这些红丝带留存下来给你做纪念。”外婆话语里流露出一丝惋惜,她望着窗外似乎在回忆,我心疼地将她手中红丝带接过来,挽起她的胳膊靠着她的肩膀笑了,为自己童年的天真浪漫笑,为如此充满爱的回忆笑。

是的,树会枯死,沙琪玛会过期变质,但那留存在红丝带里的美好记忆,永远不会枯萎变质,那是外公外婆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我会将这一束红丝带好好珍藏着,她不仅仅是一段红丝带,更是外公外婆给我的甜蜜的爱!

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篇4

有人认为,承载时代更换的器物是最具有价值的,有人认为,记录着人生经历历程的物件是最有价值的,而我则认为,代表着华夏民族精神传承的祖训,才是最具有价值的瑰宝。

街头巷里面,总有那么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话说,你是不是和我一般,屡次三番因为不听他人的言语而中招导致遇到危难呢?祖训,一个看似严肃的词汇,其实并非如此。他并非一本正经雕刻在祖shi之中的才叫做祖训,口口相传的俗语也可以看做为祖训。

祖训,是祖先前辈立下的祖训。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着后一辈的人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告诫着他们好好做人。他传承着经验,传承着教训,传承着对后辈真切的关心,承载着祖训向前行走,能让你少走弯路,能让你在奋斗的路上少吃苦头。

器物,保留的时间再长,历史底蕴再丰富,也不过是一件器物。就算价值连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会逐渐消散,而祖训却不会。他会由一代一代的子子孙孙笔墨相传,口耳相传,随着时代的更换,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浓醇。就像香醇的美酒一般,放的越久,就会越来越香甜。

承载着人生经历的物件,虽然记在了辉煌,记载了失意,记载了阅历,但它所承载的仅仅只是物件主人的一个人的人生财富、荣誉,并不代表着是自己的。而祖训,从古至今,有简单到复杂,由一个人的知识到数个人的人生感悟,一代代的,不断的积累,他承载了数不清的时代的一级,不断的磨合,更新,传承到我们的手中,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祖训,精神传承上的瑰宝。他时时刻刻在人们的语言与文字之中出现,时时刻刻指引着我们如何为人处世。祖训,具有永恒性,无论是哪个时代,无论时代如何的变迁,他依旧能“风光红火”,依旧能折射出太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内容,仍旧能反应出历史的博大文火和深奥的精神世界。

祖训,经历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和演绎,已经是后世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是一科文化和精神的延续和倡导,是时代精髓的一种沉淀,需要我们去细细的品味和咀嚼。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祖训,精神传承的瑰宝,让我们捧着她,继续一路相传,让它更具价值。

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篇5

阳光洒落在幽静的花园里,梧桐叶斑驳的影子落在我身上。我席地而坐,膝上摊开一本厚厚的《论语》,不停地读着、背着,一股清新、淡雅、古朴的墨香沁入心脾。身旁,一只又一只小鸟儿飞来飞去,美丽的歌声时而婉转动人、时而清脆动听。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国学教我们学习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学教我们为人处事;“百善孝为先”国学教我们孝敬之道。

中国文化,就是风雨中坚忍不拔的大树,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无法将他打败;就是风雨时同舟共济的努力,团结一心用爱温暖每一个人;就是风雨后七色的彩虹,只有在与困难搏击之后才会显现。

5.12,我要爱。在5.12特大地震中,我们泪流满面,在巨大困难面前,所有同胞众志成城;2008,中国北京。在圣火遭遇困难的时刻,中华儿女不惜一切代价,在08奥运之风吹遍世界的时候,炎黄子孙热情欢迎各国各族人民。这,不就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吗?这,不就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经久不衰吗?

其实,中国文化就在我们细小的举动中流露。在早上,妈妈耐心的叫我们起床;上学路上,不随便攀折树木;学校里,见到师长礼貌问好;上课时,谦虚认真地倾听;课间,朋友互相帮助,不耻下问……国学并不是一定多么深奥的哲学,而是在最细微中体现的。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如此,但是腹有诗书却不能够真正做到书中所讲,岂不是变成了书呆子?!现在的人,大多都是一肚子学问,却显得特别肤浅,是他们学问少吗?不,是他们做不好。在如此发达的21世纪,我们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知识型人才,之所以把“高素质”放在前面,是为了强调文明、礼仪、帮助、关爱、感恩等素质的重要性。而这些素质就是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中国文化,这些中国文化,就是大家所说的国学。

中华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21世纪中国文化,就在我们手中!让我们共同传承,让我们发扬光大!

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篇6

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纵使是文人志士也在新文化运动中迷失方向,于“抛弃旧文学”中走向极端,甚至郭沫若大师亦公开批判国学大师陈寅恪,似乎要将传承千年的文化均付之一炬,依其所见,似乎创新便是“不破不立”,便与传承相对立,但我以为,创新自寓于传承。

传承,并非狭义上的继承,其本就蕴含了扬弃的智慧。孔夫子“述而不作”,其所传述的先人的智慧,同时弃其糟粕,此等选择过程本就是一种再加工,并加之以自己的思考,又何尝不是一种创新?所谓创新,本就是厚积之后的薄发,本就是薪火相传之后的水到渠成,二者从未对立,相反,创新始终寓于传承之中。

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文人大家于传承的瀚海中披沙拣金,而同时孕养于传承之中的创新之思想终得以璀璨于人类群星。艾略特诉诸古典,传承从但丁到德莱顿的传统,他的次次创作都是对古典文化的再致敬,营造出陌生的美感,如晨钟暮鼓般唤醒人们内心“没有雨只有雷电”的荒原;木心远赴异国却仍凝古典文化于心,于传承中融汇中西,其“文学嘉年华”之创新思想便于传承中应运而生……当传承的文化弦诵不绝,寓于传承中的创新自然会从一代代人追本溯源的思索中、孜孜不倦的完善中喷薄而出,创新方成为其创新。

然而,厚黑学和致富秘籍畅销的当下,无数人急功近利,无数抛弃传承的“标新立异”堂而皇之戴上“创新”的面具,进入公众视野。君不见,各种架空文学横空出世,“创作鬼才”层出不穷,然而,未经传承孕育的“伪创新”,带来的雷点频出,以致贻笑大方。更有甚者,假借传承的包装,如“气功大师”王林,欺骗乃至危害大众,不仅可笑,更为可怕,是为荼毒社会之蛆虫。由此可见,一旦失去传承的文脉滋养,所谓创新,不过是跳梁小丑,既不可取,也不可能。

因此,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创新寓于传承,我们将拒绝抛下一切的天马行空,也不再会有“焚书坑儒”“打倒孔家店”如此摒弃传承的悲剧。我们将有更多的白先勇,于对昆曲的深刻传承与解读中,方迸发出艺术创新的灵感,使“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余音绕梁;我们将有更多人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章中窥见人性的渊薮,从传承之泉中采撷寓于其中的创新。

“我们都是历史中的人”,卡尔维诺如是说道。我们本身处传承之中,让我们于传承中创新出自己的历史。

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篇7

这几天,我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读完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节日的起源和关于节日的文化。书中给我们介绍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由来与风俗,不难看出,贯穿着这些节日的正是:树正气、扬美德、显智慧、惩恶扬善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的内容。从传统的节日中,我深刻地认识和领会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先说春节吧,它是我国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总要贴春联、贴年画和窗花、放爆竹烟花、拜年祝贺……我们倒贴“福”字,拿压岁钱、包饺子、吃年糕……在春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 “守岁”,除了吃年夜饭,人们还要进行各种游戏,如下棋、玩纸牌、玩麻将、看春节晚会等等。在摆放的节日供品中,必备一大盘苹果,这叫做“平平安安”。还有些地方在守岁时准备的糕点食品富有讨吉利的谐音、口彩:吃枣表示春来早,吃柿饼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吃长生果表示长生不老,吃年糕表示一年更比一年高。所有的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和富有意义,这些习俗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代表着我们渊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我也为这些习俗的诞生而自豪。

再说中秋节吧。“中秋节”又名“祭月节”,农历8月15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已有中秋一词记载。到了春秋战国,每逢中秋节,大家都要举行赏月和祭月的仪式。中秋节在这个时期已经初见规模了。明、清时代的中秋节,赏月依旧,一轮圆月东升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和各种水果,边赏月,边畅谈。中秋赏月的习俗流传至今。瞧,月光下,人们在自家小院品尝月饼、欣赏月色。我们这些小孩子则在一旁拿月饼来照月亮,比较哪个更圆,还担心着月饼会被月亮吃掉呢,真是其乐融融。

一个节日,就像一个故事,情节美妙动人;一个节日,就是一种文化,内容绚丽多姿。在当今很多洋化了的节日文化的冲击中,愿我们更多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欢度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节日。

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篇8

行走过这个剧院大门口,门中隐隐传来高亢的歌声,院门口还贴着一张巨大的海报,正是关于戏的广告。走了许久,见此剧院,一时兴起,信步入此地。

如今社会,难得见这一方净土,毫无喧哗,只有乐声声声入耳。座位上每个人的神情,都充满了肃穆。我心中微微悸动,戏曲作为中华流芳百世的瑰宝,当世人确实少了应有的尊敬,也只有那些老辈人的心中还存有一份热爱与敬重。

近夜晚,院内灯光昏暗,台上却炫烂着光线,与席下的暗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仿佛也看见了历史中的人们。他们的夜晚何来灯光,是何等不便。我不禁浮出些许笑意,许多人说现代的创新科技扼杀了传统艺术文化在人们眼中的地位。我看不然,科技反而给了传统艺术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方便,看这白炽灯,这音响,这些创新科技之物已经渗透进传统文化的每一个地方。

实际上,传统文化艺术在中华民族心中的传承从未动摇过,传统文化是一族之本,是一个民族的根。可社会需要创新,人类要进步就离不开创新。

这矛盾吗?我思索着。

走出剧院,仿佛经过洗礼,我精气神一下子好了许多。在一处公园内,看见一群老人在用电脑视频学习太极,一些孩子看着手机大声朗读,生气勃勃,传承与创新,这不是一个死结,既然两个都需存在,那我们要做的只是去融合它们。如今社会何处不显现着传统与创新融合的场景,就像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硬件是电脑的根本,不能丢失,软件是创新也不能丢,两者都不可独立起来,那么它的组合,就构成了电脑强大的系统。

这时我的心中豁然开朗,传承与创新无需分开,他们可以合成一体,组成新的瑰宝,为社会绽放它更闪亮的光泽。

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篇9

一个民族流传百年的文化,常常印刻在一代家族的灵魂之中,伴随着民族的延续一代代传承下去。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千秋万代的人们前行的道路。

我的父亲常和我谈起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祖父。他是个辛勤的农民。虽然说做了一辈子农民,但他却有一种传统的优良品质——与人为善。

父亲指了指后山上的一片梯田,告诉我那里曾经全是祖父用勤劳的双手开辟出来的,后来它被送给了几个穷苦的邻居。

我常常惊叹于我父亲给员工的待遇,一对比,便发现其他同类企业给他们员工的待遇要低不少。父亲告诉我,要为别人考虑,人家也要生计。

我难以理解这对父子的这些行为,就像那时我难以理解我是怎么来的一样。而后我又发现了我的几个叔叔伯伯也有这样的特点。

为什么我没有把它传承下去呢?我想。

那一天放学和同学坐公交车。车都很挤,我们好不容易等到了一辆“有地方能站”的车,车站里的人的都蜂拥而上。那个同学撞开了其他试图抢位置的人抢先上去了,并高叫着:“你快点!”我刚苦笑了一声,看着旁边的老人颤巍巍地用拐杖推开了我,白领急匆匆地用公文包顶开了我,工人则好像永远保持工作的那份拼劲,用满是泥水的手推开了我,却没有向前一步。等到周围的人全被塞进了车里,我才缓慢地挤了进去,被压在车门前的狭小空间里。

“你怎么那么惨啊!”下车后他用略带嘲讽的语气说,“位置那么靠前,结果最后一个上车。”“站车门前省得和他们挤,多轻松,可换做别人兴许就受不了这个位置,还不如我站在那儿。”我下意识地说。

那一瞬间,我发现我做了类似于我祖父和父辈的人们所做的事。与人为善好像也就是这样,牺牲自己本可以拥有的利益来成全他人。看来这个家风还没有断绝,它还会继续传承下去,并在今后继续指引着我的一言一行。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前人时刻谨记的家风家训仍然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不知不觉中,它就被传承了千秋万代,生生不息,就成为了心中一盏常亮着的明灯。

做相册关于传承的作文10篇篇10

我,很自豪出生于我们多富多采的千年之邦。这儿,拥有着恒久的中华美德;这儿,拥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儿,拥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

而我,所能做的只是拥有它,传播它,传承它。

在我的家中,除了一个年龄尚小的妹妹,爸爸,妈妈,我,皆是古风痴迷者。

爸爸素爱诗词,闲得无事,便会独自一人遛向书店,不一会儿工夫便搜罗个满箱子的书籍。然而,回家之后,又独自一人躺在躺椅,对月自酌。恰好遇一佳句,惊呼:“妙哉!”父见我闲得,又忙拉我与他观看诗词朗诵。偶见胜处,便也附和着一句。对着我们道:“我诵得也不差?”我们也只好为父亲戴高帽,在一旁鼓掌忙道不差不差。呼儿将出换美酒……呼儿将出换美酒……

妈妈对诗词的喜爱不及爸爸,但她却对古文小说颇有情趣。一日,放学回家,一推门,眼前一片灰暗,走进家门三四步,远处吊灯一闪,一缕青烟飘起。我的母亲又在修身养性,捧着一本书,不入厨房半步。我又如何能扰乱她的闲情雅致。只得顶个空肚,埋头与我的语数英物化决一死战。

我的父母如此,我亦不会与他们大相径庭。当我完成了作业,也会去书架上浏览一周。偶遇《牡丹亭》甚是好奇,便取下一读。一女子生性优柔寡断,梦中见一书生,最后日日思念此人,终因相思成疾。或因年龄所致,正值花季,素爱此类书籍。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甚爱,妙绝!

唉!我的妹妹虽诗词无法与我们相较,但在绘画上却极富天性。水墨一着,一画便可成。

我的家中,我的家人,皆由衷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虽日日接触西洋文化,但父母始终希望我们可以继续传承绵延在我们血液中几千年的文明与文化。

我爱我所在的民族,我爱我的祖国,我爱那如长江奔腾不息,永不流逝的文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