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癫狂的纽约》经典读后感有感

《癫狂的纽约》经典读后感有感

《癫狂的纽约》是一本由[荷兰] 雷姆·库哈斯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015-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癫狂的纽约》读后感(一):真的没有人吐槽唐的翻译吗?

如题。

本来理论的东西就比较晦涩,唐的翻译建筑把这种晦涩呈指数倍扩大!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频繁怀疑自己的智商!明明是中文,却看不懂!

好的著作需要更好的译者。

职业建筑师的理论书也需要职业建筑师来翻译,而不是理论家。

《癫狂的纽约》读后感(二):“拥挤文化”是20世纪的文化,也是21世纪的——拥挤来自欲望

1、摩天楼代表的三种都市变革:a.世界的再造 b.塔的兼并 c.街区的独处

2、曼哈顿:超级村落

3、摩天楼:建筑的脑白质切断术,楼层间的断裂,蒙太奇

4、摩天楼已然将自然转化成了超自然:摧毁是保存的另一种说法

5、胡德:大势所趋是城市中的社区走向互相关联,“社区”概念将交通、人流的大拥挤内化了

6、“一个屋顶下的城市”:超级综合体

7、屋顶花园:既是低层体块的屋顶,也是塔楼们的地面层

8、达利的PCM(偏执的批判性方法):有意的探索无意识,将“虚假”嫁接进“真实”,为虚假捏造真实的证据

9、建筑是偏执批判性活动的一种形式。建筑=在世界之上强加的结构,它不邀自来,先前它只不过是创造者心中云山雾绕的臆测。

10、柯布:摩天楼重新定义了步行者。“光辉城市”消灭了拥挤文化,是一种被疏散了的拥挤。

《癫狂的纽约》读后感(三):碎片化的曼哈顿故事

开始读时很难适应,因为觉得太过于后现代的描述和编排让我很头疼和犯困,让我严重怀疑库哈斯在故作姿态的倾倒都市理论。但是读到康尼岛章节我到觉得他的文字风格和叙事顺序很适合当时纽约都市试验田的氛围,我读着读着感觉在读超现实小说或是赛博庞克小说。特别是他在写康尼岛幻境等娱乐公园的“前世今生”和引起高尔基(现代主义都市)的鄙视和控诉那段,我疯狂的大笑起来(没带夸张的)。只属于那个时代的扭捏和光怪陆离还有存在在大众文化和官方文化,各种阶级人群之间的矛盾和误解所带来的“离奇”“趣事”,这些都是我忍不住大笑的原因。我脑子里已经幻想起来那时的各种和想象出这本书变成电影的样子和风格,大概会是像之前上映的《The French Dispatch》的风格在融合collage风格吧。库哈斯没有愧对“我是曼哈顿的枪手作家”这个title,以一种带着纽约的后现代主义口吻叙述着纽约大都会发展的各种轶事,这反倒给我有很大的思辨(脑补)的空间。

《癫狂的纽约》读后感(四):《癫狂的纽约》读后感

这本书是对纽约市的纵向建筑历史的诙谐幽默的讲述,生动形象且带有美国好莱坞特有的叙述方式,对纽约尤其是曼哈顿街区的形成历史的叙述,第一次了解了库哈斯的文笔和翻译的水平,令人赞叹,以一种拟人的方式对这个制造现代建筑各种稀奇古怪的形式并将其推向世界的这种现代模式,做了深入骨髓的剖析和描述,图文并茂,真的有些让你联想到两座摩天大楼同床共枕却又同床异梦的超级可爱形象,很有意思的书,第一次知道曼哈顿这个名字,是读了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那部书后,知道那个诱惑了多少才华男女趋之若鹜奔向那里去体验那不同的世界的,后来又在新加坡克拉码头了解了曼哈顿第五大道,到这部书则全面系统的了解了曼哈顿所有街区的区划和建筑形成的历史,不错的书,库哈斯享誉全球的英伦AA建筑学院毕业,创立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读读有才华的人的书,也是一种学习,AA建筑学院出了很多异类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什么时候把东方的建筑风格和审美也纳入这个学院的体系,相信未来的某个时日,我们的学弟学妹会有人开创先河,中国现在不缺乏优秀的建筑,但是少有如库哈斯类的将其宣讲和评判的。

《癫狂的纽约》读后感(五):建筑思想家

16年12.13想读,18年7.23读完。在找王贵祥老师翻译的书时发现的。对纽约城市建筑规范发展的一曲充满诗意的颂歌,文字上Koolhaas是才华横溢,材料组织的也很得当。将两百年Gothem的建筑历程做了一个有特点的分疏。康尼岛与洛克菲勒中心是两个重笔的案例,中间对曼哈顿的摩天楼发展有清晰解读,最后大大嘲讽了一番柯布西耶。柯布对纽约最大的影响应该就是联合国大厦,虽然当年梁思成也参与了设计顾问,但应该在最终定稿中没有任何影响。库哈斯本人应该对达利还是认可的,尤其达利对米勒的晚祷的描述在库哈斯后来成稿中经常可以看到影子。

几年前朋友去威尼斯双年展采访库哈斯,采访准备期问我有什么问题,我想库哈斯童年自印尼长大,和老乡高罗佩相同,想问问高罗佩的中国公案小说对库哈斯有过什么影响,未成想被对方大大嘲讽一番。现在想来库哈斯的设计里戏剧感很强(从他在LAA的毕业论文即可看出,对柏林墙的描写),而且他之前记者出身,文笔出众。

但从此书来看,他是绝对的Thinker,之前做Prada项目时与我青睐的Bruno Latour合作即可窥一斑。

当今优秀的建筑师不仅要有个性突出的作品,还要有能解读自身的建筑哲学。Koolhaas无疑是柯布西耶之后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附: 唐克扬后记里说库哈斯OMA只有在87年才中标项目,其实库哈斯在LAA教书时,就与弟子扎哈做过项目了,应该早的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