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数学家的自画像读后感摘抄

《一个数学家的自画像》是一本由〔法〕皮埃尔-路易·利翁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数学家的自画像》读后感(一):按这个数学家的日常生活及学习规范,完全可以照猫画虎,成为文采斐然的作家或优秀的家长

这是一个数学家从成长到成功的回忆录,不仅仅写给数学爱好者,还有千千万万对数学一窍不通的读者的生活启示录。 作者皮埃尔~路易.利翁,对现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首位给玻尔兹曼方程的解并提出证明的数学家,菲尔茨奖获得者。 四五岁时,大半夜被送往需要穿越整个花园才能到达的地窖,目的是锻炼他不怕黑,这种“成人礼”确实让他变强了。 学前跟着父亲去伐木,学习斧头怎么使用,现场发现木头是个圆柱体,对于一个刚识得几种几何图形的孩子来说,这就像哥白尼发现新大陆一样使他恍然大悟。 圆柱体不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也可以看成是一块单纯的木头,就这样一个分析学家从此诞生! 7岁,确切说在他进入学校前,就学会了读和写,他不仅是个数学家,还是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演讲家。 他有保留锦囊佳句的偏爱,因为它能迅速提供帮助,刹那间缓和气氛。在听众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放出一句“金句”,活跃气氛极佳,且屡试不爽。 这个外表腼腆,内心幽默的数学家,教给我们许多领域的东西。比如他不擅长写作,就常常引述那些他读过的作者就行了。 他喜欢小说和音乐,但区别与我们,他除了欣赏作品本身承载的情感外,他会和数学做对比,他会想到作家向观众展示的是一部已经完成的作品,而对于数学家来说,他们的故事永远在构建中,且不会终结。 小学三年级时,数学老师病了,他获得了登台给同学上课教数学的机会。 通过锻炼,他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在向别人解释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理解某个东西。 此数学家10%天赋+30%的好奇心+60%努力钻研=菲儿茨奖 菲儿茨奖——相当于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此奖从不授予40岁以上的人,由加拿大数学家约翰.菲儿茨创立,旨在督促获奖者奋发图强,继续自己的研究事业。 通过阅读这位数学家的亲笔自传,使我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验算本上各种晦涩的符号、阿拉伯数字、令人费解的图表和含糊不清的只言片语。 那么数学究竟是什么?其实没有人真正懂数学,就连这位数学家、菲儿茨奖获得者充其量只能理解他们所涉猎的学科的一小部分。 此数学家不是121乘以381等于多少的数数专家,他不是代数学家,而是一个分析学家。 如果代数学家对等式感兴趣,分析学家对不等式感兴趣。 更多数学应用方面的精彩内容尽在这本数学家亲笔自传中,了解数学家日常与数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益处,读罢受益匪浅。

《一个数学家的自画像》读后感(二):按这个数学家的日常生活及学习规范,完全可以照猫画虎,成为文采斐然的作家或优秀的家长

这是一个数学家从成长到成功的回忆录,不仅仅写给数学爱好者,还有千千万万对数学一窍不通的读者的生活启示录。 作者皮埃尔~路易.利翁,对现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首位给玻尔兹曼方程的解并提出证明的数学家,菲尔茨奖获得者。 四五岁时,大半夜被送往需要穿越整个花园才能到达的地窖,目的是锻炼他不怕黑,这种“成人礼”确实让他变强了。 学前跟着父亲去伐木,学习斧头怎么使用,现场发现木头是个圆柱体,对于一个刚识得几种几何图形的孩子来说,这就像哥白尼发现新大陆一样使他恍然大悟。 圆柱体不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也可以看成是一块单纯的木头,就这样一个分析学家从此诞生! 7岁,确切说在他进入学校前,就学会了读和写,他不仅是个数学家,还是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演讲家。 他有保留锦囊佳句的偏爱,因为它能迅速提供帮助,刹那间缓和气氛。在听众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放出一句“金句”,活跃气氛极佳,且屡试不爽。 这个外表腼腆,内心幽默的数学家,教给我们许多领域的东西。比如他不擅长写作,就常常引述那些他读过的作者就行了。 他喜欢小说和音乐,但区别与我们,他除了欣赏作品本身承载的情感外,他会和数学做对比,他会想到作家向观众展示的是一部已经完成的作品,而对于数学家来说,他们的故事永远在构建中,且不会终结。 小学三年级时,数学老师病了,他获得了登台给同学上课教数学的机会。 通过锻炼,他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在向别人解释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理解某个东西。 此数学家10%天赋+30%的好奇心+60%努力钻研=菲儿茨奖 菲儿茨奖——相当于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此奖从不授予40岁以上的人,由加拿大数学家约翰.菲儿茨创立,旨在督促获奖者奋发图强,继续自己的研究事业。 通过阅读这位数学家的亲笔自传,使我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验算本上各种晦涩的符号、阿拉伯数字、令人费解的图表和含糊不清的只言片语。 那么数学究竟是什么?其实没有人真正懂数学,就连这位数学家、菲儿茨奖获得者充其量只能理解他们所涉猎的学科的一小部分。 此数学家不是121乘以381等于多少的数数专家,他不是代数学家,而是一个分析学家。 如果代数学家对等式感兴趣,分析学家对不等式感兴趣。 更多数学应用方面的精彩内容尽在这本数学家亲笔自传中,了解数学家日常与数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益处,读罢受益匪浅。

《一个数学家的自画像》读后感(三):一个数学家的自画像:走近数学,发现快乐

记得小时候曾经喜欢有趣的数学智力游戏,比如如何切西瓜,四刀切成九块吃完剩下十块皮?因为好玩所以乐此不疲。后来发现凡事有故事性的科目都能激起我的兴趣,但是数学老师好像不太擅长讲故事。慢慢地我就转文了。

对于数学家是什么样子,他们又是怎么看待数学,我了解的并不多。我国数学家陈省身说过,“数学好玩,玩好数学。”好像很有趣的样子,那么就看看《一个数学家的自画像》,来发现数学的快乐吧。

数学家的自画像,也是一位数学家的真实写照。作者是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路易·利翁,法兰西公学院偏微分方程和应用教授,对现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他所提出的“粘性解”概念为这一领域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他还是首位给出玻尔兹曼方程的解并提出证明的数学家。

1994年38岁的他获得了菲尔茨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并且其指导的博士生赛德里克·维拉尼于2010年也拿到了该奖。是我们的眼中“天才学生”和“好老师”

一开始,他就抛出了几个问题,是什么给了数学家动力?他们又到底从数学研究中找到了什么乐趣呢?如何分享数学解决具体问题时候的喜悦?

如果对于数学你曾经想说“我做不到”,那不妨去试一试,曾经偏科的你,不想让孩子也得上数学恐惧症吧。

皮埃尔-路易·利翁以幽默、直白的文字,为我们打开了“数学家”世界的大门:这里我们会看到他的童年,学生时代,还有数学学者的研究时代。

在童年,他发现数学可以很具体!可以是块圆柱体的木头!甚至在他将来也会饶有兴趣的谈到具体应用的数学。那时候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自然科学是他的最爱。他学得很轻松,而且解题的速度非常快。在兴趣中锻炼了他的思维。

作者的父亲一直强调的是兴趣均衡对他影响很大。他可不是个书呆子,他是个狂热的乐迷,从未放弃过摇滚,音乐与数学共舞是他青春的常态。

他还喜欢听故事,醉心于小说,从古典文学名著到科幻文学,侦探小说,甚至还有漫画,阅读有什么好处呢?帮助了他脱离现实,强化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或许能帮助理解数学上的抽象能力哦!

一位老师支持他去上台代替老师讲讲数学,那是作者第一次体验传播知识的乐趣。

有时候,爱上数学就是这么简单,“只有在向别人解释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理解某个东西。”家长如果知道费曼学习法,就知道孩子去讲述自己的知识会有多么大的作用。

也许有的人确实有天分,也许有的人确实跑得快,但是慢跑或是训练一样可以让你到达终点,对于数学一样可以。

面对理科的选择,他也会犹豫是选择物理,化学,还是数学。还有是考哪所大学比较好,这里孩子们应该注意的是,你要努力拥有选择的权利才可以去比较。

在他大学的时候,个人计算机在世界上带来了冲击,他要再次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去挑战自己!通过其他考试,来把计算机作为研究主题,结合上应用数学。

在接下来有数学上的最优控制的故事和分析,一个数学家有趣的工作习惯,在浴室中解决问题,以他的研究获得了菲尔茨奖的过程等等有趣的经历.....

我记住他说的“除了极少数人以外,只要花些时间,每个人都能理解数学。没有数学天赋的人不会因为某个数学天才而被排斥在这一领域之外。掌握数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习惯数学,为它投入些时间和精力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也许我们做不到他的高度,但一样会从数学的宽度中得到快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