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秋天桃子成熟的作文

关于秋天桃子成熟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秋天桃子成熟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夏天终于过去,秋天的脚步正在渐渐的逼近。

早晨,蒙蒙眬眬中,一阵凉风吹到床头,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感受到了一丝凉意,情不自禁地拉了拉被子,把自己裹了起来。

忽然间,听到几声鸡鸣,嗯,该起床了。

我懒洋洋地坐了起来,今天放假,不用赶时间。我裹着被子走到阳台上,凉飕飕的,做了一次深呼吸,空气真新鲜啊!外面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路是湿的,草坪上的小草头上挂满了水珠,那棵小树苗不知何时已经长高了,树叶在风中轻轻地摇摆着,仿佛在与我打招呼……

时间过得真快呀,小树苗在不经意间已经长大,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名初中生。这才使我想起,小学的六年,我除了读书学习,连楼前的小树也未从认真关心过,更别说爸爸妈妈的辛苦了。

秋天是个成熟的季节,虽然我收获了,因成绩好被保送上了重点中学,但秋雨却让我冷静,让我清醒的认识到,我已经长大了,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事物,关心身边的人,正是他们无私的关怀与奉献,才有了我的成长。

就在这个秋天,我仿佛和那些果实一样一起成熟了。

第二篇

秋天是个成熟的季节。

果园结满了果实,苹果甜甜的,梨子爽爽的,柿子香香的,还有甜美多汁的葡萄和酸酸甜甜的橘子。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呀,农民伯伯脸上浮现满意的笑容。

田地里,水稻成熟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颜色非常漂亮,一阵微风拂过,水稻随风起舞;地里的玉米也成熟了,一颗颗玉米十分饱满,像极了一排排整齐的牙齿;向日葵也成熟了,它向我们低下了头,是像对我们说:快来摘我吧!秋天很美,蓝天白云,秋天很舒适,神清气爽。

秋天既能给我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又能让人体会劳动的快乐。到了深夜,人们和动物都作息了,还剩一些小昆虫在夜游着,陪伴星星和月亮一起度过漫长的夜晚!

多么美丽的秋天啊,我爱秋天!

第三篇

叶雨在不停的下着,

一抹抹红在不停的编织着,

倾诉着岁月的另一番沉淀。

那树下飞舞的红蝶,

几经摇摆,

徘徊在天地之间,

秋天飘荡在红枫树下。

桂花香在顺风无边的飘着,

像一层薄雾笼罩着,

像一层轻纱披露着,

散播着似繁星般闪烁,

挥发着无私的光,

那是崇高的指示,

秋天凝聚在花船之中。

故乡的秋风送来了,

安抚着心灵深处,

秋水里的思念也随他带走了。

溪水在不停地流淌着,

游子却止步往事,

草地上阳光沐浴,

秋天凝聚在断肠人的无言中。

初一:张露怡

第四篇

每年的六月份,杨梅就成熟了。

这时候,路过胡同口,总能看见那座小院子外的那棵杨梅树,微风吹过,树上的叶子时不时地抖擞着,好似在欢迎我的到来。

每当我看见杨梅时,那紫色粗糙的外表,那酸酸甜甜的口感和它的汁水流进我喉咙里的清凉感觉,使我想起了总是坐在胡同口院子外笑呵呵看着过路人的余老头,想起他招呼路过的我们吃杨梅时脸上憨厚可掬的笑容。

余老头是打鱼的,他勤勤恳恳地打了一辈子的鱼,得到的只有一座院子和那座院子前的杨梅树。余老头是我们胡同里唯二有杨梅树的人,另一个是住在胡同深处的王二,不过他总是很吝啬,不愿意给我们这些毛头小孩舍一点杨梅吃吃。而余老头苦了一辈子,连个媳妇儿也没娶上,看到我们总会招呼着我们进来,他的茶几上永远放着供我们吃的小零嘴。

每到夏天杨梅成熟的时刻,他总是会坐在他家院子口的台阶上,每当看到有小孩经过,就会招呼小孩进来吃杨梅。像我们这些个天天摸鱼捉虾、上树掏鸟蛋的毛头小孩,到了夕阳西下时,从胡同外回来,总会去余老头那里坐一坐。他也总是乐呵呵的,从树上摘下个头大的杨梅,洗净了泡在盐水里,放在盆里端过来给我们吃。我们刚玩耍回来,正是满头大汗,一双双小脏手伸进和脸一样大的盆子,拿起杨梅就狼吞虎咽,紫色的汁水流过我们的嘴角,滴到了衣服上。余老头看见了也不责骂我们,反而端来一盆清水给我们洗手。那一个个夏天,就在这样的美好中度过。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我们就上初中了,当年一起捉虾摸鱼的小伙伴,要么分道扬镳,要么不住在这个小胡同里了,而我们也没有时间再像小时候那样放肆地去玩了。直到那一天,我回到胡同里,正好是临近六月的天,当我踏进家门口,看到厨房的桌子上摆着一盆杨梅,一个个个头都很大,我连忙拿起一个塞进嘴里,是那熟悉的味道。我的心里好像有什么突然触动了一下,我连忙跑向胡同口,看见了那棵杨梅树……

微风吹过,杨梅树上的叶子时不时地抖擞着,好似在欢迎我的到来。

第五篇

前些日子,我买了些“爱心香蕉”,一来便宜,二来可以帮助那些辛苦的农人,便又多了些道义感。

香蕉取回来才发现,摘得早了,还没有成熟。在办公室里放了两天以后,丝毫看不出变化。有同事说,要买一些熟香蕉和它们放在一起,会熟得快。想想觉得有理,香蕉们在一起,大抵也会交谈的。

我便买了些熟香蕉,放在那几挂香蕉上。可是,又等了两天,熟香蕉表面已经变黑,“爱心香蕉”却仍旧不为所动。大约是性格不合,谈判失效。

同事查阅了资料,终于找到方法。将所有的香蕉装入两个纸箱里,并盖了厚厚的一层报纸,上面又搭了一块密不透风的布。两天以后打开来发现,最上面的一部分香蕉熟了。

成熟的香蕉表皮发黄,根部微黑,失去了青涩时的好模样。像一个孕育过孩子的女人,面色泛着黄油脂,青春不再。但成熟的香蕉确实是好吃的,剥开来,甜,色泽也好,入口的感觉像一段轻音乐,抒情,能形成我们对事物的好印象。

然而,没有成熟的香蕉还在下面。便又捂好了箱子,像是答应香蕉要保守一个秘密。

看着那些没有成熟的香蕉堆在一起的感觉,突然觉得,世间的事,大多如香蕉一般,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是如此不堪。

曾采访过一个知名偶像派歌手。采访他的时候,他尚租住在北京郊区,名声刚给他带来福利,尚没有让他彻底摆脱贫穷。

他在地下室住了九年,在夜店唱歌,在地铁走廊里唱歌,在夜市大排档里唱歌,在公园里唱歌,在别人婚宴或生日宴会上唱歌……最穷的时候,他连坐地铁的钱都没有,买几个馒头,路过卖烤红薯的推车,说上些好话,借着人家的炭火将馒头烤热了,吃上四个馒头,然后步行近二十公里回到住处。

谈到屈辱史,他笑了笑,说,若没有理想,就没有屈辱,我被理想害了多年,好在上天没有抛弃我,不然,惨不堪言。他的手被琴弦割破过多次,声带坏过多次,被女友抛弃过多次。生活由一天又一天琐碎的时光组成,尊严只是伴随物,饥饿时,尊严自然被闲置起来。我能理解他对过往的叹息和长时间无助的沉默。

我采访他之前,他刚刚接受了央视的采访,并且节目在央视播出了。他租住的房子没有卫生间,大便要去公共卫生间,他说,旁边蹲下来一个人,侧脸看他,说,你不是那谁谁谁吗?

这就是他的现实。他最后说,如果有一天,我住到自己的房子里,我第一件事情是大哭一场。

看着他安静的脸,我想:这是要祭奠他曾经不堪的青春吗,还是将人生的页面翻过,重新书写?

成熟总是意味着经历时间的打磨,比如经冬的麦子,经过季节的变化、温度的起伏,才终于灌浆饱满,成为供养我们的粮食。成熟也意味着经过世间所有高温,或承受涅盘般的煎炒,或默默躲进蒸笼,才成为食物。

成熟也和人的身体相关,欲望与抑制,激情与持久。成熟意味着一个人内心渐次平和,不再因细小的诱惑而放弃追逐的目标,不再为即将到来的惩罚而逃避责任。

成熟意味着融化个体,不再独立于他人之外;成熟意味着褪去了虚伪,不再为证明自己而活得疲倦;成熟意味着已经拥有,所以不必和他人争抢利益;成熟还意味着懂得放下,因为人生的行程有限,不可能全部的景点都走一遍。

成熟自然是稳重而得体的现实描述,它像一壶陈年的普洱,初看时汤色混浊,细品却甘怡润心。一杯熟普洱,可以安心静气。茶本来也是青涩的叶片,是时间用慢火将一个生涩的茶饼暖热,这样,饮一杯熟普洱,我们仿佛和一段旧光阴在对话,我们会瞬间进入安静,觉得平淡也是欢喜。

日常生活的逻辑,我们总是以为那些光鲜而耀眼的人,从未遇到生活的窘迫。其实,哪一个人没有经历过如香蕉一样的青涩时光呢?

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那些浸满了汗水和泪水的辛酸,正像被捂在箱子里的香蕉一样,在成熟之前,在味道变得美好之前,沉默无助,承受时光的黑暗,或者理想的破败。

美好是一个相对较晚到来的词语,它值得我们为之付出。而美好之前的不堪,注定是我们人生必然伴随的滋味。

第六篇

金灿灿的秋日下,一位年轻的母亲伏身在稻田深处匆匆地挥动着镰刀。在空旷的山野里她的前进却如蚁虫爬行般迟缓。她带着希望,带着期望把浑浊的汗水撒在土地上,融入泥土中。一个个移动地的脚印一次次地被她抛在了身后。看着成熟的庄稼,即使手指磨破,汗水流干。她也心甘情愿。

一年的付出,一年的等待,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等待着麦子的成熟。

种子萌发她眼睛眯成一条缝,麦苗长出地面,火烫似的麦地中一遍又一遍地留下了她的脚印。麦子成熟,她甘心再次把一把把的汗水洒土地,甘心一直到深夜不入梦萦。

秋后的仓库中又开始增加新成员了。

日复一日,又到了一年的秋天。同样的日光,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精神。不同的只是流失的岁月中冲深了她脸上的沟壑,在她原本美丽的黑发上增添了许多沧桑,更不同的是今年的她绝望了。她倾尽半生心血培养的苗儿没有让她看到会有收获的希望,而把更多的痛苦和失望带给了她——一位身心憔悴的母亲。

她甚至不奢求她的苗儿能成熟,哪怕只能满足她的一个最基本的愿望——小苗能够存活,这便已经是上苍给予她最大的恩赐了。可惜偏偏天违人愿,她心爱的苗儿没能得到一线生机,上天毫不留情地将她倾注毕生心血要呵护的小苗带走了。她跪在麦田深处,眼前的麦子竟变得如此不起眼。她痛苦地向天大嚎,天不应。向地哭诉,地不理。一幕幕小苗离去的情景在她脑海的重演,一次次地让她肝肠寸断。她痛恨做为一个母亲没能实现把自己的苗儿守护着,从幼稚走向成熟。

从此她便不再等待成熟,因为她内心的希望已随之破灭,再努力她也等不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真正的成熟。之前她所以满脸微笑,是她坚信小苗能够成熟,能像这麦子一样拥有矫健的麦杆,丰硕的麦穗,她在看到麦子成熟的同时,无形中有一种力量摧动着她,不管多苦多累,脸上总能荡着笑。而今小苗已枯萎,即使再大的麦浪,再大的仓库也激不起她脸上的一丝笑容,她的笑容伴着小苗的枯萎永远地,永远地消失了。

造化弄人,她是苦心等待过成熟却没能得到成熟的一位可怜的母亲。

培育小苗的母亲不容易,等待小苗成熟的母亲更不容易,我们应该给予尝尽酸甜苦辣咸的母亲以最基本的回报,回报她看着每一个小苗成熟。

等等成熟的母亲,可怜的母亲!

第七篇

我想要亲近,得到的是奶瓶;

我想要父母,得到的是玩具;

我想要交谈,得到的是书籍;

我想要学习,得到的是证书。

我想要思考,得到的是知识;

我想要全局概况,得到的是单一的洞察;

我想要自由,得到的是纪律和约束;

我想要爱情,被灌输道德。

我想要称心的职业,得到的是养家糊口的营生;

我想要幸福,得到的是金钱;

我想要天马行空,得到的是一辆汽车;

我想寻找的生命的意义,得到的是一份事业。

我想要希望,得到的是恐惧;

我想改变,得到的是同情 ;

其实,我想要的,仅仅是生活。

第八篇

在姚明的4岁生日时,他得到了第一个篮球。9岁那年,姚明在上海徐汇区少年体校开始接受业余训练。由于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他对篮球的悟性,逐渐显露出来。5年后,他进入上海青年队;17岁入选国家青年队;18岁穿上了中国队队服。

在18岁入选中国国家篮球队之后,姚明的表现进一步成熟。在2001年的亚洲篮球锦标赛上,姚明每场贡献13。4分10。1个篮板和2。8次盖帽,投篮命中率高达72。4%,帮助中国国家队夺得冠军。2000年奥运会期间,姚明平均每场拿下10。5分和球队最高的6个篮板2。2次盖帽,他平均每场63。9%的投篮命中率也无人能比。

在美国当地时间2002年6月26日的选秀大会上,休斯敦火箭队顺利挑到了中国的中锋姚明,他也成为联盟历史上第一个在首轮第一位被选中的外国球员。

被选中的中国小巨人也成为联盟历史上最高而且是第二重的状元秀。在姚明加盟休斯敦火箭队之后,他成为继王治郅和巴特尔之后第三位登陆NBA的中国球员。

在NBA的第一个赛季中,姚明表现出色,入选了NBA全明星首发阵容,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球员。在2004年,他连续两次获得NBA全明星赛的首发位置。目前,他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正征服着越来越多的世界篮球球迷。这表明姚明已很成熟了,也说明他比赛打得越来越好了。

第九篇

今天我在爷爷家的稻田里看到金黄的稻谷成熟了,它们像一位位老人笑弯了腰。我走过去轻轻摘下一粒稻谷,剥开壳看到一粒白白胖胖的迷离,就像一个可爱的小娃娃。

第十篇

赵晨山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瘦骨嶙峋,但很白皙,胸前长了一个小红疙瘩,显得很突兀,用手碰碰,针扎一样疼。

他很少长痘,然而他并没在意。

赵晨山刚刚大学毕业,名牌大学。第一份工作是售楼员。

他刚到售楼处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到底哪里不对劲,他说不出来。那也许就是眼角眉梢的细微不和谐,动作细节中一闪而过的反常,甚至是阴影中藏匿已久的未知。

他和顾客说太多实话,所以卖出的楼很少,尤其是那些“茬口”。

“茬口”是他们的行话,指那些朝向、楼层、位置不好的房子。想要卖掉不好的房子,只能说谎,赵晨山偏偏不擅长说谎。

他很聪明,也很努力,他觉得这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今天他卖出了一套“茬口”,然而他觉得仍然没有融入这份工作的圈子,比如很多时候,在他面前,大家欲言又止;比如他发现其他人经常去K歌,却不带他去;比如他提出的问题,别人经常笑而不答。虽然售楼处的人不论对谁都是吟吟地笑,但是他总觉得,那笑本身就是一层面具,遮住了背后的东西。

有时候赵晨山觉得,大多数人花了一生的积蓄和心血才买一套房,对他们说谎于心有愧,然而他马上提醒自己:不要想这个,你要成熟。

就像销售总监冯成对他说的:“世界上的资源就这么点儿,人却这么多,不是你的,就是别人的,心软的人就是输家,只会失去更多东西,你要成熟。”

赵晨山看着冯总监拔地而起的将军肚,总有一种恍惚感,冯总监细手细脚,肚子却很大,显然是应酬过多导致的。那也是成熟的标志,看看瘦骨嶙峋的自己,赵晨山觉得有点儿畏惧:我也会变成那样么?

无论如何,赵晨山的“导购”能力确实在提升,他又卖出了第二套“茬口”。

回家后,他发现胸前又长了一个小红疙瘩,就在先前的那个疙瘩旁边,也是红红的,也很疼。上火了,他想。

不过他想的更多的是同事小幺,小幺姓幺,是一个奇怪的姓,让人容易联想到“小妖”,然而小幺并不妖,她是一个安静清澈的女孩,一笑很甜,干干净净的那种甜。

赵晨山喜欢她,总是主动与她说话。

小幺总对他笑,好像也喜欢他,却又若即若离,还总问他最近是否又卖了房,卖了几套,哪几套。

他明白,一个男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力,业绩就是最好的表现,崇拜强者,是女人的本能。

小幺比他早到售楼处一年,比他卖的多,比他挣的也多。我要变强,我要成熟,赵晨山暗暗赌咒发誓。他要超过小幺,甚至要超过冯总监。

他曾经问过冯总监卖过多少房子,冯总监笑而不答。他看着冯总监的将军肚,咽了一口吐沫。

他向同事们请教各种推销的技巧,比如通过语言暗示顾客,如何激起顾客的抢购意识,如何躲避那些“茬口”房子的不良信息。他发现一个合格的售楼员,是半个催眠师。而且,他本以为其他同事会对于销售的秘诀有所保守,出乎他意料的是,其他人都格外地热情,对于各种技巧倾囊而授。

他渐渐成了语言的魔术师,能让顾客抢着买房子,而那些顾客永远注意不到他们的房子挨着变电箱,或者采光会被即将拔地而起的新楼挡住,或者他们的房子离铁道很近。他们更不会知道自己的房子隔热层里面空空如也,也不会知道他们的房子根本就耐不住六级以上的地震,顾客只是疯了一样地从他这里买走房子。

然而他胸前的红疙瘩也越来越多了,红红的连成一小片,旧的已经不疼了,只是越发的红,红得晃眼,丝毫没有褪去的迹象。

他觉得仿佛每次他卖出“茬口”房就会长出红疙瘩,然而他赶紧制止了自己的想法:这是不可能的,不许瞎想,你要成熟。

他和小幺越来越亲密熟络,他与同事关系日渐融洽,陌生感也渐渐消失了,他每个月的工资由开始的一千多元变成了现在的几万元,一切都渐入佳境。

这份工作几乎是他的一切,他不许自己瞎想,他觉得自己一定是劳累了,下次休息一定去医院看看,省得疑神疑鬼。

转天就是休息日了,下班后,冯总监对他说:“走,去K歌吧,劳逸结合。”

这是赵晨山第一次被邀请去K歌,K歌仿佛是某种神秘的资格。

他们所在的公司也不单做房地产,也有娱乐中心,冯总监有内部票,而且为他们划出了独享的区域。

K歌、酒吧、桑拿,一条龙。

最后到洗浴中心,更衣室里,冯总监对赵晨山说:“你最近卖得不错,‘茬口’也出了不少,年轻人,前途无量啊。”

“领导栽培……”赵晨山说着场面话,然而他突然看见冯总监眼里闪过一丝阴寒。

“你问过我到底卖了多少套房子吧。”冯总监说。

“是呀……”

“你自己看看吧,”冯总监解开了上衣,“别人都说我肚子大,他们哪里知道,那不是肚子,是房子呀……”

赵晨山仿佛看见了一个剥了皮的巨型石榴,无数只猩红的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