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甲午殇思读后感精选

甲午殇思读后感精选

《甲午殇思》是一本由刘亚洲 / 丁一平 / 金一南 / 罗援著作,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8.00,页数:4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甲午殇思》读后感(一):还原甲午

挺不错的一本书,多角度阐述了甲午战争。读了这本书,你会知道,日本是怎样一步一步处心积虑,野心勃勃的发动战争的。为什么现在要时刻警惕安倍政府的一系列军国主义复活活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日本这样的国家,为了发动一场战争,能够处心积虑十几年,实在是太可怕了。

用本书结尾处的一句,2014不是1914,更不是1894

《甲午殇思》读后感(二):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祭

新的甲午到来时中日关系再度紧张,本书紧扣时政热点,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报社联合策划的“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专栏为基础,请军事名家纵论历史风云,反思甲午战争的教训与启示。

全书共收入长文30篇,辅以珍贵历史和文物图片,整理结集出版。

书中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深层挖掘和剖析,有助于读者更多地认识战争的背景,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反思已不局限于军界,企业家也参与其中。曾誓言“在商言商”的柳传志在读了刘亚洲的文章后感慨:“中国90后的男孩子们如果有一半人喜欢读这种类型的文章……中国就有希望!”

《甲午殇思》读后感(三):甲午战争,一个时代的全方位落幕

大厦之将倾,非一木之难支。甲午殇思,百家之言,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分析了这一场战争的胜负原因,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角度不一而足,观点各有千秋。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李鸿章对此时局势的判断,这个变局就是东亚被近代化改造的时代,是民族国家觉醒的时代,是军事理论突变的时代,是工业化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之下,旧体制是必须要改造的。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枯死了的大树,给哪个枝干打营养液都是徒劳,清朝的国运已到尽头,朝廷腐朽,体制落后,军制落后,观念落后,文化落后……一切的一切,都由北洋水师和辽东、威海人民承担了,用这些人的牺牲来唤醒新的时代。

这段历史不容忘记,某种意义比全面抗战更加值得研究。遗憾的是,这段历史的史料并不丰富,留存下来的东西少之又少,而对此关注的专家也是很少,相应的书籍也很少,反反复复就那么几本,很遗憾。

更遗憾的是,相关读者也是少之又少,《甲午殇思》只有两个书评,其中之一还是远东出版社自己发的。

我们改变不了时代,但我们更不能忘记旧的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改变了,但人性没有改变,既要警惕过去不好的问题,又要警惕外来的危险发生。

《甲午殇思》读后感(四):又逢甲午年,勿忘国耻

120年前,甲午战争的爆发使中国的统治者终于认清了残酷的现实。就像梁启超说的: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丧失了大量的主权和白银,也使西方列强将他们的魔爪伸向了中国。

这个东方的大国在那个甲午年,仿佛像一只被蚂蚁撕咬的大象,一点一滴失去血肉,几乎无力回天。

于是,许多人开始思索是什么导致了甲午海战的失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同样是改革,却在程度上、深度上远远不及日本。

为什么我们的改革无法彻底?因为涉及到巨大的利益网。制度的腐败是洋务运动无法彻底实施的关键。人心的腐败,却是我们自鸦片战争开始连连惨败的真相。

我们来谈谈制度和人心。

从制度上来说,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封建社会,掌权者属于慈禧。慈禧奢靡成风,权力极大。她虽然同意开展洋务运动,却连连减扣海上军费,以填充其对物质的欲望沟壑。没有人能够制约住慈禧。即是是李鸿章,或是光绪皇帝的父亲爱新觉罗·奕譞,也畏惧于慈禧的权威,选择采用保守的态度开展洋务运动。也许他们的初衷是希望在不得罪慈禧,并且能够保住光绪皇帝统治地位的前提下,进行改革。但这就意味着,这次改革始终无法触及其根源-腐败封建的制度。而同时日本却提出了“脱亚入欧”的思想,勇于变革,摒弃糟糠。于是,甲午战争惨败。

我不禁思考,为什么我们偌大的中国,在那时候没有出现能够彻底动摇封建根基的能人呢?李鸿章无法做到,康有为也无法做到,可怜了谭嗣同的一片赤诚。

是人心。说白了,甲午的惨败,不,是中国近代史的黑暗源自于人心。春秋时期,中国人性格阳刚勇武,思想灿烂绚丽,到处是慷慨悲歌、侠肝义胆之士。秦始皇之后,专制皇权大行其道,一代代地奴化教育,加之被曲解和阉割之后的儒家思想使我们的血性少了一大半。再加上满蒙马背民族的统治,中国人的血性几乎消失殆尽。而反观日本,即是是最消极的浮世派文学艺术,也隐含着杀伐之气。

古时候,从军前,日本人以“祈战死”三字赠予即将入伍的亲朋子弟。而我们的国家却只有“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样的诗篇。

军心尚没有勇气,又怎能抵挡住那誓死如归的武士精神呢?

甲午海战的教训,不仅仅告诉我们制度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文化和人心的重要性。

如何回归正统的儒家,如何做到真正的先礼后兵,使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孙中山先生的出现和毛泽东主席的出现使我们看到了希望。

于是更加肯定,一个国家需要智慧、勇气、魄力兼备的能人。

于是又更加支持习主席大力度的反腐、群众路线、严整四风等一系列的活动。

2014年,又是甲午年,面对钓鱼岛问题,我们的领导人,该如何带领国民面对新一轮的挑战呢?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怀念《无衣》中的那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