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家宴》的作文

《家宴》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家宴》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苦恼于半年一聚的家宴,光是来回近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已经令我不适,更别说那并不合口的饭菜以及饭后长达几个小时的闲聊——聊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就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事、琐事。

这一天,无奈地上了车,家宴是外婆那边办的,外公性急,不时地打电话来催促,母亲便耐着性子一遍一遍地接起。外婆家啊,如任何故事里的外婆家一样简朴,白墙黑瓦,有些破旧了,没什么美感。一进门,照例是外公大嗓门的吆喝,照例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照例是孩子们先坐下,大人们没了凳子便站在一旁吃饭。

都说“食不语”吧,可这饭似乎只有在闲谈中才进行得下去,桌上没一秒是安静的。耳边有些吵,但也还好,估计是已经习惯了。只是这饭菜,味道确实称不上太好,毕竟已经不是能吃上口热菜就满足的年代。可一抬头看到外婆被热油灼伤的手,我便没说什么,又夹了几筷子的菜。

饭后,例行公事般,大人们聊起了天,几个孩子——尤其是弟弟和表弟这两个精力旺盛的男孩子,跑到前院打闹去了,姨母跟在他们后边,一口一个“小心”“别乱跑”“注意安全”。表姐是个小摄影师,懒懒地倚在门边,对着天空按下了快门。许是昏黄的灯光暖了些,我莫名觉得此刻虽说很吵,却也很温馨。脚边的大黄狗仰头蹭了蹭我的脚踝。

大人们扯了一两个钟头的家长里短,也有些困倦了,便纷纷起身告辞。当外婆又在厨房里进进出出地收碗收盘,外公的嗓门又传遍了大街小巷时,我才意识到家宴已经结束了。

车子启动了,回头瞥了一眼,那小屋子又如水墨画般立着了。

第二篇

“宴”,在多数人的回忆中,应是排场浩大,排面十足的一顿饭。古有鸿门宴,今有满汉全席。但我认为“宴”的真正意义是相聚的一顿饭。“家宴”顾名思义是家中人相聚的一顿饭。

我家的家宴总会挑选在初春,初春的天气还有点寒冷。北方仍顶着几尺厚的积雪,而南方则是春色刚刚泛绿,去年金秋所飘落的枯叶也在回长。选定此时举办家宴,图的恐怕是一年有一个好的新开始,一切都如初春般蓬蓬勃勃吧。

“宴”的基础即是“肴”,好肴才能得出一场好宴。那谁能胜此重任,在家宴上掌勺,“四海之内”只有我那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母亲大人了。而家宴“主角”必是我母亲最擅长的梅菜扣肉哩。

娴熟地把肉放入翻滚的沸水中煮至七成熟,迅速捞出,直接切成厚约零点五厘米的薄片,整齐摆入碗中,白肉朝上,白皮朝下,淋上酱油,看红色的酱油慢慢渗入肉的纹理之中,冰糖、酒糟齐上阵,一并放在肉上面,放入蒸笼蒸约半小时左右。整个过程迅速且无失误,因为肉凉了就难入味。蒸熟后的扣肉,已经被酱油披上红色的外衣,外面还裹上一层冰糖熔化的糖色,色泽诱人,香气萦绕,让人好想多添一碗米饭。

吃饭时,小孩收起了往日的调皮捣蛋,一个个“正襟危坐”,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父亲们开怀畅饮,不醉不归;母亲们一如既往,家长里短,絮絮叨叨。即使外面西北风还在呼啸,愤怒地拍打着床沿,但屋里始终起坐喧哗,无风声,只有欢声笑语。

现在的家宴,母亲早已不再掌勺,而是选择办在酒店,聚也以酒为主。小孩没了以往的欢声,只剩手机滴答滴答的消息。扣肉还是常客,却无母亲烧的有滋味。佳肴越来越“佳”,只是全是大鱼大肉,没了清淡朴素。但终归是家里人的相聚。快快乐乐才是真。

“肴变万千,宴心不改”,聚要开心,虽无以前那般亲密亲,但“往事如旧水皱花瘦”,能一直开开心心地吃一顿饭,这已经是家宴给予我们在这繁忙世俗中,少有的“宁静”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