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2013中公金融人金融-江苏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读后感锦集

2013中公金融人金融-江苏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读后感锦集

《2013中公金融人金融-江苏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是一本由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编写组 编著作,32.00元出版的2012-10图书,本书定价:246,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13中公金融人金融-江苏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读后感(一):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篇

金融基础知识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因此,货币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

货币形式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早期的铸币材料为贱金属,后发展为贵金属。现在世界各国流通的都是不兑现的银行券和纸币,统称为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由金属货币向纸制货币形态转化,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发展突破了金属货币限制,特别是贵金属货币材料的束缚而进入符号货币时代。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这是为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了的结论。但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充分地表现出来的。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一般具有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货币则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外在尺度。马克思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价格标准就是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使它们表现为价格;作为价格标准,货币仅仅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

2.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是商品(W)—货币(G)—商品(W)的运动过程。在货币出现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与卖简单明了,是统一的。而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中,买与卖分离,于是就包含危机的可能性。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最初是以贵金属条块的形式出现的,以后逐渐出现了由国家发行的铸币,后来又发展成为纯粹价值符号的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以国家的法令强制使用的。但纸币仅仅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它不管发行多少,都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3.贮藏手段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时,货币就是在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纸币,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银条块。货币贮藏手段对货币流通量起着自发的调节作用。当流通领域所需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贮藏起来,当流通领域需要的货币量增多时,贮藏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领域。

4.支付手段

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出现商品买卖的赊欠关系,货币充当清偿欠款的职能,就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产生以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因有些债务的互相抵销而减少。同时,货币支付手段的出现,发展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因此赊欠交易出现后,会出现一连串的债权与债务链,一旦有人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就可能造成连锁反应。

5.世界货币

当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必须以贵金属的自然形式出现。作为世界货币的金银,除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外,还有另外三种职能:一是充当国际购买手段,用于一国从另一国单方面购买商品;二是作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其中作为平衡国际贸易差额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世界货币最重要的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是逐步发展、相互联系的,它们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反映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

三、货币的作用

货币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经济合理运行和持续增长

经济合理运行和持续增长,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在商品经济社会,货币虽然决定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它又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一定量的货币资金或资本的投入是启动经济运行的前提条件。用马克思的话说,货币是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用西方经济学家的话说,货币资本的投资具有乘数效应或放大作用。

(二)核算社会劳动,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指在提高效益基础上的快速增长,而经济效益的高低,需要核算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投入和产出,核算社会必要劳动消耗。

(三)实现经济联系,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大市场。货币在完善市场体系,实现经济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实现社会产品分配,提高和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产品的分配通过价值形式最后实现。货币被国家广泛用于动员和分配资金,通过货币资金的分配来分配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五)调节控制经济运行

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手段,由实物形式调控向价值形式或货币形式调控转化。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的机制,加强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货币则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和工具。

四、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指一定时间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流通中的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投入市场的商品数量和它们的价格水平的乘积即商品价格总额,它和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正比;三是同一货币的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它和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

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总额-赊售商品总额+到期支付总额-彼此抵销的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1.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职能分别是( )。(单选题)

A.提供原始货币、制造派生货币 B.制造派生货币、提供原始货币

C.促进货币流通、方便货币支付 D.方便货币支付、促进货币流通

【答案】A。解析: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其货币职能是提供原始货币,而商业银行通过银行信用制造派生货币。

2.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单选题)

A.商品流通速度 B.生产结构、产销衔接的程度

C.信用经济发展程度 D.人口数量

【答案】A。

3.货币职能有( )。(多选题)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答案】ABCD。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并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它是一国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一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货币制度也在逐步演进。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法律规定货币金属

即规定以何种金属作为货币材料。不同的货币金属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这是确定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例如,在资本主义初期,它们一般以白银作为货币金属;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黄金作为货币金属,统称金本位制。

2.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由法律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

3.确定本位货币及其铸造与流通

本位货币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造的铸币,亦称主币,它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本位货币是足值的铸币,即铸币的名义价值(面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

4.确定辅币材料及其铸造和流通

辅币通常用贱金属铸造。辅币的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故铸造辅币可以得到一部分收入并归国家垄断。辅币不能自由铸造,统一由国家用国库的金属铸造,以防止辅币排挤主币。

5.信用货币和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任何一个国家即便在金本位币制条件下,流通中并不都由金铸币发挥流通和支付手段。无论是信用货币还是纸币,都是真实货币的符号,执行货币的职能。为适应货币流通的需要而出现了各种信用货币,包括商品票据、银行券和支票。纸币是为了弥补政府开支而发行的,特别是在战争年代。

6.确立国家的准备金制度

为了稳定货币,各国都建立了准备金制度,这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准备金有三方面的用途:

(1)作为国际收支。

(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

(3)作为支付存款和退还银行券。

二、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银铸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国际间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入。

(二)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的内容是:金银两种金属均为币材,以金银铸币为本位货币。金银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在国际间能自由输出入。

金银复本位制的优点:

(1)币材充足,能够满足流通需要;

(2)复本位制下,金银比价由政府规定,能够反过来影响金银的市场价格,有利于金银币值的稳定;

(3)便于交易,人们可以根据交易额的大小选择金币或者银币进行支付。

(三)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

(3)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

(4)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

金币本位制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

(四)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本位货币使用纸币而不与黄金发生任何联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它的主要特点是:

(1)纸币的发行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其发行量完全取决于实现货币政策的需要;

(2)纸币的价值决定于它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与发行量成反比,与商品供应量成正比;

(3)纸币的流通完全取决于纸币发行者的信用;

(4)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证纸币具有一定的强制接受性。

纸币流通条件下,保证币值的稳定是货币制度的核心,必须要以社会公众提供给中央银行分配的资源或资产作为稳定币值的基础。我国人民币制度是一种纸币本位制。它的发行不与任何贵金属挂钩,也不依附于任何一国的货币,是一种独立的货币。

1.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相背离,致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则充斥市场,这是( )。(单选题)

A.特里芬难题 B.米德冲突

C.格雷欣法则 D.三元悖论

【答案】C。解析: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也称为格雷欣法则。

2.我国货币制度是( )。(单选题)

A.金属货币制 B.纸本位制 C.银本位制 D.“一国多币”

【答案】D。解析: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一种“一国多币”的特殊货币制度,即在大陆实行人民币制度,而在香港、澳门、中国台湾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

3.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规定( )。(单选题)

A.货币材料 B.货币名称 C.货币单位 D.价值

【答案】A。解析: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信用货币和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等。其最基本的是规定货币材料。

4.“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发生在( )。(单选题)

A.金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银本位制 D.纸币本位制

【答案】B。解析: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法定比价同市场比价不一致时,金属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就会被熔化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金属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5.金本位制下,两国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称为( )。(单选题)

A.购买力平价 B.利息平价 C.铸币平价 D.黄金平价

【答案】C。

6.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制度,其主要类型有( )。(多选题)

A.金币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金银平行本位制

E.金汇兑本位制

【答案】ACE。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 信用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所谓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分析和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一般认为,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方面,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历史上,信用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形态:高利贷信用和借贷资本信用。

二、信用活动的构成要素

1.债权人与债务人

信用活动形成债权债务关系。信用的发生要以授信人对受信人的偿还承诺信任为前提。具体来看,现代信用活动中的主体,即债权人与债务人可以有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几种。

个人、企业、政府及有联系的国外各单位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有些是直接发生的,但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各种金融机构媒介而形成的。

作为信用关系中间媒介的金融机构,它一方面有自身的经营收入和日常支出,另一方面还有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吸收资金从而形成债务贷出款项,构成债权。这是作为中间媒介的金融机构的自身特点。对于它们自身的经常收入和日常支出,其结果既可能盈余也可能出现赤字,此时,它也会与其他单位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即表现出了金融机构经营活动所独具的特征。

2.时间间隔

信用活动的发生,必然具有资金转移的时间间隔,它是构成货币单方面让渡与还本付息的基本条件。

3.信用工具

信用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信用以口头承诺,账面信用为依据,尚未使用正式的信用工具;第二阶段的信用关系是以正式的书面凭证为依据,如借贷契约、债务凭证等,这些构成了真正的信用工具;第三阶段是信用工具流动化的阶段,即各种信用工具,如债券、票据等都可以上市流通转让。

三、信用的基本形式

信用的基本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商业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购商品、预收货款和商业汇票。商业信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各个企业相互依赖,但它们在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上往往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脱节。

商业信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而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

(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

(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

(5)此外,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

(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给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在产品赊销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买方提供融资支持,并帮助卖方扩大销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方式授予企业信用,贷款和还贷方式的确定以企业信用水平为依据。商业银行对不符合其信用标准的企业会要求提供抵押、质押作为保证,或者由担保公司为这些企业做出担保。后一种情况实质上是担保公司向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了信用,是信用的特殊形式。

与商业信用相比,银行信用具有以下优势:

(1)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可上游企业贷给下游企业,也可下游企业贷给上游企业。可小额聚成大额,也可大额分散成小额。满足长、中、短贷款的不同需要。

(2)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

(3)能够创造信用。发放贷款给企业,企业根据需要,可再次贷款给其他企业。

(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因此,国家信用是一种国家负债。它的作用表现在: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弥补财政赤字;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由商业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信用机构以商品形态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目的是解决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难,重点用于耐用消费品、支付劳务费用和购买住宅等方面的需要。

一般来说,消费信用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总供给的能力与水平,总供给的水平越高,消费信用的规模一般越大;

(2)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若居民的实际收入较低,偿还能力不高,一味地发展消费信用则会导致风险加大;

(3)资金供求关系,它与消费信用的规模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若资金供求紧张,消费信用的规模就越大;

(4)消费观念和文化程度,它制约着消费信用这种信用方式的普及程度和消费总量。如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消费信贷起步较晚,规模也较小,但近年来发展很快,主要体现在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的增长上。

(五)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一个国家官方(主要指政府)和非官方(如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其他经济主体)向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提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国际商业信用是由出口商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形式。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政府间信用通常是指由财政部出面向外国政府借款的行为。

四、信用的经济功能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信用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调节配置资源。通过信用可以使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赤字单位,解决资金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使经济部门协调发展。

(2)扩大生产规模。通过信用可以把社会上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资本,从而大规模地迅速扩大资本量。

(3)节约流通时间。在信用基础上产生的非现金结算可以减少现金的流通量和流通费用;由于信用结算手段的不断更新换代加速了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占用和流通消耗。

(4)提高消费总效用。信用可以把节余型家庭的货币收入的一部分通过储蓄的形式聚集起来,再通过消费信贷的形式分配给赤字家庭,待到将来后者再把消费权归还给前者。

(5)促进一定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生产力的性质决定了信用的性质。

1.现代金融市场中存在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形式,下列不属于直接融资的是( )。

(单选题)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 D.银行信用

【答案】D。解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给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属于间接融资渠道。

2.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最基本的职能是( )。(单选题)

A.信用创造 B.信用中介

C.化货币为资本 D.支付中介

【答案】B。解析:信用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和借入者实现货币资本的融通。

3.现代信用产生和运行的基础是( )。(单选题)

A.资本主义经济内部闲置资金的调剂 B.高利贷资本

C.单纯储存的货币 D.可增值的信贷资金

【答案】A。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特征

(一)收益性

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带来收益,这是信用的目的。信用工具的收益有三种:一种为固定收益,是投资者按事先规定好的利息率获得的收益,如债券和存单在到期时,投资者即可领取约定利息;另一种是即期收益,又叫当期收益,就是按市场价格出卖时所获得的收益,如股票买卖价格之差即为一种即期收益;还有一种是实际收益,指名义收益或当期收益扣除因物价变动而引起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后的真实收益。在现实生活中,实际收益并不真实存在,而必须通过再计算。投资者所能接触到的是名义收益和当期收益。

(二)风险性

为了获得收益提供信用,同时必须承担风险。信用工具的风险是指投入的本金和利息收入遭到损失的可能性。其风险主要有违约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及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一般称为信用风险,是指发行者不按合同履约或是公司破产等因素造成信用凭证持有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各种经济因素发生变化,例如市场利率变动、汇率变动、物价波动等各种情况造成信用凭证价格下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政策变化、战争、社会环境变化等各种政治情况直接引起或间接引起的信用凭证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三)流动性

金融工具可以买卖和交易,可以换得货币,此即为具有变现力或流通性。在短期内,在不遭受损失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出卖并换回货币,称为流动性强,反之则称为流动性差。

二、信用工具的分类

(一)按信用形式划分

按信用形式划分,可分为商业信用工具,如各种商业票据等;银行信用工具,如银行券和银行票据等;国家信用工具,如国库券等各种政府债券;证券投资信用工具,如债券、股票等。

(二)按期限划分

按期限划分,可分为长期、短期和不定期信用工具。长期与短期的划分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一般以1年为界,1年以上的为长期,1年以下则为短期。短期信用工具主要是指国库券、各种商业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等。西方国家一般把短期信用工具称为“准货币”,这是由于其偿还期短,流动性强,随时可以变现,近似于货币。长期信用工具通常是指有价证券,主要有债券和股票。不定期信用工具是指银行券和多数的民间借贷凭证。

1.下列( )是直接融资工具。(单选题)

A.商业票据 B.保险单 C.银行本票 D.银行券

【答案】A。

2.以下属于长期金融工具的有( )。(多选题)

A.商业票据 B.股票 C.企业债券 D.长期国债

【答案】BCD。解析:长期金融工具的期限一般在1年以上,如股票、企业债券、长期国债等。

第三节 利息与利率概述

一、利息

(一)利息的概念

利息是指在借贷活动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超过借贷本金的那部分货币资金,是债务人为取得货币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或者说,它是债权人让渡货币的使用权所获得的报酬。

(二)利息出现的原因

1.延迟消费

当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2.预期的通胀

大部分经济会出现通货膨胀,代表一定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在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3.代替性投资

放款人有选择地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机会成本,放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借款人需与其他投资竞争这笔资金。

4.投资风险

借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保证在出现这些情况下,仍可获得补偿。

5.流动性偏好

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立即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利率亦是对此的一种补偿。

(三)利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功能

1.影响企业行为的功能。

2.影响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功能。

二、利率的种类及其结构体系

(一)利率的种类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借贷期内利息额对本金的比率。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利率有多种划分方法。

(1)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2)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官定利率是指由货币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行业公会、协会(如银行公会等)按协商的办法所确定的利率。

(3)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调整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变化而定期变动的利率。

(4)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

(5)按借贷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通常以1年为标准。凡是借贷期限满1年的利率为长期利率,不满1年的则为短期利率。

(6)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7)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

(8)按金融机构对同类存贷款利率制定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后者的贷款利率往往低于前者,后者的存款利率往往高于前者。贷款优惠利率的授予对象大多为国家政策扶持的项目,存款优惠利率大多用于争取目标资金来源。

(二)利率的结构体系

利率体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各样的利率按一定规则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利率体系按不同的分类标志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最主要的划分方式有两种:一是按利率所依附的经济关系划分的利率体系。按此划分,利率主要分为两大类: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二是按借贷主体划分的利率体系。按此划分,利率主要分为:银行利率、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率、债券利率和市场利率等。

三、利率的决定因素

(一)社会平均利润率

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率同利润率,准确地说同平均利润率有着密切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高,银行就要按较高的利率收取或支付利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其他客户愿意支付较高的利息向银行借贷。因为即使利息高,生产和经营仍能获得较多的利润。同样,银行也就会向存款者支付较高的利息以吸取更多的存款。平均利润率下降时,情况就会相反。

(二)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利率是一定的利润率水平下对企业利润的分割比例,因而在利息率水平的具体确定上,借者之间、贷者之间以及借贷者之间的竞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当供过于求时,利率下降。

(三)物价水平

价格与货币购买力大小有直接关系,物价上涨,货币会贬值,货币购买力将下降;物价下跌,货币会升值,货币购买力将上升。由于货币形式的借贷资金体现着一定量的货币购买力,因而物价升降引起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必然影响借贷双方对资金价格的评价。物价上涨,货币相应贬值,如果银行的存款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其实际利率就是负利率。这样,在银行存款不仅得不到实际收益,甚至本金也受损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减少甚至不会再去存款。只有银行存款利率高于物价上涨率,才能起到吸引存款的作用。同样,如果银行的贷款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其实际利率也是负利率,这样,银行贷款不但得不到实际收益,甚至本金也会受到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在制定调整利率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

(四)国际利率水平

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利率如果不平衡,就会引起国际间资金流动,以致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将吸引外资流入,国内信贷资金供应增加;反之,如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利率,将引起国内资金外流,国内信贷资金减少。

(五)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依赖于组织结构、物质实力和经济手段,利率正是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政府根据需要调整官方利率,影响整个市场利率的变动。通过利率水平的升降调节总供给或总需求,抑制或鼓励某一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

(六)法律、历史和传统因素

利息是一个社会经济范畴,但从来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利率的运动是一个具有历史延续性的过程。由于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很早就有的、经过频繁变动留传下来的一般利率。因此,各国的利率,从总体水平到各个具体表现形式,均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

以上考察的是某一时期利率的一般水平如何确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会因借贷的期限长短、风险程度大小、管理成本高低、服务质量好坏、融资形式的影响及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而有所差别。

四、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从宏观角度上看,利率变动会对资金供求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上。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盈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对资金盈余者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人们借款的成本增大,资金短缺者的负担也越重,他们的借款需要就会受到制约。

其次,利率变动会影响微观经济:从个人来看,居民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的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抑制人们的消费欲望,反之则会增强。再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

最后,利率变动会对国际收支产生重要影响: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巨额的顺差时,可将本国利率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的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

第四节 利率的计算

一、利率概述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按不同的划分方法,利率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按借贷主体不同可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与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一般来说,年利率与月利率及日利率之间的换算公式如下:

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二、单利与复利

(一)单利

单利就是不论借贷期限的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上期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记入下期本金重复计算利息。单利计算公式为:

I=P·r·n

式中,I表示利息额,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借贷期限。我国的银行存款利息是按单利计算的。

(二)复利

复利也称利滚利,就是将每一期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的利息。复利的计算公式为:

S=P(1+r)n

I=S-P=P[(1+r)n-1]

式中,S表示本利和,I表示利息额,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借贷期限。

假设100元的存款以6%的年利率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6个月末的期值为:

FV1/2=100×(1+0.06/2)=103

年末期值为:

FV1=100×(1+0.06/2)2=106.09

这个数字和一年计一次息的期值106元比较,多出0.09元是因为对第一个6个月的利息3元计算利息的缘故,如果一年中计息次数增加,到年底期值会越来越大。在上例中,如果一个季度支付一次利息,一年后的期值:

FV1=100×(1+0.06/4)4=106.14

如果一个月支付一次利息,一年后的期值:

FV1=100×(1+0.06/12)12=106.17

一般来说,若本金为P,年利率为r,每年的计息次数为m,则n年末期值公式为:

FVn=P(1+■)nm

三、现值与终值

经济学上,将现在的货币资金价值称为现值,将现在的货币资金在未来的价值称为终值。在进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之前,首先明确几个相关的参数符号的概念和含义。

i——利率或折现率。把根据未来的现金流量求现在的现金流量时所使用的利率称为折现率。一般对利率和折现率不加区别,统统以i表示,且一般指年利率或年折现率。

n——复利的计息期数。指投资项目从开始投入资金到项目的寿命周期终结为止的整个期限内,计算利息的次数,通常以年为单位。

P——现值。表示资金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特定时间序列起点时的价值。

F——终值。表示资金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特定时间序列终点时的价值,即期末本利和的价值。

①一次支付终值计算(已知P求F)。

一笔资金P,按年利率i计算,n年以后的复本利和公式为:F=P(1+i)n,式中的(1+i)n称为一次支付终值系数,用(F/P,i,n)表示。

②一次支付现值计算(已知F求P)。

由终值计算公式即可求出现值P=F(1+i)-n,式中(1+i)-n称为一次支付现值系数,也可称为折现系数或贴现系数,用符号(P/F,i,n)表示,一次支付现值系数是指未来一笔资金乘上该系数就可求出其现值。

现值与终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正好相反,因为终值系数和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在P一定、n相同时,i越高,F越大;在i相同时,n越长,F越大。在F一定,n相同时,i越高,P越小;在i相同时,n越长,P越小。

第五节 利率决定理论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债权工具的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却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这种现象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因素。

债务人无法依约付息或归还本金的风险称为违约风险,它影响着债权工具的利率。各种债权工具都存在着违约风险,公司债券的利率往往高于同等条件下的政府债券的利率,普通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比信用等级较高的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要大。一般来说,债券违约风险越大,其利率越高。

影响债权工具利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债券的流动性。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各种债券工具由于交易费用、偿还期限、是否可转换等条件的不同,变现所需要的时间或成本也不同,流动性就不同。一般来说,国债的流动性强于公司债券;期限较长的债券,流动性较差。流动性较差的债券,风险相对较大,利率定得就高一些;反之亦然。

所得税也是影响利率风险结构的重要因素。在同等条件下,具有免税特征的债券利率要低。在美国,市政债券的违约风险高于国债,流动性低于国债,但由于市政债券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所以长期以来,美国市政债券的利率低于国债的利率。

《2013中公金融人金融-江苏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读后感(二):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篇

金融基础知识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因此,货币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

货币形式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早期的铸币材料为贱金属,后发展为贵金属。现在世界各国流通的都是不兑现的银行券和纸币,统称为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由金属货币向纸制货币形态转化,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发展突破了金属货币限制,特别是贵金属货币材料的束缚而进入符号货币时代。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这是为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了的结论。但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充分地表现出来的。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一般具有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货币则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外在尺度。马克思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价格标准就是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使它们表现为价格;作为价格标准,货币仅仅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

2.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是商品(W)—货币(G)—商品(W)的运动过程。在货币出现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与卖简单明了,是统一的。而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中,买与卖分离,于是就包含危机的可能性。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最初是以贵金属条块的形式出现的,以后逐渐出现了由国家发行的铸币,后来又发展成为纯粹价值符号的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以国家的法令强制使用的。但纸币仅仅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它不管发行多少,都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3.贮藏手段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时,货币就是在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纸币,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银条块。货币贮藏手段对货币流通量起着自发的调节作用。当流通领域所需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贮藏起来,当流通领域需要的货币量增多时,贮藏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领域。

4.支付手段

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出现商品买卖的赊欠关系,货币充当清偿欠款的职能,就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产生以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因有些债务的互相抵销而减少。同时,货币支付手段的出现,发展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因此赊欠交易出现后,会出现一连串的债权与债务链,一旦有人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就可能造成连锁反应。

5.世界货币

当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必须以贵金属的自然形式出现。作为世界货币的金银,除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外,还有另外三种职能:一是充当国际购买手段,用于一国从另一国单方面购买商品;二是作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其中作为平衡国际贸易差额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世界货币最重要的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是逐步发展、相互联系的,它们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反映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

三、货币的作用

货币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经济合理运行和持续增长

经济合理运行和持续增长,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在商品经济社会,货币虽然决定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它又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一定量的货币资金或资本的投入是启动经济运行的前提条件。用马克思的话说,货币是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用西方经济学家的话说,货币资本的投资具有乘数效应或放大作用。

(二)核算社会劳动,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指在提高效益基础上的快速增长,而经济效益的高低,需要核算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投入和产出,核算社会必要劳动消耗。

(三)实现经济联系,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大市场。货币在完善市场体系,实现经济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实现社会产品分配,提高和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产品的分配通过价值形式最后实现。货币被国家广泛用于动员和分配资金,通过货币资金的分配来分配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五)调节控制经济运行

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手段,由实物形式调控向价值形式或货币形式调控转化。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的机制,加强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货币则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和工具。

四、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指一定时间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流通中的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投入市场的商品数量和它们的价格水平的乘积即商品价格总额,它和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正比;三是同一货币的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它和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

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总额-赊售商品总额+到期支付总额-彼此抵销的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1.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职能分别是( )。(单选题)

A.提供原始货币、制造派生货币 B.制造派生货币、提供原始货币

C.促进货币流通、方便货币支付 D.方便货币支付、促进货币流通

【答案】A。解析: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其货币职能是提供原始货币,而商业银行通过银行信用制造派生货币。

2.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单选题)

A.商品流通速度 B.生产结构、产销衔接的程度

C.信用经济发展程度 D.人口数量

【答案】A。

3.货币职能有( )。(多选题)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答案】ABCD。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并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它是一国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一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货币制度也在逐步演进。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法律规定货币金属

即规定以何种金属作为货币材料。不同的货币金属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这是确定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例如,在资本主义初期,它们一般以白银作为货币金属;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黄金作为货币金属,统称金本位制。

2.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由法律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

3.确定本位货币及其铸造与流通

本位货币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造的铸币,亦称主币,它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本位货币是足值的铸币,即铸币的名义价值(面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

4.确定辅币材料及其铸造和流通

辅币通常用贱金属铸造。辅币的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故铸造辅币可以得到一部分收入并归国家垄断。辅币不能自由铸造,统一由国家用国库的金属铸造,以防止辅币排挤主币。

5.信用货币和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任何一个国家即便在金本位币制条件下,流通中并不都由金铸币发挥流通和支付手段。无论是信用货币还是纸币,都是真实货币的符号,执行货币的职能。为适应货币流通的需要而出现了各种信用货币,包括商品票据、银行券和支票。纸币是为了弥补政府开支而发行的,特别是在战争年代。

6.确立国家的准备金制度

为了稳定货币,各国都建立了准备金制度,这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准备金有三方面的用途:

(1)作为国际收支。

(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

(3)作为支付存款和退还银行券。

二、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银铸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国际间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入。

(二)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的内容是:金银两种金属均为币材,以金银铸币为本位货币。金银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在国际间能自由输出入。

金银复本位制的优点:

(1)币材充足,能够满足流通需要;

(2)复本位制下,金银比价由政府规定,能够反过来影响金银的市场价格,有利于金银币值的稳定;

(3)便于交易,人们可以根据交易额的大小选择金币或者银币进行支付。

(三)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

(3)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

(4)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

金币本位制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

(四)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本位货币使用纸币而不与黄金发生任何联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它的主要特点是:

(1)纸币的发行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其发行量完全取决于实现货币政策的需要;

(2)纸币的价值决定于它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与发行量成反比,与商品供应量成正比;

(3)纸币的流通完全取决于纸币发行者的信用;

(4)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证纸币具有一定的强制接受性。

纸币流通条件下,保证币值的稳定是货币制度的核心,必须要以社会公众提供给中央银行分配的资源或资产作为稳定币值的基础。我国人民币制度是一种纸币本位制。它的发行不与任何贵金属挂钩,也不依附于任何一国的货币,是一种独立的货币。

1.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相背离,致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则充斥市场,这是( )。(单选题)

A.特里芬难题 B.米德冲突

C.格雷欣法则 D.三元悖论

【答案】C。解析: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也称为格雷欣法则。

2.我国货币制度是( )。(单选题)

A.金属货币制 B.纸本位制 C.银本位制 D.“一国多币”

【答案】D。解析: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一种“一国多币”的特殊货币制度,即在大陆实行人民币制度,而在香港、澳门、中国台湾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

3.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规定( )。(单选题)

A.货币材料 B.货币名称 C.货币单位 D.价值

【答案】A。解析: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信用货币和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等。其最基本的是规定货币材料。

4.“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发生在( )。(单选题)

A.金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银本位制 D.纸币本位制

【答案】B。解析: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法定比价同市场比价不一致时,金属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就会被熔化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金属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5.金本位制下,两国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称为( )。(单选题)

A.购买力平价 B.利息平价 C.铸币平价 D.黄金平价

【答案】C。

6.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制度,其主要类型有( )。(多选题)

A.金币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金银平行本位制

E.金汇兑本位制

【答案】ACE。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 信用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所谓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分析和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一般认为,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方面,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历史上,信用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形态:高利贷信用和借贷资本信用。

二、信用活动的构成要素

1.债权人与债务人

信用活动形成债权债务关系。信用的发生要以授信人对受信人的偿还承诺信任为前提。具体来看,现代信用活动中的主体,即债权人与债务人可以有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几种。

个人、企业、政府及有联系的国外各单位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有些是直接发生的,但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各种金融机构媒介而形成的。

作为信用关系中间媒介的金融机构,它一方面有自身的经营收入和日常支出,另一方面还有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吸收资金从而形成债务贷出款项,构成债权。这是作为中间媒介的金融机构的自身特点。对于它们自身的经常收入和日常支出,其结果既可能盈余也可能出现赤字,此时,它也会与其他单位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即表现出了金融机构经营活动所独具的特征。

2.时间间隔

信用活动的发生,必然具有资金转移的时间间隔,它是构成货币单方面让渡与还本付息的基本条件。

3.信用工具

信用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信用以口头承诺,账面信用为依据,尚未使用正式的信用工具;第二阶段的信用关系是以正式的书面凭证为依据,如借贷契约、债务凭证等,这些构成了真正的信用工具;第三阶段是信用工具流动化的阶段,即各种信用工具,如债券、票据等都可以上市流通转让。

三、信用的基本形式

信用的基本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商业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购商品、预收货款和商业汇票。商业信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各个企业相互依赖,但它们在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上往往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脱节。

商业信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而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

(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

(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

(5)此外,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

(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给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在产品赊销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买方提供融资支持,并帮助卖方扩大销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方式授予企业信用,贷款和还贷方式的确定以企业信用水平为依据。商业银行对不符合其信用标准的企业会要求提供抵押、质押作为保证,或者由担保公司为这些企业做出担保。后一种情况实质上是担保公司向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了信用,是信用的特殊形式。

与商业信用相比,银行信用具有以下优势:

(1)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可上游企业贷给下游企业,也可下游企业贷给上游企业。可小额聚成大额,也可大额分散成小额。满足长、中、短贷款的不同需要。

(2)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

(3)能够创造信用。发放贷款给企业,企业根据需要,可再次贷款给其他企业。

(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因此,国家信用是一种国家负债。它的作用表现在: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弥补财政赤字;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由商业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信用机构以商品形态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目的是解决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难,重点用于耐用消费品、支付劳务费用和购买住宅等方面的需要。

一般来说,消费信用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总供给的能力与水平,总供给的水平越高,消费信用的规模一般越大;

(2)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若居民的实际收入较低,偿还能力不高,一味地发展消费信用则会导致风险加大;

(3)资金供求关系,它与消费信用的规模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若资金供求紧张,消费信用的规模就越大;

(4)消费观念和文化程度,它制约着消费信用这种信用方式的普及程度和消费总量。如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消费信贷起步较晚,规模也较小,但近年来发展很快,主要体现在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的增长上。

(五)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一个国家官方(主要指政府)和非官方(如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其他经济主体)向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提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国际商业信用是由出口商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形式。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政府间信用通常是指由财政部出面向外国政府借款的行为。

四、信用的经济功能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信用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调节配置资源。通过信用可以使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赤字单位,解决资金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使经济部门协调发展。

(2)扩大生产规模。通过信用可以把社会上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资本,从而大规模地迅速扩大资本量。

(3)节约流通时间。在信用基础上产生的非现金结算可以减少现金的流通量和流通费用;由于信用结算手段的不断更新换代加速了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占用和流通消耗。

(4)提高消费总效用。信用可以把节余型家庭的货币收入的一部分通过储蓄的形式聚集起来,再通过消费信贷的形式分配给赤字家庭,待到将来后者再把消费权归还给前者。

(5)促进一定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生产力的性质决定了信用的性质。

1.现代金融市场中存在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形式,下列不属于直接融资的是( )。

(单选题)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 D.银行信用

【答案】D。解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给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属于间接融资渠道。

2.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最基本的职能是( )。(单选题)

A.信用创造 B.信用中介

C.化货币为资本 D.支付中介

【答案】B。解析:信用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和借入者实现货币资本的融通。

3.现代信用产生和运行的基础是( )。(单选题)

A.资本主义经济内部闲置资金的调剂 B.高利贷资本

C.单纯储存的货币 D.可增值的信贷资金

【答案】A。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特征

(一)收益性

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带来收益,这是信用的目的。信用工具的收益有三种:一种为固定收益,是投资者按事先规定好的利息率获得的收益,如债券和存单在到期时,投资者即可领取约定利息;另一种是即期收益,又叫当期收益,就是按市场价格出卖时所获得的收益,如股票买卖价格之差即为一种即期收益;还有一种是实际收益,指名义收益或当期收益扣除因物价变动而引起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后的真实收益。在现实生活中,实际收益并不真实存在,而必须通过再计算。投资者所能接触到的是名义收益和当期收益。

(二)风险性

为了获得收益提供信用,同时必须承担风险。信用工具的风险是指投入的本金和利息收入遭到损失的可能性。其风险主要有违约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及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一般称为信用风险,是指发行者不按合同履约或是公司破产等因素造成信用凭证持有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各种经济因素发生变化,例如市场利率变动、汇率变动、物价波动等各种情况造成信用凭证价格下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政策变化、战争、社会环境变化等各种政治情况直接引起或间接引起的信用凭证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三)流动性

金融工具可以买卖和交易,可以换得货币,此即为具有变现力或流通性。在短期内,在不遭受损失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出卖并换回货币,称为流动性强,反之则称为流动性差。

二、信用工具的分类

(一)按信用形式划分

按信用形式划分,可分为商业信用工具,如各种商业票据等;银行信用工具,如银行券和银行票据等;国家信用工具,如国库券等各种政府债券;证券投资信用工具,如债券、股票等。

(二)按期限划分

按期限划分,可分为长期、短期和不定期信用工具。长期与短期的划分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一般以1年为界,1年以上的为长期,1年以下则为短期。短期信用工具主要是指国库券、各种商业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等。西方国家一般把短期信用工具称为“准货币”,这是由于其偿还期短,流动性强,随时可以变现,近似于货币。长期信用工具通常是指有价证券,主要有债券和股票。不定期信用工具是指银行券和多数的民间借贷凭证。

1.下列( )是直接融资工具。(单选题)

A.商业票据 B.保险单 C.银行本票 D.银行券

【答案】A。

2.以下属于长期金融工具的有( )。(多选题)

A.商业票据 B.股票 C.企业债券 D.长期国债

【答案】BCD。解析:长期金融工具的期限一般在1年以上,如股票、企业债券、长期国债等。

第三节 利息与利率概述

一、利息

(一)利息的概念

利息是指在借贷活动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超过借贷本金的那部分货币资金,是债务人为取得货币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或者说,它是债权人让渡货币的使用权所获得的报酬。

(二)利息出现的原因

1.延迟消费

当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2.预期的通胀

大部分经济会出现通货膨胀,代表一定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在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3.代替性投资

放款人有选择地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机会成本,放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借款人需与其他投资竞争这笔资金。

4.投资风险

借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保证在出现这些情况下,仍可获得补偿。

5.流动性偏好

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立即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利率亦是对此的一种补偿。

(三)利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功能

1.影响企业行为的功能。

2.影响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功能。

二、利率的种类及其结构体系

(一)利率的种类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借贷期内利息额对本金的比率。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利率有多种划分方法。

(1)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2)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官定利率是指由货币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行业公会、协会(如银行公会等)按协商的办法所确定的利率。

(3)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调整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变化而定期变动的利率。

(4)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

(5)按借贷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通常以1年为标准。凡是借贷期限满1年的利率为长期利率,不满1年的则为短期利率。

(6)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7)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

(8)按金融机构对同类存贷款利率制定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后者的贷款利率往往低于前者,后者的存款利率往往高于前者。贷款优惠利率的授予对象大多为国家政策扶持的项目,存款优惠利率大多用于争取目标资金来源。

(二)利率的结构体系

利率体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各样的利率按一定规则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利率体系按不同的分类标志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最主要的划分方式有两种:一是按利率所依附的经济关系划分的利率体系。按此划分,利率主要分为两大类: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二是按借贷主体划分的利率体系。按此划分,利率主要分为:银行利率、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率、债券利率和市场利率等。

三、利率的决定因素

(一)社会平均利润率

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率同利润率,准确地说同平均利润率有着密切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高,银行就要按较高的利率收取或支付利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其他客户愿意支付较高的利息向银行借贷。因为即使利息高,生产和经营仍能获得较多的利润。同样,银行也就会向存款者支付较高的利息以吸取更多的存款。平均利润率下降时,情况就会相反。

(二)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利率是一定的利润率水平下对企业利润的分割比例,因而在利息率水平的具体确定上,借者之间、贷者之间以及借贷者之间的竞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当供过于求时,利率下降。

(三)物价水平

价格与货币购买力大小有直接关系,物价上涨,货币会贬值,货币购买力将下降;物价下跌,货币会升值,货币购买力将上升。由于货币形式的借贷资金体现着一定量的货币购买力,因而物价升降引起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必然影响借贷双方对资金价格的评价。物价上涨,货币相应贬值,如果银行的存款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其实际利率就是负利率。这样,在银行存款不仅得不到实际收益,甚至本金也受损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减少甚至不会再去存款。只有银行存款利率高于物价上涨率,才能起到吸引存款的作用。同样,如果银行的贷款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其实际利率也是负利率,这样,银行贷款不但得不到实际收益,甚至本金也会受到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在制定调整利率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

(四)国际利率水平

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利率如果不平衡,就会引起国际间资金流动,以致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将吸引外资流入,国内信贷资金供应增加;反之,如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利率,将引起国内资金外流,国内信贷资金减少。

(五)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依赖于组织结构、物质实力和经济手段,利率正是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政府根据需要调整官方利率,影响整个市场利率的变动。通过利率水平的升降调节总供给或总需求,抑制或鼓励某一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

(六)法律、历史和传统因素

利息是一个社会经济范畴,但从来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利率的运动是一个具有历史延续性的过程。由于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很早就有的、经过频繁变动留传下来的一般利率。因此,各国的利率,从总体水平到各个具体表现形式,均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

以上考察的是某一时期利率的一般水平如何确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会因借贷的期限长短、风险程度大小、管理成本高低、服务质量好坏、融资形式的影响及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而有所差别。

四、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从宏观角度上看,利率变动会对资金供求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上。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盈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对资金盈余者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人们借款的成本增大,资金短缺者的负担也越重,他们的借款需要就会受到制约。

其次,利率变动会影响微观经济:从个人来看,居民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的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抑制人们的消费欲望,反之则会增强。再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

最后,利率变动会对国际收支产生重要影响: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巨额的顺差时,可将本国利率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的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

第四节 利率的计算

一、利率概述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按不同的划分方法,利率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按借贷主体不同可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与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一般来说,年利率与月利率及日利率之间的换算公式如下:

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二、单利与复利

(一)单利

单利就是不论借贷期限的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上期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记入下期本金重复计算利息。单利计算公式为:

I=P·r·n

式中,I表示利息额,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借贷期限。我国的银行存款利息是按单利计算的。

(二)复利

复利也称利滚利,就是将每一期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的利息。复利的计算公式为:

S=P(1+r)n

I=S-P=P[(1+r)n-1]

式中,S表示本利和,I表示利息额,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借贷期限。

假设100元的存款以6%的年利率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6个月末的期值为:

FV1/2=100×(1+0.06/2)=103

年末期值为:

FV1=100×(1+0.06/2)2=106.09

这个数字和一年计一次息的期值106元比较,多出0.09元是因为对第一个6个月的利息3元计算利息的缘故,如果一年中计息次数增加,到年底期值会越来越大。在上例中,如果一个季度支付一次利息,一年后的期值:

FV1=100×(1+0.06/4)4=106.14

如果一个月支付一次利息,一年后的期值:

FV1=100×(1+0.06/12)12=106.17

一般来说,若本金为P,年利率为r,每年的计息次数为m,则n年末期值公式为:

FVn=P(1+■)nm

三、现值与终值

经济学上,将现在的货币资金价值称为现值,将现在的货币资金在未来的价值称为终值。在进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之前,首先明确几个相关的参数符号的概念和含义。

i——利率或折现率。把根据未来的现金流量求现在的现金流量时所使用的利率称为折现率。一般对利率和折现率不加区别,统统以i表示,且一般指年利率或年折现率。

n——复利的计息期数。指投资项目从开始投入资金到项目的寿命周期终结为止的整个期限内,计算利息的次数,通常以年为单位。

P——现值。表示资金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特定时间序列起点时的价值。

F——终值。表示资金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特定时间序列终点时的价值,即期末本利和的价值。

①一次支付终值计算(已知P求F)。

一笔资金P,按年利率i计算,n年以后的复本利和公式为:F=P(1+i)n,式中的(1+i)n称为一次支付终值系数,用(F/P,i,n)表示。

②一次支付现值计算(已知F求P)。

由终值计算公式即可求出现值P=F(1+i)-n,式中(1+i)-n称为一次支付现值系数,也可称为折现系数或贴现系数,用符号(P/F,i,n)表示,一次支付现值系数是指未来一笔资金乘上该系数就可求出其现值。

现值与终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正好相反,因为终值系数和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在P一定、n相同时,i越高,F越大;在i相同时,n越长,F越大。在F一定,n相同时,i越高,P越小;在i相同时,n越长,P越小。

第五节 利率决定理论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债权工具的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却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这种现象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因素。

债务人无法依约付息或归还本金的风险称为违约风险,它影响着债权工具的利率。各种债权工具都存在着违约风险,公司债券的利率往往高于同等条件下的政府债券的利率,普通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比信用等级较高的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要大。一般来说,债券违约风险越大,其利率越高。

影响债权工具利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债券的流动性。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各种债券工具由于交易费用、偿还期限、是否可转换等条件的不同,变现所需要的时间或成本也不同,流动性就不同。一般来说,国债的流动性强于公司债券;期限较长的债券,流动性较差。流动性较差的债券,风险相对较大,利率定得就高一些;反之亦然。

所得税也是影响利率风险结构的重要因素。在同等条件下,具有免税特征的债券利率要低。在美国,市政债券的违约风险高于国债,流动性低于国债,但由于市政债券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所以长期以来,美国市政债券的利率低于国债的利率。

《2013中公金融人金融-江苏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读后感(三):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篇

金融基础知识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因此,货币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

货币形式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早期的铸币材料为贱金属,后发展为贵金属。现在世界各国流通的都是不兑现的银行券和纸币,统称为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由金属货币向纸制货币形态转化,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发展突破了金属货币限制,特别是贵金属货币材料的束缚而进入符号货币时代。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这是为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了的结论。但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充分地表现出来的。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一般具有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货币则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外在尺度。马克思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价格标准就是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使它们表现为价格;作为价格标准,货币仅仅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

2.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是商品(W)—货币(G)—商品(W)的运动过程。在货币出现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与卖简单明了,是统一的。而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中,买与卖分离,于是就包含危机的可能性。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最初是以贵金属条块的形式出现的,以后逐渐出现了由国家发行的铸币,后来又发展成为纯粹价值符号的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以国家的法令强制使用的。但纸币仅仅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它不管发行多少,都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3.贮藏手段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时,货币就是在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纸币,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银条块。货币贮藏手段对货币流通量起着自发的调节作用。当流通领域所需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贮藏起来,当流通领域需要的货币量增多时,贮藏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领域。

4.支付手段

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出现商品买卖的赊欠关系,货币充当清偿欠款的职能,就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产生以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因有些债务的互相抵销而减少。同时,货币支付手段的出现,发展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因此赊欠交易出现后,会出现一连串的债权与债务链,一旦有人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就可能造成连锁反应。

5.世界货币

当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必须以贵金属的自然形式出现。作为世界货币的金银,除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外,还有另外三种职能:一是充当国际购买手段,用于一国从另一国单方面购买商品;二是作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其中作为平衡国际贸易差额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世界货币最重要的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是逐步发展、相互联系的,它们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反映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

三、货币的作用

货币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经济合理运行和持续增长

经济合理运行和持续增长,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在商品经济社会,货币虽然决定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它又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一定量的货币资金或资本的投入是启动经济运行的前提条件。用马克思的话说,货币是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用西方经济学家的话说,货币资本的投资具有乘数效应或放大作用。

(二)核算社会劳动,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指在提高效益基础上的快速增长,而经济效益的高低,需要核算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投入和产出,核算社会必要劳动消耗。

(三)实现经济联系,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大市场。货币在完善市场体系,实现经济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实现社会产品分配,提高和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产品的分配通过价值形式最后实现。货币被国家广泛用于动员和分配资金,通过货币资金的分配来分配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五)调节控制经济运行

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手段,由实物形式调控向价值形式或货币形式调控转化。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的机制,加强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货币则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和工具。

四、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指一定时间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流通中的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投入市场的商品数量和它们的价格水平的乘积即商品价格总额,它和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正比;三是同一货币的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它和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

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总额-赊售商品总额+到期支付总额-彼此抵销的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1.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职能分别是( )。(单选题)

A.提供原始货币、制造派生货币 B.制造派生货币、提供原始货币

C.促进货币流通、方便货币支付 D.方便货币支付、促进货币流通

【答案】A。解析: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其货币职能是提供原始货币,而商业银行通过银行信用制造派生货币。

2.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单选题)

A.商品流通速度 B.生产结构、产销衔接的程度

C.信用经济发展程度 D.人口数量

【答案】A。

3.货币职能有( )。(多选题)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答案】ABCD。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并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它是一国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一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货币制度也在逐步演进。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法律规定货币金属

即规定以何种金属作为货币材料。不同的货币金属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这是确定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例如,在资本主义初期,它们一般以白银作为货币金属;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黄金作为货币金属,统称金本位制。

2.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由法律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

3.确定本位货币及其铸造与流通

本位货币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造的铸币,亦称主币,它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本位货币是足值的铸币,即铸币的名义价值(面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

4.确定辅币材料及其铸造和流通

辅币通常用贱金属铸造。辅币的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故铸造辅币可以得到一部分收入并归国家垄断。辅币不能自由铸造,统一由国家用国库的金属铸造,以防止辅币排挤主币。

5.信用货币和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任何一个国家即便在金本位币制条件下,流通中并不都由金铸币发挥流通和支付手段。无论是信用货币还是纸币,都是真实货币的符号,执行货币的职能。为适应货币流通的需要而出现了各种信用货币,包括商品票据、银行券和支票。纸币是为了弥补政府开支而发行的,特别是在战争年代。

6.确立国家的准备金制度

为了稳定货币,各国都建立了准备金制度,这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准备金有三方面的用途:

(1)作为国际收支。

(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

(3)作为支付存款和退还银行券。

二、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银铸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国际间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入。

(二)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的内容是:金银两种金属均为币材,以金银铸币为本位货币。金银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在国际间能自由输出入。

金银复本位制的优点:

(1)币材充足,能够满足流通需要;

(2)复本位制下,金银比价由政府规定,能够反过来影响金银的市场价格,有利于金银币值的稳定;

(3)便于交易,人们可以根据交易额的大小选择金币或者银币进行支付。

(三)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

(3)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

(4)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

金币本位制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

(四)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本位货币使用纸币而不与黄金发生任何联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它的主要特点是:

(1)纸币的发行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其发行量完全取决于实现货币政策的需要;

(2)纸币的价值决定于它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与发行量成反比,与商品供应量成正比;

(3)纸币的流通完全取决于纸币发行者的信用;

(4)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证纸币具有一定的强制接受性。

纸币流通条件下,保证币值的稳定是货币制度的核心,必须要以社会公众提供给中央银行分配的资源或资产作为稳定币值的基础。我国人民币制度是一种纸币本位制。它的发行不与任何贵金属挂钩,也不依附于任何一国的货币,是一种独立的货币。

1.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相背离,致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则充斥市场,这是( )。(单选题)

A.特里芬难题 B.米德冲突

C.格雷欣法则 D.三元悖论

【答案】C。解析: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也称为格雷欣法则。

2.我国货币制度是( )。(单选题)

A.金属货币制 B.纸本位制 C.银本位制 D.“一国多币”

【答案】D。解析: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一种“一国多币”的特殊货币制度,即在大陆实行人民币制度,而在香港、澳门、中国台湾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

3.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规定( )。(单选题)

A.货币材料 B.货币名称 C.货币单位 D.价值

【答案】A。解析: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信用货币和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等。其最基本的是规定货币材料。

4.“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发生在( )。(单选题)

A.金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银本位制 D.纸币本位制

【答案】B。解析: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法定比价同市场比价不一致时,金属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就会被熔化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金属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5.金本位制下,两国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称为( )。(单选题)

A.购买力平价 B.利息平价 C.铸币平价 D.黄金平价

【答案】C。

6.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制度,其主要类型有( )。(多选题)

A.金币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金银平行本位制

E.金汇兑本位制

【答案】ACE。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 信用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所谓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分析和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一般认为,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方面,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历史上,信用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形态:高利贷信用和借贷资本信用。

二、信用活动的构成要素

1.债权人与债务人

信用活动形成债权债务关系。信用的发生要以授信人对受信人的偿还承诺信任为前提。具体来看,现代信用活动中的主体,即债权人与债务人可以有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几种。

个人、企业、政府及有联系的国外各单位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有些是直接发生的,但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各种金融机构媒介而形成的。

作为信用关系中间媒介的金融机构,它一方面有自身的经营收入和日常支出,另一方面还有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吸收资金从而形成债务贷出款项,构成债权。这是作为中间媒介的金融机构的自身特点。对于它们自身的经常收入和日常支出,其结果既可能盈余也可能出现赤字,此时,它也会与其他单位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即表现出了金融机构经营活动所独具的特征。

2.时间间隔

信用活动的发生,必然具有资金转移的时间间隔,它是构成货币单方面让渡与还本付息的基本条件。

3.信用工具

信用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信用以口头承诺,账面信用为依据,尚未使用正式的信用工具;第二阶段的信用关系是以正式的书面凭证为依据,如借贷契约、债务凭证等,这些构成了真正的信用工具;第三阶段是信用工具流动化的阶段,即各种信用工具,如债券、票据等都可以上市流通转让。

三、信用的基本形式

信用的基本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商业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购商品、预收货款和商业汇票。商业信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各个企业相互依赖,但它们在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上往往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脱节。

商业信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而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

(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

(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

(5)此外,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

(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给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在产品赊销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买方提供融资支持,并帮助卖方扩大销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方式授予企业信用,贷款和还贷方式的确定以企业信用水平为依据。商业银行对不符合其信用标准的企业会要求提供抵押、质押作为保证,或者由担保公司为这些企业做出担保。后一种情况实质上是担保公司向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了信用,是信用的特殊形式。

与商业信用相比,银行信用具有以下优势:

(1)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可上游企业贷给下游企业,也可下游企业贷给上游企业。可小额聚成大额,也可大额分散成小额。满足长、中、短贷款的不同需要。

(2)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

(3)能够创造信用。发放贷款给企业,企业根据需要,可再次贷款给其他企业。

(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因此,国家信用是一种国家负债。它的作用表现在: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弥补财政赤字;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由商业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信用机构以商品形态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目的是解决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难,重点用于耐用消费品、支付劳务费用和购买住宅等方面的需要。

一般来说,消费信用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总供给的能力与水平,总供给的水平越高,消费信用的规模一般越大;

(2)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若居民的实际收入较低,偿还能力不高,一味地发展消费信用则会导致风险加大;

(3)资金供求关系,它与消费信用的规模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若资金供求紧张,消费信用的规模就越大;

(4)消费观念和文化程度,它制约着消费信用这种信用方式的普及程度和消费总量。如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消费信贷起步较晚,规模也较小,但近年来发展很快,主要体现在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的增长上。

(五)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一个国家官方(主要指政府)和非官方(如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其他经济主体)向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提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国际商业信用是由出口商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形式。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政府间信用通常是指由财政部出面向外国政府借款的行为。

四、信用的经济功能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信用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调节配置资源。通过信用可以使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赤字单位,解决资金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使经济部门协调发展。

(2)扩大生产规模。通过信用可以把社会上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资本,从而大规模地迅速扩大资本量。

(3)节约流通时间。在信用基础上产生的非现金结算可以减少现金的流通量和流通费用;由于信用结算手段的不断更新换代加速了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占用和流通消耗。

(4)提高消费总效用。信用可以把节余型家庭的货币收入的一部分通过储蓄的形式聚集起来,再通过消费信贷的形式分配给赤字家庭,待到将来后者再把消费权归还给前者。

(5)促进一定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生产力的性质决定了信用的性质。

1.现代金融市场中存在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形式,下列不属于直接融资的是( )。

(单选题)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 D.银行信用

【答案】D。解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给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属于间接融资渠道。

2.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最基本的职能是( )。(单选题)

A.信用创造 B.信用中介

C.化货币为资本 D.支付中介

【答案】B。解析:信用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和借入者实现货币资本的融通。

3.现代信用产生和运行的基础是( )。(单选题)

A.资本主义经济内部闲置资金的调剂 B.高利贷资本

C.单纯储存的货币 D.可增值的信贷资金

【答案】A。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特征

(一)收益性

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带来收益,这是信用的目的。信用工具的收益有三种:一种为固定收益,是投资者按事先规定好的利息率获得的收益,如债券和存单在到期时,投资者即可领取约定利息;另一种是即期收益,又叫当期收益,就是按市场价格出卖时所获得的收益,如股票买卖价格之差即为一种即期收益;还有一种是实际收益,指名义收益或当期收益扣除因物价变动而引起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后的真实收益。在现实生活中,实际收益并不真实存在,而必须通过再计算。投资者所能接触到的是名义收益和当期收益。

(二)风险性

为了获得收益提供信用,同时必须承担风险。信用工具的风险是指投入的本金和利息收入遭到损失的可能性。其风险主要有违约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及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一般称为信用风险,是指发行者不按合同履约或是公司破产等因素造成信用凭证持有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各种经济因素发生变化,例如市场利率变动、汇率变动、物价波动等各种情况造成信用凭证价格下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政策变化、战争、社会环境变化等各种政治情况直接引起或间接引起的信用凭证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三)流动性

金融工具可以买卖和交易,可以换得货币,此即为具有变现力或流通性。在短期内,在不遭受损失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出卖并换回货币,称为流动性强,反之则称为流动性差。

二、信用工具的分类

(一)按信用形式划分

按信用形式划分,可分为商业信用工具,如各种商业票据等;银行信用工具,如银行券和银行票据等;国家信用工具,如国库券等各种政府债券;证券投资信用工具,如债券、股票等。

(二)按期限划分

按期限划分,可分为长期、短期和不定期信用工具。长期与短期的划分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一般以1年为界,1年以上的为长期,1年以下则为短期。短期信用工具主要是指国库券、各种商业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等。西方国家一般把短期信用工具称为“准货币”,这是由于其偿还期短,流动性强,随时可以变现,近似于货币。长期信用工具通常是指有价证券,主要有债券和股票。不定期信用工具是指银行券和多数的民间借贷凭证。

1.下列( )是直接融资工具。(单选题)

A.商业票据 B.保险单 C.银行本票 D.银行券

【答案】A。

2.以下属于长期金融工具的有( )。(多选题)

A.商业票据 B.股票 C.企业债券 D.长期国债

【答案】BCD。解析:长期金融工具的期限一般在1年以上,如股票、企业债券、长期国债等。

第三节 利息与利率概述

一、利息

(一)利息的概念

利息是指在借贷活动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超过借贷本金的那部分货币资金,是债务人为取得货币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或者说,它是债权人让渡货币的使用权所获得的报酬。

(二)利息出现的原因

1.延迟消费

当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2.预期的通胀

大部分经济会出现通货膨胀,代表一定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在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3.代替性投资

放款人有选择地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机会成本,放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借款人需与其他投资竞争这笔资金。

4.投资风险

借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保证在出现这些情况下,仍可获得补偿。

5.流动性偏好

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立即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利率亦是对此的一种补偿。

(三)利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功能

1.影响企业行为的功能。

2.影响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功能。

二、利率的种类及其结构体系

(一)利率的种类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借贷期内利息额对本金的比率。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利率有多种划分方法。

(1)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2)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官定利率是指由货币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行业公会、协会(如银行公会等)按协商的办法所确定的利率。

(3)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调整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变化而定期变动的利率。

(4)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

(5)按借贷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通常以1年为标准。凡是借贷期限满1年的利率为长期利率,不满1年的则为短期利率。

(6)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7)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

(8)按金融机构对同类存贷款利率制定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后者的贷款利率往往低于前者,后者的存款利率往往高于前者。贷款优惠利率的授予对象大多为国家政策扶持的项目,存款优惠利率大多用于争取目标资金来源。

(二)利率的结构体系

利率体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各样的利率按一定规则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利率体系按不同的分类标志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最主要的划分方式有两种:一是按利率所依附的经济关系划分的利率体系。按此划分,利率主要分为两大类: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二是按借贷主体划分的利率体系。按此划分,利率主要分为:银行利率、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率、债券利率和市场利率等。

三、利率的决定因素

(一)社会平均利润率

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率同利润率,准确地说同平均利润率有着密切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高,银行就要按较高的利率收取或支付利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其他客户愿意支付较高的利息向银行借贷。因为即使利息高,生产和经营仍能获得较多的利润。同样,银行也就会向存款者支付较高的利息以吸取更多的存款。平均利润率下降时,情况就会相反。

(二)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利率是一定的利润率水平下对企业利润的分割比例,因而在利息率水平的具体确定上,借者之间、贷者之间以及借贷者之间的竞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当供过于求时,利率下降。

(三)物价水平

价格与货币购买力大小有直接关系,物价上涨,货币会贬值,货币购买力将下降;物价下跌,货币会升值,货币购买力将上升。由于货币形式的借贷资金体现着一定量的货币购买力,因而物价升降引起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必然影响借贷双方对资金价格的评价。物价上涨,货币相应贬值,如果银行的存款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其实际利率就是负利率。这样,在银行存款不仅得不到实际收益,甚至本金也受损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减少甚至不会再去存款。只有银行存款利率高于物价上涨率,才能起到吸引存款的作用。同样,如果银行的贷款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其实际利率也是负利率,这样,银行贷款不但得不到实际收益,甚至本金也会受到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在制定调整利率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

(四)国际利率水平

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利率如果不平衡,就会引起国际间资金流动,以致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将吸引外资流入,国内信贷资金供应增加;反之,如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利率,将引起国内资金外流,国内信贷资金减少。

(五)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依赖于组织结构、物质实力和经济手段,利率正是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政府根据需要调整官方利率,影响整个市场利率的变动。通过利率水平的升降调节总供给或总需求,抑制或鼓励某一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

(六)法律、历史和传统因素

利息是一个社会经济范畴,但从来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利率的运动是一个具有历史延续性的过程。由于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很早就有的、经过频繁变动留传下来的一般利率。因此,各国的利率,从总体水平到各个具体表现形式,均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

以上考察的是某一时期利率的一般水平如何确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会因借贷的期限长短、风险程度大小、管理成本高低、服务质量好坏、融资形式的影响及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而有所差别。

四、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从宏观角度上看,利率变动会对资金供求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上。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盈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对资金盈余者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人们借款的成本增大,资金短缺者的负担也越重,他们的借款需要就会受到制约。

其次,利率变动会影响微观经济:从个人来看,居民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的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抑制人们的消费欲望,反之则会增强。再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

最后,利率变动会对国际收支产生重要影响: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巨额的顺差时,可将本国利率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的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

第四节 利率的计算

一、利率概述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按不同的划分方法,利率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按借贷主体不同可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与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一般来说,年利率与月利率及日利率之间的换算公式如下:

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二、单利与复利

(一)单利

单利就是不论借贷期限的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上期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记入下期本金重复计算利息。单利计算公式为:

I=P·r·n

式中,I表示利息额,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借贷期限。我国的银行存款利息是按单利计算的。

(二)复利

复利也称利滚利,就是将每一期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的利息。复利的计算公式为:

S=P(1+r)n

I=S-P=P[(1+r)n-1]

式中,S表示本利和,I表示利息额,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借贷期限。

假设100元的存款以6%的年利率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6个月末的期值为:

FV1/2=100×(1+0.06/2)=103

年末期值为:

FV1=100×(1+0.06/2)2=106.09

这个数字和一年计一次息的期值106元比较,多出0.09元是因为对第一个6个月的利息3元计算利息的缘故,如果一年中计息次数增加,到年底期值会越来越大。在上例中,如果一个季度支付一次利息,一年后的期值:

FV1=100×(1+0.06/4)4=106.14

如果一个月支付一次利息,一年后的期值:

FV1=100×(1+0.06/12)12=106.17

一般来说,若本金为P,年利率为r,每年的计息次数为m,则n年末期值公式为:

FVn=P(1+■)nm

三、现值与终值

经济学上,将现在的货币资金价值称为现值,将现在的货币资金在未来的价值称为终值。在进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之前,首先明确几个相关的参数符号的概念和含义。

i——利率或折现率。把根据未来的现金流量求现在的现金流量时所使用的利率称为折现率。一般对利率和折现率不加区别,统统以i表示,且一般指年利率或年折现率。

n——复利的计息期数。指投资项目从开始投入资金到项目的寿命周期终结为止的整个期限内,计算利息的次数,通常以年为单位。

P——现值。表示资金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特定时间序列起点时的价值。

F——终值。表示资金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特定时间序列终点时的价值,即期末本利和的价值。

①一次支付终值计算(已知P求F)。

一笔资金P,按年利率i计算,n年以后的复本利和公式为:F=P(1+i)n,式中的(1+i)n称为一次支付终值系数,用(F/P,i,n)表示。

②一次支付现值计算(已知F求P)。

由终值计算公式即可求出现值P=F(1+i)-n,式中(1+i)-n称为一次支付现值系数,也可称为折现系数或贴现系数,用符号(P/F,i,n)表示,一次支付现值系数是指未来一笔资金乘上该系数就可求出其现值。

现值与终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正好相反,因为终值系数和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在P一定、n相同时,i越高,F越大;在i相同时,n越长,F越大。在F一定,n相同时,i越高,P越小;在i相同时,n越长,P越小。

第五节 利率决定理论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债权工具的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却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这种现象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因素。

债务人无法依约付息或归还本金的风险称为违约风险,它影响着债权工具的利率。各种债权工具都存在着违约风险,公司债券的利率往往高于同等条件下的政府债券的利率,普通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比信用等级较高的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要大。一般来说,债券违约风险越大,其利率越高。

影响债权工具利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债券的流动性。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各种债券工具由于交易费用、偿还期限、是否可转换等条件的不同,变现所需要的时间或成本也不同,流动性就不同。一般来说,国债的流动性强于公司债券;期限较长的债券,流动性较差。流动性较差的债券,风险相对较大,利率定得就高一些;反之亦然。

所得税也是影响利率风险结构的重要因素。在同等条件下,具有免税特征的债券利率要低。在美国,市政债券的违约风险高于国债,流动性低于国债,但由于市政债券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所以长期以来,美国市政债券的利率低于国债的利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