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

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篇一

关于春节的作文500字 我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人们把春节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今年的春节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

这是一个长知识的春节。牛顿说:知识是人类远见的积累——在过去的的远见之上,加上今天的远见。寒假作业这一方面,就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在玩乐中,我也懂得了许多知识;生活中的知识更是多得数不清。比如有一次,我在老家写作业。刚写完,便觉得身后暖烘烘的,我便看向炉子。只见炉口中的烟气好像在往炉子里面流。这是为什么呢?我根据自己的推断,又查阅了资料才知道这是因为火的燃烧需要空气,所以空气就会往炉里流动,同时把烟气带了进去。

这是一个健康的春节。“民以食为天”,饮食健康非常重要。整个假期,我少吃零食,多吃健康食品、绿色食品,多喝水。我争取能够长得更快!“生命在于运动”,我坚持每天运动,其中有球类运动、趣味运动和武术。我相信,经过一个暑期的运动,我的身体会更棒!

这更是一个快乐的春节。与以往过年时一样,还是那么的喜庆而热闹,到处张灯结彩。贴春联、放炮、包饺子、看“春晚”都是少不了的。大年初一早上拜年后,就能领红包啦!春节期间,全家人都沉醉在这欢乐的气氛中。眼看春节就要过去了,我要抓紧时间再玩一把!

这就是我的春节,收获满满的快乐春节。

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篇二

关于春节的作文500字 春节趣事

除夕夜的傍晚,在乡下老家,太阳刚刚落山,就听到了“噼里啪啦”的声音。是别人家开始放鞭炮了!

我心里痒痒的,很想马上就放,便兴冲冲地找到了鞭炮,缠着爸爸给我点火。爸爸同意了,可我又怕拿着小木棍放会被鞭炮炸到身上,于是,我便找来一根长竿子,从二楼伸向一楼,让爸爸把鞭炮系在长竿子上,这阵式就像在钓鱼似的。

“一、二、三,点火!”我发出口令,随即,下面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响声。小狗小猫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直逃窜。我把鞭炮提到了半空中,火星紧跟着导火线不停地跳跃,就像跳动的音符上上下下,仿佛在迎接新年的到来,为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的色彩。

鞭炮很快就放完了。我跑下楼,在碎纸片中翻找了一会,又捡到了几个没炸掉的鞭炮。我如获至宝,把它们塞进口袋,想找来打火机继续放。这时,我发现爷爷刚烧完纸钱的锅中还冒着火星,便灵机一动。我把鞭炮扔进锅中,过了一会,锅里传来“啪——啪——啪”的声音,把隔壁过来玩的小男孩吓了一跳,逗得我哈哈大笑。

我意犹未尽,又拿出一盒摔炮准备摔着玩。爸爸叮嘱我:不能朝有人的地方扔。我点了点头,便欢呼雀跃地跑到了一个比较空旷的地方,拿起摔炮,向前扔了一个,随着“啪”的一声闪出一道白光,接着我又扔了一个,再扔一个,摔炮声伴随着晚风越飘越远……

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篇三

照福建闽南那一带的老规矩,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同样也是祭灶日。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的老人长辈都忙着做各种特色糕点。

红龟粿就是其中一种。它扁平约巴掌大小,红色外压龟印内包馅,闽南人作为节日祭祀之供品。一些庙宇也会用之为祭祀品。红龟粿的口感软糯,香香甜甜,小孩子们尤其爱吃。长辈们做完,便放在蒸炉里蒸,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红龟粿就出炉了。一人捧一个在手上,吃的欢。但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拿来祭奉灶神,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

过春节,自是少不了贴春联,不仅增添过年的气氛,还寓意着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在闽南,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除夕的前一天,在村中心搭上戏台,通过投影,播放电影,俗称“做戏”。还记得小的时候,一到晚上,我就拉着爸爸妈妈跑到台前,已是人山人海,运气好时,就有座位,运气差点,就自己搬来小板凳,光看图画,也看得津津有味。

大年初一,按福建的习俗,不能扫地。这是迷信的说法,人们认为扫地会招来“扫把星”,带来霉运。除此之外,还不能倒垃圾,洗碗,剪头发,用剪刀,吃荤食。

过了元宵,春节结束了,人们纷纷散去,地上没有了鞭炮纸屑,乡镇又安静了下来……

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篇四

生命,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他可以控制我们的肢体,尊重生命的具体体现是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今天中午,张老师带我们做操,我们在大厅里唧唧咕咕的讲话,骚扰着音乐的播放,谢老师与张老师站在一旁指点,这样、那样,我们的腿如灌了铅一般沉重,我们便不由自主地蹲了下来,一会儿,只见有蹲着的、坐着的、还有躺着的,在这个凉快的大厅我们都自顾自的休息起来,完全忘了我们这在排练自编操。

突然指导我们的谢老师让我们站在大厅一旁,把手指向至善广场那里五(一)班的学生,我们在骄阳下做操,没有老师监督,没有遮凉的地儿,可是四位小“老师”认真的带领、指导,每一个动作都细细地练习,没有做好动作就鼓励他没事,继续来,练好一段就休息5分钟,直到练完为止,我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五(一)班,心怦然一震,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练操的情景:

一个个懒散、踏步时手臂都摆不直,一个个无精打采,垂头丧气,低着头,像被对手打败了的狮子,发出阵阵呻吟声,而且有些人一直在讲话。回想起这些,我不由得对我们自己的做法感到惭愧,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珍惜每次锻炼机会。

生命是一切的基础,需要你认真对待,生命是本宝典,我们要去仔细读,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都要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积攒你的努力,我要把握每一次训练的机会,今天中午在阳光下绽放的五

(一)班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篇五

2017中国各地春节习俗——福建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厦门岁次民俗

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篇六

关于写动物的500字作文 可爱的小金鱼

从小到大我都没有养过什么宠物。前不久春游,我带回了一条可爱的小金鱼。

小金鱼美丽极了。它那双迷人的眼睛水晶球似的通明透亮,特别是它那轻盈而且潇洒的尾巴,像彩绸那样轻柔,像朝霞那样妩媚。小金鱼时而慢慢地游动,时而静静地休息。当它游动的时候,它的大肚子会很有节奏地一收一鼓,两边的鳍轻轻地上下摆动,好像在做广播体操。它穿着一件五彩斑斓的“衣裳”,有红的,有白的,有黑的,还有花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么的耀眼夺目。

刚开始我给它喂食的时候,它总是躲在水草下面,不敢游上来,好像我给它投的不是食物而是“毒药”。总要过好一会儿,看看没有危险,才慢慢地游上来。这时我却迫不及待地伸手想去摸摸。小金鱼被我吓得立刻躲到水草后面。我把水草拨开,瞧,小金鱼撅着嘴,转过身,好像是生气了。这真是一条可爱的小金鱼!

有一天,我去看小金鱼的时候,它胖胖的身体侧翻了过来,我觉得它快要死了,伤心极了,一边哭,一边去叫爸爸妈妈。爸爸走过来安慰我说:“别哭,爸爸会让小金鱼活过来的。”只见爸爸把小金鱼从玻璃瓶里捞出来,放在一个大水盆里,又换上了新水,不断地让它游动,过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金鱼救活。原来是因为玻璃瓶太小了,又放了太多的水草,导致它没办法自由活动了。这一次真是虚惊一场。

如今,小金鱼陪伴在我的身边,成了我的好朋友!我每天都要看它几次。

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篇七

蹒跚学步时,是父母耐心扶着我们;牙牙学语时,是父母不厌其烦地教我们;悲伤难过时,是父母为我们排忧解难。父母之爱就如四季常青之树,是我心中一道抹不去的风景线。

特别是母亲,她那深沉的爱总让我悄然泪下。

记得那一次,母亲来接我放学。半路上,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来不及躲雨,我和母亲就跌跌撞撞奔回了家,淋成了两只“落汤鸡”,我望着镜中狼狈不堪的自己,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母亲在旁边焦急地催促着:“赶紧去把湿衣服换掉,不然要感冒的,我去烧碗姜汤,给你驱驱寒!”母亲总是这样,不记得自己。当我换好衣服走出房间时,母亲就像变魔术一样,已把一碗热腾腾的姜汤送到了我的手里。那如夕阳般湛红的汤里,漂浮着一条条黄黄的姜丝。中间还卧着一个白里透黄的鸡蛋,白胖胖的,让人涌出爱怜之情。稍稍俯下身,只见几缕热气缓缓上升,飘飘悠悠地升到空中,直到散尽。不知不觉间带来阵阵暖意。

“快喝吧,再不喝就凉了!”这句母亲曾千百次对我说过的话,让我觉得有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房。我鼻子酸酸的,把碗递给了母亲,说:“你先喝吧!”妈妈沙哑着嗓子命令道:“快喝!”我把鼻子凑近汤,清淡、醇香......我端起碗,一饮而尽。这暖暖的汤里蕴含着母亲浓浓的关怀与爱意。看着那被雨水打湿了衣服,正在打着喷嚏的母亲,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如此深情的母爱,我唯有用实际行动来报答。

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篇八

人们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

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这种温暖同金钱无关,同权力无关,同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同时,春节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外人”之间,包括在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们之间,春节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有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总之,春节是使人和陆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

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今天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篇九

照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八就开始了。在腊八这天,我们家就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又香又甜,好吃极了。听大人们说:“喝了腊八粥,人就糊涂了,不停地买年货,乱花钱,平时节俭的也不节俭了。”

我们孩子们准备过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买鞭炮,特别是男孩子们,还没过年,鞭炮声就响起来了。

我们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可忙碌极了。他们必须准备过年时吃的、喝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黑,玩耍的男孩们便纷纷回家拿鞭炮,鞭炮的爆炸声响伴随着孩童天真无邪的笑,差不多过年的气息就在这喧闹的气氛里悄悄的飘散开来。

过了二十三,妈妈就忙着准备过节的食物,而婆婆呢,更是忙的不可开交。一会儿指挥大家大扫除,一会儿又上街到菜场、超市买个不停,还时不时拉上我这个小劳力帮忙。

除夕可就热闹多了,婆婆她们忙着卤菜,做年菜,到处笑声不断,我拉着爸爸到楼上把响鞭一放,便可以吃团年饭了。团年饭极为丰盛,满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让我垂涎欲滴,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吃完饭,我们便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除夕夜里灯火辉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更是不断,这响彻天空的鞭炮声既是对鼠年的告别,又是对牛年的欢庆。

正月初一到初七与除夕截然不同,大人们都去走亲访友、拜年,老人们和亲戚都会给我们发压岁钱。

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到处张灯结彩,各形各色的灯笼拿在大人小孩的手上,沿江大道上,全是放空明灯的人,一个个孔明灯飘在黝黑的天空,好像满天闪烁的星星,他们都在为新的一年许下美好的愿望。这一天大家都要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

一眨眼,正月十五过去,代表年过完了,我们要去上学,大人们要去上班了。

每年的春节都是这样,热热闹闹的。

关于福建春节的作文500篇十

在我们的淳化人的心目中,中秋节,端午节……等等什么的都算不上什么节日。因为它只是吃吃月饼,吃吃粽子就完了。而且它还只有一天,世界上还有哪个节日是可以过十几天的呢?它只有一件事,世界上还有哪个节日是一连可以干好多事的呢?当然是非春节莫属了。

腊月初三祭灶,所谓的祭灶就是拿三枝粉红色的的香拿在灶爷拜一拜,然后再把香插上去就完了。大人小孩都上街买东西,买年货。街上人山人海,人们挥汗如雨,把街差点都挤破了。

从初三到除夕那一天之前还要扫尘,扫尘的意思就是说大扫除,把过去一年的尘土都扫出去。说白了就是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家家户户忙里忙外,来来回回都是小跑。

三十贴春联和年画,还有日历、“福”字,窗花……等等各种各样的寓意是美满的东西。人们脸上都是乐呵呵的,尤其是男孩子们,可以放鞭炮。

最热闹的还要属于除夕夜了除夕夜家家赶做年菜,年菜就是年夜饭,酒肉的香味浓郁的萦绕鼻尖。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是鲜艳夺目的一片红。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不间断,鞭炮声是震耳欲聋,烟花把夜空都点亮了,家家户户灯火通宵,没有间断。吃饭时乐乐呵呵,守岁更是热闹,一家人盘腿坐在炕上看春晚,唠嗑,唠到半夜才睡。

从正月初一起已经是第二年了。家家户户都拜年,接待客人。瓜子花生“咔咔”,唠嗑声更为热闹。除此之外小朋友们还要领红包,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初二初三女人们要回娘家,这下唠嗑声更浓了,年味也更浓郁了几分。

正月初五接财神,晚上要为去世的亲人送灯笼,烧纸。吃元宵的时候小朋友们最开心了。

到了正月初六这个年才算是过完了,大家也就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