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第一次做饭的作文开头500字

关于第一次做饭的作文开头500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第一次做饭的作文开头5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关于第一次的作文700字 第一次做饭

我们在成长的旅途中,会经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拖地……在繁星般的第一次中,让我受益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做饭。

那一天,爸爸有事没能回家吃饭,妈妈也因累不想做饭,于是我便自告奋勇承担了做饭这个“重任”。我心里盘算着做什么好呢?我打开菜柜,往里瞥了一眼,发现了几个西红杮,好,就做“西红杮面条”。

我来到厨房,系上围裙,放下菜板,准备做饭。我拿起西红杮仔细洗了洗,先把西红杮的柄去掉,拿到菜板上切,却总怕刀子切到手,好一会才切出一小块。我切的西红杮大小不匀,西红杮汁还“不争气”地流了一板子,我把西红杮装进盘子里。我把葱花儿切好,小心翼翼往锅里倒油,热油时不知怎么的,油“噼哩啪啦”四处溅,妈妈告诉我:“不要把水掺进油里,否则,油就会四处飞溅。”油热好了,该炝锅了,我要往锅里放葱花,却总怕葱花溅出来,迟迟不敢下手,慌乱地把葱花往锅里一扔,这时,油“嗞啦啦”的飞出来,我觉得整条胳膊都麻木了,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怎么办?怎么办?幸亏妈妈伸出了救援之手,帮我把西红杮放进了油锅,否则,全部的葱花儿都要糊了,把西红杮在油锅里来回的翻炒,直到把西红杮炒出浓汁,我往锅里倒了半锅水,面条汤的香味扑面而来。接着我要放鸡蛋了。把鸡蛋在灶台一敲,沿着鸡蛋的裂缝一掰,晶莹剔透的鸡蛋就进油“自杀”了,接着就要放面条了,我不知道要放多少面条,就约摸着放了一把,最后,我小心翼翼地放入盐,我尝一尝面条发现面条变软了,就如释重负地停了火。

盛面条也是一个艰巨的工作,面条很滑,用筷子捞起来,刚想盛到盘子里它就滑了下去,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面条盛进盘子。虽然很累,但吃着我辛辛苦苦做的面条,妈妈夸我说:“你做的面条真好吃”。听着妈妈的夸奖,我心里感到阵阵温暖。

我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做饭是非常辛苦的,我以后也要体量体量爸爸妈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肯付出,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第二篇

“哎,都六点了,爸爸妈妈怎么还没回来呀,我的肚子都饿扁了。”我无奈地发出感叹,“姐姐也不在家,真惨。如果姐姐在,那她就可以做出美味的饭来吃了。”突然,我看见柜子里放着几个鸡蛋,就想:不如今天我来当我们家的厨师,做一顿晚饭吧。可我没有做过饭,就做点简单的吧。我就拿起厨具做起饭来。

我先装了两碗米倒在电饭锅里,然后倒点水。“洗刷刷,洗刷刷,我来洗米啦。”我哼着欢快的调子洗起了米,洗完米,我把洗米水浇进“花园”里,然后接了一锅纯净水,按下电钮,开始做饭。不一会儿,米饭就像魔术师变魔术般的出现在桌子上。

接着,我又把几个鸡蛋打碎了倒进锅里,倒点油,拿起一个锅铲做起荷包蛋。“左炒炒,右炒炒,上炒炒,下炒炒……”我的身子随着美妙的歌声而摆动,鸡蛋在锅里乒乓作响,好像在为我伴奏。过了一会儿,荷包蛋做好了。我把它盛到桌子上,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高兴。

半小时后,妈妈回来看见我把饭做好了,直夸我。我非常开心。

第三篇

第一次做饭的作文

做饭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事实上很难。

一天,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我醒来时家里已经没人了,我从床上爬了下去,又慢慢爬出门,在每个房子都转了一圈,确定没人才站了起来,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厨房,肚子也很配合地“咕噜噜”叫。

我吃完了香喷喷的早饭,看了看四周,心想:今天爸妈都不在,我可以过过做饭的瘾了吧。说干就干。

我先把厨房打扫干净,然后拿出小青菜,挂面,我往锅里倒上水,放在灶台上,可是我不会开火呀,我呆呆的望着灶台上的三个按钮,没办法,我只好一个一个的试,我把三个按钮都拧了一次,可是都没有火,我气得头上的火都可以煮一碗面了,我着急地把那个按钮拍了一下,突然火着了,把我吓的一下子能弹出三里外,我把那个按钮按下去拧了一下,“呼啦”一下火着了,我把锅吃力地放了上去,胳膊上地血管都鼓起来了,不一会水就开始冒泡泡了,我一激动把一整包挂面扔了进去。然后把青菜也扔了进去。我拿了一根超长筷子站在离锅很远的地方搅着!我看了一眼锅里面,好像熟了,我便把火用超长筷子关掉了,我把面从锅里夹了出来,一把面已经变成了根面,我哭笑不得,我把它夹到碗里开始调饭,正要放醋突然电话响了,我下的整盒醋都放了┄下第一口,妈呀,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酸的饭。

爸妈回来听了之后哭笑不得,也把我骂了一顿,说,以后在家不许自己开火,很危险。

第四篇

今天我请奶奶让我跟她一起做饭,奶奶答应了。

我看了看表,已经5点了。我连忙开始做饭了。

我先做第一道菜“肉末茄子”的准备。我 先把一块牛肉解冻,在解冻的同时我把茄子切好了。牛肉解冻好了后,我把牛肉先切成片,再切成条,最后切成肉丁。然后开始剁肉了,我拿起两把菜刀就开始卖力的剁了。我竖起剁剁,横着剁剁,不一会儿肉丁变肉末了。我把剁好了的牛肉放到了碗里,又打了两个鸡蛋进去,搅拌了一会儿,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就放在了一边。

我又做第二道菜“土豆丝”的准备工作了。因为我家有刮土豆丝的机器,所以我做这道菜很简单。把皮削好之后就开始刮土豆丝了,刮好之后就把刮好的土豆丝用清水冲冲泡在水里。

因为我不会炒菜,所以炒菜就请奶奶做。5分钟之后,我就把菜端上桌了,大家都夸我小助手做的好。

第五篇

第一次做饭的经历

夜幕降临,妈妈还没有回到家,可我的肚子却已经唱起了“空城计”,我决定自己动手,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我先按下米桶上的按钮,可爱的米粒宝宝们争先恐后地蹦进了盆子里。我再打开水龙头,让水给米粒宝宝们洗好澡后,放进了电饭煲里,让它们尽情地蒸桑拿!啊,煮饭可真简单,这可难不倒我!

开始炒菜啦!我从冰箱里拿出一个红彤彤的西红柿,放在砧板上,拿起菜刀将它一分为二,放进了油锅里。我再拿出一个圆溜溜的鸡蛋,在锅边上轻轻地磕开,让里面的蛋清和蛋黄流进锅里,和西红柿进行“亲密接触”!这时,我突然被油烟呛得流出了眼泪,哎呀,忘记打开油烟机啦!我在慌乱中赶紧打开了油烟机,油烟机就开始像雷公公一样“轰隆隆”地打起了鼓来。不一会儿功夫,我的第一道菜——西红柿炒蛋就大功告成啦!

我准备炒的第二道菜是胡萝卜炒肉。我用我独创“旋风式刀法”将胡萝卜和猪肉进行“五马分尸”,再用标准的投篮姿势将它们一起投进了油锅。一顿胡乱的翻炒后,加上水,盖上锅盖,等上几分钟后就新鲜出炉啦!

开吃喽!我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着自己第一次亲手做的饭菜,心里比喝了蜜还要甜。哎呀,这些菜为什么这么淡而无味呀!原来我忘记放盐啦!

第六篇

亚茹,下楼吃饭!”啊,终于可以吃到美味的饭菜啦!我迫不及待的下楼了。

到了厨房,看到桌子上一片空白,没有东西。我生气的说:“怎么没有做好,叫我干嘛?”“叫你下来,教你做饭。”

我又说:“不想学。”我不想学,妈妈硬要我学,我只好听话了。

妈妈先把锅唰了一下,打开煤气灶,我不会用,妈妈教我,一扭开关就行了。妈妈做了个简单的菜,辣椒炒鸡蛋,第一次妈妈做的我看不懂,后来妈妈细心的根我讲了一遍,我才明白,原来那么简单。就是把辣椒切成一片一片的,放进锅里,再打两个鸡蛋在里面,和辣椒混在一起,等鸡蛋熟了,把它们分开就可以了。

学会这道菜,我赶紧做饭也挺有意思的,以后我要学做更多的菜。

第七篇

(一)怎样写好开头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这“凤头”就是指文章的开头,它是从构思到形成文章的第一步,并决定了文章的格局,体现了作者写作的意图。好的开头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有:

1、开门见山法。在中考应试作文中,由于时间较紧,考生不必在开头绕大圈子,最好是能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切中题目,引出故事。如一考生的作文《我有一双闲不住的手》,开头是这样写的:说起我的这双手,要是用闲不住来形容,那真是既形象,又生动。它总是摸摸这儿,动动那儿,没有闲的时候。

2、烘托点染法。这种开头往往从描写入手,渲染出一种气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如某考生《关怀》一文的开头:望着父亲那黑瘦的脸,一道道皱纹像用刀子刻上似的,那么深那么长,加上过早霜染的白发,看上去已有五十好几了。殊不知,父亲才45岁。车来了,接过父亲手中攥得潮乎乎的几张人民币,我眼圈一红,又要哭起来,怕父亲看见了,我急忙掉过头去,说:“爸,我走了。”“啊,走好,别把钱丢了,拿好。”文章开头先从父亲的肖像写起,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悬念(父亲为什么显得如此苍老),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感情铺垫。

3、开宗明义法。文章一开始便对文章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理性的诠释,点明意义,以此起到点染中心的作用。如一考生的作文《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的开头:挫折是一个人一生难以拒绝的伴侣。它虽然常常给人各种痛苦,却更能让人品尝到痛苦之后的喜悦。尽管我才迈出人生道路的开端,一次次挫折却早已伴随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而且它们也让我尝到了大大小小的喜悦。

4、回忆往事法。这种开头法常用在以倒叙为主的文章中。文章开头便写出“睹物思人(或事)”的情景,当我们看到某人某物时,就自然而然想起与之有关的往事。其中的“物”是与所写的“人”有关的,且有一定的意义,可以是与朋友分别时互赠的纪念品,或是自己生日时别人送的礼物,也可以是朋友的一张照片、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书签,甚至是朋友用过的小物件。此“物”最好是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来历,能让自己有一段美好的深刻的记忆。如某考生的《一片枫叶,唤起我美好的回忆》的开头:又是一个深秋的下午,独自倚在窗边,伴着天空飞舞的“金蝴蝶”,我出神地读着书。忽然,一片叶子从书中滑落,火红火红的。“枫叶?!”我惊喜地叫着。这是一片丢了很久的枫叶——是我和一个女孩情谊的见证,蕴涵着我和她在枫林里的故事。两年前相遇的情景不禁浮现在我的眼前……

(二)怎样写好结尾

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构成文章的主要部分。好的结尾应该言简意深,余味无穷,画龙点睛,水到渠成,有深化主题、突出中心、增强文章感染力、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可以总结全文,可以抒发感情,可以言尽而意无尽,还可以照应开头。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首尾呼应法。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互相照应,特别是在结尾要回应开头,使文章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不至于因为开头和结尾相距甚远,而使文章相互脱节,给人以残缺感。如一考生的作文《朋友》的结尾是:漫漫人生路,朋友会有好多,而像父亲这样的朋友却只有一个,我将永远记住他——我的朋友——父亲。

2、留有空白法。作文要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加以补充,从而产生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一考生的作文《说句心里话》的结尾:路灯发着暗淡的光,我毫无目的地走在平直的马路上。说句心里话,我也曾怀疑过他们是否爱我,难道衡量的角度除了分数就没有别的了吗?我默默地走着,渐渐路上的人少了,可能是都回家了,可是今天我什么时候回家呢?我不知道……

3、余音袅袅法。这种结尾既深刻又发人深省,能够让读者在读完你的文章之后掩卷深思。如《父亲》一文的结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人天相隔,骨肉永离。爸爸,您在哪里?您在哪里?我无语问苍天,无语问苍天啊!

4、总结概括法。在结尾时对全文作简单的总结,揭示事件的意义,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如一考生的《给我教益的一件事》一文的结尾:这件事使我受到很大的教益。在别人处于困境时,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友谊、帮助和理解,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5、抒情言志法。结尾用抒情的语句,阐发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直抒胸臆,情感浓烈,感人肺腑,表达作者的愿望和志向,并紧扣题旨,往往能打动读者,引起共鸣。如《爸爸妈妈,你们可知道》一文的结尾:爸爸妈妈,女儿也有自尊,你们别让女儿抬不起头来。爸爸,请不要浑身酒气地把妈妈打得鼻青脸肿;妈妈请不要让那些盘碟再成为你们大战的牺牲品。你们的女儿渴望有一个祥和的家,渴望一片宁静的天地。爸爸妈妈,别再吵了,让我们重建一个美好的新天地吧!

第八篇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一个人呆在房子里好没意思。到了中午妈妈还没有回来,心想:“我的中午饭怎么办呀?”突然,我心血来潮,准备自己动手给自己做饭。

说干就干,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了青椒、鸡蛋、生姜和干辣椒。准备做一个青椒炒鸡蛋,首先,我把鸡蛋打到碗里,搅拌一下。接着,我开始切青椒。我见妈妈以前切得大小均匀,可一到我手里,就切的有的特别细,而有的则特别粗,板凳腿一样。还有好几次差点切到手,忙活得我满头大汗,终于把准备工作做完了。下一步炒菜,我先给锅里倒些油,然后开火,等油烧热时我先把红辣椒和生姜倒进去用铲子翻炒几下,锅里的油往外乱溅,溅在我的手上生疼生疼的。我差点都不想干了,可又一想,妈妈平时每天都是这样多辛苦啊!我一定要把这盘菜炒好。我鼓起勇气接着炒,我把青椒倒进去,等到锅里的油干时,我把鸡蛋倒进去和青椒粘在一起。我的胳膊举了好长时间又酸又疼,已经快受不了了,我用最后的一点精力翻了几下,到了点盐和鸡精。这道菜终于大功告成了!

虽然这道菜我做的不好吃,但是我的心里还是甜滋滋的,因为我长大了,我收获了劳动的乐趣!

第九篇

我第一次做饭,那场景可叫一个狼狈。

早上,我早早起了床,刷好牙,洗好脸,准备开始做早餐。我先拿出了三个杯子,在里面倒了些牛奶。接下来,就是煮饭了。我用碗盛了两碗米,用水洗了洗,水像道瀑布一样“哗哗哗”地往下流。洗好之后,把水倒掉,接着干什么呢?我回顾了一下妈妈以前做饭的步骤。“哦,原来是放进电饭煲!”我自言自语地说。接着干什么呢?对啦,做菜。我看妈妈做过很多次炒鸡蛋,今天就做炒鸡蛋。

我刚一开火,火就“蹭”地一声,往上一冒。火红的火苗燃烧着,烤得我身上暖洋洋的。我心里激动极了,这可是我生平第一次做饭啊。接着我又往锅里倒入油,不一会锅里便发出了“辟哩啪啦”声。油直往外面蹦,活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我打了三个鸡蛋,搅成糊状,往锅里一倒,只听一阵“噼里啪啦”,锅里顿时响起了“交响曲”。“不好,要粘锅了”我连忙拿铲子向鸡蛋铲去,我左翻翻,右铲铲,不一会,一阵阵香味就向我袭来,我赶忙把火关掉,把今天最大的成果盛在盘里。

“看起来不错,金灿灿的,就是不知道味道咋样?”我先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嚼嚼,刚嚼了一口,便大叫起来:“啊,真咸,这是什么呀!”我明明是按照妈妈做饭的步骤做饿啊?怎么会这么咸呢?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是拿鸡蛋,然后打鸡蛋,然后放油……没错啊?实在找不出原因了,我只好去请教“老师”了。“妈妈,为什么我做的炒鸡蛋这么咸啊?”“你盐有没有放多?”妈妈头也不回地回答。“没有啊,按照你说的量放的啊?”“怎么可能,我来看看。”妈妈走过来一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我把咸鸭蛋当成了鸡蛋放进锅,所以才那么咸。唉,原来看似这么简单的早餐也是有窍门的,每次妈妈烧饭,那么辛苦,我还挑挑拣拣的说:“这不好吃,那不好吃。”真是难为情呀。

第十篇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尝试中成长,尝试过独自在家,尝试过自己骑车,尝试过帮妈妈洗衣服……但有一次尝试让我记忆犹新。

一次,我见到电视上的大厨炒菜,那一流的刀功,精湛的厨艺,哇,好酷啊!我一下子就产生了兴趣,我要是也能这样就好了。

有一天我终于手痒痒了,准备做一次饭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我就穿上围裙,还真有点像小厨师呢!我拿出了西红柿,鸡蛋,芦笋和肉。我先把西红柿,芦笋和肉拿出来,我想是先切菜还是先洗菜呢?我左右为难,忽然想起妈妈都是先洗菜的,我就学着妈妈用清水冲洗了一下,我便拿起那把锋利的刀,把菜放在菜板上,我笨拙地小心翼翼地把菜切成一块一块的。只听见“咔咔”的声音在厨房里回荡,哈,我终于把芦笋切成了菱形,把肉切成条形,这可比学骑车还难呀!

我又停住了,现在该干什么呢?哦,可以先倒油,我就把油下锅炒热了。只听见“啪啪啪”,油在锅中乱跳,吓得我连连后退几步,还拿了一个盾牌。我安慰自己说:“没事,别害怕,小心一点就好了吧!”可我的心还是忐忑不安。我慢慢地靠近,把那些西红柿放进锅中。我又一下子退了回去,生怕又有油爆出来,在这时我就把鸡蛋打碎了,蛋清从壳中流了出来。我小心地把蛋倒入锅中,金灿灿的鸡蛋,红彤彤的番茄在锅中翻炒。过了一会儿,盘中色泽明亮的西红柿炒蛋出锅了。我心中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我照着这个样,芦笋炒肉也很快好了。

“咚咚咚”,爸爸妈妈回来了,看见我端着两盘菜,脸上全是惊讶。我对爸爸妈妈说:“快尝尝吧,爸爸!”爸爸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只见爸爸眉头一皱,“这也太咸了!”我顿时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妈妈安慰我说:“第一次做出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加油,再接再厉。”我这才露出了笑脸。

这次尝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我享受到了其中的快乐,这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