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被遗弃的日子读后感精选

被遗弃的日子读后感精选

《被遗弃的日子》是一本由[意]埃莱娜·费兰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遗弃的日子》读后感(一):会好的

最最渴望这本书的时候我正遭遇了六年多的感情的无疾而终。我极度渴望这世界有一本被遗弃者得书,它能看穿我的脆弱我没完没了的怀疑和时而振奋时儿底沉郁的幻想。转眼三年过去了,那些怀疑的伤心的心存幻想的白天黑夜终究也过去了。旧人划归成了梦中人陌生人以及在这个世界上从今往后和自己最最不相干的人。

读着这些能勾起旧忆的文字,重新体验一番被遗弃的痛苦荒芜无助后很快便清醒了-一切都是幻梦,一切都实实在在地发生过,但不幸也幸运地消失了。从黑暗爬出来后也会害怕再次陷入黑暗,但光明赋予的感知力让我对黑暗有了钝感,我也不再对着《伦敦生活》流泪,不再试着从书籍里找力量找共鸣。

一切都过去了,或许某一天还会再卷土重来,有什么好恐惧,不过是场情感的龙卷风,我们终究会活下来,不是吗?

《被遗弃的日子》读后感(二):被遗弃的日子

费兰特的写作依旧自如地在女性第一人称中流转。

像三年前yq刚开始的时候读“那不勒斯四部曲”一样,又被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宇宙吸进去了捏!

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位知识分子女性被丈夫抛弃后,不上班中产娇妻二孩狗妈的生活一夜崩塌,经历了自我怀疑、复仇,再到重建生活的过程。

突然在家中出现的绿色蜥蜴和蚁群,象征邪恶道德对传统家庭生活空间的入侵。她唯一可以控制的只有这条狗绳和这条狗,而就连这条狗也被(意外?)毒死了。她拥有各种资源,让她有能力应对各种困难,她一直在坚持,保持清醒,但面对支离破碎的情境,最后还是整个人都崩溃了。

我们内心的痛苦,总是轻易地被人用一个充满冒犯和偏见的词来形容——歇斯底里。情绪化的表达也是一种幸运,歇斯底里怎么就不能是一种表达方式呢?很少看到这么深入挖掘女性内心情感的作品了。为什么那些躲在战壕里的男人写出的战争叙事都算数,都被认为是重要的,而家庭内部的战争,女性身心承载的暴力——对抗男quan的、厌nv症的、那些普遍又隐秘的殴打,还有女性之间的复杂故事——不也同样是人类艰辛的战争,却不受到重视。

抠不下来的婚戒、母亲的诅咒、中毒的狼狗、邻居弃妇的幻象……奥尔加和这些碎片的一起,仿佛落入决堤的洪流,在急剧下坠的生活中,抓住了救命稻草——阅读和写作。疯狂写作,和那不勒斯其他“歇斯底里”且坚韧的女性一样,为了对抗恐惧,为了对抗羞辱,从痛苦的深渊里向上攀援,开始迈向自尊。

陈英老师的翻译好像直接意大利文原文里长出来的一样,熨帖又畅达。

《被遗弃的日子》读后感(三):和痛苦调情

少见的大团圆结局。

想拥有费兰特的语言。

直接、攻击性、锐利、深入、不逃避、勇敢,伍尔夫、费兰特会惺惺相惜。

犀利与脆弱、疏离与热情、真实优于道德伦理,张爱玲、费兰特会互相吸引。

1

把痛苦做成标本,保持新鲜,保持疼痛,方便从中找到诸事内外潜藏的痕迹。

允许自己感受痛苦,同时,也得允许自己淡化它、放低它。

和痛苦调情,可以一试。

2

人和人之间会互相影响,尤其是喜欢的人,但自己可以控制“影响的程度”。

重要的不是找个人cover他,重要的是探索自己,建立自己的交流方式、情感表达、工作方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