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家访的作文2000字10篇

关于家访的作文2000字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家访的作文2000字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家访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的纽带,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

一、勤家访,架好主桥梁。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家访的重点要放在学生身上,通过与家长谈话,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通过了解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发现学生的特长,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也让家长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

二、整体策化,实施方案。

开学初,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每学期每个学生老师家访不少于三次分别是期初、期中、期末),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按计划进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与家庭的学习、表现情况,自行申请教师家访,使自行申请与整体安排相结合,既体现了家访的灵活性,又体现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家访谈话要讲究方法。

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否则,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耗费了家长析热情,使家长对老师的谈话失去兴趣。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不要一味地告状、批评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或只提优点,说好的方方面面。却要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却用借桃喻李委婉地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让步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也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四、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每次家访后,班主任要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第二篇

暑假来临,好多学校都安排了老师暑假期间的家访工作。家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功的家访能使家长更加佩服老师,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决心;然而,失败的家访也会使家长对老师产生不该有的误解,会使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给老师增添新的烦恼。因此,家访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失去了家访的意义,达不到家访的目的。

家访过程中必须注意些什么呢?笔者就以往教师家访中出现的问题谈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首先,家访前要明确家访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被家访的学生要有很深的了解,不至于在家访的过程中手足无措,使家长产生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太少,家访只是形式而已的想法。另外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谈什么,怎样谈,如何针对心态层次不同的家长进行交谈。

其次,要尊重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多种缺点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不要以偏概全 ,一好百好,一差皆差。应该从表扬其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体会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向家长汇报时要挖掘他们在学校的点滴的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

再次,家访中的语气要亲切,不要语调生硬 。 家访中偶尔会遇到极个别素质较低的家长。他们娇惯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对老师蛮不讲理。教师去家访,首先是客人的身份,不可针尖对锋芒,发生口角,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谈话要言简意赅,话不投机就适时告辞。

最后,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处处为人师表,家访过程中,老师的衣着、言谈举止都要体现一个老师的身份。有的家长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礼物给去家访的教师,对此要婉言谢绝,不要接受家长馈赠的任何礼物 ;家访时选择恰当的时间,切不可在饭时上门,并且不要在学生家中用餐。

总之,适时的家访会融洽师生的感情,减轻班级工作的压力,建议每个老师能牺牲暑假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家访,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更有效地督促假期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第三篇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家访可直接跟家长进行沟通,无须遮遮掩掩,而对于一些特殊学生、特殊事情的家访,班主任则须讲究语言艺术。 一、旁敲侧击地暗示 王勇这学期学习明显退步,在与该生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爸爸妈妈从工厂辞职做生意,每晚在家大战“方城”,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我决定通过家访解决此事。 还没进门,麻将声、欢笑声已经不绝于耳。进得门去,互相打了招呼,我细心打量起屋子来。屋子不大,孩子做作业的桌子几乎紧挨着麻将桌,难怪孩子学习掉队呢。孩子的父亲见我环视着屋子,很不自然。此时,如果我直接表示对孩子学习环境的不满,效果并不一定好。于是,我忙对趴在桌上做作业的孩子说:“小勇,你怎能把写作业的桌子挨着麻将桌放呢?”这样一来,既表明了自己的意图,又不致使家长难以接受。 二、顺水推舟地运用 家访的目的如果难以直接表述,班主任可以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捕捉时机,然后顺水推舟地说出来意。我班李浩的家长让孩子停学帮助开小店。事实上,李浩家中人手较紧,开店确实要个帮手,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上小学的孩子停学啊!我决定前去家访。 进得屋去,发现孩子的父亲正在大发脾气。原来李浩刚才卖牙膏、牙刷、肥皂和火柴时,把钱算错了,少收了八角钱。了解情况后,我对他父亲说:“真不怪你发火,小本生意,还吃得消在算帐上出错吗?可这件事也不能全怪孩子。你想孩子才多大,三年级还没有上完,这几样东西,又是乘法,又是加法,又是减法,而且又是口算,还不是为难孩子?这些在三年级还没有全学到呢。”他父亲无奈地说:“这倒也是,要不是家中人手紧,我也不会让他停学在家。”见时机成熟,我紧接着说:“真是为难,他不在家,开店就不方便,他在家又没有这个能力,你也不放心,太难了。我了解你的苦心,一切还不都是为孩子着想?但让孩子一辈子受用的还是知识。”他父亲终于说:“看来,我还是让他读书吧。” 这次家访,如果我直接说明来意,未必能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而巧借家庭风波,借助家长怨气,顺水推舟,三言两语就使家长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主次颠倒地捎带 有时,教师对家访的话题可以来个主次颠倒,对主要话题先避而不谈,而对次要话题加以渲染,待告别时再捎带说出主要目的,其效果往往很好。开学初收学费,一家长总不让孩子带钱,其实该生家庭条件并不差。因此,我决定登门家访。如果直接提要钱的事,会给家长难堪。为此,我首先告诉家长自己到前村有事,顺道来看看孩子。然后就跟家长谈起了该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充分肯定了该生的进步,并了解了该生在家的情况。谈了好一会,我才起身告辞。临出门,我像突然想起来什么事情似的,漫不经心地说:“噢,还有一件事,就是孩子的学杂费,如果你手头一时不宽裕,我先给垫上。”家长连连点头:“老师,都怪我,明天就给你带去。” 四、以退为进地迂回 如果孩子在学校出了意外,班主任去家访时家长往往满腔怒气,甚至恶言相加。此时,如果与其据理力争,往往会火上浇油,于事无补。有效的办法是避其锐气,以退为进。 放学了,李兵一下课就直冲出教室,不小心与迎面而来的同学撞了个满怀,头撞破了,到医院缝了四五针。晚饭后,我去李兵家中看望他。不想,李兵的父亲一见我竟发起牢骚来,言下之意是说老师不负责任。此时,我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申辩,但如果这样做,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我不动声色地来到床前看了看李兵,问了问伤情,叫他安心休息。当家长的火气渐消时,我真诚地说:“其实,也真别怪你发火,如果是我,可能比你的火气还要大,孩子中午去学校时还好好的,傍晚竟包着头回来了,哪个家长不心疼呢?做老师的是干什么的,下课为什么不时时关照孩子小心点呢?”他父亲不语,我接着说:“其实,做老师的哪有不关心孩子的,对孩子的安全是时时提醒的,今天的事情纯属意外。还好,事情发生后,附近的两个老师立即把孩子送到医院。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对我们来说都是教训。”至此,我才把事故的来龙去脉对家长讲清楚,家长的怨气全消,并反过来要我原谅他的无理。 家长的态度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我能审时度势,面对家长的怒气不动声色,来个“逆来顺受”,进而主动承担责任,最后才亮出底细“这属于意外”,从而以退为进,既消除了家长的火气,又使家长知道错怪了老师。(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泰兴市蒋华镇新市小学)

第四篇

家访日记500字 老师家访

在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后,又迎来了轻松快乐的寒假,星期一的下午,阳光灿烂,使人神清气爽,我喜出望外地回到了家,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一边休闲地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电视。

晚上妈妈回来了说:明天,王老师和丁老师到我们家。

家访!我开心的表情一下转为紧张,心想:老师不是只去表现差的同学家吗?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了?还有一个小遗憾:老师怎么不明年再来呢?明年我家

就装修好新房了,那该多好呀!来不及多想,我和妈妈赶紧一起分工,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早上,我去同学家过生日,在玩得开心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我一听大惊失色,老师要见我了!为了不让老师久等,我一溜烟似地跑到了家门口。刚进家门,我听见老师慈祥的声音,我开了门,看见老师们坐在沙发上看着我,我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胆怯怯地走过去坐在妈妈旁边,浑身有些不自在,手不知该放哪。等待着老师说我的表现,出乎我的意外,老师不仅没有批评我还表扬了我,弄的我我又开心又腼腆。

最后,我在老师和蔼可亲地注视下,弹了两首钢琴曲子,在弹琴时,我感觉我十分紧张,两首曲目弹好后,我如释重负,还好没有弹错。最后,老师与我拍了一张合影,我心里说不出的幸福。

我不会辜负老师们对我的期望,我一定会努力学习,让老师为我骄傲。

第五篇

在这充满欢笑,充满激情的日子里,又迎来了第17届读者节拉开了序幕。

张碧虹老师先带领着我们去观看读者节的开幕仪式。向我们介绍了数位作家,介绍他们的来历及爱看书的经历。在开幕仪式上还颁发了“日报读者的十佳奖项。”观看完开幕式我们就跟随着张老师来到了作家面前,进行交流与签名,而且还和他们拍照留念,这是多么有意义呀。打开他们写的书,欣赏了一小片段,就爱不释手,最终毫不犹豫就买下了,等回家再慢慢品尝。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位男作家老师面前进行了采访。采访一些有关学习与写作的方法与技巧。我怀着激动又兴奋的心情在等着准备采访。我问那老师说:“怎么样才能把一篇作文写好?写作的方法有哪些?。” 老师先介绍了要写好文章的要求:一、 要多看课外书这是基本;二、要用上一些修辞手法,给文章增添色彩;三、写作时要写出真情实感,表达出自己的真正感情,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接着向我们介绍着一些写作的方法,他说写作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三点:一、 别出心裁与众不同;二、厚积薄发; 三、写出真情实感。听了这位老师的话,让我们受益匪浅,可以在以后的写作上面有所提高,成为一篇佳作。

时间一分分地驰过,采访活动结束了。这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让我们受益的是学到了一些写作的方法,让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能更上一层。这次的读者节活动意义非凡,受益匪浅。老师们辛苦了,家长们也辛苦了。

第六篇

有关采访的作文700字 采访记

今天,我要当一回小记者,采访我们家的一家之主——爸爸。

我笑意盈盈地来到书房,拿着我精心准备的“话筒”——卷成筒状的本子,还有一本记事本,一支铅笔,以便随时记录。我微笑着对爸爸说:“爸爸,您好!今天我想问您几个问题,您是从事什么行业的?”爸爸从容地对我说:“我是做营销的,我有自己的公司,我的公司是专门做纺织布料的。”我又紧接着问第二个问题:“那么爸爸,请问您为什么想从事营销这个行业呢?”“因为这个行业工作时间宽松,能够自由掌控工作时间,而且这个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社会,对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还有一点,这个工作具有挑战性,能够更好地一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当然,这个行业收入也比较高。”“这个工作虽然收入高,风险也很大,就像您所说的这个工作具有挑战性,相信您也遇到过许多困难吧!”我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听了我的问题,爸爸笑了笑对我说:“那当然,营销这个行业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的,比如在你推销时,别人对你有意见,不听你的介绍,拒绝你的产品。有一次,我们公司接了一张大单,客户要求在40天内把货物交付。可能是我们验货时不仔细,出了质量问题,客户就要求我们赔偿。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就有一些货物质量不好,所以先把好的货物海运到客户那。海运大概要22天,我们就要在这22天内把质量不好的货物加工再空运到客户那,而这空运的费用就由我们公司承担。”说到这,爸爸突然停了,他抿了一口茶继续回答:“原本这些空运费是不用我们出的,但因为货物质量不好需要加工而拖延了时间。就因为这样,我们公司赔了好几万呢!”爸爸说这些话时显然有些痛心。看着爸爸,我在心中想:爸爸工作可真不容易啊!过了一会,我又问道:“那您目前有什么目标呢?”“目标当然是把公司做大做好了。”“那我就祝您生意兴隆了!感谢你对这次采访的配合。”说完我便离开了书房。

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爸爸工作的不易,我长大以后要更加孝顺爸爸妈妈。

第七篇

10月28日,是厦门日报社”工商银行杯”第十七届读者节。

开幕式一结束,张老师带我们莲花晚报小记者来到本土作家展台。30名莲花晚报小记者就像张老师撒出的网----迫不及待地寻找心中采访的目标。

“南宋老师!”在我前方不远的帐篷内,穿着大红T恤,戴着眼镜,正是宋智明老师。温文尔雅,用来形容宋老师再合适不过了,眼镜背后那双眼流露出智慧的光芒。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宋老师跟前.宋老师坐在展台里,左手边放着他最新的作品《文化的盛宴》,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买了一本,双手递给宋老师签名。

“哎呀,宋老师,你在这里呀,我找你好久了,这几本书麻烦帮我签下名。”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突然挤了进来,手里捧了三本宋老师的书。老伯伯用颤抖的双手把书放到宋老师手里。宋老师面带微笑地对我说:“你能先让一下这位老伯伯吗?”我轻轻点了点头,默默站在一旁看着。宋老师不厌其烦地听老伯伯唠叨着,每本书都按老伯伯的要求签名写祝语。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来,你叫什么名字。”轻柔的语言显出学者的气质。签完名,我小声地说:“宋老师,您有时间让我采访下吗?”,宋老师放下手中的笔,站了起来,笑着对我说:“可以呀。”我有点受宠若惊,立刻拿出本子和笔。

“宋老师,您从小就爱好写作吗?”“不是的,应该是从大学才开始写作的。”我忍不住又抛出一个问题:“您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作家吗?”宋老师眼珠一转,思考着:“我记得,应该是当警察吧……”。内容被一片喧闹声带走了,这倒给了我无限的回味空间。“您为什么喜欢写作呢?”“写作可以表达对生活的美和忧伤,而且汉人文化也是最吸引我,久而久之,内心就自觉了,就想不停的写作……”可能出于刚才的愧疚,我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宋老师都很认真、很仔细地一一作答,此时的白鹭洲仿佛只剩下我们俩人,身旁的锣鼓声也好像静止了,整个世界只有你问我答,还有沙沙笔声……

这次的采访让我受益匪浅,从签售会到我的采访,宋老师给我的人生上了一大课,让我懂得了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应该尊老爱幼!

第八篇

11月24日,虽然寒风凛冽,却没有“冻住”我们的激动之情。瑞景小学冬季运动会在大家的呐喊助威声中开幕了,虽然我不是赛场上的运动员,但是我会以《小小梦想家》的小主播身份参与进来,今天的我既荣幸又激动。

校运动会的前一个晚上,我认真地列好了可能要采访的对象和采访问题。首先,我最渴望采访的对象是邹校长和冠军。然后,我结合谢老师教给我们的5W+1H(WHEN、WHERE、WHO、WHAT、WHY+HOW),罗列出了一些问题,我记了满满一页。

第二天一大早,运动会在同学们的呐喊声中拉开了序幕,同学们都很卖力地为各班级的运动健儿加油、助威,尖叫声一浪高过一浪,就连老师们都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个个都手舞足蹈地为赛场上的同学们加油,鼓励!一下子,操场像烧开的热水一样沸腾了起来,气氛别提有多热闹了!

在这热闹又紧张的时刻,厦门电视台《小小梦想家》栏目组的工作人员如期而至。漂亮的灿灿姐姐先问我们三位星主播:“谁想采访校长呢?”我连想都没想,连忙举手回答:“我想。”就这样,我的愿望实现了,我终于可以采访我们的校长了,当时的我真是高兴极了!

在采访前,谢老师先看了看我的笔记本,他非常耐心地指导我,帮我修改了采访的问题,并强调了采访时需要注意的重点。最后他还表扬我准备得很充分,听到了老师的表扬,我的内心可骄傲了。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校长办公室,办公室的门是开着的,我一眼就看到了邹校长,当时的我特别激动。看到我们在门外,邹校长微笑着向我们点头打招呼,他是那么和蔼可亲。采访前,他告诉我不要紧张,这让我的紧张感立刻消失了一半。紧接着,《小小梦想家》的摄影老师找到了适合拍摄的最佳位置,采访正式开机录制。我一共问了校长三个问题,从校长的回答中,我得知他对这次校运动会的举办十分满意,还说全校师生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通过采访,我知道了他平时最喜爱的运动是打羽毛球和跑步。

采访顺利地完成了,能采访校长,我觉得非常自豪,这次的校运动会让我终生难忘。特别要感谢《小小梦想家》星播报栏目能给我们提供这么难得的机会和展现自我的平台,让我们在这寻常的寒冬中,拥有不寻常的体验。

我十分期待和《小小梦想家》开始下一次的“美好旅程”!

第九篇

我们学校的小记者活动深受小记者们的喜爱。

28日早上,我作为学校的小记者,更是晚报小记者,来到白鹭洲音乐广场参加第十七届厦门日报读者节活动。

九点,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是读者节的开幕式,我们作为晚报小记者站在《厦门晚报》小记者的队伍中,虽然站在主席台前,可是前面还有好多观众,我只能看到台上的人影。只见,主持人在报幕,领导在讲话。接下来,有很多人上台,在上台的队伍中,我发现只有一个小朋友,我睁大眼睛仔细看,顿时喜出望外:蔡北辰!蔡北辰!这小朋友不就是我的同学蔡北辰吗?他是作为“十佳读者”上台领奖的,太令人惊喜了,我根本没有料到,但是,我又觉得特别自豪,我的同学能上台领奖,多光荣的事啊!我心中也升腾起一种心愿:从今天起我也要多读书看报, 明年我也要……

开幕式结束,张老师带我们去采访记者、编辑和本土作家。我也采访其中的几位,他们都工作了许多年。当我采访其中一位本土作家时,我了解到她既要上班,业余时间坚持写作,写了好几本书,获得全国儿童文学奖。我特别佩服她,就买了她的两本书,并让她帮我签名。她还告诉我,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多阅读,常练笔。我记住了,相信我会越来越喜欢阅读。我还要经常参加小记者活动,回家后赶紧写作文。

今天的小记者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惊喜,还收获了写作的常识,真好!我更爱上了小记者活动,我今后要多多参加活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