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读后感锦集

《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读后感锦集

《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是一本由[美] 丹·罗斯坦 / [美] 鲁兹·桑塔纳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6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读后感(一):提问有技巧

上过学的人都有好学生和差学生的概念,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差异?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想把差生打造成好学生?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本在哈佛教育出版社畅销榜单排名第一的好书《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老师都需要学会提问, 提问是件容易的事情吗?而让学生提问,这是一个新想法,能让学生受益。提问是我们都会做的事情,然而要想最大程度的获取有用信息却不太容易。《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中的提问技巧能令所有学生受益,提问就像一面镜子,能让老师摸清学生的想法,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几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元认知思维。

如何解决课堂上的差生和好学生之间的差异?或者说学生真的有好与坏之分吗?我认为没有差学生,只有工作没做到位的老师而已。我们怎么能让水平有差异的学生共同学习,把问题学生变成好学生?我们如何能让资质尚浅的老师带出优秀的学生?使用提问技巧!说了学生,再看看老师。每年都有大批年轻老师投身教师行业,如何让他们快速进入角色,《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的两位作者给出了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不仅是老师和学生需要学习提问技巧,还有需要了解学生情况的学生家长。获得信息的一般手段就是提问。洽谈的过程,常常是问答的过程,一问一答构成了洽谈的基本部分。恰到好处的提问与答话,更是有利于推动洽谈的进展,促使推销成功。

如何准确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提问技巧只能用在课堂上吗?掌握提问技巧很重要,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知道如何正确提问,都能让你在各种竞争中先人一步,占得先机。学生们不只使用一次这个技巧,他们会拓展自己的能力,无论在学习、工作,课堂上或是生活中,都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们会成为更成功、更自主的终生学习者。我们可以期待学习他们的成果:研究、创造、思考、问题解决,思考那些永恒的需要解答的问题和尚未提出的问题。

《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读后感(二):实用教学技巧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一直在寻找好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都是老师掌控课堂,从圣贤苏格拉底开始,师生间问答式的学习模式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但是每个班级上学生的水平都参差不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而传统的大班授课怎么能解决学生在接受和理解能力上的差异呢?美国两位长期致力于社区教育的教育家总结他们20多年的经验创作出了《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一书,只需要小小一个改变,就能令课堂状况大不同。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方案,一个已经历经十余年考验的方案——让学生自己提问。

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少提问,学生多提问,课堂将变成什么样?让学生自己提问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却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令老师的讲授更有针对性。如此一来,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事实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学生无一不是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成人学生与青少年学生存着差异,成年学生学习意识清晰,且积极主动。而青少年学生对于人生和未来还不甚明确,这会造成他们的被动学习,甚至抗拒学习,怎么把这样的学生拉回课堂呢?在主张“自主学习”的今天,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已成为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手段。如何将这种手段付诸实践,《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循序渐进的科学系统。

提问究竟有多么重要?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这样取得的成果恐怕无人能忘记吧?而且提问仅仅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步骤,下面还有像科学实验和撰写演讲稿这样的具体项目。学生自己确定的研究项目肯定比老师设定的更让学生感兴趣。

在美国,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和老师一起探讨老师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在美国课堂上,更多问题是开放式的,这个问题可能没有唯一答案,我们只能在若干答案中选择最合适的。如今使用到处都在强大国际标准,教育方面也是迫在眉睫。课堂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成为联系师生思想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中美的教学模式不同,美国200年现代教育培养出了2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而中国的现代教育在诺奖领域却成果寥寥。为什么拥有强大基础教育的我们到了诺奖这样的舞台上就施展不开了?中国学生喜欢服从老师,因为中国的学校重知识传授。 老师把知识教给学生,任务就完成了。 而美国学生则喜欢挑战老师,他们经常会提出奇怪问题,因为国外的好大学,不仅重知识传授,更重批判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而且美国的大学更重视学术自由,可以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一个学生如果会问问题,也许在问了一连串的问题后,就已经接近正确答案了。

各位老师,教育工作者,不想借鉴一下风靡美国的教学方式吗?不想让你学生得到更好的课堂氛围吗?《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中不但有具体的提问方案,还有已经实践过这一方案老师、学生的现身说法。真心希望各位老师和教育工作者能从这本书中汲取营养,让学生们学得更轻松、更快乐!

《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读后感(三):课堂中教师能做些什么去激发学生主动性

看这本书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提问?提问的意义是什么?用本书的话来说,这个就相当于问题焦点。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的教,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我们会有这样的信念,只要教得好,学生就能够吸收,就能学得好。但是我想这里面有两个问题:1. 如何能保证自己教得好,或者说教的怎么样才能叫好呢,好的标准是什么,作为教师是否就一定会有能力达到这个标准。2. 教学,教学本身就是教和学的统一体,就好像买和卖一样,就算你把iPhone X吹上天,我还是想买华为,小米,或者可能是锤子。因此,只重教,不重学肯定是行不通的。

教中有学,学中有教,对立统一

整个教与学的动态系统中包含了教,学,以及两者之间发生的交互过程。要想要整个体系合理运行,除了分别要照顾到教和学的因素,其中最难把握的便是两者实际发生作用的中间交互过程。其实如果要理解教,就得了解学;要了解教学过程就得清晰明了教与学的边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是两种上世纪比较经典的两种教学与学习方式。发现学习的优点是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力去获取新知识,但是这个不能适合所有学生,因为学生千差万别,有的学生有能力这样做,有的学生没有能力这样做。这样的课堂安排起来比较难,学生试误所需要的时间比较多,尽管最后我们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但是这样获得的东西比较碎片式。如果长时间依靠学生的发现来教学,很难能够学到东西,因而是不太实际及可操作。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是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就先把我们的课程内容组织好,然后把知识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其中尽管奥苏贝尔强调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学习,而应该是一种有意义学习,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很难把握,对于学生的学习准备有一定要求。

在去评价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时,我们需要提前判断一个问题: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伟大先贤孔子有这样的精辟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也曾经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撇开知识去谈能力,或者撇开能力去谈知识都是谬误的。因此我们既要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前面这句话嘴上说起来轻轻松松,可是实际结果着实令人抓狂。

回到这本书——教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

这里面隐藏着作者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学生提问对学习是重要的,并且学生这种能力的获得,可以通过调整教师的教法来实现。

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提问呢?如果你直接要求对一些学生说:“.......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我想这样是很少会有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多半是班级里面学习能力的强的学生。还有就是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太不搭边,跟今天上课的主题很不对路,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既不能否定学生,也不能肯定学生。所以在要求提问之前,就需要限定一个主题,即文中提到的问题焦点。它的作用就是像一个锚,帮助学生明确问题方向。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焦点不能表现出教师的态度倾向,在提问时学生之间不能评价其他学生提出问题的好坏,也不要试图去回答问题,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去挖掘相关问题。

当学生们产生了足够多的问题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产生不同角度的理解。文中提到了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这两种问题各有千秋,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转化,转化的目的就是对同样的问题产生新的思考方式。 封闭式的问题会有明确的回答“是”或者“否”,而封闭式的问题却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道明的。对于一个封闭式问题而言,如“今天会下雨吗?”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做出回答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封闭式问题:今天的天气怎么样?由开放式问题来会的更多的信息,进而对封闭式问题进行理解。而对于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鸟会飞呢?”,可以转化成封闭式问题“鸟会飞吗?”,进而又可以转化成:如“鸟类的进化历史是什么”这样的开放性或封闭式问题。对于问题进行类型的转换,其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对于已经获得的信息或者问题进行深度自主的思考。

接下来的一个步骤是:将问题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可以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对问题进行优先级排序,需要对问题进行逐个分析,对比,评估,选出优先处理的问题。所以,这一步骤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有有一定层次的。 具体步骤:明确一个优先选择的标准——学生解释各自选择的原因——汇报结果。

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反思。关于认知变化的反思问题:你学到了什么,为什么学习如何提问对学习很重要,你从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东西中学到了什么,你是如何学到的。关于情绪影响的反思问题:你对提问的感觉如何?你对自己努力的感觉如何?关于行为变化的反思:如何使用从提问中学到的知识。

《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读后感(四):《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读书笔记

最近刚看完一本《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一看书名我就喜欢,这难道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老师版吗?“听说”一书是我们家最爱,是它让我们家迈入良好的亲子沟通境地。

有了沟通基础,少了很多烦心事。除了偶尔听小乐问我数学或科学,我基本不介入她的学校学习,想的往往看起来有点不务正业。比如我最近想的是“好奇心”,如何让孩子富有好奇心?好奇心是我们探索这个世界的驱动力,孩子们从小都是有好奇心的,可惜我们在孩子小时没有太重视这一点,进了学校,我们的学校往往很少鼓励孩子提问,标准化答案居多,教学多是以老师讲孩子听为主,慢慢地让孩子的好奇心一点点流逝,也缺少了创造力。

我自己在《孩子的好奇心是怎么消失的》中就很有感触:

是的,不能“放任不管”。“听说”能让我们在亲子沟通上重新起步,好奇心我想也同样如此,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孩子的好奇心,包括我们自己的好奇心,都能再回来。或许这个方法就是“问答”,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提问和回答”吗?

回到《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这本书就是给我们讲述如何引导学生提出好的问题,虽然是面对老师和学生的,但其中的方法对家长和孩子一样适用。

每个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都会面临孩子的种种问题,也会给孩子提出很多的问题,知识类的居多,家长恨不得自己是本百科全书,能灵活自如应对孩子的各种问题,但显然没有人都能做到;家长也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孩子,让孩子什么都懂。很多时候和孩子问答时,也会觉得不管怎么样,孩子听一点进去总是好的。

让我们来看看家长和孩子问答过程中的四个象限,如果只保留一个象限作为突破点,作为家长,你最希望的突破会是哪一个象限?

仔细想想,我觉得应该是孩子提问的能力。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家长本身的思想和知识形态有些固化(并非不能突破),并且在如今网络世界,获得一个答案并不难,你只需要基本的搜索能力即可;而对于孩子则有无穷的强力等待挖掘,千万别认为自己的孩子太呆板,孩子有知识能回答固然重要,但“问”显得更为重要,“问”会驱动孩子去探索知识的获取,从而推动更多的“答”。像小乐这样的初中生,使用网络搜索根本不是问题,所以要她们单纯地回答一个答案都不是难事,但《好奇心》书中一句话打动了我,“网络有效填补了信息缺口,但挤压了好奇心”。是呀,轻松获得了一个标准答案,孩子可能也会失去探索的乐趣。如何保持好奇心,问答的关键首先是让孩子问出一个好问题,再持续基于问题去推进解决的过程。

书中给出了一个让孩子提出问题的技巧,包含六个要素:

我把书的内容画成了一个概念图,中间是整个问题形成技巧的过程,基于这个过程来提升孩子的三种能力: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元认知能力。元认知以前肖老师也多次提及过,孩子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而是通过自身思考如何提升自己学习的能力。

整个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问题焦点”非常重要。问题焦点是什么呢?可以看做一个主题,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说中学课堂中讲述的“大气压”、孩子的玩具火车、今天的天气等等。我和小乐最近的每日一问聚焦于《海贼王》,但这个主题仍然很大,可以再聚焦到恶魔果实,再某一天聚焦到黑胡子和恶魔果实的关系(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没看书,不然应该有更好的尝试)。所以问题焦点就是问题的起点,它的选择五花八门,是家长根据孩子的知识、年龄、兴趣,以及想要孩子学习的内容来着手的。

很多家长对问答也挺感兴趣,但往往开始时说:

“我们来问个问题吧”。

“问什么呢?”

一下就呆住了,所以可以先思考“问题焦点”。“问题焦点”就是来解决问什么的问题,限制在一个范围领域内,而且可以在和孩子互动中调整,以引导孩子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书中提到了四条原则,非常重要:

有了这些作为基础,我们会发现孩子能问出很多非常好的问题。这会和之前的亲子沟通、长年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关系,需要时间和过程,不过这绝对是一个好的起点。

《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之后还讲述了整个问答的过程,比如对问题分类、转换和排序,处理以及最后的反思,有很多操作上的注意点(确实有“听说”的风格),确实是一本非常不错实用的书。

说的再多,还是要付诸于行动。关注公众号“半玩伴学”,每日一问,撬动孩子的思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