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以教子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

以教子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以教子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以教子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篇1

郑渊洁让他的儿子辍学,但是把他的女儿却放在学校里,大家很不理解,他这样对别人解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在于做父母的是否善于发现——合格的教师和父母,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这就是我的心得。

我喜欢上学,但是不喜欢早起读书,不喜欢星期天还要上课,在家休息的时候,妈妈总是要我学习.

以教子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篇2

郑板桥(1693-1765)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

小宝6岁时上学了。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为了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郑板桥还抄录了使小宝且念且唱、顺口好读的四首五言绝句:

二月卖新丝,五月巢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跳蚤出。

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

当时潍县正值灾荒,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出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欢跳着走到门外,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小宝发现了这个用饥饿眼光看他的小女孩,立刻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得知小宝的举动,高兴地对着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喜欢你。”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

以教子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篇3

欧母是北宋欧阳修之母。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但他的成就也离不开他母亲的伟大教育。

欧母又是一位单亲母亲,她丈夫在儿子四岁那年便去逝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辛苦拉扯儿子。

欧阳修父亲在世时,家中经济比较宽裕,可自从他去世后,家境便一落千丈,日渐贫寒。

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孤儿寡母在这样的境况下生活,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欧母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女人,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将儿子养大,并用最原始的方式教欧阳修识字。

欧阳修五岁时,欧母便教他读书识字、做人处事的道理。

只是当时家里穷,家里没钱买笔墨纸砚,欧母只好用芦苇杆代替,然后在地上铺一些沙,把地当纸,一笔一画地教欧阳修写字。这便是著名的“画荻教子”。

以教子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篇4

断织教子:多用来形容学习、做事应坚持不懈,切忌半途而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战国时期,有一个很伟大的学问家孟子。他小时候,他的妈妈为了让他能接受到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孟子小时候的故事。

他三岁时父亲就死了,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为给孟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搬过三次家。

起初,孟母为给孟子的父亲守墓,就居住在离墓地很近的地方,后来,她发现孟子老玩一些丧葬、痛哭的游戏。孟母很是担心,觉得这个地方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就带着孟子离开了,将家搬到一条街上住下。可过了段时间,孟母发现新搬的家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给孟子解释了几次搬家的原因后,孟子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从此,他走上了勤学苦读的道路。尽管如此,他也跟别的小孩子一样,有贪玩的天性。

有一天,逃学的孟子背着书包假装从学堂回家。母亲叫他过来,问:“娘织的布好不好?”“好啊。”孟子正在奇怪母亲为什么问这个,却见母亲一声不吭地拿出一把锋利的剪刀,将织成的一段布“咔嚓,咔嚓”剪成两段。

孟子更是奇怪了,便问母亲:“为什么要剪断布匹?”孟母解释说:“一个人的求学就如同织布,现在只学一半便停下来不学,与在织布机上剪断布匹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又惧的鲜明印象,从此他日夜勤学不息,再也不贪玩了。

孟子十五岁时,孔子的孙子孔极,在曲阜(fù)教书,孟母便鼓励孟子到曲阜求学。从此,他开始正式接受到儒学的精髓,在孔极门下埋头读书。经过不断的努力,他成了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有《孟子》七篇流传下来,是儒家经典之一。

——《列女传》

以教子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篇5

李嘉诚白幼丧父。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她和所有善良的潮汕妇女一样,始终相信“善恶必有报应。”

有一次,小嘉诚犯了个小错,不想让母亲知道,担心会遭责骂,于是在母亲面前撒了谎。因为心里有愧,小嘉诚显得神色惊慌,一下子就被母亲看了出来,立即询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只好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犯的错误讲了出来。一向和颜悦色的母亲突然便得非常严厉,小嘉诚吓得哭泣起来。母亲气愤地对他说:“你犯了错,只要如实说出来,我都可以原谅你。可你小小年纪竟然学会了撒谎,这还了得,将来长大了,还不知要做出什么样的坏事呢?这一点我是绝不能原谅你的。”母亲一边说一边伸出手,将小嘉诚拉到身旁,在他的屁股上重重地打了几巴掌。小嘉诚哭得更大声了。母亲的眼神中含着不忍,却还是严厉地问道:“你以后还敢不敢撒谎骗人了?如果再犯,就打得更重。”小嘉诚连连点头,抽泣着回答说:“我再也不敢撒谎了。”

这是幼小的小嘉诚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次挨打的经历。慈爱和蔼的母亲因为自己撒谎而大为生气,这一幕使得李嘉诚一生深记诚实,并以诚实作为自己的立世之根本。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当时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他利用从意大利偷师学来的生产技术,提高了塑胶花的品质,一时间生意火爆。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降低产品质量来应付订单的情况。结果许多客户对低质量的产品要求退货。银行追债,客户追款,塑胶厂顿时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这天,母亲叫来李嘉诚:“儿啊,给妈妈泡一道功夫茶。”李嘉诚依言泡好了茶。母亲吩咐他坐下来,品了几口茶后,问:“你认识老家丌元寺法号叫元寂的那个住持吗?”未等他回答,母亲继续说道:“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个合适的接班人。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法号一寂,另一个法号二寂。”李嘉诚静静地听着母亲说,并不捅话,只是给母亲满上一杯功夫茶。

母亲呷了一口茶,义接着说:“元寂把这两个徒弟都叫到跟前,说:‘我现在给你俩每人一袋稻谷,明年秋天以谷为答卷,谁收获的谷子多,谁就是我的接班人。’第二年秋天到了,一寂挑来慢慢的一担谷子,二寂则两手空空。元寂却当众宣布二寂担当接班人。”李嘉诚打断母亲的话:“不是说好谁收获的谷子多,就选谁当接班人吗?”母亲笑了笑,说:“是的。所以一寂听了,不服气地说:‘分明是我收获了一担谷子,二寂颗粒元收,怎么能让他担任住持啊!’元寂微微一笑,高声对众人说:‘我给一寂和二寂的谷子都是用滚水煮熟的。显然,二寂是诚实的,理应由他来当住持。’于是,众人悦服。”她忽然话锋一转:“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

李嘉诚听罢母亲的话,深有感悟。不久,他的诚信打动了银行、供货商和员工,形势因之好转,危机成就了商机。李嘉诚从此在商界站稳了脚跟。

以教子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篇6

“如山无言,如水细腻”,这是他对孩子的爱,“成人正直,成事不惊”,这是她的教子之道。他对孩子的教育同中国许多家长一样严格郑重,他强烈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这样的教育方式的确危险,但他却成功了。其实细细品读“家书”不难发现的是,傅雷的教育的确引人深思。在成龙变凤的基础上,傅雷认为更重要的是成人——爱国、正直,有一颗赤子之心只是基础,他认为一个成功的人必定会经历生活的打磨,而面对这一切的人生态度应当是平静,在挫折中成长,而不是不断的被挫折打倒,对于人人追捧的金钱,傳雷兼承着一种中立的状态,他认为,人不应该做金钱的奴隶,也应该有切实的经济保障,简而言之,就是让金服务于人,在成人之后,成才变的尤为重要了,傅雷认为对待艺术应有一颗赤子之心,对艺术能够更深层次的体会,而不只看到表面,他经常希望孩子能够把东西方文化融进艺术之中,让艺术生动活跃起来,其次,艺术氛围也十分重要,傅雷对此没有含糊,将傅聪送到大师身边后,又去波兰学习,因此傅雷“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可见一斑。

正是因为傅雷,注重素质培养和人格教育,才能使傅聪拥有如此优秀的人生,但傅雷的教育终究是傅雷的教育,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因材施教,傅雷的教育可以模仿,但不可照搬。

以教子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篇7

教子有方的妈妈

我真感谢“上帝”赐予我一个“教子有方”的妈妈。我的妈妈不像大多数妈妈一样喜欢使用“暴力”手段让孩子服从,她有一套既精妙又“残酷”的教育策略。

说起妈妈的“唠叨”,人人都得心服。记得有一天,那一天正好在放暑假,我满以为放假了,就可以为所欲为,做起作业来,慢得连蜗牛也不如,效率低得可怕,老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字来,正当我没耐心再写下去,准备离开时,妈妈突然站在门口,叹息道:“学须静,才须学。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忽然她来了一个180度大飘移,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难道在放假的时候就不会流失吗?仔细想想,现在你到底已经浪费了多少时间,用这些时间到底还能做多少更有意义的事情,也许你现在还不会真切地了解到深层,世界上大多数人只有到老年,到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才能了解到时间的可贵,所以他们一生只能平平淡淡。时间上的名人都珍惜时间的人,他们一生忙忙碌碌,生怕浪费一丝时间。你仔细想一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八万六千四百秒,不多不少,就看你如何合理安排了,也许有人能在一天中做出一项惊天发明,也许有人在一天里只能碌碌无为,虚度时光,那要怎样珍惜时间呢,那就要勤勉了。”妈妈这意味深长的“唠叨”,做事情效率不高的危害,更重要的是让我发现看似“唠叨”的妈妈其实也相当耐心的。

我的妈妈是一个“奇怪”的人,她独有一套精妙绝伦的教育理念,他用奇特有效的方法引导自己的孩子正确的走向社会,她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永远是我心中一颗闪亮的星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绝版妈妈!

以教子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篇8

"叮铃铃,叮铃铃……"家里的电话铃响了!小明的爸爸接了电话:"喂,是谁啊?哦,哦,哦,是王老师啊?我儿子在学校又犯什么错误了?"对方:"你家小明啊,又做好事了,听我慢慢给你道来!""啊?什么?岂有此理!这个小兔崽子,我这就到学校里去!"

在回家路上,小明总是低着头,也不说话。终于,是爸爸忍不住就说了一句:"小明!你自己说说,在学校你做了什么好事了!"小明低着头,支支吾吾的说:"我``我``我也没做什么啊!"爸爸听了很是生气,大声说:"还说没做什么呢!老师告状都告到家里来了!你,你,你,我不抽死你才怪呢!"小明听了可不害怕得哭了么?连忙边哭边说:"呜,别打我!呜,我说!我说不就是了嘛!恩~今天下午,我不和别的小朋友玩了吗,玩着玩着,口就干了!""恩!还有呢?"爸爸问,"继续说啊!""好吧!然后,忽然的,就看见门口有个卖雪糕的,摸着口袋里你给我的钱,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爬栏杆出去了,没想到同学们见我这样做,就也跟着了。"小明忽然抬起头,"可是,````"爸爸打断他的话说:"什么也不要说了,这就是你们老师说的组织同学翻墙?"哦不,我又没有组织,是他们自己跟着翻的!再说了,你不是想让我争当奥运跨栏冠军吗?得奖的吗?"哦,我说的是跨栏,又没叫你去翻墙!再说了,跨栏有你这样的吗?"难道不是吗?

"这个儿子,咋那么笨呢?好爸,你看着啊,就让你的明星老爸示范一遍给你看看!"说着就往一旁公园的栏杆里纵身一跳``````结果:"这个人啊,真是的,着是一个栏杆,你以为是什么啊?敢这样乱跳吗?"原来,小明的老爸的这一跳被正在巡逻的保安!小明看了恍然大悟说:"哦,我明白了!"

同学们,你们说,小明明白了什么呢?

以教子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篇9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年)的一天上午,大宋都城汴京的宰相府里大摆宴席,宰相府门前则是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京城的达官贵人们纷纷带着厚礼前往宰相府。原来今天是新任宰相寇准43岁生日,此时的正寇准端坐在太师椅上,春风得意,喜气洋洋。

突然,一个家人来到寇准身边,附在寇准耳边轻声说道:“老爷,门外有位老太婆,自称是老爷家的老奴刘妈,说有话要对老爷讲。”

“刘妈,”寇准心里一怔,“十多年不见了,这般时候她来干什么?不……”“见”字还没说出口,寇准就觉不妥。刘妈虽是个仆人,但在寇家多年,忠厚老实,曾尽心尽力侍奉母亲多年,我怎么能不见呢?于是改口说道:“请刘妈到大堂上来。”

工夫不大,就见老态龙钟的刘妈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寇准面前,说了声:“老爷,您好!”随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捧出一个卷轴。寇准连忙走到刘妈身边,双手扶起刘妈,接过卷轴问道:“这是什么?”刘妈答道:“这是太夫人生前给老爷留下的一幅画。”

“既是太夫人遗物为何到今天才送来?”

“太夫人曾嘱咐老奴,一定要等适当时机再给老爷,老奴不敢违背。”

寇准闻言,默默地打开卷轴,刚看了一眼,立时打了个激灵。只见整个画面狂风怒号,大雪纷飞。画的正中间有一间破茅草房,屋内昏黄的油灯忽明忽暗。油灯左边的母亲一边织布,一边看着旁边的儿子。一旁的儿子正在油灯下专心致志地读书。画的右上角是母亲亲笔题写的“寒窗课子图”五个大字。左下角则是母亲亲笔书写的一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画还没有看完,寇准早已泪流满面。

原来,寇准自幼丧父,全凭母亲纺线织布养家糊口,家境十分贫寒。日子虽然过得非常艰辛,但寇母并没有忘记教子的责任,她常常夜里一边纺线织布,一边教小寇准读书。在她的严格要求下,聪明的寇准学业进步很快,19岁便考中进士,是当时最年轻的进士。

就在寇准考中进士这一年,寇母不幸重病在身。临终之时,寇母将自己亲手画的一幅《寒窗课子图》交给了身边的刘妈,并叮嘱说:“日后寇准做了官,等他有错处时,你再将这幅图交给他。”说罢,劳累了一生的寇母终究像一盏耗尽油的灯一样熄灭了。

寇准为官之初,尚能做到廉政节俭,后来慢慢地开始讲排场,比阔气。见妈见时机已到,遂趁寇准大过生日之机将遗画交给寇准,希望能对寇准起到教育作用。

看罢母亲的遗画,寇准不由想起了他母子当年所受的痛苦,尤为母亲“遗画教子”的良苦用心所感动。想到这里,他立即下令撤去寿宴,退还寿礼。从此,寇准牢记母亲增教诲,勤俭持家,勤于正事,终成一代贤相,一代名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