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笔筒的作用的作文(通用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描写笔筒的作用的作文(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田芸芸,你的笔怎么又乱放啊!”妈妈的唠叨又开始了。这样的话我都听烦了,但是我的笔太多了,家里又没有文具盒,能放到哪儿呢?突然,我眼睛一亮,我前几天不是吃了一盒“可比克”薯片吗!刚好吃完了,瓶子没用,就用它来做个笔筒吧!对了,还需要腊光纸、精美贴画、剪刀、胶水等工具和材料。

我先用一张天蓝色的腊光纸,把它裁得和“可比克”瓶子一般高,贴在盒子的外面,就像给瓶子穿上一件衣裳,这样可以使笔筒变得漂亮一些。然后我又用腊光纸裁了两条一般大的纸条,各包在瓶子的上方和下方。告诉你,包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全部包在瓶子上,要留一半在外面。再用剪刀把留在外面的一半剪成条状,往外压一压。这一步可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特别是在贴纸条的时候。瓶口有一圈凸出来的边,就因为这条边,弄得我怎么也贴不整齐,我只好去找妈妈帮忙。妈妈不愧就是妈妈,只见她一手握住瓶身,用大拇指把腊光纸摁在瓶身上;另一只手拿着腊光纸的另一头,围着瓶身转,一转眼,妈妈就贴好了。我真佩服妈妈!瞧,这笔筒多像花朵啊!这时,笔筒的基本形状就呈现在我眼前了。可我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哦,对了,还得把笔筒装饰一下。最后,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贴画贴在瓶身上,这样,笔筒就更加精美啦!如果你还是觉得有一点单调呢,就用剩下的腊光纸剪一些五角星,这样即美观了笔筒又节约了腊光纸。

就这样,一个笔筒就大功告成了,我真高兴啊!对了,这个笔筒应该有个名字啊,就叫“花朵”牌笔筒,因为它的样子太像花朵了。

啊!原来经常做一些手工不仅可以让我们心灵手巧,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课余活动。

第二篇

在我的书桌上,有一个用玉石雕成的笔筒,十分精致、精巧。它是爸爸给我从广州买来的生日礼物,我从小就开始用它来放笔。

这笔筒的中间有一匹奔腾的骏马。好一匹骏马,昂着头,似乎在仰天长啸,一双眼睛 有神,一直注视着前方。长长的棕毛和尾巴迎风飞舞,后肢踏着高低不平的地方,前肢悬空,好象在奔腾。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奔腾。

骏马的前面是一座山。其实这座山是用来搁笔的,山的两侧各有一座小小的山,上面分别刻着“马到”和“成功”。这四个字就是解释那一匹骏马。它和骏马连在一起,就是前程似锦,这幅画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骏马后面是笔筒,这笔筒是竹子形的,一共分成八节,连起来就是一幅竹叶画,十分逼真。最下面两节有几朵飘落的花,这更体现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告诉我学习不要怕吃苦,要刻苦。

这个笔筒真是不错,又实用,又能激励我朝着目标不断努力,获得成功。

第三篇

我是一个笔筒,我披着一件褐色的外衣,外衣上面有几条红色的腰带,我很胖,像一个圆柱似的,我的衣服上写着“赛品咖啡”几个大字,其实我是一个咖啡罐,是解老师把我废品利用了。

我的作用可多了!我里面装了许许多多的笔,有的是解老师自己的;有的是解老师没收的,因为有的同学上课玩笔,所以同学们的家长必须上我肚子里来取笔;也有的是同学们落下的,解老师捡来,放到了我的肚子里。就这样,我成了同学们的失笔招领处,但是,有时候,解老师总是把铅笔尖冲下,扎进我的肚子里,我的妈呀!痛得的我直喊妈。

当然,我在这个班里最喜欢的人非解老师莫数了,因为是解老师把我领回他的家,让我的肚子饱饱的。第二喜欢的是解老师的水杯,我称他“水杯兄弟”。有的时候他能跟我玩儿,还能跟我说会儿话,我俩在一起可快乐啦!

我有时也“讨厌”解老师,它拘束了我的自由。有的时候,我特别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风景,可是,解老师总是不让我出去,我也知道解老师是关心我,心疼我,怕我丢了。

周末的时候,我最开心了,因为我能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周一——周五我也并不寂寞,因为有解老师陪伴着,它在这里备课、批作业等,有的时候解老师睡着了,我会对他说:“你别睡了,一会儿小偷来了,他会把我偷走的。”这句话吓得解老师浑身直冒冷汗,生怕我丢了。

如果这个班里少了任何一个学生,我都非常伤心,我希望我能永远呆在这个班里,当然,也不能少了我的水杯兄弟。

第四篇

嗨,大家好!我是笔筒。原先我是一个咖啡罐,我被喝完之后就成了一个空罐,解老师把我收留了下来,把我当成了一个笔筒。

我挺着一个将军肚,披着浅褐色的衣服,还系着4条深紫色的腰带。老师把上课没收的笔、下课同学落下的笔装进我的肚子里,进行“失物招领”。

我最愉快的时候是——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因为有很多的同学来陪我一起上课。我的知识可渊博了呢!不比那些学英语,学作文的同学差,因为我不管上什么课都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听课,我这几天在教室里太闷,好想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出去散散步,做做游戏,健健身呀!

我最喜欢解老师,因为就是他给我讲课,给我乐趣,一直陪伴我。

我长的非常像我们班的黄义涛,因为我俩身材极相——胖。

有的时候解老师一不小心就把尖锐铅笔尖扎进我的肚子里,哎哟——好疼呀。每次我都会尖叫起来。

我不喜欢上课玩笔的同学,因为老师没收后总把笔放进我的肚子,撑死了。

这就是我——笔筒。

第五篇

我是一只笔筒,是小主人的妈妈从商店吧我买来的。我的小主人很喜欢我。

我虽然是一个笔筒,但我的外形是可爱的小黄人。我的主人可喜欢小黄人啦!所以,小主人才要她的妈妈把我买回来的。

我的小主人每天去上学的时候,都会把我放在她的小书包里,带着我去上学。到了教室,小主人就把我放在她的课桌上,放上这节课需要的笔,然后认真的听老师讲课。放学,她又把我放在书包里,带着我回家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已经陪伴我的小主人有三年时间啦!

我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咧着一张嘴在傻笑着,穿着背带裤。可爱极了!

我已经陪伴小主人三年时间了,外形已经掉了漆,但我的小主人还是没有让我进入那可怕的“地狱”--垃圾桶。

所以,我要感谢我的小主人。已经三年时间了,她还是没有把我丢弃。谢谢你,小主人!

第六篇

描写笔袋的作文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铅笔袋。

这个铅笔袋大部分是蓝色的,在第一层上面写着几个白色的英文字母,看起来十分帅气。

铅笔袋大约有144平方厘米,呈长方形状,但是却又和长方形略微不同,这个铅笔袋的四个角是圆的,不会像长方形那四个尖角一样,容易伤到人。

铅笔袋是由绒布做的,摸起来滑溜溜的,就像在摸光滑的鹅卵石一般。如果这个铅笔袋不小心掉在地上了,你不需要为此大声尖叫,你捡起后会发现,它毫发未损。

这个铅笔袋分为三层。

第一层的外面有一层格子网,里面容量较小,只能放一些小东西:闪亮智慧章、加油卡、借书卡等等。

不过相比之下,第二层就大多了!里面能放修正带、尺子、水笔、红笔等。最主要的是,里面还有横向式的插笔处,它紧紧地贴在一边,只要把笔插进去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这样既美观,又节省空间,可真能称得上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呀!

容量最大的一层就是“大胃王”——第三层莫属了。这一层里可以放20多支笔左右,放5块橡皮左右,似乎怎么放都放不满。相信在场的大家都不相信了吧,那么,我为大家做个试验:把削笔刨放进铅笔袋第三层。

“啊,削笔刨?”大家一定以为我在吹牛,我只会点点头。

“不会撑破吗?”

当然不会,只要把里面的东西清空,再放进去,是不会破的,这种皮料很有弹性,这种小事根本用不着担心,用不着犯愁,用不着苦恼。

为大家介绍了那么多,大家已经十分了解这个铅笔袋了吧!不论远看还是近看,这个铅笔袋都是那么实用,那么帅气,那么完美。

第七篇

一块钱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收买人心”!

一次我和姐姐、妈妈还有2岁半的外甥女小楚楚去逛街,但是小楚楚却吵着要玩滑梯,于是我就带着小楚楚去公园玩,走前,姐姐千叮嘱万嘱咐,要我看好小楚楚。本来小楚楚还挺乖的,但到了公园就跟出了笼的鸟儿似的,可调皮了。为了看好她,我买了1个棒棒糖和小糖果给她吃。嘻嘻!我只花了1元钱就让调皮好动的小楚楚坐下来安静地吃糖,而且从此以后小楚楚见了我就跟见了蜜似得把我粘住,以为我还会再给她买糖吃似的。

身边常备一块钱,关键时候很能救急,有一次我和同学一起回家,路上我大概是因为上火才流鼻血,搞得我满手都是。但是身上又没带纸巾,于是我就赶紧花了一块钱买了一包纸巾,擦干了鼻血。幸好身上有这一块钱才能买纸巾,要不然我当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呢!

一块钱并不算什么大钱,但小钱也会变大钱!

第八篇

起强调作用的反问句

1、"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并没有这么难。

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突出时间的重要性。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强调要保护环境。

7、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强调要勇于承认错误。

8、你们怎么能不回家呢?——强调不能不回家。

9、在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这篇文章中“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感叹号表示极度强调。

10、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强调我再没迟到过。

11、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城南旧事》(林海音)强调不可以逃学。

12、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的吗?

13、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14、你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会做吗?——强调上课不认真你就不会做作业。

15、为什么不去问问神奇海螺呢?——强调你应该去问神奇海螺。

第九篇

写一件事情,想清楚了事情的六要素,有了完整的内容,也确定了文章的中心。安排好了详略,还应该采用一种合适的叙事方法,才能把事写好。常用的叙事方法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

什么是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时间的先后从头讲到尾的就叫顺叙。这种叙事方法最简单,也最常用,是写事的主要方法。运用顺叙的写法,文章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所以写起来容易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平铺直叙的毛病,叫人读起来索然寡味。

课文《第一次跳伞》就是运用顺叙的方法写的。它顺着跳伞这件事固有的次序,写了“到机场”、“飞机起飞”、“跳伞”、“着陆后”等全过程。其中着重写了“跳伞经过”:准备跳伞一跳出机舱→飘在空中→双脚着地。也是按事情发展的实际过程顺叙,写得有条不紊。更重要的是:全文能紧扣“第一次”跳伞所特有的感受来写,在顺叙中突出重点。“飞机起飞”时重点写了在空中看地面的新奇感觉;“跳伞经过”着重写在半空中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着陆后”主要写愉快轻松的心情。经过这样剪裁处理,避免了顺叙的文章容易出现的“平铺直叙”的弊病。

(2)倒叙。

什么是倒叙?在记叙事情的时候,有时把事情的结果放在开头写,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始进行叙述,这就叫倒叙。这种叙述,除了把事情的结果提前外,其他跟顺叙没有区别。使用这种方法叙述事情,一般地说有这样两个目的:一是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后文紧紧围绕这个结果写,使文章紧凑不散;二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先把结果端在人们的面前,以引发人们读下去的兴趣。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这样写的。它的开头是: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先写她的父亲(李大钊同志)去世了,这是这篇文章中事情的结果。人们读了这一小段,不禁会想:李大钊同志是怎样被捕的呢?他在敌人的法庭上表现得怎么样?文章采用了倒叙手法,在读者心中造成强烈的悬念。然后接下去,作者再用顺叙的方法回过头来写李大钊被捕的前后经过,一直写到他为革命光荣牺牲,使文章产生更显著的感人效果。

运用倒叙写法是从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出发的。我们不能把事情的结果随便提到前边,应该是这个结果特别打动人,才把它放在开头写,这样文章能一下子吸引住读者,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另外,运用倒叙写法,要注意倒叙与顺叙的衔接自然,注意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文章才显得严谨。

(3)插叙。

什么是插叙?就是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中间插入另一段叙述,这另一段叙述就叫插叙。插叙有时是一件过去的事,有时是另外一件事,它对情节的发展、内容的丰富起补充作用。

例如课文《草地夜行》一文,在写老红军战士找到掉队的小战士,帮助他追赶大部队时,插叙了一段“金寨大暴动”前,小战士村里来了几个“卖帽子的”内容。这段插叙既交代了老红军战士是一个很早就参加革命的同志,长征前就参加过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并在暴动前以卖帽子为掩护,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同时也交代了小战士是在革命根据地成长起来的,从小受到革命的熏陶和教育。除了对主要人物身份作了进一步交代外,这段插叙还是情节发展的需要,说明了小战士由生老红军的气转为对他敬佩的原因。这段插叙与文章中心吻合,恰到好处,所以读来并不感到是节外生枝,只感到是非如此写不可。

运用插叙的时候,插叙部分的前后都应巧妙而自然地用文字交代一下(即运用过渡句),以便读的人明白什么地方开始了插叙,什么地方插叙已经完毕。插叙结束后,文章仍要回到中心事件的叙述上去。请看作家洪汛涛写的《蛇医传》中的一个范例。

(老汉把手指让蛇咬一口,手臂大肿。他立即用草药敷上,肿就退了。)看热闹的人,都大声地叫好,张土根更惊得呆住了,这使他想起三年前的一件事来:

那是一个灰云迷蒙的早晨,四明山浸在白茫茫的雾水里。看不见对面的行人,也看不清脚下的路。他跟隔壁的周宝六去金鸡岭扒柴。他们昂着头,一边唱着小曲,一边走。走过一个山垄,冷不防“飕”的一声,从斜里窜出一条手秤杆那样粗的大蛇,那也是一条绿绿的五步蛇呀!它在宝六的脚趾上咬了一口。宝六,她没走出三步,人就痛得晕在地上了。张土根急得高声喊:“救命!”但等到人们赶到,把她抬回家里,伤势已经很重。请了医生看,也没办法,说:“晚了,要是在刚咬的时候,把脚趾剁掉就有救了。”这样,十二岁的周宝六,大叫大嚷,在地上翻来覆去地爬了一夜,死了。……

张土根想到这里,打了个寒噤。

那老汉,把手上的草药拿掉了,皮肤已恢复原来的颜色,只留下米大的一个小红点。他拍拍胸脯,向周围的人介绍自己

插入的这段叙述,是后边写张土根决心拜老汉为师甘当蛇医的根本原因,它对故事情节起了补充说明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表现了中心思想。这段插叙前后都有交代语句。插叙前是这样写的:“张土根更惊得呆住了,这使他想起三年前的一件事来”;插叙后是这样写的:“张土根想到这里,打了个寒噤”。这些前后交代的语句,使读者一看,就会明白这部分是插叙。插叙完后,文章又接着开头老汉当众表演自己被蛇咬伤而治好的场面写下去,显得很自然。

插叙和倒叙不同。插叙往往是一个片断,文字一般较简略,它不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倒叙是把事情的结果放在开头写,它是文章的主要部分。

第十篇

万花筒作文

你们知道什么是万花筒吗!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它的样子是由两个小圆柱组成的。它的外衣是五彩缤纷的,有喜羊羊于灰太狼的图象,叮咚猫的图象,真是美丽无比,你知道它里面是怎么样的吗?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你往里面一看有多彩多姿的小球在里面滚动,在里面你能看到有一模一样,姹紫嫣红的图画,你要是一直转它,它就会变化莫测,无限变化,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妙横横生的景物呢?原来,万花筒里有三面镜子,通过折射底部的小碎片,才使我们看到这美丽的景象。

生活中它让我进入了繁华似锦,美妙无比的世界。

万花筒是最好的朋友。

万花筒作文

我妈妈在超市给我买了一个神奇的万花筒。

这个万花筒从整体上看是两个套在一起的圆柱体。上面的圆柱体有一个圆圆的小孔。一只手拿着上面的圆柱,另一只手转动下面的圆柱,眼睛透过小孔你就会大吃一惊,会看到五彩缤纷的画面出现在你的眼前。手不断转动下面的圆柱,眼前的画面也不断变化。一会儿是“红红的大手”、一会儿是“一棵棵松树”、一会儿又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我觉得很神奇,就把下面的圆柱体卸下来,露出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纸片,上面的圆柱体里有三片镜片组成的三角形。我心想纸片和镜片怎么会有那么多种变化呢?于是我就去问妈妈,妈妈说:“镜片对光线有反射作用,三片镜片对纸片射来的光进行反复反射。”我又问妈妈“乱糟糟的小纸片怎么会变化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呢?它也不会七十二变化?”妈妈听了笑了,说:“你不停地转动下面的圆柱,射到镜片上的光角度发生变化,画面就会不停地变动。”我听了说:“妈妈这个万花筒可真神奇啊!”

这个神奇的万花筒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又给我增加了新知识。我喜欢我的万花筒。

万花筒作文

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样。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叫“万花筒”。第一次拥有万花筒是在7岁的时候,放了寒假。我兴高采烈地拎着大包小包来到乡下。表面上是来看望舅舅的,其实是想让舅舅陪我玩,山里动物多,只要有工具,什么都可以捉到。所以一放假,我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就是乡下,第一个想到的人遍是舅舅。一天,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是我不能出去玩,这令我心情十分沮丧。我呆呆着坐在小凳子上看着电视荧屏。舅舅看到我这副模样,就说:“涵涵,我给你做一样玩具,保准喜欢。”不知为什么,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心像舅舅一定会带给我惊喜的。只见舅舅将给打火机充气的瓶儿去掉底和盖。现在只剩下一个空筒了,我有些失望地着问舅舅:“你是不是给我做望远镜呀,那东西我早就玩腻了,再做个别的吧。”舅舅神秘地告诉我,这件玩具比望远镜好玩万倍。我的兴致更高了。接着舅舅用玻璃刀切割出了三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玻璃,又裁剪出了一块圆形的玻璃。将圆形玻璃不偏不倚地嵌入筒的底面,把三块长方形的粘成一个三棱柱,放入筒中,我暗自赞叹舅舅的的手艺,不大不小,刚好。这时我有了任务—剪一些彩色的碎纸屑,我做的很认真。舅舅在碎纸屑上写上了我的小名。他风趣地说:“胜利在望”。我也是兴奋得两腿发抖。在完成最后一步的时候,我真记不清自己的心情。不一会,舅舅拿着它走到我跟前,向我介绍它的名字及其中的原理,(那是简直是在听天话,不过还好,自从上了中学后,我明白了其中的原理。)我轻轻的抚摸着万花筒,向上面的小洞望去,哇!好漂亮,接着,我慢慢地转动着,“涵涵”二字好像会分身术一样,变成了无数个。舅舅看着我开心的笑容,他也笑了。这个万花筒我还保存着,对它爱不释手,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件玩具,更是舅舅给予我的爱。我将永远珍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