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伦理学的邀请经典读后感有感

伦理学的邀请经典读后感有感

《伦理学的邀请》是一本由【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1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伦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一):笔记:只为培养一个自由思想者

A“激励培养一个自由思想者,而非制造好的思想者,当然更不是坏的思想者”。

B在道德中我们只有四条原则:

1、哲学的:出于对法律的尊重,为了“好”本身做好事;

2、宗教的:出于对上帝的爱,为了上帝的意志做好事;

3、人性的:出于自爱,为了你自己的幸福做好事;

4、政治的:出于对社会的爱和对自身的考虑,为了你作为其中一份子的社会的繁荣而做好事。-----利希腾贝格《格言集》

C以扫决意让红豆汤超过设定他之所以为“他”的各种社会关系。于是问题就出来了,以扫是真正完成了他想做的事,还是死亡将他催眠,麻痹了他的意愿。

D伦理学就是探求如何生活得更好的一种理智行为。如果说它值得人感兴趣,值得人追问下去,那是因为我们都渴望过上好的生活,只有那些生就注定为奴的人,或是如此害怕死亡以至于认为一切都都无所谓的人,才会为了红豆汤,以随意一种方式而活。

《伦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二):读的很泛

作者是马德里中央大学教授,查了一下,好像就是康普斯顿大学,和最近的关注点有关,就留心了下,在国家报上还有他的介绍,在学校图书馆找他的另外两本书一直没找到,不知被谁拿走了

“对我们来说,即便是最重要的事情,也只能为我们带来几天,几小时甚至一分钟的快乐和痛苦,欢乐和叹息都在永不停歇的时间长河中稍纵即逝”

“节制是与我们享受的事物建立聪明的友谊”

“躲藏在顽固成见“性不道德‘背后的,恰恰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恐惧之一:对享乐的害怕。而且由于性的快乐是所有体验中最强烈和生动的,所以他才会被如此强烈的嫉妒和谨慎所包围。为什么享乐会这样可怕呢?我才是因为我们太喜欢它了吧”

作者不断强调真正的好生活必须包括别人,啊,有点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和谐社会的味道

huésped 原来有两个相反的意思

今天上午考完了一个阶段的期末考,没意思

《伦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三):伦理学不等于道德

以前容易觉得伦理学就是道德,就是社会为了正常运作而必须存在的规则和妥协,现在看来并不完全是这样。作者说伦理学讨论的中心就是“自由”,而“自由”就是如何做出选择。

作者对于自由的讨论有种存在主义的感觉:每个人需要对自己的一切选择和行为负责。并且,自私的人不一定是不道德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的这样一种自私恰好是一种负责任的自私,这多多少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忽视甚至被轻视。由此想到,安兰德的《自私的德性》也是关于自私的探讨。自私在某种程度或范围内应该是有益的,但集体主义中这种益处总是不那么受欢迎。待看完《自私的德性》再对这个问题仔细思考。

其他关于动机、性、选举、享乐等问题的探讨很辩证也很客观,重要的是也相当通俗易懂,能引人思考。在看过《身份的焦虑》和《欢喜》之后,对好书的评判标准就是深入浅出和引人思考,所以在个人角度上来说,这本小书是相当不错的了。

暂记于此。

《伦理学的邀请》读后感(四):值得一读,但不要太在意

(一)

当我们谈论如何生活的时候,是该看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还是想象一幅远方的图景?

年过三十,工作多年,有了房车,有了家庭,有了生活圈,有了事业,彻底地融入了这个社会,这时候,当我们谈论好好生活,我们在谈论什么呢?

“自由”本来就不是中国人的话题。当它来到中国的时候,其实是作为革命的工具而被拿来的!革命需要热血沸腾的年轻人,那什么能把年轻人鼓动起来呢?校园里的年轻人,没有社会生活的经验,他们的人生从书本知识开始,从未知始源的各种观念开始,头脑很单纯,理想主义,太容易被一幅美好图景所迷惑!什么图景能这般美好?自——由!女神一样的自由,光辉迷人,谁都想拥入怀抱,谁都拿来标榜!

革命时代已经过去,“自由”被胜利者利用完毕,放逐出境,兔死狗烹。

可是,自由,到底是什么呢?大众的任性自由,最接近自由的本性,但是,这从来都是给世界带来混乱,给人带来不安的。古往今来,太多的思考者们从做好人、过好生活这个方向出发,剖析自由,往往最终只能得到“不能自由”这样的结论:要过好的生活,最好三思而后行、替别人着想、节制、规则……——这些已经与自由无关,甚至反自由了。

为人处世之法,其实中国人最不陌生——中庸之道。中国人很早就不谈论自由。

西方伦理学总是首先确定下“人是怎么回事儿?”这个大题,而后论其他。很多理论家太把人当回事,又太抬举人的理智,把作为生物的人,或说人的生物性,贬低到非人性,予以排斥,唯有“自由意志”彰显人性。其实人的“被决定”层面,其广其深,现代心理学早已有了不起的发现,只是被视而不见。承认人的生物性,一点都不会降低所谓人类尊严。人的理智,说到底就是利益算计,算来算去,算来了蝇头之利,也算来了无限焦虑,看看当今时代最最精明的人类吧。其实,视角放大一点,这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不过就是吃喝拉撒而已。安分点,也是智慧。

考虑这考虑那,权衡算计,而后选择,人说这就是“自由意志”。我觉得,这时候的人一点都不自由,更像机器。

唯有纯真情感和直觉才给人愉悦,这时候的人,生物性的一面最突出,可也是最自由自在的,无害的自由自在。

(二)

这本书,作者说是写给十五岁儿子看的,很多读者也觉得是中学生读物。我却觉得不太容易读,很多篇章要反复多遍,才能通其意。文字方面,真不怎么样,我绝不相信中学生能够顺畅而轻松地读下来。

阅读的过程,心里一直不平静,总是被激发很多想法,对作者的说法很不以为然,于是在书的页边做了很多感想笔记。这样的阅读最让人享受了。然而,读到后来,常会发现自己的想法又成为了作者的观点。

伦理学是复杂学问,理路曲折,叙述必然要讲究策略,所以作者的叙述才会回旋转折,以退为进,由简入深。

这么多年来读书,一直偏爱看西方书籍,至今才真切感到问题很严重,对自己真身所在的这片大地,时常会突然感觉一阵阵陌生,而自己所阅读和想象的远方的生活,其实自己始终根本不懂丝毫!

费尔南多·撒瓦特尔的这本《伦理学的邀请》,完全是西方人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理想,对于东方的我们,或许值得一看,但不要太在意。

伦理上,我们有中庸之道,不必纠结自由之义;政治上,我们看重民生民心,不用迷信民主民意。

或者,还是自己来思考好人与好生活的法则为好。

《伦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五):看得匆忙 记下只言片语

* 我们把适合这一目的的叫做“好”而把所有人感觉不好的东西称之为“坏”。

* 好和坏之间的界定是模糊的,变化着的。

* 每个人的生活,至少部分程度上是他自己想要过得那种样子。

* 兵蚁和郝克托耳的区别就是,兵蚁没有选择,它必须牺牲自己,它没有自由。而郝克托耳是自己选择的过程,他完全有权利不做,却选择了去做。

* 在人身上没有绝对的肯定与否定。

* 自由,把我们和动物和所有被必然性驱使的东西区分开来。我们确实无法做“做一切想做的事情”但我们也没有被强制做“唯一的事情”。

* 关于自由我说两点:第一,我们无法选择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例如:身高,癌症)但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面对发生的事情做出自由的回应。第二,有一个追求目标的自由,但意味这就绝对可以达成。我们行动能力越强,我们从自由中所获取的结果就会越好。

* 我们过于关注我们的不自由,而忽视了我们的自由。

* 最慎重最可取的办法就是,好好把握我们所做的,努力掌握一些不致于做错事的生活智慧。

* 三种动机:习惯、命令、任性。

* 自由就是做决定,但你也别忘了,要对你的决定心知肚明:就像你理解的,它是放任自流的对立面,所以为了不放任自流,你必须好好考虑即将做的事情:第一次想:我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什么?是习惯、命令还是任性。第二次想:我为什么遵守这个命令,因为害怕被惩罚吗?还是想要奖励?

* 依愿行事。认真考虑什么是对你好的。给自己一份好的生活

* 我们这一辈子的责任就是不做笨蛋。笨蛋就是需要拐棍来走路的人。

* 要达到自觉的构成要素:A知道并非一切都无所谓,我们想活下去,而且想要活得好,像作为“人”那样活得好。B做好准备检查我们做的是否真正符合我们想要的。C在练习的基础上培养伦理的好品味,达到某些事不自觉的就会让我们排斥。(比如一个人一想到撒谎就恶心)D拒绝再寻找假装是自由身的“不在场证明”,理智的担当起我们行为的后果。

* 悔恨从哪里而来,对我来说,这很清楚:它来自于我们的自由,如果我们不自由,我们会一丁点负罪感都感受不到(当然也不会感到自豪)于是我们可以顺利成章的躲开愧疚。

* 责任的实质如果你还想知道的话,并不仅仅在于承担闯祸的责任而不往他人或环境上推脱,真正负责的人,清楚的知道他的自由是纯碎崇高:既是真正的,又是国王不可侵犯的,使人得以做出决定不受上面任何人的命令摆布。就是知道我们每一个动作都在构建、定义、创造一个“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