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故乡情作文300字

故乡情作文300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故乡情作文3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离开老家多年,梦里依然是浓浓的乡情。古井、桔树还有那白发苍苍的曾祖母。

在老家没有德芙巧克力,没有来伊份,有的只有纯天然的零食。夏天的古井旁,种着很多芦稷,比城里的任何一种果汁都甜,没有任何添加剂。它和甘蔗长得差不多,像“俩双胞胎”。芦稷甘甜,是我们小朋友最爱的食物。芦稷皮有点锋利,我的小手时常会割破,渗出殷红的血来。开始,我总是竖着手指不知所措,急出一双斗鸡眼来,哭着向奶奶求救。等贴上一张创可贴后,才破涕为笑。后来,“技术”娴熟,那芦稷皮就只是我手上听话的小玩意啦!

老家的四季,我最喜欢秋。

棉花成熟了,晒场上晒满了棉花。白色的棉花还没有脱籽,可我和小伙们依然喜欢躺在上面,抬头看看白云,扭头看看棉花,偶尔那卖棉花糖的小贩吆喝一声:“卖棉花糖喽!”我们就会拔腿上前,咽着口水等奶奶来付款解馋。更多的时候,我们躺在棉花上面,想念着如白云般的棉花糖。我们偶尔玩游戏,笑声连成一圈,如同小手,手拉手,秋意盎然、笑意也盎然。

桔子也熟了,也有晚熟的——还青着。而我觉得绿色好看,总摘青的,酸得掉了舌头;大着嘴巴喊“三(酸)、三(酸)、毫(好)三(酸)……”哥哥姐姐边让我漱口,边笑弯了腰,像弯了腰的红高梁一样儿。

那儿还有个小树林,和哥哥姐姐们玩得忘乎所以,完全不顾丢了淑女形象,玩得像个小“疯子”。记得有一次,自个儿玩累了,便直接在地上舒舒服服地睡了个觉,殊不知,哥哥姐姐找我找得好辛苦呢……

再说那白发苍苍的曾祖母,她比谁都爱我。每天早晨,她都轻轻扶着扶手上楼看看我。有时我早已睡醒,等她一进房间门,再悄悄地靠近我时,便起来给她个大拥抱,我总是用力过猛,两个人一起摔在床上。曾祖母的脚好小,就像三寸金莲。她喜欢在腰间围上围兜,围兜里是我最爱的糖果。有时候,她会在田里捡几个菇凉逗我开心。她不知道,这老家遍地都是的菇凉,在城里是时令水果。她不知道这小果子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菇凉!无聊的时候,我会让曾祖母坐下,踮起脚,给她的短发扎个小揪揪,翘在那儿,曾祖母也是乐呵呵,不生气。

离开老家来城里上学,我们一头扎进各种补习班,曾祖母总是念叨着我们有没有空回家,念叨着家里的瓜果成熟了,她也在念叨中去世。

现在,老家已经拆迁。古井、桔书和曾祖母都只在我梦里。

第二篇

每到中秋节,我看到那轮闪闪发亮的月亮时。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我那遥远的故乡。

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它没有万丈高楼,也没有车水马龙,但它在我的心中是最美丽的。

我的故乡是一个美丽的花姑娘,她有着许多花宝宝,也有许多大树,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这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地方欢快地玩耍。

我的故乡是一个勤劳的工人,他培育出许多可口的果实,有荔枝、龙眼、柑橘等好吃的水果。那累累的果实总让我垂涎欲滴。秋天一到,农民伯伯在春天播撒了种子,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那时我总会和弟弟在那片金色的海洋里奔跑着,笑着……

我的故乡是我们童年的回忆。当看到远处的山时,我总会想起以前和爸爸一起去登山,一起摘野花,一起看山景。当看到乡间的水泥道,我总会想起我和姐姐,一起学会骑自行车,比赛骑自行车的场景。

啊,故乡,我什么时候能再吃到那鲜美的果实,再看那百花齐放的场景,找回我的童年呢?

第三篇

我从小就在繁华的都市中长大,对喧嚣热闹的人群与五彩斑澜的霓虹灯的兴趣早已消失殆尽,我更喜欢循着江畔,细心品味故乡的零碎记忆。

又是一年春节到,我随着家人坐上了火车,期待着与故乡久别后的重逢。

老家龙川是客家人云集的地方。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总说:“孩子,我们是客家人。什么时候想家了,就回来看看!”爷爷奶奶都已是古稀之年了,对客家的习俗却仍记得特别清楚。

逢年过节时,酿豆腐是我们客家菜谱中必不可少的。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围坐在饭桌旁,小孩子们分开一桌。而当期待已久的酿豆腐登场时,往往不一会儿便被我们“消灭”了。这时,老爸老妈就说:“菜上了先让长辈先夹,贪心什么。”那时还小,不懂得这些“乱七八糟”的规矩。当着其他小伙伴的面被教训,还不知道为什么挨骂的我,就一个劲地赌气,饭都不吃了。爷爷总是耐心地过来把我领回去,往碗里夹了更多好吃的菜,慈祥地看着我:“快快吃吧,别饿坏了。”说完便开始“教训”老爸。看着老爸老妈也和我一样被骂,心里憋屈,又不敢说话的样子,我笑了。笑得特别开心,以至于后来肚子都笑疼了。

那天睡觉前,我摸摸自己饱饱的肚子,心里甜甜的,对旁边的奶奶说:“爷爷最好了!”然后奶奶和我又会心地笑了……

“轰一一轰一一”火车的轰鸣声在我耳边响个不停。身边,爸爸妈妈都已经睡了。抬头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在山的那边,我仿佛看见爷爷奶奶在向我招手,香喷喷的酿豆腐和在饭桌旁齐聚的家人在等待着我。我想,我离故乡,又近了!

第四篇

我出生在浙江的安吉县,那里有绵延起伏的大竹海;有清香淡雅、淡而不寡而闻名的安吉白茶;还有国家级珍惜保护动物——安吉小鲵……

但是,我今天要说的并不是我的家乡,而是我的第二故乡——枫泾。

枫泾,位于上海市西南方,是一座古老而又民风淳朴的小镇。

春天,温暖的阳光洒入大地,沉睡一冬的万物开始悄悄苏醒,枫泾也不例外,看!三桥边、公园里、学校前的柳树争先恐后的吐出了嫩绿的新芽!田野里,河堤上,绿草幽幽,百花齐放!远处,农民伯伯正在田地里播撒着希望!果园里,桃花梨花争相吐艳,忙碌的小蜜蜂上下翻飞,好一副热闹的景象!

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莲藕撑起了大伞,荷花开的热火朝天,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甜。

枫溪长廊的水道里,不时划过几艘乌蓬船。树上的知了热得拼命的在呐喊,“吚呀吚呀!热死啦热死啦!”长廊下,有个卖糖画的师傅,他娴熟的舞动手中的大勺,糖稀从勺中流下来,像一根会动的绳游走在案板上,不一会,一副精美的糖画映入眼帘,几个小朋友兴奋的拍起了小手……

枫泾的秋天,别有一番风味!枫湾路两旁的银杏熟了,叶儿也黄了,飘飘洒洒,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果园里,果农正兴高采烈的采摘黄桃,一个个黄灿灿沉甸甸的大黄桃,让果农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冬天来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在房顶、落在枝头、落在了小孩仰起的脸颊上……站在清风桥上向东看,河道两旁的古民居错落有致,屋顶被这个叫冬天的画师涂成了白色!桥下的空地上,几个小朋友正在收集地上的雪,捏成一个个的圆球,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一触即发……

这,就是枫泾,四季分明,拥有独特魅力的古镇,这,这是带给我无数学前期的故乡!

第五篇

我喜欢仰望天空,喜欢蓝天的纯洁与宁静。然而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却难见到那片蔚蓝,偶尔一团团灰纱般的云从头顶溜过去亦或堆积在天边。我愈变得怀念故乡,怀念那一头湛蓝的天空。

离开乡味儿浓浓的故乡已近一年,对与在外求学的游子来说,思乡的心是那么的深切。乡情像一根坚韧而绵长的丝线,一头系着故乡,一头系在我心中,无论我走到那儿,它总伴着我一路前行。山,隔不断;水,剪不断。

无数个不能成眠的漫漫长夜里,我总会充满温情的怀念我的故乡,如河底的卵石般沉淀在我心中的往事又被我重新捞起,浮出水面。

蓝蓝的天空,在湘南我的故乡里,在青山绿野的映衬下,显得平淡无奇,却又深邃、宁静。均匀的蓝色染满了整个天空,宁静而纯洁的一望湛蓝,坦荡、广阔,而且深邃,仿佛一场浩荡的音乐在一瞬间凝住了,宏大得震人心魄。又仿佛无边的命运君临高处,不可更改……天空中的朵朵白云——不知是在漂浮呢,还是在消散。它们一定也舍不得天空的广阔胸怀,舍不得它慈母般的细心庇护。我常常幻想自己也化作一缕动人遐思的云,装点故乡的风景,也润泽故乡的土地。故乡的天空就是这样缠绵细致地浸染着我忧郁的乡愁。

站立在这片蓝天之下的伏身于厚土之上的无言的生灵——这是广阔的蓝天孕育着的有着同样性格的村民。他们无言,在宁静的生活中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只把他们未尽的心事化作回旋不去的云,永远永远不停的吹拂,在阳光中,在草尖上,在花叶间,在河边河畔,在我们心中……

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有如在初冬时,内心却早已期盼春天的到来,幻想着煦日的春风吹过,坚冰融化成一池春水。尽管美丽的心梦早已如花般被风吹雨打去,但故乡却教会了我让我拥有广阔的胸怀却看待世事,支撑着我走人生。

故乡情已深刻隽永的存留在我的思绪里。于心之一隅,回味一刹那留下的永恒的激情,却咀嚼耐人寻味的故乡情,已成为游子的人生乐事。

第六篇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任何人对故乡都有一种特殊感情,它深藏在心底,浓浓的,挥之不去‥‥‥

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但大自然却给了我许许多多的精神补偿,让我的故乡永远在我心中烙下一个抹不掉的记忆,让它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挥之不去。

春天,当柳树刚刚长出嫩嫩的小黄芽时,我们几个孩子便跑到村边的小树林去削柳枝,树上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着,村边的小溪也在哗哗的流淌着,花儿在为我们招手点头,好像在想我们打招呼,这一瞬间,仿佛整个村庄、整个原野、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我们就这样在春的怀抱里尽情的玩耍。

夏天的中午,我们坐在小溪旁边石头上,垂柳轻轻抚弄着我们的头发,碧水微微挠着我们的光脚,如同仙境一般,一会儿,天气闷热得让人不舒服,我一想,八成是要下雨了,不过一会儿,雨哗哗的下起来了,,雨过天晴,空气更加清新,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我不由的把手展了开来,闭上眼金,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秋天,我们钻进了深深的玉米地里,那早熟的大玉米,胖鼓鼓的,黄发红发褪了色,便露出一排排如同小姑娘一般的雪白牙齿来,又让我想起烧嫩玉米的诱人清香,便跑到地理里辦来玉穗烧了吃。那沁人心脾的玉米清香,也不是那容易就随便享受到的,大人见了,就骂我们糟蹋粮食,但是你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如同山珍海味一般,美味极了。

夜晚,池塘的蛙鸣和院墙边蛐蛐的叫声,更显示出农村夜的宁静。

奶奶给我说:“蛐蛐叫的意思是,农忙一过,该拆被洗衣过东了。”我就想,这么快啊!初冬,当白杨树的叶子徐徐飘落的时候,我们在这期盼着另一个春天‥‥‥

我的祖祖辈辈谦卑恬淡的生活在那借以为生的贫瘠土地上,辛勤耕耘,苦苦劳作,但是他们从不抱怨,因为他们知道这里就是他们的故乡,赖以生存的故乡,是他们生长的地方。

每天清晨,爸爸便出工,扶着犁,甩着便,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抢那贵如油的春雨,在那些贫瘠的土地里,月黑风高的夜晚,依然能够熟练地种植或收割那贫瘠的山地里长成熟的庄稼‥‥‥,妈妈是个勤劳的人,每天总是起得很早,生活、熬茶、做早餐,把我们喂好,又忙着去上工,干了几小时的活儿,又赶忙回家做饭,喂猪‥‥‥,忙完晚上锅灶的活儿,还得缝缝补补,才算过了一天。

白天,我总喜欢跟父母到地里玩耍,看着父母被太阳晒得紫红的皮肤和干活的劲儿,真觉得是一种享受。这无形中的陶冶,是我感觉到自己桀骜不驯的灵魂是对清贫生活的刻薄回敬,由而回想起爸爸妈妈总是叮嘱我们好好读书。

为什么我每当走到那里,都难忘那片土地?走过如锦似画的山村,走过那大厦林立的城市‥‥‥,我都清楚的知道,我自己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而心中,有一份属于另一块土地的渴望和眷恋,这样日复一日,年过一年,岁月的烟尘、乡情悄然升起‥‥‥。

有时我想是我拥有了故乡,还是故乡拥有了我,因为我知道,不再需要什么。在浸透中我感到自己早就是故乡的一草一木或者一峰一峦,构成那延续在我前世,今生和来世的乡愁,让我有了一份眷恋,一份相思。

啊!故乡,你是成长的摇篮,是你教会我热爱自然,热爱故土‥‥‥

第七篇

故乡情!

是什么样的情?

这个词在我儿时便只觉得矫情。

我出生在热火朝天的南方,而我的故乡在天寒地冻的北方。

我从小生活在便捷繁华的城市,而我的故乡是偏僻枯燥乏味的乡村;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一次,待一星期左右。但哪怕是一星期左右的时间,我都觉得糟糕透了。

山长水远,一路奔波,风萧萧兮,路费钱还不小。回到家吃的住的用的都天壤地别;吃的是腊肉辣椒居多,家里人多,都抢着吃,我却吃不下。

我在南方吃的都比较清淡,一盘清水煮白菜和一煲玉米萝卜猪骨汤就是我口味。

天气冷还时而断水,洗澡便不能随心所欲。然而我在南方生活天天洗澡可是基本呀。

上厕所是茅坑,几十年不变的一个坑,臭气熏得上厕所快一秒便是救赎,边上还有奶奶养的老母鸡在一边凶巴巴的“唧唧”叫着,偶尔他还给你来个铺天盖地的龙卷风……(画面太美)

每年和家人们去邻里邻居家拜年,每年都要经历同一个问题——“这个是哪个的娃?”连家乡话都不会说的我就只能在一边尴尬的看看父母……

估计拜祖宗,祖宗可能也不知道我是哪个吧?

我简直受够了那种没有存在感的感觉,所以,回家乡的意义是什么呢?

直到今年,我失恋了,分手的原因与我遥远的故乡扯到了一块。男方家人觉得要是我老家不在遥远的北方,以及我不是独生子女会更好些。

然而我却不愿意放弃我的家乡跟随他,忽然间我对家乡的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叔叔姑父姑母油然生出了一种思念,这些都是我爱的家人啊!

今年开始,我积极抢票,抢不到我宁愿高价买机票,我不再害怕一路乘车身体难受,不顾一切只想回家过年。

回到家乡,我和哥哥弟弟姐姐们放烟花放鞭炮,大口吃腊肉吃辣椒,奶奶炖的老鸡汤我喝个精光,睡不着住不惯我都应对自如,成为一个“乡下佬”。

山间清凉的风,漫山遍野的树,各色各样的田间,五花八门的野生动物,淳朴的乡间邻里邻外家乡人,热闹有趣的过年风俗,家家户户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串门拜访……

随着烟花声的一天天消逝,年接近了尾声,我又到了离开故乡的时刻。

往年,我都是笑话父亲和堂弟,这么大的人儿还像小孩一样哭猫猫,看我多坚强(希望赶紧回南方,太受不了了,来年还能聚嘛,何须伤感),今年还是和往年一样,同样的画面:我清瘦的爷爷身体不好,话说不清楚,便瞪大眼睛一直看着我。

奶奶抱抱我顺便亲了一口,语重心长的说了些悄悄话。

转折点出现了:我靠在奶奶的肩上,一阵刺痛在心间,两行泪水轻描淡写嘀嗒嘀嗒滴下,我不敢回头,扬长而去……

我忽然间明白了——传说中的故乡情!

第八篇

我的家乡在江西樟树,那里是个山清水秀、美丽富饶的地方。

家乡的早晨是宁静的。一觉醒来,远处传来几声鸡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一出门,太阳已经冉冉升起!偶尔看见几只鸡在争先恐后地啄食,似乎怕自己的早餐被别人抢去。伸个懒腰,觉得空气也格外的清新。

家乡的中午是热闹的。吃过午饭,太阳已高挂在你的头顶。虽然这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候,但农村人的热情还是没有丝毫的减退。他们为您准备凉快的草席,躺在上面,萦绕在耳边的虽然是人们闲聊的喧闹声,但是你会觉得莫名的安然,不知不觉,好梦也随之而来……

家乡的下午是美丽的。如果你在田园上散步,那柔和的阳光就会照亮你的衣裳,照亮你的鞋子,照亮你的头发。偶尔一只鸭在你的面前大步地晃过,有几丝傲慢的气息,好象想你啄几口。你走到湖边,阳光会照透湖面,露出水底的沙石和小鱼、小虾。倘若你到水里游泳,那凉快的感觉就会扑面而来,浸透你的心。有时小鱼小虾会游过来跟你嬉戏,冷不防一只螃蟹会夹住你的脚,让你惊呼。但不要担心,只要回到家中,好客的农村人会给你抹上药膏。一边回味着那惊险的游泳记,一边感受着村人的热情与善良,似乎刚刚所经受的那一点点痛感也就没什么大不了了。

家乡的晚上也不寂寞。最热闹的当然要数新年了。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色的对联,使整个村庄焕然一新,到处荡漾着喜庆的气息。大人们脸上都是含着笑的,小孩子们呢?当然也不会乖乖的呆在屋里。他们呼朋引伴地,在外面放烟花、燃鞭炮,玩着,跳着,闹着。其实,就算在平时,小孩子也会玩抓迷藏、躲猫猫的游戏。夜渐渐浓了,听着远处的狗吠声,你就会慢慢地进入梦乡。

我爱我的家乡!它自然、恬静!它淳朴、热情!

第九篇

我的故乡就是国家水利风景区——飞剑潭。我的老家就住在飞剑潭水库的边缘,离飞剑潭水库只有几步之遥,她叫潭泉。这里三面环山,只有一面环水。如今,我虽然在外工作,但这里曾经有儿时的欢乐、梦想和追求,至今难以忘怀。

春风吹来,万物复苏,芳草吐绿,桃李竞开,百花争春,黄莺宛转枝头,奏出春天的旋律。此时,故乡简直就是一个花的世界,绿的海洋,鸟的天堂,实乃人间仙境。空气也格外清新,倘若你做一次深呼吸,清新的空气带着花的芬芳直入心肺,清凉透心,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春季也正是湖水水位最高的时候。假如你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起一个大早,放眼水库,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湖面上轻烟袅绕,一片苍茫,此是偶尔有一两只小船在烟雾中出没,那你一定会惊得目瞪口呆,你一定会被眼前的奇观所折服而赞叹不已,这哪里是人间景色,这一定是天宫的琼楼玉宇。如果你被眼前的景象所迷住了,久久不愿意离去,那么,待轻烟消散,湖面的能见度稍清晰的时候,你再低头顺着水面方向眺望,你一定会惊讶地发现,水面上不时有一些水鸟随着波涛上下起伏,或三、二只,或五、六只不等,它们的大小也不一样,小的每只只有三、四两,而大的每只却有七八斤,它们都是去年冬天从北方不远千里带着自己的妻儿来此越冬的候鸟,它们的到来,构成了故乡的又一道风景。

故乡的潭泉之所以得名,顾名思义就是以泉水著称,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有大小喷泉十多处,其中特大的有两外,泉水水质清彻透亮,甘甜可口,无任何杂质和污染,水温冬暖夏凉。这些泉水汇成一条河流滔滔滚滚流入水库。

每到阳春三月,正是各种鱼类上滩产卵之时,这时就是家乡常说的渔讯。这时虽然天还带有寒意,但鲫鱼、鳜鱼、王尾鱼、沙钩鱼,它们有的游上浅水田,有的紧靠湖岸,有的沿河逆流而上。这时你如果脱掉鞋下到河里,即使不用任何工具,你都可以用脚踩到又肥又壮的沙沟鱼或王尾鱼。如果在晚上你只要拿一只手电,一把鱼叉,下到一尺来深的田里,你就有机会叉到又肥又壮的上滩产卵的鲫鱼,用鲫鱼蒸汤,鲜美无比,可以润心肺、降心火。倘若你还不怕冷,你不防下到1米深的水田里,此时的湖水虽然寒气刺骨,但如果你坚持一阵,运气好的话,你就可以叉到一两只、甚至更多的鳜鱼,鳜鱼肉嫩味美,堪称席上珍品。此时的故乡真可谓是鱼米之乡。

送走了温暖的春天,迎来了炎热的夏季,夏天是催熟的季节,虽说是炎热的夏天,但故乡却一点都不觉得热,因为这里到处都是青山绿水,绿树成荫,凉风习习,湖水又是一个吸热的大宝瓶,因此,故乡的夏天要比外界的夏天凉爽得多。

夏季一到,水库又成了我们孩子们的水上乐园。每到太阳开始下山的时候,孩子们都要往湖水中泡,尽情地戏耍、游玩,水库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洗澡盆和游泳池,水温可以自行调节。你若喜欢温度高点,则就在浅水中洗,你若愿意水温凉点,则就可以在深水中洗。水的深浅也各不相同,有没膝盖的,有没胸脯的,也有没过头顶的;你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游泳本领选择自己的不同区域。水性不好的一般在浅水中活动,水性强的大都在深水区游泳。待到筋疲力尽时,才回到浅水中休息,有时一泡就是几小时,直到各自的父母站在岸边催吃晚饭时才依依不舍的上岸。

如果说故乡的泉水才算得上一绝的话,那么故乡的岩洞更堪称一绝,在我家的右后侧,有一座雄伟的石山,各曰“狮子石”方圆十几里,高数十丈山。有二洞,一个名叫“仙人洞”,一个名叫“老虎洞”,洞深数千米,高数丈,宽二三丈,洞中泉水常流。其钟乳石、石拄、石笋、仙人桌、仙人凳等奇观应有尽有,洞中冬暖夏凉,是夏天避暑的最佳处所。

水库冬春畜水,每到夏秋之交,由于天气暴热,降水量少,此时禾苗也正是大量需要水分,则飞剑潭水库就大开闸门,放水抗旱,一路经辽市洪圹新田湖田三阳等十几个乡镇,确保这些地方的晚稻都能获得丰收。记得老人们常说的两句口头禅“上西石源前,脚踏狗屎没有变”和“干死蛤蟆饿死老鼠”就是指这些地方因为缺水而无收成。而如今有了飞荐潭水库的庇护,这里的面貌彻底改观,“脚踏狗屎没得变”的观象一去不复返了。同时,每到开闸放水之时,水库脚下的两座大型水电站同时起动发电,大大保障了袁州区的用电需求,也使水资源得到了再利用。

秋风送爽,送走了二十四只“秋老虎”以后,气温逐渐下降,秋风就会显得更加凉爽宜人,此时,也正是白鹭迁徙的季节,一时间,成群结队的白鹭铺天盖地从四方涌至,会集在飞剑潭水库。白天,它们在湖边觅食,有序地排列在湖的两岸,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等游到岸边的小鱼或小虾,有时绵延数十里,乍一看去,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构成了故乡的另一道风景线。白鹭喜群居,每到傍晚,它们就早早地收工,飞落在湖边的树林里,有时就好比刚下过一场大雪,一片白岩岩的,与傍晚的湖光山色交映成翠,构成了故乡的又一道风景。煞是壮观。

秋去冬来,经过夏秋两季的排水,库内蓄水大大减少,水位大幅度地下降,每到十一月份,水库中也正是一年四季中渔猎最日盛的季节,渔民们就撒下大网,有时一网就可以捕到几千斤甚至上万斤鱼,它们大多是雄鱼和草鱼。飞剑潭的鱼是有名的淡水鱼,不是饲料鱼,肉肥味美,此时的飞剑潭水库,真乃是一个美丽的聚宝盆。来到飞剑潭,若没有吃上飞剑潭的鱼,真可谓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渔期过后,湖面慢慢恢复平静,此时,来此越冬的候鸟也从各地陆续飞来,给平静的湖面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我的故乡飞剑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八仙闲游到此休息,在河边对奕时,八仙吕洞宾不慎将宝剑跌落水中,待寻找时,怎么也找不到了,大为恼火,于是用脚在水中搅拌几下,结果就拌出一个深潭,叫做“溜剑潭”,后来,人们觉得“飞”比“溜”更有气势,则慢慢地就把“溜”字改成了“飞”字,成了今天的飞剑潭。

如今故乡的湖光山色、人文景观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每处都有不少外地游客来此参观游玩。目前,飞剑潭水库已列为袁州区旅游重点开发项目,我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故乡的明天会更好,她必将成为赣西北一颗灿烂的旅游明珠。

第十篇

我爱我的故乡,爱那充满人情味的美丽田园。

小时候,赤着脚丫满村子的跑,满脸都是灰也不在意,只是由着自己的心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今,随着父母来到城市,城市中的一切仿佛都是富有规律的,我变得不再奔放了,不再像儿时一样如同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鸟了。

我无时无刻不思念着故乡,思念充满麦香的田野,思念住满鱼儿的池塘。思念清晨树梢上欢叫的麻雀,思念傍晚烟囱里飘出的炊烟,思念充满人情味的一切。

只能呆呆地望着夜空中的圆月,其实故乡的月亮最大最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