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定格通用作文

定格通用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定格通用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轻轻地镀在了平坦的公路上,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浓浓的父子之情。

那是一个周末,父亲骑着自己的老式摩托车来接儿子回家。

说实在的,儿子并不情愿坐父亲的车。那辆车样式陈旧,装备老土,发动机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黑土。看着一旁同学们坐着轿车擦肩而过,他心里极不是滋味。他埋怨,他痛恨,他责备自己有个无能的父亲。

头盔只有一个,开车之前,父亲习惯地把头盔递给了儿子,被儿子拒绝了。万般无奈之下,父亲只好自己戴起了头盔。接着,关切地询问儿子是否坐稳了,在听到儿子那有气无力的回答后,父子二人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太阳已经落山了,不过,它那仅存的笑意似乎意味着它要捉弄这对父子了。

车在飞快地向前行驶,两边的景物飞快地向后逝去。他随意地坐在后面,漫无目的地朝四处张望着。

前方是一个大幅度的弯道。突然,他听到了父亲镇定的声音“抓稳了!”他依然没有在意,只是象征性地用手抓住车。可奇怪的是,转弯时车并未减速。依旧向前疾驰。幸亏他反应敏捷,否则恐怕已被甩出去了。他惊了一身冷汗,便要发怒,但是忍住了。

一场虚惊,车又回到了直道上。父亲发话了:,“儿子,我头盔纽带松了,戴着不舒服,帮我拿掉,好吗?”

“哦!”儿子依旧漫不经心。他手伸向前去,帮父亲取下了头盔。不过奇怪的是,纽带并没有松开。

“现在,自己戴上头盔,快点!”父亲的语气变得强硬,几乎是命令。

儿子略一迟疑,但还是照做了。正当他把头盔戴好时,前方又出现了一个极陡的弯道,他感觉到父亲有点颤抖。

不过,车依旧没有减速,而以极快的速度冲出了路面,猛烈地冲人路旁的草丛中,击起一层浓厚的尘土。

陡然,弥漫的尘土中,探出了两个头,看着儿子温怒的眼神,父亲慑懦道:“对不起,刹车失灵了。”望着父亲受伤的大腿,儿子惊呆了。

夕阳西下,大地被染成了金色,而那路旁的父子彼此凝视,画面似乎定格在那一刹那。

第二篇

风将春收回树梢,云将雨洒向大地,于是,便有了碧影婆娑,便有了万紫千红。

您似风,将道德的种子吹向我们的心田;您像雨,让知识甘露滋润我们的灵魂。您,召回春天的使者,播撒希望的园丁。

不知当您第一次走上讲台,可曾想过,要在这里挥洒自己的青春,奉献自己的赤诚,耗尽自己一生的心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许,您无怨,因为您传播的是知识,升华的是灵魂。

您头上没有科学家般耀眼的光环,您身边没有著名歌星般狂欢的呐喊。但您拥有一方洁净的土地,拥有一群挚爱着您的学生。学生求知似渴的目光让您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忙碌不停,学生紧缩的眉头让您心神不定,坐卧不宁。学生绽开的笑脸让您忘记了劳累,忘记了烦恼。“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您用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千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看着您日益斑白的头发,我们的心为之颤动。“妈妈,您不管我。”听着您幼子稚嫩的声音,我们已泪如泉涌。难道说,在您的心里我们比他还重要?您用微微一笑回答了我们。我们知道这笑含着苦涩,含着辛酸。为了我们,您放弃了太多。放弃了花前月下的甜蜜,放弃了母子相拥的天伦,放弃了一切本应属于您的快乐与幸福。

灯光下,您略弯的背影早已在我们心中定格。定格,您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早已在我们心中定格。

不知用什么语言形容您,再华丽的语言在您的面前都黯然失色。只能再深情地唤您一声:老师!

第三篇

徐徐的微风吹过,带不走快乐的回忆;高大的榕树耸立,本以为能永远……

那棵榕树,承载了多少的欢乐时光里的回忆,在那棵榕树下回荡着欢声笑语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里。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相处了这么久,彼此间心连心,友谊之墙牢不可破。就算平时有那开玩笑的三言两语,互相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友谊的小船仍随波远航。

回忆起从前,当我们还是一个个稚嫩的孩童时,带着一颗颗好奇的心步入小学大门,那广场两旁的榕树正茂盛着,高大的枝干,茂密的树冠,微风吹过“沙沙”作响好似在那谱写一曲欢庆的乐章,欢迎我们到来;树叶纷纷飘落,落头上,飘到脚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真想让时间定格在那一刻,定格在那静谧的时光。上学期间,有榕树与我们相伴。读书时,它们在一旁静静站立;歌唱时,它们在一旁细心聆听;我们享受它们带来的树荫;享受它们的歌声;它们告诉我们风雨的来到;告诉我们春的来到。我们在树下嬉戏,在树下看书,树旁的石椅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们常去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了,那榕树也长成了苍天大树,粗壮的枝条支撑着那片片绿叶,愈发的生机。但我却不能常到树下“做客”了,只是坐在椅子上,靠着窗,呆呆地望着外面。这能看到风中正摇曳的榕树,那随风响起的“沙沙”声,还是没变,好像在说着什么。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们就要离开母校踏入中学开始新的生活。分别时,大家已哭的泣不成声,互相道别后,我朝大门走去。风儿吹起,榕树又“沙沙”作响 ,不知怎的,总是百听不厌。我回头望向它们,不知它们是为离别而伤心,还是为我即将迎来丰富多彩的生活而高兴……

窗外的风吹过,门前的小树摇摆了起来,却不知那榕树现在怎样了,应是更高大了吧。

榕树耸立 ,美好的回忆依在,可惜却不能让时间定格,永远停留在那刻……

第四篇

在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精彩的瞬间,它们都将会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比如,尤塞恩博尔特创造百米记录将原先的记录提高到9秒58的瞬间,中国飞人苏炳添刷新一个又一个记录的瞬间,公司里的业务刷新记录的瞬间,每一对情侣结婚,幸福的瞬间……等等,都定格在一些人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抹去。

而在我脑海里,定格在那一刻的只有两个瞬间。

第一个,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尤塞恩博尔特创造百米记录的瞬间。

我记得那一年,我在姑姑家,那时才六岁,姑姑和我哥哥他们都在看奥运会,而我呢,也在那不懂装懂的看,那个时候,我知道的一个有关于体育的人,就是姚明,只知道他个子很高,有两米以上,当时就觉得很有趣,我就在那一直喊,姚明,姚明。我哥哥听到了没好气的来一句,你就只知道姚明。而我呢也只能选择沉默。

晚上了,我想睡觉的时候,我哥哥说,先等等,一起看个比赛了再去睡,我就只好等。我在那等也是靠着沙发在哪睡觉,然后听到电视里说,下面为您转播100m决赛的内容。我哥哥这时突然把我弄醒,说,你不是爱跑步嘛,就赶紧看这个比赛。

我也是迷迷瞪瞪的把眼睛睁开了,无精打采的看着电视。等主持人讲所有的选手都介绍完了之后,等他们热完身,就听到两句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各就各位,预备,跑”的指令。看着,我突然发现,中间有个黑人跑的好快啊!本想去睡觉的困感,顿时没了。我全部的注意力就放在了电视里那个跑的最快的黑人身上了。

开始起跑就领先了一部分选手,但是他的师兄,鲍威尔比他的起跑好,所以,前面鲍威尔离领先了他。但到了60米处,他变成了第一名,他到了80米处的时候,我清楚的看到他左右看,却不知道他在寻找什么。到了90米处的时候,开始全力冲刺,压线,世界纪录,出来了,9秒58。

在那一刻,解说员都为他激动,我记得那个时候解说员说:博尔特跑进了,9秒60的大关了!那一刻,仿佛只有他一个人。后来,我问哥哥,这个博尔特是不是特别快啊?哥哥说:“当然快啊,都打破了世界纪录呢。”我:“那我是不是也会那么快啊”哥哥:“这我就不知道了。”就这样,我认识了一个来自牙买加名叫博尔特的飞人,同时也有一个短跑梦埋在了我的心底。

第二个就是在博尔特的最后一战。因为博尔特把脚崴了,伤病的原因,无奈选择退役。而在哪最后一战中,博尔特也只是第二,他的最后一战也跑进了10秒的大关。他的巅峰保持了十年!而第一呢就是加特林,加特林也终于摘掉了千年老二的称号。当这一百米结束的时候,我感觉,那个黑人依旧是那么快。而电视里加特林向博尔特单膝下跪,仿佛是对博尔特的尊重。

就这样两个画面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抹去。

第五篇

天又是阴沉沉的,雨说下就下,空气凝滞了一样,很闷热。其他科目都已经停课,全部时间都留给我们复习地理、生物,离中考只有三天,学校里、班级里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那晚我决定回趟家收拾一些衣物带回宿舍。母亲见我回来,让我在家住一晚,说要买一只鸡,明早给我炖点鸡汤补补。想想食堂的伙食,我欣然同意。

晚饭后,鸡已经送到,耷拉着脑袋栓在院子里,一动不动。又见母亲提了一袋东西回来,是拜佛用的香和烧纸。我十分反感母亲在考前为我烧香拜佛,认为这是迷信,不努力读书,光靠拜佛就能考好?“妈,你又要为我拜佛是吗?这根本就没有用!你要相信我,我会努力学习,会考好的。”我不耐烦地叮嘱母亲。母亲迟疑了一下说:“好、好、好,不拜不拜。”边说边将香、纸放进柜子里。一副敷衍我的模样。我又再三叮嘱她不要拜。

第二天早晨,天还是暗沉沉的。想到浓浓的鸡汤,我迅速洗漱完毕准备下楼。一推开卧室门,一股浓香便扑了上来,复杂的香,是鸡汤的味道!还夹杂着一点佛香的味道!我的亲娘啊!一股愤怒的情绪冲上心头,我能感受到脸上是炙热的烧。

我奋力冲下楼!佛香的味道愈加浓厚!

客厅里,朱红的佛台上,几盏大大的红灯,几尊佛像,几盘水果、饼干,还有大瓷碗里盛着的那只鸡!而母亲,正虔诚地跪在地上。

那是母亲吗?我楞住了!怎么背影如此的消瘦,头发里掺杂着些许白发。母亲或许是听到了脚步声,连忙站了起来,转过头看着我,眼里是惊慌?是歉意?还是……我说不清。母亲眼角的纹路越发的深了,皮肤也暗淡了许多,是我太久没有仔细观察母亲了吗?我只觉得鼻子一阵酸酸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母亲先开口了,音调是迟疑的:“孩子,对……对不起,我听说你每天在宿舍学得那么晚,一定很辛苦,我又无能为力,我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也不能教你什么,我只好……”说着说着母亲的眼眶里似乎多了什么?是泪吗?母亲,一个好强的女人,此刻竟在我面前落泪。

我一把抱住了母亲,果真是瘦了,是为这个家日夜操劳的吗?是因为担心我吗?“妈,你不用跟我道歉的,应该是我要跟你道歉,我长这么大,多少次没有去体谅你而是责怪你,我总把你对我的爱当成理所应然,我从来没有关心你吃得好不好,工作累不累……妈!谢谢你为我做的这一切!”我又仔细看了看母亲的脸,帮母亲捋了捋头发,她笑了,我也笑了。

那天早晨我喝了鸡汤,是香甜的,掺着佛香的味道,是母爱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那一刻永久地定格在我心里,成为我勇往直前的骑士勋章,我将戴上它,不畏风雨,成为勇士。

第六篇

我喜欢在充满温情的下午,手捧一杯温暖的香茗,斜倚在书房的窗台旁翻看泛黄的相册,斜斜夕阳映照的照片,是岁月沉淀的定格。

黑白照片静静地躺在相册一隅品味自己的悲和喜,我偏偏喜欢这些已经模糊、略带霉斑的黑白照。一张照片就是一段历史,一段历史被光与影定格为静止的故事,故事中的陈年旧事串联成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

相册的首页,是姥姥的童年生活照。那还是在解放战争年代,人民生活困苦,姥姥家是地主,所以有较好的条件拍照留念。照片中的她僵硬的拉着伙伴的手,而她的伙伴则显得紧张,手不自然地别在背后,瞪大了眼睛,有些害怕的神情。姥姥说,她的小伙伴第一次照相,看到摄影师拿着复杂大型的摄影工具,吓得不知所措。“咔嚓”,而后摄影师从用黑布蒙住的匣子中伸出头来,露出满意的骄傲的表情,于是历史就被定格,定格为一段年代的记忆。

我总会感叹,照相机真是神奇的发明。时间是无声无形的,在我们一呼一吸的喘息中溜走,但在镜头中,时间却是可以被定格的画面,留住的是我们在人世的记忆。

随着科技的发展,彩色照片取代了黑白照片。印象中的照相就如同过节一样“隆重”。妈妈会拿出漂亮的衣服让全家换上,然后拿出口红在我的眉毛间点上“美人痣”,一切准备就绪后,全家才兴高采烈地向照相馆走去。在镜头前,每个人都努力做出自己练习多次的微笑,虽然机械,但却发自内心。因为要让自己最美的形象定格,每个人都会将鼻子、眼睛、嘴巴摆在合适的位置,组成和谐的笑脸。“咔嚓”,随着闪光灯的迅速闪烁,幸福生活被定格,小小的我还在回忆刚才闪烁的瞬间是否眨了眼,一阵懊悔让我倍加珍惜照相的机会。而今,家庭中普遍拥有了数码相机,有了它就可以便捷地编辑照片,可以录影,于是照相应经不是稀奇的事情了,它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记录着我们的生活。相册的后面,是我家的生活照,有妈妈的洗衣背影,我偷拍爸爸的抽烟照片……洋溢着恬淡的生活气息。我可以用数码相机随时随地地拍摄,将一幅幅生活画面定格为缤纷的记忆。

照相机将时间定格,于是照片成为立体的可以触摸的历史。它定格着一个个沧桑的年代,定格着一段段儿时美好的回忆,定格着一幅幅真挚的生活画面。心田氤氲着浓浓的茶香,打开被历史定格的一页页,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时间转轴,荡漾心间的,是那一张张叙说时代发展的岁月定格。

第七篇

定格?定格是什么?

如今,他还不明白定格是什么,是吃的?玩的?踩的?……

“儿啊,我给你报了一个夏令营!”他老妈在外面大喊,打断了他的思考。“好啦!好啦!妈,我现在就来。”他回答。

他们一家从家里出发到夏令营集合点,把他放下后,家人就走了。他向开去远方的那辆车挥了挥手,眼中,顿时闪出了泪光……

“再见了,家人们!”他向那辆汽车轻轻地说道。

“嘿!那家伙,转过来!要开始热身了!”后面传来一个凶狠的声音。

“好的。”他转过身来,眼睛望着那个男人。

“怎么?装可怜是吧?”男人大喊。

他摇摇头,但是男人看不到。

男人一把把他揪出来,喊:“扎马步!”

过了一会儿,他忍不住了,脚太酸,手太痛,腿太麻。于是,就站起来一下。不料,这一站却被那男人看到了。男人喊了一句:“你干什么?”接着,又跑到另一边,呵斥另一位同学去了。

不一会儿,男人回来了,还带回一条鞭子。

他想:这个男人不会……还没等他想完,“啊!”的一声,一条鞭子打到他头上。

男人哈哈大笑,其它同学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男人说:“我要让这次教训永永远远地定格在你的记忆中。”

定格?定格是什么?

这个问题又重复响起了。定格是什么?定格是什么啊?

“定格,是指牢牢记住一件事!”男人说,“希望你能牢记住今天的教训,不要再犯错了!”

他点点头。

就这样,他在一次教训中知道了定格是什么。

第八篇

视频播放完了,又重新停在了那个大妈抢夺司机方向盘的那刻。的确,这是重庆公交坠江前的行车监控视频。这一刻,每个人的神情都一清二楚。司机愤怒中带着无奈,大妈的冲动与暴躁,更可笑的,就是那些乘客们的事不关已。

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却令我思绪渐远,回到了几天前的公交车上。

正是下班高峰期,我背着沉重的书包,夹在拥挤的人群中,手抓着把柄,随着车的运动摇晃着。车窗外的寒风刮得树枝跳起了摇摆舞,行人裹紧棉袄,快步行走着。窗上渐渐蒙了一层薄薄的雾气,车内的争吵声,聊天声,游戏声充斥耳边,烟草味夹杂着食物的香气弥漫了整个车厢。

我皱皱眉,却习以为常。呆滞的凝望窗外,雾气已经蒙住了窗,只能透过一点点微黄的灯光。忽然,车子停住,车门打开,寒风灌了进来,一个老大妈上了车。她手提着包,挤进人群中,四处张望着,“果真没有空位”,可过了一会儿,她却像瞄准猎物似的,快步朝一个方向走去,我抬眼望去,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正摸着自己的肚子,恬静地望着窗外。

“你给我让个座吧,走了一天了,真的好累!”

老大妈敲着自已的大腿,一脸希望地望着她。那个阿姨露出为难的神色。

“大妈,你看,我也是个孕妇,我怕伤着孩子,要不,你让其它好心的乘客让个座?”她们同时望瞭望四周,发现其余的乘客要么在听歌,打游戏,要么环抱着手,闭着眼。一个个几乎都是青年壮力,人高马大,大妈眼中透着惧色。转个头,又变成了一副牙尖嘴利的模样。

“怎么这么娇气?当初我像你一样年轻的时候,还大着肚子在田里插秧呢!”说着就要把孕妇从座位上拉起来。

阿姨可能是怕她伤到孩子,急忙说:“别,别拉我,我给您让座。”这时大妈才松开了手。阿姨挺着肚子,撑着腰,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大妈坐了下去。

大妈双手环抱,心安理得地望着窗外,阿姨也一只手撑着椅背,一只手摸着肚子,望着窗外。透着淡淡的悲伤与无奈。乘客们却默默的低着头。

画面定格,心中也涌起了悲伤。我想,我们的悲伤已经不是情绪上的悲伤,而是触及了道德和信仰的悲凉。

我多么希望,重庆公交车和这辆公交车上的人甚至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悲伤,因为有了伤悲才会有慈悲,才会有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