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关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访谈的作文

有关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访谈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有关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访谈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访谈的作文篇1

核心提示: 李吉林和她的情境教学法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那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然而生活里也少不了涌浪;倘若没有涌浪,便辜负了人生。小学教师的生活,有时像小池的明净,有时像溪流的清远,但似乎少了一点跳跃的涌浪。于..

李吉林和她的情境教学法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那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然而生活里也少不了涌浪;倘若没有涌浪,便辜负了人生。小学教师的生活,有时像小池的明净,有时像溪流的清远,但似乎少了一点跳跃的涌浪。于是,我很向往大海的奔腾……"

看到这段充满哲理而又富于诗意的话,人们会认为它的作者不是个文学家,也一定是位诗人。然而,它却出自一位小学教师手记。

李吉林,这位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不平凡的女性,一生都在追逐大海的涌浪,让生活腾起美丽的浪花。她以创造情境教学法而闻名。

(一)

1938年,在母亲欣喜而苦涩的泪水中,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在她还不懂得什么是父爱时,父亲已永远地离去了。这个不幸的孩子就是李吉林。童年的生活是苦涩的。在暗如长夜的岁月里,她常常独自站在河边,望着月色下轻轻荡漾的水波,去想一个很美很美的梦……1949年国庆的礼炮,使李吉林梦想成真。不用说,她是怀着怎样欣喜的心情去拥抱这个美好的社会,无忧无虑地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初中毕业了,李吉林在升学志愿表上只填了两个学校,南通女子师范和南通师范。因为在她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一直都是美好崇高的。上小学一年级时,班主任老师把她抱在自己的膝盖上,和她一起弹风琴;实习老师还送给她一只老大老大的皮球;每当交不起学费时,又总是老师帮助了她……这一幕幕情景,在她幼小的心田里,撒下了热爱教师的种子,她常常幻想着当一个教师是多么快乐而有趣啊!充满诗意的憧憬,使她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也许,因为她成绩优异,又多才多艺,幸运之神仍向她频频招手,不断地光顾她。从江苏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时,李吉林22门功课成绩都是5分,那一年师范毕业生可以报考大学,可是她没有改变志向,高高兴兴地来到女师附小,也就是现在的南通师范二附小工作。她能歌善舞,会弹钢琴,文化部门看中了要抽她搞文艺;参加排球队去南京比赛,省体委干部见她灵敏矫健,又劝她留在跳伞队。可她认定了"我读的是师范,我的职业是教师"。李吉林之所以执著地迷恋教师这一职业,并非因为她比别人顺利。和所有做过教师的人一样,她也有初为人师的烦恼。18岁,正值青春花季。她向往早日投身于欢腾的校园生活,去欣赏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月光下,她漫步校园,把课堂上要说的话一句句默诵在心,甚至连语调、手势也尽量构想得美妙妥帖。可是,当她站在讲台上讲得兴致勃勃时,孩子们却叽叽喳喳,根本不听。教室里简直像小鸟上窝,闹个不停。夜晚,李吉林坐在灯下,从这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想到正在大学里读书的同学,泪水止不住簌簌地往下淌。痛苦中她陷入久久的深思:生活是不可能风平浪静的,追逐涌浪的人,首先应是勇敢的人,不能后退,不能畏缩。

有关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访谈的作文篇2

核心提示: 蔡澄清和他的点拨教学法 安徽省芜湖一中的语文特级教师蔡澄清,1982年在《语文教学通讯》第二期上发表了《重在点拨》一文,正式提出点拨法。点拨法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坛引起了强烈..

蔡澄清和他的点拨教学法

安徽省芜湖一中的语文特级教师蔡澄清,1982年在《语文教学通讯》第二期上发表了《重在点拨》一文,正式提出“点拨法”。“点拨法”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坛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体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点拨法”的理论基础



什么是语文点拨教学法?蔡澄清认为: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它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可见,蔡澄清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在继承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加以创新的产物。蔡澄清就点拨法的指导思想坦言:“‘点拨教学思想’不是我的创造和发明,我只是一个竭力的倡导者和躬行践履者。从孔夫子到朱熹,从宋代二程到清末梁启超,以至当代的叶圣陶,他们的教学实践和理论著述中,都贯串着‘点拨’这根主线,都闪现着点拨教学思想的光芒。我提出‘点拨法’的目的在于总结前人的思想,结合现代语文教学需要,对符合我国汉语文教学特点的点拨教学理论作一个初步的系统的整理,从而使现代语文教学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发展。”“‘点拨法’的立足点在于结合中学语文的实际和学习实际,具体落实启发式教育原则”。



“点拨法”汲取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形成了“点拨”法的理论体系。



1. 哲学基础



哲学是一切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著名观点,就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原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点拨法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习主体身上,注重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只有学习者本身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点拨才有实效,学习者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有关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访谈的作文篇3

核心提示: 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一问:当年怎样上语文? 这是于漪老师的一堂语文公开课,课堂上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场景于漪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

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

一问:当年怎样上语文?

这是于漪老师的一堂语文公开课,课堂上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场景———于漪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

于漪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

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

于漪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众生沉默不语。于漪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入’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再垂头丧气了。

这个教学案例在上海许多青年教师中广为流传。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高超教学技术素质,加上一颗包容学生的大爱之心,使一个小小的细节显示出了名师真风范、学者大气度、师德高水平。

于漪,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来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先是服从校领导安排教历史,后又服从需要改行教语文。于是,她认真向语文教研组的同事们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平。每天晚上,更是自学的好时光,明灯书卷伴夤夜,不到凌晨一两点钟不睡觉。经过不到三年的时间,她自修了大学语文的全部课程。

于漪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探索语文教学规律的道路上前行。一次,爱人拉她去看京剧《三岔口》。舞台上,演员没开口唱,仅凭动作和眼神的变化,就使观众相信,这是一场摸黑的打斗。看着看着,于漪仿佛又回到了课堂上:

有关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访谈的作文篇4

核心提示: 李镇西:从爱心到民主 李镇西 四川乐山人。1982年四川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在乐山一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兼任班主任,1991年到成都市玉林中学执教语文课并兼班主任,1997年到成都市石室中学任教。2000年到苏州大学攻读博..

李镇西:从爱心到民主

李镇西 四川乐山人。1982年四川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在乐山一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兼任班主任,1991年到成都市玉林中学执教语文课并兼班主任,1997年到成都市石室中学任教。2000年到苏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6月博士论文《民主教育论》获得通过,并完成博士学业。2003年获得四川省 和成都市中小学教育专家的荣誉称号。后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现到四川省新教育实验学校(原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教书(做班主任),并任该校副校长。已发表数百篇文章,相继出版了《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等12部专著作。199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基卡娅赞誉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



教育历程



一本小说推他上了讲台

记者多次面对李镇西,感受更多的不是他的名师光环,而是他的激情。



青年的李镇西是充满激情的。他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



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在知青农场填报的志愿居然全是“中文系”,虽然前面都冠着“师范学院”,那也只不过是想享受录取时教师子弟 “加分”的照顾,使自己早日离开农村而已。



在自己的书中,他说:从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诗歌”的我,自以为是“文学爱好者”,理应进“中文系”深造。



但是,当时他没有想到,“师范”二字才会是他未来一生的归宿。



只有在大三到中学实习时,学生们对他们的依依不舍,才使

有关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访谈的作文篇5

核心提示: 斯霞:斯人已逝 为霞满天 2004年1月12日晚11时35分,我们无比崇敬和爱戴的斯霞老师终告不治,与世长辞。那一刻,青山垂首,大地无声。绵绵不尽的哀思与不舍占据了我们的心田。我们不敢相信,那个慈爱和善的老人真的..

斯霞:斯人已逝 为霞满天

2004年1月12日晚11时35分,我们无比崇敬和爱戴的斯霞老师终告不治,与世长辞。那一刻,青山垂首,大地无声。绵绵不尽的哀思与不舍占据了我们的心田。我们不敢相信,那个慈爱和善的老人真的与我们永别了;我们不敢相信,那个常常漫步校园的亲切身影从此再也看不见了。然而,她的音容宛在,她的气息尚存。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历历在目;她的细语叮咛、谆谆教诲,犹在耳边。

斯霞老师的“敬业爱生”是南师大附小的性格之魂、文化之根。她那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博大的人格魅力,是我国教育界宝贵的精神财富。

1月15日,南京师大附小举行“斯霞老师,我们爱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悼念仪式。天空阴霾,细雨霏霏,像是在诉说着对这位可亲、可敬、可爱老人的无尽哀思。鲜花翠柏环绕着斯霞老师的汉白玉塑像,白鸽翩翩飞舞在细雨冷风之中。全校师生将一朵朵亲手制作的小白花,敬献在斯老师的塑像前。

从1927到2004,从青春到耄耋,斯霞老师70余载倾心于教育事业,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南师大附小和孩子们。

我们不能忘记,1958年的“五年制学制改革实验”,斯老师在没有相应大纲和教材的情况下,在承受家庭不幸变故的巨大压力下,坚韧顽强,顾全大局,出色地完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巨任务,取得了在当时全国小学界首屈一指的成绩。

我们不能忘记,“***”的十年浩劫中,斯老师的“童心母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被戴上各种污蔑人格的“黑帽子”,受到毫无人性的侮辱和摧残,还曾一度被迫离开深爱的讲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