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关爱的作文提纲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关爱的作文提纲,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很多同学在写议论文的时候都很少提前构思、列个提纲,在考试的时候往往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东一榔头西一斧子,写着写着就和自己一开始想的那个作文差了十万八千里。这都是没写提纲惹的祸。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议论文提纲的写法,干货满满,不要随意跳台。

议论文的提纲编写与几种结构模式

议论文拟提纲的步骤:

1、找论据,定论点

①根据审题立意时确定的论题搜寻论据。

找事实论据注意既要有历史事实材料,又要有现实材料,不要厚古薄今。

②从论据材料中提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根据论点筛选论据

如果在审题立意时已经初步拟定了中心论点,但在一时难以找到材料证明中心论点或某个分论点的,应以你掌握的材料为依据,重新确立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如果继续使用原来的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那就可能使文章因缺少论据而论证无力,也有可能出现论据无法论证论点的错误,甚至可能有观点错误的危险。

2、定模式

1. 基本采用三段论的结构模式

文无定法,但是,初学和应试者要学有方法。应试者应该采取最简捷的方式布局谋篇,才能保证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快速入题,开亮“视窗”,成就美文。

⑴“三段论”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依次组成。

一般说来,“引论”即开头部分,它要提出问题(论题或者中心论点)“是什么”;“本论”即本体部分,它要分析问题 “为什么”;“结论”即结尾部分,它要解决问题“怎么办”。

⑵立好结构框架的标准有三条:

①“三论”( “引论”、“本论”、“结论”)齐全,结构完整。

②布局严密紧凑,段落层次分明,上下衔接自然。

③全文首尾圆合,段落首尾呼应。集中突出论点。

虽说“三段论”的模式基本规范了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的写法,但是写作者仍然可以在三段论基础上创造出多种结构模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 本论部分的层次关系有总分、并列、对照和层进关系四种

⑴并列关系

几个分论点同等并列,每个段落可以用“从……方面来看”、“从……上分析”等句式放在开头。如果把这几个分论点的顺序对调,不会造成逻辑混乱。但是,安排并列的几个分论点。还是要有一定的顺序的。

①重要性顺序

如“主——次”顺序,可以分别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等表顺序的词语放在每段开头。

【例】中心论点:只有在发扬团队精神的基础上张扬个性,才能彰显团队特色和个人魅力。

分论点一:首先,个人要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队才能步调一致获胜利,个人才会更有信心而魅力倍增。

分论点二:其次,团队要为个人提供用武之地,个人才能张扬个性优势互补,团队才独具特色而富有生机。

②时间顺序

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所论述的事物发生时间有先后,可以按时间先后安排写作顺序。

【例】中心论点:鱼和熊掌可以共享,时尚与经典应该兼得。

分论点一:经典由时尚的传承而光大。

分论点二:时尚因经典的营养而充实。

③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同一层次的几个分论点,有的分论点所述道理易为人们所接受,可以先说;有的分论点所述道理需要作较多的论说才能为接受,则要后说。这样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例】中心论点:平凡者也自豪

分论点一:平凡者未必平庸。

分论点二:平凡者也能自豪。

⑵层进关系

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次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变动。

段与段之间常有表示递进关系的标志,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层进关系有三种情况:

①事物发展顺序

几个分论点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则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安排分论点。

【例】中心论点:再试一次,成功的大门会向你敞开。

分论点一:失败常常是尝试的终点;

分论点二:再试往往是失败的终点。

②递进顺序

几个分论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论证中心论点。

【例】中心论点:微笑竞争,携手同行,这是双赢的智慧。

分论点一:竞争在美德的肩膀上舞蹈。

分论点二:竞争在合作的怀抱里微笑。

③先破后立的顺序

前面几个分论点分别否定了一些作法,最后一个分论点指出正确的作法。

【例】中心论点:走向科学、民主与法制,就是走向富国强民的康庄大道。

分论点一:封建迷信思想制约了创造力的产生,阻塞了科学强国之路。

分论点二:无政府状态侵害了人民的合法权益,堵住了富民强民之路。

分论点三:民主、法制和科学,是帮助我们走向富国强民大道的三大法宝。

以上分论点一和分论点二之间是并列关系,分论点三与前面两个分论点间是层递关系。

⑶对照关系

这其实也是一种并列关系,就是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对比说理,这样是非分明,观点明确,是一种简单、易操作而见效快的写法,因此初学者采用这种写法较为普遍。

【例】中心论点:高举诚信的火把,让人间充满温暖。

分论点一:点亮诚信之火,你的四周温暖光明。

分论点二:熄灭诚信之火,你的前头阴冷黯淡。

⑷总分关系

含总分、分总或总分总关系。

并列、层进和对照关系是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关系。在总分、分总和总分总关系中,总说部分是总述或者总结议论文的分论点。在分说部分,要注意到几个分论点之间层次关系仍然有并列、层递和对照关系,因此必须妥当安排分论点的顺序。

3. 同一层次的论据之间的层次的关系

同层次的论据间较多采取并列或对照关系。但也可以用“总写——特写”或“特写——分写”的写法。

3、备亮点、定详略

议论文本论部分是详写部分,其中详写的是事实论据及其分析评论。但是所用论据不仅一个,因此要详写新鲜的事例,略写概述人们较为熟悉的经典事例。这样详略结合,能够使举例丰富翔实而要言不烦。

设置亮点的最佳位置有:标题、题记、开头、结尾、段首、段尾、过渡句段和关键段。

论点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把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作为文眼,即作为文章的亮点是至关重要的。

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篇章结构及其提纲的几个主要模式

最常见的论证结构安排和论证过程的“五步法”和“四步法”。

1.“五步法”:立论—论证—过渡—再论证—结论

第一步:立论——提出中心论点,也可以只提出论题。

第二步:论证——“立·摆·议·结”论说论据。

①“立”,立意,提出分论点一,照应中心论点。

②“摆”,摆出一两个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

③“议”议论,分析和评论论据,论证分论点一。

④“结”小结,照应分论点一。

第三步:过渡——承上启下。

①这一部分可以放在“论证”一段的结尾,或者放在“再论证”的开头,也可以独立写成一段。

②有时可以把“论证”和“再论证”两部分的分论点放在过渡段提出。即承上总结并揭示上一部分的分论点;启下提出下一部分的分论点。这种写法,过渡文字一般独立成段,或者放在“论证”部分开头。

③“过渡”可以是一个复句,也可以是一段话。

过渡段根据“论证”和“再论证”之间的层次关系选择关联词。可以用的句式如“既……又(也)……”、“一方面……另一方面……”(并列), “不但……而且……”“而且”(递进), “虽然……但是……”“但是”“然而”“不过”(转折)等。

第四步:再论证——再次“立·摆·议·结”论说论据。

即提出分论点二,摆出一两个论据,议论分析论据,小结照应分论点二。

第五步:结论——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提出应该怎么办。

如果立论部分只是提出论题,那么多数在结尾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四步法”: 立论—论证—再论证—结论

如果“论证”和“再论证”部分都在段落开头用相同的句子引出不同的分论点,或者用相同的句式提出分论点或者论据,那么可以不要过渡段,这一点我们在下一章详细说明。

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篇章结构的一般模式

结构的表现形式分为表现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和表现语言形式的篇章结构。

写作者一般先形成逻辑结构,再形成篇章结构;阅读者则一般先了解篇章结构,再理清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主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推理形式。例如因果、归纳、演绎和类比等推理。这在“论证与论据”部分再作具体介绍。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篇章结构及其提纲模式。

从中心论点所在的位置看,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模式一般有四种类型:

1. 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的模式,这是最常见的模式。

2. 结论中提出中心论点的模式,这也是常见模式。

3. 在题目中显示中心论点的模式。

4. 在文章中间的过渡段中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篇

提纲是作文构思阶段的产物。构思是从整体上对作文的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没有构思就没有作文,只不过有的构思因为时间短暂而不容易看出(有的构思需要成年累月呢)。文字符号表达的构思就是提纲。对作文来说,提纲既重要又必要。但是,笔者目力所及却没有见到比较完整而又详实的提纲编写方法。特作下文,以供参考指正。

首先需要谈谈如何对待提纲。一是文学性作文(即记叙文及其基础上的散文)应当编写简要的提纲,但不必严格按照提纲来起草。这种提纲不是逻辑关系的显示,而是主题、情节、形象和重点的展现,是心理图表,因而更多的是模糊性和情感性。妥当的办法是,经过构思,写出一个简明提纲,接着丢开提纲,自由发挥,任意起草。其实,这样起草时仍然有提纲起着观照的作用。仅仅在写不下去的时候,再参看提纲以便接续思路。二是科学性作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都要编写细致的提纲。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初稿。

提纲编写程序如下:

一、拟制标题。

(一)标题和主题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它服务于主题;标题可以更换,主题不能随意更换。

考试作文主导命题思想,都要避免以前的命题及其固定套路,建立在基础性和实用性上,给考生发挥的空间。试题会有时代气息,切合考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这样的命题,适应面广泛,力求考生都有话可说。

(二)审题立意考试作文大都是命题作文,也有不少规定条件、提供材料后让考生自己命题,这就一定要慎重而又缓慢地审题(自己命题也要审)。

古人审题常用抓题眼的办法,如《陋室铭》的题眼是“陋”字。古人将完整的题目分为题身、题神和题眼,如《依依惜别的深情》,题身是“惜别”,即主要内容,题神是“依依”,即程度色彩,而题眼就是“深情”,即核心关键。再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题身是“中国社会各阶级”,题眼是“分析”。古代审题方法,给今天的审题以启示。

今天的审题,同样是审核题意,明确题目要求,抓住关键,以使作文切题。审题是作文成败的要害。步骤如下:

第一步,明确题目和主题及内容的关系,分析每个限制词语,把握题眼及重点。题目中心词的修饰成份显示了限制范围。如《一位英雄的事迹鼓舞了我》,限制词语是“一位”和“英雄”。标题成份还限制了作文的文体、内容、主题、人称等。如《知识就是力量》,限制写议论文。而《一件应该忘记的事》,限制了写记叙文。

1.对标出取材范围和内容重点的标题,分析每个词的含义,再综合并把握题眼。如《给我教益的一件事》:“给我”,是指与自己有关;“教益”,要在作文中表明事件的教育意义,是题眼或重点,作文应以此为中心内容和基本线索。如《我的一个好习惯》,重点在“好”字。

第三篇

有关关爱的作文400字 关爱暖人心

关爱,像是一股力量,驱使你有了前进的方向;关爱,是一种精神,只要走过爱的身边,就会沾染着它的气息;关爱,更像一剂良药,让每个得到关爱的人幸福无比。

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在外婆家边上,有一位孤寡老人——张奶奶。她的生活既艰苦又寂寞……于是我每逢放假都去张奶奶家,陪她说说话,拿些蛋糕和水果,给她讲讲笑话,让她高兴起来。那个原本冷清的小屋,在我们的笑声中变得暖暖的。

冬天到了,我想到张奶奶坐在冰冷的椅子上肯定会冷。妈妈对我说:“宝贝儿,拿几个棉垫子给奶奶送去。”我说:“妈妈,这可是我最喜欢的棉垫啊!”这时我又想到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上面说‘只要给需要帮助的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慷慨。’我二话不说,迈开大步跑进了张奶奶家,替她垫上了温暖的棉垫。

大年三十到了,外婆炸好了五六个春卷,我用纸包着,快步走到老奶奶家递上春卷,唱了几首学校的歌。老奶奶吃着春卷唱着歌笑着说道:“天天,你真懂事!”

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时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好。

第四篇

关于关爱的作文700字 雨中的关爱

关爱, 可以温暖人心;关爱,可以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关爱是人民心中最为柔软的一块地方。

记得,那时我上三年级。这是一个天色阴暗的下午,我要去哥哥家玩,我在路上飞快的跑着,生怕雨下了下来。可天气硬是要和我对着干。天空变得越来越黑,好像哪个顽皮的孩子把墨水打翻,染黑了天空这块美丽的画布。雨渐渐下了下来,逐渐变大,如同一位打翻了墨水被大人责骂而嚎啕大哭的孩子一样。

我跑得太快了,没注意脚下的一块石头,被绊了一跤,我整个人都摔进了水坑中,身上被脏水弄得到处都是,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膝盖上破了一大块皮,血肉模糊。我强忍着痛想走几步,可是脚怎么也动不了。只看见远处有一位阿姨她好像看见了我,她加快脚步走了过来。这个阿姨用伞遮住了我的头,她见我伤得那么严重便问我家住哪儿,当我告诉她我家地址时,她摇了摇头,又对我说:“小妹妹你伤的那么厉害,家又离这儿那么远,我还是先带你去医院吧。”我点点了点头。她将我背了起来,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她安慰我说:“小朋友,不要害怕,阿姨现在带你去医院啦。”阿姨说着到路口去打的士,我坐进的士后,终于忍不住痛哭了出来。阿姨见我哭了就连忙安慰我,对我说:“快了,快到医院了,再忍一下个好了,加油啊!”我点了点头。

终于到医院了,阿姨将我背进医院,找医生给我看看。当做好检查后,我的眼泪再次流了出来,阿姨问我为什么哭,我心里十分感激这个阿姨,可不知道要怎么开口好,我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我不哭了。阿姨问我家长的电话号码,打电话通知我的父母。当爸爸妈妈赶到医院后,阿姨已经先走了。妈妈问我这个阿姨是谁,我也不知道,因为这个阿姨没留下姓名,没留下一点儿关于她自己的消息。

原来陌生人之间也可以互相关爱,就如这位阿姨关爱我一样。我与她素不相识可她却乐意帮助我。关爱可以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灵。

第五篇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险越加,越加越险,人把生态义务扔进长江,长江把人的生存权利冲进大海。”这是我在望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湖群在消失》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正在诉说着,诉说着人类的行为是多么地愚昧,而人类自己替自己设下的陷阱又是多么地可怕啊。

在读完《湖群在消失》一文后,一种忧虑一种不安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在网上,我看到了曾经星罗旗布,散珠碎玉般的湖泊,是多么地令人神往。这些湖泊,容纳百川,调节着洪峰,与长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但近几十年来,人们围湖造田,水土流失使这些湖泊的面积剧减,5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的围垦和河道淤塞,而丧失的淡水储量已超过两座三峡水库的防洪容量,这是多么触目惊心而又可怕的现实啊!这么说来,大自然报复人类也就再所难免了。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称号。1949年时,面积在0.5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确实多达1066个。经过40年的水土流失和围垦,只剩下了300来个,湖泊面积反为先前的1/3,湖面锐减达600平方公里。

“1066”“330”“600”这些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些数字正意味着湖泊在逐渐的消失,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也正一步一步迈向死亡之神的怀抱。

湖泊在哀求:“人们请爱惜我,保护我,合理的利用我吧!”

湖泊在哭泣:“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以前的我,幅员辽阔,美丽而又和谐;可现如今呢?我却已经面目全非了,不但如此,连我最宝贵的生命也要遭受威胁。”

但愿人们能够听到它们的呼救声,加入到保护湖泊的行列中来。

在大自然无情而又无奈的报复下,人们总结出一个结论: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尽到我们应尽的责任。所以我们应该退耕还林,归田还湖,应当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了子孙后代安宁的生活,为了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关爱家园,共建和谐社会。

第六篇

当我得知苦命的孩子从没过过一次生日时,心里暗暗有了主意。我们设法打听出了他的生日,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起来。心灵手巧的女生为他制作了生日花冠,我亲自为他设计了生日贺卡,同学们都在上面写下了一句祝福的话,一切在秘密中进行。生日当天,我把他唤到办公室,为他洗了头,理过发,和他一起来到班上,班长蒙上他的眼睛,同学们齐声高喊:祝你生日快乐。

面对摇曳的烛光,热情的笑脸,看着生日蛋糕上“我们爱你”“鼓起勇气往前往走”… …这些滚烫的话语,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憨厚的笑容,我们发现他相当的帅气,只是被晦暗和窝囊遮蔽的久了。此后,同学们主动和他交朋友,一起关心他,爱护他,接纳他,使他逐渐溶入了班集体的怀抱。后季,一场流感突如其来,他上山挖药为同学们熬成汤服用,我们班没一个人因为流感缺课,更是让大家对他寡目相看,我还把他的座位调到了窗前,让他离开了那个一直属于他的阴暗角落,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就能照到他幼小的身上。

慢慢的他整个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再木讷,脸上有了笑容,有了孩子的活泼和聪明,学习成绩也是直线上升,老校长摇摇白发苍苍的头:“奇迹啊,真是奇迹啊,我从教三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在一个同学身上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当时我们都以为你是白费力气呢。”渐渐的,有个同事发现了一个秘密:这孩子不光是学习好了,而且越来越漂亮了。我和同学们的努力总算没白费。我想是爱唤醒了他作为人的尊严,是爱改变了他。

缺少爱的阳光照临的心灵是枯瘠,没有爱的雨露滋养的生命是苍白,而当爱的春风拂过,万物皆为之改容,哪怕是一毛不生的荒漠,何况是万物之灵长的人呢。

第七篇

看!这里热热闹闹的,是干什么的啊?哦!原来啊,是我们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社区慰问“空巢”老人。

我们看望的是第一位是陈若华奶奶。一进门,我就领悟了什么叫“空巢”老人,原来就是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老奶奶的头发花白,一脸的慈祥。看见我们的到来,奶奶激动地拉着我们的手不放。于是我们便扶着奶奶在椅子上坐着,我帮奶奶捶背,同伴们为奶奶表演节目。奶奶激动得流下泪水,不停地拍手叫好。接下来,我们又去看望了王奶奶和武爷爷,看到爷爷奶奶们真正舒适地享受到了我们带给他们的快乐,脸上洋溢着温馨的笑容,我的心里也感觉暖暖的。

我们大家都沉静在美好快乐的时光中,看到爷爷奶奶们快乐的笑脸,我们心里有些依依不舍,但最后我们还是齐声说着“爷爷奶奶再见”,不舍地离开了体育社区。

看到她们,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我下定决心,以后要好好学习,再也不让爸爸妈妈操心了。我要孝顺他们,爱他们。更要在长大以后建一座“空巢”老人的乐园,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成为他们的“儿女”,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去关心老人们,那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第八篇

一头纠结的乱发,一双犹如小老鼠般惊恐的眼睛,脸上不知是多日未洗还是生了癣疥,脏兮兮的,反应那么迟钝,全然不像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活泼乖巧,讨人喜爱。我敢断定他是我初为人师所见到的最没出息,最不讨人喜欢的学生了。

他总是自觉坐在最黑暗的角落,好像只有坐在那里他才觉得安全一样。没人愿意和他同桌,学习委员写来欠交作业名单他每次都赫然在列;每次课外活动,他都没精打采,慢吞吞的走在最后面,仿佛是被罚的囚犯,他走路总是低着头,小心翼翼的像躲避脚下的什么东西一样。老师们提起他总是“唉,唉”的连声叹气,他没一个好朋友,没人和他玩,连最胆小的女生都会欺负他,这只丑小鸭,有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的一天吗?我深深的为他担忧。

我使出浑身解数,不遗余力的帮助他,努力的要让他变个样子,但不管我课上提问,还是下课给他吃偏心饭,他还是老样子,还是交不上作业,听不懂课,除了搞卫生积极能干外,看不出有什么特长,让人觉得很是泻气。我决定使出最后一招;家访。和他家人沟通一下,双方联动,形成合力,看有没有效果。

踏进破败的民房,几只鸡在园里打盹,走进黑暗的小屋,一个矮小的妇女费了好大的劲才从土炕上下来,她有着弱智者特有的长相;过窄的额头,古怪的面庞,说话的声音那么的古怪难听,她语无伦次的讲述了家中的基本情况;孩子的父亲在煤矿拉煤时死于塌方,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挖药买钱供经自己上学,还会喂猪。临别时我摸出身上的全部零钱放在小桌上,几乎像逃一样离开了他家。一定要改变他,否则我就对不起那个我不曾谋面的男主人。

第九篇

今天是重阳节,老师带领我们到体育社区问候三位空巢老人。

我们先到了陈若华奶奶家,进了门,我才发现陈奶奶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生活,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为了让陈奶奶高兴,我们表演了一些我们自己编排的小节目,有小提琴独奏《茉莉花》,小合唱……才表演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陈奶奶的眼睛里有泪水在打转,我估计陈奶奶是想念远方的儿女了吧!这时,我想起了电视里的公益广告“Family”,小的时候,父母牵着我们的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长大的我们搀扶着弯腰的父母,为他们遮风挡雨。但是看到陈奶奶孤单的一个人,我心里不禁有一阵酸痛,难道她的儿女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很孤单,很想念他们吗?快要离开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代表三实小的同学们祝福陈奶奶,我先开了个头说:“祝陈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接下来我们又去了王作秀奶奶和武言诗爷爷家,我们的节目都给老人们带去了快乐。更巧的是,今天是武爷爷的生日,我们陪着武爷爷过了一个既开心又特别的生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关爱身边的每一位空巢老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有时间我们要多去关心他们,陪陪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孤单的,让他们感受身边是温暖的、幸福的。

第十篇

关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关爱,是你迷失道路上的一根指南针;关爱,更是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伸出的援助之手。提及关爱,我就会不禁地想起我的朋友——王锐彬。

王锐彬是一个善良的人,长得眉清目秀,并有一对很灵敏的耳朵。每次,我在距离他很远的地方说话,他总能听得一清二楚。偶尔,我说了他一句坏话,他总会生气地说:“你为什么要说我坏话啊!”搞得我们俩的关系一直都很差。但是,自从那件事情发生以后,我们俩竟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那是在我读四年级的时候,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王锐彬在玩“骑车抓人”的游戏。我当人,而王锐彬当鬼。当我就要甩掉他的时候,突然来了个急转弯,一不小心就摔了个“四脚朝天”,而且还把腿给摔破了。顿时,鲜血直流。当时,我痛得哇哇大哭。这时,王锐彬匆忙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怎么了?伤的怎么样了?”我指了指伤口,“哎呀1怎么这么大的一个伤口,该怎么办呢?”他看了大叫一声。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立刻向我要了手机。我不知道他接下来要做什么,不过还是把手机给了他。王锐彬拨通了我妈的电话。并说:“阿姨,请你赶紧下一来,他在4号楼和5号楼之间,并受了伤……。”听了这些话,刹那间,我热泪盈眶并对他说:“谢谢你,王锐彬。”他微微一笑,说:“没事,坚强点,妈很快就会来。”最后,他和妈妈一起搀扶着我回家了。临走之前还跟我说:“好好养身体,快点好起来。”这句话到现在还一直温暖着我的心。

从此以后,我们都互相关爱,成了最要好的朋友。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关爱,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