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写事的记叙文高中

关于写事的记叙文高中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写事的记叙文高中,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关于写事的记叙文500字 拔竹笋

春天到了,田野里的油菜花悄悄地开放了,轻轻地在温暖的春天中摇曳着,金黄色的迎春花也开了,张开了小嘴巴,歌唱着这美丽的春天。

花田里,花儿欣然怒放,看,这粉色的茶花,大红色的是杜鹃花,多像一片五颜六色的海洋呀!如果一个画家能画出这样的画,那么这个画家的技术一定很高超。

我家附近的小山上,许多笋长了出来,我弟弟和妈妈决定去拔笋。

“拔竹笋,拔竹笋,一个,两个,三四个......”我哼着自己编的小曲儿,愉快地来到一片竹林。到了竹林后。妈妈说:“你们仔细看一下我会怎么拔竹笋的,再自己去拔。”说着,只见妈妈双手捉住一颗竹笋,身体向后仰,使劲一拔,一个笋就拔了出来,我和弟弟在一旁开心地欢呼:“老妈真棒!”妈妈做完示范以后,给我们分组,我和弟弟一组,妈妈一人一组,分好组以后,就各自去拔笋了。

我和弟弟分别来到一颗笋前,双手抓住笋,使劲地拔了起来。一会儿,弟弟把笋拔了出来,而我呢,不但没拔出笋,反而重重地摔了个“狗啃泥”,弟弟在一旁笑弯了腰。哼,此仇不报非女子!于是,我继续拔,终于,我把这颗笋拔了出来。后来我掌握了要领,所以笋拔得越来越快......

到了集合时间,我们三人各自拿出自己的“战利品”,妈妈拔了八个,名列第一,我拔了六个,名列第二,而弟弟,哈哈,他只拔了三个,是最后一名。

傍晚,我们头顶着夕阳回到了家。晚上,妈妈做了香喷喷的炒竹笋给我们吃,那可真是山珍海味呀。

第二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怎样写好写事的记叙文(2)

二、写事记叙文的具体指要。

1、记叙一件完整的事,从一件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选取的事,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1)通过自己学习绘画,刻苦自励,认识到绘画犹如爬山,一步步必须付出特别的代价。可以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不太感兴趣,之后受到启迪,画泰山看到了挑山工,认识到学习犹如挑山工,要经过十八盘,才会成功。

(2)可以选取自己学习游泳、书法、钢琴等刻苦努力、思想变化的事实,来反映—件事情必须持之以恒才会成功的道理。

(3)可选取生活中自己喜爱的事,如炒菜、看书、爬山、郊游、垂钓等方面,通过爱好的缘由,爱好的动摇,爱好的进取,来反映自己努力追求的精神。

(4)可以选取自己对体育项目的酷爱,来反映自己认识、思想的真谛。如写自己是个守门员,就要认识到足球的团体配合;如写自己是乒乓球队员,可写眼睛跟球的速度,眼睛里都是小小亮亮的球,来说明专心致志;如写练习长跑,可重点写每一步就是55公分,训练不管是在刺骨的寒冬,还是在酷热的暑夏-----要写好一件事,重点不是在成功,不是在鲜花,而是在鲜花与成功的背后,那艰辛,那痛苦,那矛盾,那困惑,那分歧,那牺牲,那失去的欢乐,那不屈的挣扎,那才有意义,那才真实。

(5)要选取那些不平坦、不寻常的事,往往挫折才会吸引人,惨苦才会感染人。曲折是对人的意志的磨炼,痛苦是对人生的洗练,困惑是对人生的考验。挫折、惨苦、曲折、痛苦、困惑,写得真切,写得具体,才会升华主题、思想的层次。所以选材时多选这些内容。 (6)要通过记叙事情来升华主题。下象棋粗心大意,从而认识到骄兵必败的道理;给茉莉花浇水过量,从而认识到事物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道理;拿着菜谱炒糊了,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学骑自行车摔倒无数次,认识到成功来自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因小矛盾同学不说话,之后和好,认识到友谊是建筑在真诚基础上的道理。

(7)还可以选一次失误,一次误解,一次分歧,一次争吵,一次忍耐,一次觉悟,一次自责,一次不理解,一次好心未得好报,一次热心对冷漠,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

2、记叙多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去写。倘若是记叙文,必须写自己的事;倘若根据材料 写记叙文,那就根据材料去写。

(1)写习惯:可以写爱闲事的习惯,通过爱管闲事的几件事,别人虽有不同看法,自己却自得其乐,来展现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他人的态度。

(2)写责任:可以选取生活中展现自己责任心的事例,如拾到了同学的钢笔主动交到了传达室,并不留名;大同学欺负小同学,自己主动上前劝解,还落了个没趣;看到缺斤少两的商贩与顾客争吵,自己也上前左右一番;母亲生病,爸不在家,自己也能端一碗热汤面送到妈妈身边;医院找错了零钱,竟能挤上去退给人家,却落下了“加塞”的名声,等等,来展现自己作为当代中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应抱有的正确责任,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会把它付诸实践。

(3)写觉悟:可以选取生活中提高觉悟的两三件事,来展现自己觉悟的提高。

从同学日益相互封闭的现象中,认识到自己应去做点什么(相互帮助);

从家长的日益操劳中,觉得自己应去做点什么(报得三春晖);

从教师的苦口婆心中,觉得自己该去做点什么(奉献);

从同学不幸的遭遇中,觉得自己该为同学做点什么(同情):

从平凡无奇的交往中,觉得自己应该珍惜什么? (珍惜友情,平平淡淡才是真)

从同学的矛盾中,觉得自己应消除什么? (消除误解)

从原来初中同学的成绩中,觉得自己还缺少什么? (恒心、忍劲)

看到社会的不良现象,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什么? (责任)

(4)写珍惜:可以选择一件事去写,也可选择几件事,围绕“珍惜”去写。

可以是抽象的,如幸福、生命、时间、人格,也可以是具体的粮食、环境等等。

从一个人短暂的生命中,体会怎样去珍惜生命。

从时间的短暂中,认识怎样去珍惜时间;

从人与人的交往中,体会怎样珍惜生活;

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体会怎样珍惜环境;

从植被的破坏中,认识到怎样珍惜自然生态平衡;

从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中,认识到怎样去珍惜情感;

从经历假冒伪劣的一次切身感受中,认识到怎样去珍惜人格;

从一次不爱惜粮食的现象中,觉得应当怎样珍惜劳动成果;

从同学的矛盾变化中,觉得应当怎样珍惜友谊。

(5)写考验:可以选取的材料:军训对人格的考验;生存夏令营对生命与抗争的考验;父母不在家,自己怎样烧水做饭,面对生活的考验;班主任老师生病,学校要举行大型课间操比赛,自己是班长,面临特殊的考验;遇到一位老人晚上迷失了方向,自己面临心灵的考验:一只雏鸟不幸从树上掉下来,老鸟在树上急急地叫着、跳着,自己面临着要小鸟还是放小鸟的考验……

第三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怎样写好写事的记叙文(1)

一、写事记叙文的总体要求。

一篇叙事的记叙文无论写一件事或几件事,都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也就是说要写的几件事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事情也不一定都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些人做的,但这些事应该有内联系,共同说明一个道理,为一个中心服务。

一篇叙事的记叙文要想写得好,能抓住读者,还要在中心明确的基础上,把事情写得完整、具体、生动,要把六要素交代清楚。具体、生动是使中心思想明确的重要条件。如果每一件事情都概括地写,整篇文章的中心就谈不到明确了。因为记叙文是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说话的。当然,除此之外,还得注意详略得当,处理详略也是由中心思想的要求来决定,对层次的安排也是如此。

第四篇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在内容和语言两方面应是一个统一体,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会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质量。历年来中考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都不胜枚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作文得分相差如此之大?中考的记叙文到底该怎么写?

一、片段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通过这些描写,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人物有血有肉,丰满照人,跃然纸上。如一位同学在题为《忘不了他》中这样写道:“……黑暗中,老人佝偻着背,用力而有节奏地拽着钟绳。老人中等身材,背稍驼,黑白掺杂的头发胡乱地倒在头上,黑瘦的面颊上几颗不很明显的麻子躺在皱纹里,然而并不觉得难看,反而更显得老人温和慈祥。”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调动了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立体化地表现了这位老人的独特身份和个性特点而没有脸谱化。在写人时,还可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和抑扬技巧,使所写人物具体、生动、真切。

环境描写分生活场景描写和自然景物描写两种,它们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衬托人物形象,渲染当时氛围,抒发作者感情服务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教室停电的场景描写:“灯火通明的教室一下子变得一片黑暗。差不多与此同时,‘啊——’,几十个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喊叫。这喊声里有惊诧,有叹惋,也有愤怒。顿时教室里嚷成了一锅粥。‘早不停,迟不停,偏要在这个时候停,真见鬼!’‘距离中考只有418小时了!’‘电老虎可真不长眼!’‘同学们,安静点!’这是班主任王老师的声音。教室里渐渐恢复了平静,‘你看外面多美啊!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为什么不到外面去赏月,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呢!’被誉为诗人的张伟提议。‘好!’很多人表示响应,一个一个走出了教室。这时,有人点燃了一支蜡烛,几个女同学开始聚在烛光下继续看书了。”在这段学习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描写中活画出学生们对停电的埋怨和对时间紧迫的无奈及忙中抽闲欣赏月色、放松心情的愉悦,描写真切、到位。

二、叙事写人。记叙文写作离不开写人叙事,总要通过事件写人,通过人物写事,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侧重于通过叙事和人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如《这堂课真难忘》写道:“‘朋友,别哭,我永远是你的依赖;朋友,别哭,你永远在我心灵的最深处……’随着歌声响起,我们的主题班会‘心灵的交流’拉开了序幕。‘今天召开这个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表达自己的心声,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班长的话音刚落,施红就走上了讲台……。”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侧重于叙事,通过具体生动而又有时代特色的典型事件的记叙来反映时代和人物的精神风貌。《2000年回母校》一文中这样写道:“‘21世纪,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在新世纪的第一天,有什么活动能比回到母校,参加她的50周年校庆大典更有意义呢?’‘我不由得陶醉在往日的回忆里。’”该同学回母校参加50周年校庆而兴奋不已的激动心情和神态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叙事清楚、简洁。

三、表达方式。我们说,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但这并不排斥其他方式的介入,相反,应当融入议论和抒情的成分,此乃“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之谓也。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升华(深化)。议论的作用在于揭示记叙的事物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使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当然,记叙文中的议论当简明扼要,以少胜多。刘勰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叙中的抒情能够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但要注意抒情贵在真挚、自然,切莫无病呻吟。《真情》一文的作者这样结尾:“真情,人间有的是真情,它永远存在于你和我,我和他,他和你之间,只要自己给人以真情,便会享受到别人的真情。”在题为《祖国的文字》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美丽的中文寄托着沉甸甸的思念,沉甸甸的希望,沉甸甸的热忱。愿所有炎黄子孙的这份挚爱汇成一股巨流,结成一条最坚实的纽带,把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永不分开!”以上两段议论、抒情性文字要言不烦,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了深化、升华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也是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的闪光点。好的抒情、议论有时甚至能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因此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不要忽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好处。

四、真情实感。那些空泛浮夸、虚假造作、描写失真的假、大、空的文章是作文的大忌。同学们要在记叙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莫“为赋新辞编故事”,有的同学为了突出人物悔过的真诚,竟写人物用心爱的丝巾擦教室的窗户;有的同学写战胜一次小小的挫折,夸大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更有甚者,为了表现自己的坚强,人为地制造了诸多“车祸”、“天灾”、“父母患绝症双亡”之类的悲剧在自己身上,以博得阅卷教师的怜悯与同情。有的同学常抱怨,学习紧张,活动范围就是两点一线的家、校,没时间看课外书,了解外面的时间和机会很少。果真如此吗?实际上并非生活薄待了这些同学,而是他们的视觉、听觉处于一种休眠自闭状态,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罢了。其实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一草一木,亲人朋友多得很,值得我们动容的人和事可谓俯拾皆是,只要同学们“放出眼光”,用心撷取生活中的鲜活而多彩的浪花,就一定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五、创新立意。千人一面的文章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同学们一定要懂得“文必独创”的道理。在上海市曾经的中考作文题《良师》的写作中,有的同学只是写一些平凡的小事而没有从中发现它们的不平凡之处,没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颖和深刻之处。对此,同学们拿到作文题时,一定要发散思维,当你首先想到的一、二个立意应摒弃,因为你所想到的,可能是与其他同学“所见略同”,当你挖掘出第三、四种立意时,你可能就是独一无二的了。

六、用心审题。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此话对作文同样适用。有的同学一看到文题即奋笔疾书,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谬之千里。因此,每当作文时,在审题上大约要花5-6分钟的工夫,审清题后再行文。如《难忘那目光》要求写生活中给予自己帮助、鼓励、爱护的目光,使自己积极向上,不再徘徊,可竟然有些学生写成了自己宠物的“目光”,令人哭笑不得。再如《尝试》这个文题,其基本意义是一个人或一些人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从而获得某种感受或启迪。这里的“主动”、“第一次”最为关键,审题时要花心思。可惜的是,很多同学只写了“第一次”而忽略了“主动性”,其结果可想而知,不言而喻。对此,同学们要足够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因小失大。对于记叙文写作中的其它诸如选材、语言、结构、开头、结尾、过渡等问题也应予以训练和指导,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第五篇

寒假里闲着没事,总会一遍一遍想着班上以前的一些趣事,想着想着就会神经质地笑出声,期待着快快开学的那天。

开学第一天,来到教室,呵,熟悉的教室、熟悉的面庞,隔了一个假期,想说的话太多却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笑一笑,点一点头。李老师说这是我们相处的最后一学期了,“连皮带肉”算还有三个月时间,好好珍惜。

心里一阵恍惚,我回头,竺忆正趴在桌上傻傻地笑,露出极为可爱的像小铲子似的门牙;赵乐无聊地托着脑袋,痴痴地想着心事,样子像极了憨憨的“趴趴熊”;顾泽泽和王琰推推搡搡地说笑着;陈江川的头不安分地转动着,与他前后的人有事没事地搭着话……

哦,多少熟悉的笑脸!隐约间,我甚至能听到我们快乐的笑声,但是,再三个月,我们这帮调皮的一起共渡了六年的同学们,真的要各奔东西了吗?我不敢想像,当我走进一个陌生的集体时,还可以这样放声地笑吗?我心不在焉地听着前边的顾思启哼着不成调地歌曲,一边呆呆地发着愣。

忽然,一张白色的“纸”飞机飞了过来,砸在我的笔袋上,“啊,sorry,sorry ,不小心不小心……砸错了,原来是要向‘叶子’发射的!”“这也叫飞机?我不以为然地指着那轻盈的纸片,捡起来用力飞向叶浩昕,他马上抱着脑袋大惊小怪的尖叫着,我也被逗笑了……

这样的快乐,还能持续多久?

六年了,六年,是沉甸甸的友谊、是满满的记忆、是我们童年的成长的见证。

我愿用心珍藏这一张张生动的笑脸,永远,永远……

第六篇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句诗道出千古英雄豪杰面对世事沧桑是心中的伤感,因此,获得共鸣,流传成为千古绝唱,传唱至今。当我走在校园广阔的操场,手携夕阳余晖,展望青山红艳,触景生情,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诗中的悲婉,才真正有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心境。这便是事实的力量。

看电视中的辩论赛,双方辩手口若悬河、尽展才华。忽然发现,这滔滔才气都来自铮铮的事实,只有铮铮的事实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它是论辩所依靠的。“诡辩””、“狡辩”有时也能迷惑别人,但在铁打的事实面前,它形同虚设,成了一张一戳就破的白纸。“事实胜于雄辩”。读《小石潭记》千遍,不如到寂静幽深的竹林里体味柳宗元“凄神寒骨”的凄清;常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不如在皓月当空之际体会李白久远的思念。事实是景,令人触景生情,事实如雄辩,令人心服口服。事实孕含真理,是辩论的武器,更是我们值得深思的依凭。

《三国演义》中有段诸葛亮激周瑜齐心抗曹的故事。诸葛亮说曹操百万大军可用“江东二乔“而退。曹操好色,这是周瑜所知道的,但用到了自己的妻子身上,这也是说什么也不能答应的。因此,诸葛亮在说服周瑜是用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小乔是周瑜的妻子。但要让精明强干的周瑜相信曹操兴兵百万是为了迎娶二乔,那就显得有所牵强附会了。于是,诸葛亮又引用曹植新作的诗句这个事实来说明前一个“事实”。一句“揽二乔以乐东南兮”的附会事实诗句,彻底打破了周瑜的心理防线,使他对曹操的“欺人之甚”勃然大怒,下定决心共抗操军,终造就出赤壁之战这个名扬天下,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在这里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事实”的重要,没有两个都是事实的“事实”,诸葛亮他就是舌辩莲花也无法说服周瑜的。由此可见,事实的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事实”被用来成为左右历史,攻城略地、谋取皇位,赢得战争的武器,左右着历史的发展,引领着人类的思维?

事实的力量,便如那在暴风雨之前闪电般在海面上穿行的海燕,有时虽渺小,平常、普遍,但却能让感受着获得坚强的灵感。

事实的力量,便如那浩渺的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普照大地,净化心灵,让相互信任着获得生活的安详、幸福。

事实的力量,便如那夏日里飞速飘过的一阵清风,虽时间短暂,灵犀一闪,却能给人以感悟,清醒,让人决断。 尊重事实,正视事实、运用事实、相信事实的力量吧。那样我们的生命会更加坚实。

第七篇

我出生在山东阳谷的一个小村子里,当时村子的东头是学校。

学校里大概有十几间房子,墙是下面一米是砖砌的,上面用土做的那种,房顶也是土的,下雨的时候有时还会漏雨。

课桌和凳子是用水泥板和砖垒起来的,冬天坐上一天也不会把它暖热的,所以每个孩子冬天都会从家带个棉垫子放在屁股底下。

村里当时还没通电,自然就没有电灯。当时是从二年级开始冬天就上夜自习的,每天晚上我们提着自制的煤油灯,一晚上下来,鼻孔总是被煤油灯冒出的烟熏得黑黑的。老师也会每个晚上都在那里陪着我们,给我们辅导功课,鼻孔也会不例外的被熏得黑黑的。

老师的办公室并不比我们教室的条件好,简单的教具放在老旧的办公桌上,唯一奢侈的是一架老旧的脚踏风琴。白天屋子里也不是那么光亮,下雨的时候也是会漏雨的。

整个学校除了校长是公办的老师外,其余的都是民办老师。那样艰苦的条件,又有哪个老师愿意来到这穷乡僻壤呢?

然而,就是那样的环境和条件,学校依然是我们每个孩子的诱惑。因为在那里,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在那里,有我们喜欢的老师!

当时老师的工资是很低的,如果不是热爱这个职业,喜欢和我们这些孩子在一起,还不如上窑摔砖坯挣的钱多。正因如此,现在回忆起来,对小学的那些老师除了感恩之外,更增添了一份敬佩与感激。

当时教我的老师都是和我一个村的,一个叫龙光,一个叫龙安,还有一个叫长军,因为都是姓徐的,所以我们从不称呼他们为“徐老师”,而是把名字一并叫上,叫他们“龙光老师”, “龙安老师”, “长军老师”。

老师们都是民办的,自然家里都是有地的,记得当时地还不少,每人人均两亩多,当时也都已经结婚,家里都有孩子,所以他们除了给我们当老师外,还要在放学后下地干活。

当时我们早上也是会上课的,然后放学回家吃早饭,吃完早饭再去上学,一直到下午放学。老师也会在我们放学后赶紧去地里帮衬一把,至于我们的作业和备课,我想老师们大多是在夜里完成的。

现在村东头的学校早已经不在了,几个村的孩子们都集中到了镇上的一个学校去上课,那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公办的老师,有新的桌椅,有电灯,有风扇,条件比起我小学的时候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我小学的老师也早已经不教课了,想想他们也该是已经老去,到了儿孙满堂的年纪。每每回忆起来,他们的音容笑貌还是会时常出现在眼前,记忆中的他们仍然是年轻模样,带领我们在简陋的教室里读书写字、演算数学题。

无论时光匆匆多少年,无论他们现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他们依然是我此生的老师!九月十日,是所有老师的节日,我小学的老师,祝你们节日快乐!也祝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

第八篇

我的小学生涯中有4个好朋友——陈伟、陈胜亮、陈锦鹏、陈立勇。其中和我最要好的的还是陈伟,我也“恨”他,他在我们读六年级上册的时候就离开了我,远离异国,也就是他给我留下这个悔。

就在我们欢声笑语的时候,一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般的劈像我的心:陈伟要在2009年10月5号去美国。这个消息让我伤心几天,班上的同学给陈伟开个欢送会,老师说每人都要给陈伟一句祝福语。我不想。因为我不想接受这个事实,我不想看到我这个最要好的朋友离开我的身边。每天我都在家里痛哭失声,到了班上把眼泪擦干,怕别人看见我的丑态,就因为这个,班上的人都议论我,说我没人情。其实我每天在家都捂着被子偷哭,毕竟是6年的同学,况且,我和他是最要好的,我怎么可能不伤心呢?我是比谁都伤心的,终于我和他相处的时间快到了,9月30号是我和他相处的最后一天,我此时真的很希望时间停止,不让他离我而去,但是,亲人分离也是很痛苦的,我能体谅他的心情。到了,到了,9月30号到了,我多么希望我可以不去读书,以便他勾起我种种回忆;我多么希望我没这个朋友,这也可以不让我伤心、难过;我多么希望我失忆了,这样我就不知道所有的事。但这些是不可能的,我最后还是上学去了,后来放学,我想跑过去跟他说一声:“再见,希望我们能再见到面。”可是他已经走了,他这一走就是向美国前进,我挥泪而别。

离得越远,思念越近,在怀念的时候里,请不要忘了我,就如同我时时没有忘了你一样。我默默地摘下圆月中的那金桂新枝,编织一个相思的美梦,遥寄给远方求学的你。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朦朦胧胧,潦潦草草。不论是获得还是丢失,朋友都还要继续,让我们潇洒地挥挥手,不再回头。你我虽然相隔千里,但彼此却心心相连。。期待一次惊喜的通话,一封意外的信件,一刻相聚的欢愉,一夕促膝的长谈,一束鲜花的清香 ……朋友,我只期待着一丝喜悦来自于你。思念,像一条流不尽的江河;思念,像一片温柔轻拂的流云;思念,像一朵幽香阵阵的花朵;思念,像一曲余音袅袅的洞箫 ──愿江水、流云、花香、箫声,都乘着这淡淡的月色来到你的身边。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不知你是否能想起我,和我们的友谊,我们用双手紧紧地握别,让感觉在手中轻轻撩过一份温馨,我们紧紧拥抱,让友谊坚持下去,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默默地分手,正如当初默默地相遇。 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流水匆匆,岁月匆匆,唯有友情永存心中朋友。朋友,昨日之别,我不会忘记的,也不会忘记我们以前的美好时光。朋友,再见!朋友,保重!

第九篇

今天是军训的第二天,我们就迎来一个艰巨的任务——十公里的野外拉练。

起初我听到十公里的拉练任务还觉得很轻松,应该能够轻而易举将它拿下。毕竟,我对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早晨7:30,拉练正式开始。心里对着未知的拉练既期待又有一丝地担忧。

边走边看看沿途的风景,开始还是很轻松。渐渐地,手上的水杯成为了我最大的负担。教官规定水杯一定要左手拿,只能照做。大概走了三四公里吧,我的左手变得酸痛,继而又有丝麻木。加油!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走过乡间的小路,越过黄泥满地的土地,转弯来到一条视野开阔的大道上。我满心认为自己即将到达目的地,马上就要看到胜利的曙光了。腿部的肌肉已经开始提出抗议,可着劲地和我作对,不断劝说我放弃。不,不可以,绝对不可以。Keep on!

“同学们,还有一半,坚持!”什么!还有一半,没关系,我可以坚持!尽管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向我抗议,但还是在旁边同学相互鼓励下向前。

双腿的无力,手的麻木,呼吸的沉重都让我全身难受,时而的跑步更加让我心力交瘁。

历经漫漫长路,终于完成了此次拉练。走进军营大门的那一刻,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喊出响亮的口号,像是在宣告胜利。

这次拉练让我知道了团体的力量,互相鼓励是多么美好的事。

无论多么困难,人体多么疲惫,只要咬着牙坚持,就会成功。

第十篇

我们身边有许多许多的英模,例如:舍小家为大家军人、英勇无畏的警察、还有那些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今天,我就要来说说我眼中的英模们。

2005年10月,警官罗金勇与妻子罗映珍利用公休日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临危不惧与3名毒贩进行了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但是,罗金勇在昏迷之前,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竟是那句带着微微颤抖:“800克800克800克”,这是他凭着丰富的经验,在检查装着毒品的塑料袋时,做出的判断。难道,他不是英模?

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战攻占391高地的战斗中,邱少云所在连队奉命担任突击任务。为了顺利通过391高地前3000米的开阔地带,部队在进攻发起前一天深夜进入阵地,潜伏在离敌人阵地仅60米处的草丛中。第二天上午,敌人开始向阵地前沿发射燃烧弹。一颗燃烧弹在离邱少云仅两米的地方爆炸,大火立刻猛烈燃烧起来。这时,邱少云只要滚到前面的小河沟里就可以马上脱险。但为了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地趴在地面上。野草烧完了,衣服也被烧成了炭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邱少云都没有吭一声,没有动一下,为了最后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才21岁。难道,他不是英模?

过年了,家家户户团圆在一起,有说有笑,喜气洋洋。而这时,那些保卫国家安全的军人们,却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此刻,他们是多么渴望与家人团圆那!可是,为了祖国的安全,他们没有半句怨言。难道他们不是英模?

英模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去细细的观察,你会收获很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