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言论的作文提纲(精选10篇)

关于言论的作文提纲(精选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言论的作文提纲(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言论的作文提纲(精选10篇)篇1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始终把学习教育活动和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突出以人为本,制定措施,边学边改,做到学习实践活动和正常工作两不误。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有力的推进了我个人工作和各项工作的健康开展。

一、学习认识提高。

我紧紧抓住提高思想认识这个关键,认真学习,边学习边思考,提高了认识,学习心得;真真切切感受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文章来源于 ]

二、广泛征求意见。

三、提高服务意识。

总之,通过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我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但眼前取得的实效只是初步的,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我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在科学和务实上下功夫,以科学发展观为引擎,助推事业的发展。

关于言论的作文提纲(精选10篇)篇2

很多同学在写议论文的时候都很少提前构思、列个提纲,在考试的时候往往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东一榔头西一斧子,写着写着就和自己一开始想的那个作文差了十万八千里。这都是没写提纲惹的祸。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议论文提纲的写法,干货满满,不要随意跳台。

议论文的提纲编写与几种结构模式

议论文拟提纲的步骤:

1、找论据,定论点

①根据审题立意时确定的论题搜寻论据。

找事实论据注意既要有历史事实材料,又要有现实材料,不要厚古薄今。

②从论据材料中提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根据论点筛选论据

如果在审题立意时已经初步拟定了中心论点,但在一时难以找到材料证明中心论点或某个分论点的,应以你掌握的材料为依据,重新确立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如果继续使用原来的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那就可能使文章因缺少论据而论证无力,也有可能出现论据无法论证论点的错误,甚至可能有观点错误的危险。

2、定模式

1. 基本采用三段论的结构模式

文无定法,但是,初学和应试者要学有方法。应试者应该采取最简捷的方式布局谋篇,才能保证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快速入题,开亮“视窗”,成就美文。

⑴“三段论”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依次组成。

一般说来,“引论”即开头部分,它要提出问题(论题或者中心论点)“是什么”;“本论”即本体部分,它要分析问题 “为什么”;“结论”即结尾部分,它要解决问题“怎么办”。

⑵立好结构框架的标准有三条:

①“三论”( “引论”、“本论”、“结论”)齐全,结构完整。

②布局严密紧凑,段落层次分明,上下衔接自然。

③全文首尾圆合,段落首尾呼应。集中突出论点。

虽说“三段论”的模式基本规范了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的写法,但是写作者仍然可以在三段论基础上创造出多种结构模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 本论部分的层次关系有总分、并列、对照和层进关系四种

⑴并列关系

几个分论点同等并列,每个段落可以用“从……方面来看”、“从……上分析”等句式放在开头。如果把这几个分论点的顺序对调,不会造成逻辑混乱。但是,安排并列的几个分论点。还是要有一定的顺序的。

①重要性顺序

如“主——次”顺序,可以分别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等表顺序的词语放在每段开头。

【例】中心论点:只有在发扬团队精神的基础上张扬个性,才能彰显团队特色和个人魅力。

分论点一:首先,个人要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队才能步调一致获胜利,个人才会更有信心而魅力倍增。

分论点二:其次,团队要为个人提供用武之地,个人才能张扬个性优势互补,团队才独具特色而富有生机。

②时间顺序

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所论述的事物发生时间有先后,可以按时间先后安排写作顺序。

【例】中心论点:鱼和熊掌可以共享,时尚与经典应该兼得。

分论点一:经典由时尚的传承而光大。

分论点二:时尚因经典的营养而充实。

③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同一层次的几个分论点,有的分论点所述道理易为人们所接受,可以先说;有的分论点所述道理需要作较多的论说才能为接受,则要后说。这样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例】中心论点:平凡者也自豪

分论点一:平凡者未必平庸。

分论点二:平凡者也能自豪。

⑵层进关系

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次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变动。

段与段之间常有表示递进关系的标志,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层进关系有三种情况:

①事物发展顺序

几个分论点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则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安排分论点。

【例】中心论点:再试一次,成功的大门会向你敞开。

分论点一:失败常常是尝试的终点;

分论点二:再试往往是失败的终点。

②递进顺序

几个分论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论证中心论点。

【例】中心论点:微笑竞争,携手同行,这是双赢的智慧。

分论点一:竞争在美德的肩膀上舞蹈。

分论点二:竞争在合作的怀抱里微笑。

③先破后立的顺序

前面几个分论点分别否定了一些作法,最后一个分论点指出正确的作法。

【例】中心论点:走向科学、民主与法制,就是走向富国强民的康庄大道。

分论点一:封建迷信思想制约了创造力的产生,阻塞了科学强国之路。

分论点二:无政府状态侵害了人民的合法权益,堵住了富民强民之路。

分论点三:民主、法制和科学,是帮助我们走向富国强民大道的三大法宝。

以上分论点一和分论点二之间是并列关系,分论点三与前面两个分论点间是层递关系。

⑶对照关系

这其实也是一种并列关系,就是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对比说理,这样是非分明,观点明确,是一种简单、易操作而见效快的写法,因此初学者采用这种写法较为普遍。

【例】中心论点:高举诚信的火把,让人间充满温暖。

分论点一:点亮诚信之火,你的四周温暖光明。

分论点二:熄灭诚信之火,你的前头阴冷黯淡。

⑷总分关系

含总分、分总或总分总关系。

并列、层进和对照关系是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关系。在总分、分总和总分总关系中,总说部分是总述或者总结议论文的分论点。在分说部分,要注意到几个分论点之间层次关系仍然有并列、层递和对照关系,因此必须妥当安排分论点的顺序。

3. 同一层次的论据之间的层次的关系

同层次的论据间较多采取并列或对照关系。但也可以用“总写——特写”或“特写——分写”的写法。

3、备亮点、定详略

议论文本论部分是详写部分,其中详写的是事实论据及其分析评论。但是所用论据不仅一个,因此要详写新鲜的事例,略写概述人们较为熟悉的经典事例。这样详略结合,能够使举例丰富翔实而要言不烦。

设置亮点的最佳位置有:标题、题记、开头、结尾、段首、段尾、过渡句段和关键段。

论点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把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作为文眼,即作为文章的亮点是至关重要的。

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篇章结构及其提纲的几个主要模式

最常见的论证结构安排和论证过程的“五步法”和“四步法”。

1.“五步法”:立论—论证—过渡—再论证—结论

第一步:立论——提出中心论点,也可以只提出论题。

第二步:论证——“立·摆·议·结”论说论据。

①“立”,立意,提出分论点一,照应中心论点。

②“摆”,摆出一两个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

③“议”议论,分析和评论论据,论证分论点一。

④“结”小结,照应分论点一。

第三步:过渡——承上启下。

①这一部分可以放在“论证”一段的结尾,或者放在“再论证”的开头,也可以独立写成一段。

②有时可以把“论证”和“再论证”两部分的分论点放在过渡段提出。即承上总结并揭示上一部分的分论点;启下提出下一部分的分论点。这种写法,过渡文字一般独立成段,或者放在“论证”部分开头。

③“过渡”可以是一个复句,也可以是一段话。

过渡段根据“论证”和“再论证”之间的层次关系选择关联词。可以用的句式如“既……又(也)……”、“一方面……另一方面……”(并列), “不但……而且……”“而且”(递进), “虽然……但是……”“但是”“然而”“不过”(转折)等。

第四步:再论证——再次“立·摆·议·结”论说论据。

即提出分论点二,摆出一两个论据,议论分析论据,小结照应分论点二。

第五步:结论——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提出应该怎么办。

如果立论部分只是提出论题,那么多数在结尾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四步法”: 立论—论证—再论证—结论

如果“论证”和“再论证”部分都在段落开头用相同的句子引出不同的分论点,或者用相同的句式提出分论点或者论据,那么可以不要过渡段,这一点我们在下一章详细说明。

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篇章结构的一般模式

结构的表现形式分为表现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和表现语言形式的篇章结构。

写作者一般先形成逻辑结构,再形成篇章结构;阅读者则一般先了解篇章结构,再理清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主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推理形式。例如因果、归纳、演绎和类比等推理。这在“论证与论据”部分再作具体介绍。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篇章结构及其提纲模式。

从中心论点所在的位置看,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模式一般有四种类型:

1. 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的模式,这是最常见的模式。

2. 结论中提出中心论点的模式,这也是常见模式。

3. 在题目中显示中心论点的模式。

4. 在文章中间的过渡段中提出中心论点。

关于言论的作文提纲(精选10篇)篇3

提纲是作文构思阶段的产物。构思是从整体上对作文的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没有构思就没有作文,只不过有的构思因为时间短暂而不容易看出(有的构思需要成年累月呢)。文字符号表达的构思就是提纲。对作文来说,提纲既重要又必要。但是,笔者目力所及却没有见到比较完整而又详实的提纲编写方法。特作下文,以供参考指正。

首先需要谈谈如何对待提纲。一是文学性作文(即记叙文及其基础上的散文)应当编写简要的提纲,但不必严格按照提纲来起草。这种提纲不是逻辑关系的显示,而是主题、情节、形象和重点的展现,是心理图表,因而更多的是模糊性和情感性。妥当的办法是,经过构思,写出一个简明提纲,接着丢开提纲,自由发挥,任意起草。其实,这样起草时仍然有提纲起着观照的作用。仅仅在写不下去的时候,再参看提纲以便接续思路。二是科学性作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都要编写细致的提纲。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初稿。

提纲编写程序如下:

一、拟制标题。

(一)标题和主题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它服务于主题;标题可以更换,主题不能随意更换。

考试作文主导命题思想,都要避免以前的命题及其固定套路,建立在基础性和实用性上,给考生发挥的空间。试题会有时代气息,切合考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这样的命题,适应面广泛,力求考生都有话可说。

(二)审题立意考试作文大都是命题作文,也有不少规定条件、提供材料后让考生自己命题,这就一定要慎重而又缓慢地审题(自己命题也要审)。

古人审题常用抓题眼的办法,如《陋室铭》的题眼是“陋”字。古人将完整的题目分为题身、题神和题眼,如《依依惜别的深情》,题身是“惜别”,即主要内容,题神是“依依”,即程度色彩,而题眼就是“深情”,即核心关键。再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题身是“中国社会各阶级”,题眼是“分析”。古代审题方法,给今天的审题以启示。

今天的审题,同样是审核题意,明确题目要求,抓住关键,以使作文切题。审题是作文成败的要害。步骤如下:

第一步,明确题目和主题及内容的关系,分析每个限制词语,把握题眼及重点。题目中心词的修饰成份显示了限制范围。如《一位英雄的事迹鼓舞了我》,限制词语是“一位”和“英雄”。标题成份还限制了作文的文体、内容、主题、人称等。如《知识就是力量》,限制写议论文。而《一件应该忘记的事》,限制了写记叙文。

1.对标出取材范围和内容重点的标题,分析每个词的含义,再综合并把握题眼。如《给我教益的一件事》:“给我”,是指与自己有关;“教益”,要在作文中表明事件的教育意义,是题眼或重点,作文应以此为中心内容和基本线索。如《我的一个好习惯》,重点在“好”字。

关于言论的作文提纲(精选10篇)篇4

成语典故 涩于言论很少使用

成语拼音 sè yú yán lùn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迟钝。

成语故事或出处 《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生而舌短,涩于言论。”

成语造句

成语用法

关于言论的作文提纲(精选10篇)篇5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有些同学不适应国内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更加贴合性格;有些同学想获取更多的知识技术来充实发展自己;有些同学成绩不理想,出国无疑是不二选择……

每个人都有权利为了自己美好的未来去选择,出国留学最大的硬性要求无非是语言关以及出国的经费。

虽然你选择留学,是你的权利,别人无权指责。疫情当前,留学生渴望回国原因无非是中国疫情已经得到很好掌控,国外疫情大爆发。这时候,这些漂泊在异乡无依靠的人想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想和家人团聚这些都情有可原。但是许可馨,你出身中国,留学美国,微博言论满是辱华字眼。那请问你出国留学前是谁给你提供了生长的好环境?是谁给你那么好的教育资源?是你爸妈吗?不是!而是中国这个国家提供的。

有国才有家。更何况你现在读研留学是江苏公费。你不仅吃中国的用中国的还骂中国,请问您这种还配为人吗?更还扬言家里有钱有势力,真的是替你的父母,你的列祖列宗可悲,竟生出你这样的后代。

无论生在何方,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而许可馨,无疑就是把自己的根丢掉了,就像无依靠的魂魄一般。

此生幸为中国人,不悔入华夏。

关于言论的作文提纲(精选10篇)篇6

当仲永年少即锋芒毕露时,可曾想过日后的泯然众人?当赵括临阵夸夸其谈时,可曾想过战时的身死人手?当马谡军帐中信誓旦旦时,可曾想过败逃时的两泪涟涟?

于是那一次次言与行的本末倒置,定格了历史的曲线。

其实,言与行的辩证,正如同水与桶的关系:空气如言行如水,而只有当桶中的水愈来愈多时,桶才会变重。仲永、赵括、马谡,哪一个不是质地优良的“桶”呢?只可惜不装水的桶如不能跑的车一样,于历史的实在性而言毫无用处,倘如真的非要说出些价值,那也只有将他们陈放于史书的博物馆中,供后来者引而鉴之了。

于是有人便言:沉默是金。于是鲁迅先生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然而,这于我看来,沉默与沉默之间,却是有着质的区别。

并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是金子,也并不是所有的沉默都会导致灭亡。在相同的沉默的表象下面,有着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当1840年英吉利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时,当琦善等人惊呼着坚船利炮不可抵挡时,中国的有识之士们选择了沉默。然而这沉默并不是屈服,而是蕴含着“行”的沉默。当然,也只有这样的沉默,才能孕育出爆发。

于是便引出另一种沉默——彻底沉默了的沉默,预示了灭亡的沉默。

所以,“行”的作用便显而易见,即便是沉默,若内蕴着“行”的苗芽,也会指向成功。

当然,行胜于言并不是将言置于无用之地。若成功是行于海上的帆船,言便是风。风既能助船破浪,也能掀起波涛吞啮希望。若成功是种着麦苗的田地,言便是雨。雨既能滋润大地,也能引发洪涝水淹千里。所以,“行”固然重要,但没有“言”指导的“行”却将是一个更大的谎言。

当小鹰选择了翔于云端的非凡,它就要付诸努力,因为行胜于言;当知了选择了自鸣的得意,它便注定了平庸,因为行胜于言。

关于言论的作文提纲(精选10篇)篇7

当我知道这一句“丰碑无语,行胜于言”的清华校训时,心中竟无端的感触颇深。

蓝天无语,那自是一种广阔深邃,任凭云卷云舒依旧澄澈如初;大地无语,那自是一种广袤与博大,任斗转星移,江河行地亦本色不变。但我认为丰碑无语这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那是因为它坚持了“行胜于言”才得以成为不朽的丰碑。

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生活的艰辛自不言而喻,每个人都满怀壮志,翘首以待。可是却总有人在抱怨命运的不公,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别人能成功,能走进胜利的殿堂,而自己却徘徊于人生的低谷。冰心有一句话这样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你现时的明艳,当初的芽儿,浸满了奋斗的泪泉,洒遍牺牲的血雨。”我想这就是原因。鲁迅也说过:“我不是什么天才,我就是把别人喝的咖啡的功夫用在了工作上。”多么简单而深刻的话呀!你可曾想过当你在夸夸其谈的时候,别人却在埋头苦干。当你在抱怨的时候,别人却在不断的进取。那么你为什么不抛弃空谈,实实在在地去做呢?

有我的所爱,不如爱我所有,无论是多么美好的梦想,自己才是实现梦想的天使。因为懂得行胜于言,所以霍金能够在轮椅上做完了连常人都不能完成的奇迹,贝多芬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奏响生命谱就的乐曲,海伦能够成为著名的女作家。因为坚持行胜于言,苏小小用一生的等待兑现了永恒的诺言,三毛用沙漠之行完成了《哭泣的骆驼》《撒哈拉的故事》等不杇的著作,藏建和能够在港澳地区显示大陆女子的干练并赢得“水饺皇后”的称号。行动让他们成功,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们也曾畅谈守,但他们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所言,也让他们成为了永远的佳话,这就是行胜于言的力量。

再动听的话语也不过是昙花而已,只在黑夜的瞬间绽放,但生活的主章就却永远是白天。言谈如同尘土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在一种压力下,才能尘埃落定并实现其价值,那么行动就是这关键的压力。

行胜于言,丰碑才能无语!

关于言论的作文提纲(精选10篇)篇8

伊索寓言读后感400字 身教重于言教

——读《伊索寓言》有感

今天,我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书中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小故事,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篇叫《小螃蟹和母螃蟹》的寓言。

故事是这样的:有只母螃蟹为了追求走路姿势的美观,让儿子学习直着走路,可儿子试了好多方法都学不会,母螃蟹就责怪它的儿子笨。

多么奇怪啊!螃蟹生来就是横着走的,母螃蟹自己都不会直着走,为什么会要小螃蟹学习直着走呢?我想那只小螃蟹是不可能学会的。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身体力行的行为示范教育比口头教育有用。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教导她的儿子不要随地乱扔东西,可她走过的地方都是瓜子壳,还被罚款。这个母亲就是只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语言上的说教,而没有起到表率作用。很多做父母的要求孩子这样,要求孩子那样,可自己却一样都没有做到,这样做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

对于孩子来说,身教重于言教,一千句话抵不上一个正确的行为示范。

《伊索寓言》里有许多能够给人启示的小故事,我要继续好好读读它,细细地去领悟其中包含的道理。

关于言论的作文提纲(精选10篇)篇9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刘心武的《傅雷家书导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傅雷家书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一直没能亲阅。原以为,傅雷家书,是反映战场上的儿子,写给母亲的书信。近日得读,才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写给儿子的金十二年来的书信。从儿子离开自己,出国进修,儿子恋爱,成家、学业上的彷徨,与国与家该进的责任,与父与子该把我的原则,淋漓尽致,溢于言表。

细读之后,我想,这不仅是弗雷先生留给儿女的肺腑之言,也是普天下父母想给儿女的肺腑之言,只是有的父母木那,有的父母不善言辞。关注儿女的成长,像朋友一样与孩子聊天,是为人父母的天伦之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